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最日常,但也別具美學意義。無論是歐陽修的“青涼傘上微微雨”,還是戴望舒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都將傘的唯美意境描述得如此貼切。
不管是暴雨傾盆中的雨傘,還是陽光燦爛中的油紙傘,撐開一把傘,就仿佛撐開了一方不一樣的空間,別致、旖旎。泰山腳下,唐斌杰和馮衍俊夫婦自2005年開始專注于做花邊傘,他們研發(fā)出的花邊傘已出口至意大利、新西蘭等國家。這把傘,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傘”。
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溫暖
“機器加工出來的繡品和手工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繡品,區(qū)別