盛文強
一
在東海的黃龍島,至今還保留著最為古老的漁繩結,這是漁民在船上使用的各類繩扣,繩結系法最多時有數百種,靠口傳心授,在島上的漁夫之間悄然傳遞。
身在漁船,繩索隨處可見,這些毛扎扎的植物纖維,蜷曲成各種形狀,有的還做著高難度動作,將肌體的柔韌潛能發(fā)揮到極致,且不說帆布上運轉有序的繩索系統(tǒng)及網衣上的各處銜接,就連喝水的杯子,也要備一根細繩穿了杯柄,固定在桅桿底部。這樣一來,水杯在風浪中就不會晃倒,杯中也只能倒半杯水,否則會在風浪中溢出。喝水時解開繩結,因此系的是活扣,一抖就開,喝完了再系上。許多年前,劉有九就是船上的一員。
二
年過八旬的劉有九,十五歲就開始下海捕魚,二十出頭做了船老大。從登船的那刻起,他就和繩索結打起了交道。無論是網眼的補織、斷繩的對接,還是船靠碼頭時的帶纜,都要用到漁繩結。作為漁船的新伙計,他的學習之旅開始了。很快,在船老大和老漁民的幫助下,他學會了簡單的繩結,還能補網、系帆了。在與島嶼婦女們的織網競賽中,他每每拔得頭籌,婦女們轉而向他請教。島嶼的生存之技,欣欣然互相傳遞。
他從小就癡迷繩結游戲,沉溺在繩索中無法自拔。在繩結的纏繞中,層層覆壓的位置關系,引人傾心相記,而一個繩結在掌心出現之際,圖案所呈現出的連續(xù)、對稱以及蕪雜的美感,足可令人忘記時間的存在。他為了試驗繩結,還自告奮勇去幫父親拴狗,結果,他打的繩結拴在狗脖子上,是個活扣,越拽越緊,一夜之間就把狗勒死了,那本是系泊結,用來打纜拴船,任憑風浪搖擺,所拴住的小船只會越拽越緊。他的繩結試驗仍在繼續(xù),父親的責怪也當作了耳旁風。
他會的漁繩結達幾百種,祖輩傳下來一些,向其他漁民學來一些,自己又發(fā)明了一些,每一個繩結都能派上用場。到了晚年,他終于從船上回到島嶼,這時他想到的是對漁繩結的整理。在他的漁繩結陳列室,繩結貼上墻壁,而且被編號,標注著名稱和用途。環(huán)顧四壁,漁繩結滿墻蠕動,還有他新做出的烏賊結,用紅綠兩色的線混織成烏賊的橢圓身子,下垂的亂蓬蓬的繩頭,是烏賊的簇生的腿。烏賊結脫離了實用,純?yōu)橛^賞,是老人晚年的遣興之作。與烏賊結相似的,還有螃蟹結,漁民的審美情趣,終歸與海中動物意氣相親。
三
年輕一代忙不迭地逃離海島,留下來的年輕人亦無心于此,島嶼的漁繩結手藝,被青年一代急不可耐地拋棄,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割斷與島嶼的臍帶,他們義無反顧地走向島嶼的對立面,與島嶼的過去漸行漸遠。
海島孤懸海外,它兀自旋轉,產生巨大的離心力,被甩到島嶼邊緣的,不止?jié)O繩結,還有島嶼舊時的秩序。
新材料早就降臨島上。比如島上漁船用的五星碰頭結,狀如五角星的繩結,用雞蛋粗的纜繩打成,可掛在船頭和船舷,防止船靠碼頭時碰傷船身,還能避免船與船之間的碰撞刮擦,幾乎以工藝品的完美形式出現在船舷之側。當年幾乎人人都會的繩結,如今年輕人不屑于去學了,因為五星碰頭結的減震功能,已被橡膠輪胎代替,五星碰頭結的處境不禁顯得尷尬,繁復的編制工藝,在工業(yè)時代成為可笑的愚行,且論質地,繩結自然也不及橡膠輪胎的彈性。隨著漁業(yè)生產方式的革新,以前捕魚用的帆船都改成了機船,像帆船結、倒掛卜結、老菱卜結等這些與帆船作業(yè)相關的繩結技藝隨之不復存在。自漁船改為機器動力之后,搖櫓時的櫓辮結也無人識得了,系船用的系泊結,也改成了更為堅固的鐵鏈和掛鉤。
我拿起一個繩結,是雙撩板結,手心里端詳。這也是微縮的繩結,雙股的白尼龍線,導出一對兔耳似的繩扣,兩個繩扣的交匯處,是三個并列的繩疙瘩,它們包括兩個繩扣各自的疙瘩,以及合并這兩個繩扣的疙瘩,三個疙瘩如倒立的品字形,它們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借用繩股,互相銜住。將它看作是一件藝術品也不為過,這是修理風帆時,爬桅桿必備的繩結,攀援者把雙腳探進繩結,繩結中部的疙瘩與桅桿接觸,靠摩擦力的作用,踏著繩結的雙腳借力爬上桅桿頂端,這個繩結曾經負載著一條壯漢的全部重量。此刻,它橫在手掌之中,卻如鴻毛之輕。
在現代化侵襲下的漁繩結,又何止這些——它們節(jié)節(jié)敗退,成為展廳里的陳列品,供來往的游人憑吊。劉有九為此造了一條綠眉毛船,這是東海島嶼早年間流行的漁船樣式,船頭尖如鳥嘴,船眼上方有綠色的長眉,因此被稱為綠眉毛船,他把漁繩結安置在船上,還原了當年的漁船生活場景——三條主帆上,繩索密布,掌控著帆的升降及角度調整,櫓上掛著櫓帶辮,船舷兩側各掛著一對五星碰頭結,還有各式魚簍、水桶、瓷壇等容器都用軟木雕刻成雞蛋大小的模型,同樣,做這些模型,也為了讓相關的漁繩結有安放之處,瓷壇的壇口繞著一圈塑料繩,引出一段繩索作為提線,壇子有了把手,就可以穿了扁擔挑走。他在以這種方式恢復島嶼舊日的秩序,我們在模型中親睹縮小了千萬倍的島嶼舊物,這些器物對我們而言還是太小了些,仿佛來自童話般的世界。他通過微縮景觀的建構,實現了對海島舊日秩序的追憶。他在細節(jié)上用力尤勤,這種追憶在雕琢中愈發(fā)沉重。
在感慨現代生活對島嶼生活沖擊之際,劉有九本人也陷入悖論——他手中的繩結,已經由昔年的麻繩改換為聚乙烯的合成材料,在陽光映照之下,繩結泛著綠光。新材料是工業(yè)時代的產物,其優(yōu)勢在于抗腐蝕抗鹽堿,承力優(yōu)勢明顯,散發(fā)著桐油味道的麻繩退到了島嶼的角落里,難尋蹤跡。
展廳里的漁繩結,由新材料編制,工業(yè)化與傳統(tǒng)并峙,是新與舊的奇異結合體,在閃光燈下更顯妖嬈。就像這海島,古老的石屋仍在,內瓤卻早已有了現代的因子,寬屏彩電、空調、太陽能熱水器、智能手機等電器從島外運來,頻頻出現在石屋之中,勾出新舊交錯的奇異景觀。
四
在東海島嶼,船舷上掛著輪胎的漁船隨處可見,所使用的,也多是廢舊的輪胎,較長的漁船兩側,黑輪胎掛了三五個,它們使?jié)O船看上去更像一輛行駛在水上的汽車,海陸倒錯式的悖謬感,時刻伴隨在漁船的左右,工業(yè)時代的觸須已經潛入了這古老的行當,更是侵襲到了偏居海外的島嶼,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使島嶼早年的手藝蕩然無存。外部世界的誘惑撼動了島嶼的根基,年輕的一輩也早就厭棄了島嶼舊日的生活。八旬左右的老漁民相繼凋零,在他們身后,漁繩結恐怕就要湮沒無聞了。我在筆記本上記下這些繩結的名字——
兜繩結,船纜結,貨運結,牛樁結,穿股結,櫓辮結,琵琶兜,逃跳板結,橫擔結,撩板結,舢板結,牛梗結,墊頭結,水桶甩結,棚繩結,絞頭結,穿扁結,掃袋串結,五星碰頭結,老菱卜結,油繩結,關門結,鎖鏈結,倒掛卜結,仙人脫襪結,毛筒結,四爪頭,五爪頭,車船結,挽彈結,拖撐結,金錢結,縮帆結,系泊結,烏賊結,扳罾結,雙滑結,弓背結,抬秤結,葫蘆結,靴口結,萬字結,提魚結,轂轆結,貓兒結,金雞結,兜底結,長腿結,大旗結,浮子結,串花結,扁擔結,網墜結,魚簍結,押尾結,下挫結,草鞋結,長柄結,雙翅結,百米結,籮筐結,窟窿結,盲人結,鐵鉤結,金創(chuàng)結,翻車結,棒槌結,跳板結,藏頭結,猢猻捧結,背老婆結,擰轱轆結,溜子結,旱腿結,菱卜結,大鼻結,拉手網結,扳杠結,登桅結,咸魚結,盤子結,夜壺結,箍帽結,老幺結,臥鋪結,吊床結,芒種結,金槍結,腳踝結,布袋結,刺猬結,軟膛結,網梭結,懶漢結,油頭結,丫鬟結,骷髏結,漏網結,榔頭結,開竅結,立身結,扳網結,盔頭結,襯砌結,連鏢結,帽兒結,拖船結……
五
漁繩結的名目如此繁復。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個精巧的結體。作為純粹的漁業(yè)島,島民人人出海,別無選擇。在漁具的操作上,就有一連串的繩結系統(tǒng),從古時流傳至今日,比如系網、系船、掛櫓、升帆,都離不開繩結。在對待獵物時,又有繩結捆綁,我在島嶼的海貨市場見到過被五花大綁的活蟹,它的雙螯都被捆在了胸前,不能傷人,只能怒目而視,此謂之捆蟹結。在漁業(yè)生產中有各種突發(fā)事件,也需要繩結出面,比如吊水桶、架竹竿、拴釣鉤、捆網兜,甚至被毒魚所傷時,也要用繩索扎住傷口所在的臂膀,防止毒性擴散,兼及止血。
漁港在漁船歸岸時熱鬧起來。海貨交易現場,小販扣住梭魚的腮,把繩子遞了進去,又從魚嘴里拽出繩頭,他一手托魚,指影紛飛,僅用單手就打出了活結,秤鉤掛住繩扣,開始稱重。肉眼難以捕捉他的手法,但他卻絲毫不以為意,這對他來說是最平常的事情,打繩結是島嶼人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歸途中,我在速寫本上描繪著黃龍島的地圖,以及所見的繩結——它們穿插錯讓的關系令人暈眩,舊日世界的秩序,原本簡單,卻也有這般繁復的角落。紙上的繩結,只能傳遞島嶼的具體形貌,無法摹寫繩索自身攜帶的桐油惡氣,以及入手時的粗糙質地。駁雜的光影,苦澀的海風,乃至島上隨時變換位置的行人,終使紙上的島嶼顯得單薄。畢竟,島嶼是難以量化的活物——房舍、繩結、漁船以及法事,實非刻意表演,而是島嶼封閉環(huán)境中的長久沉淀,亦是寂寞中的精神操練。
不久之后,黃龍島在我的船尾縮小為一座小圓丘,直到完全消散在海上大霧中。島嶼的短暫生活,已在回憶中松動、剝落,唯剩繩結,尚在頭腦中葆有清晰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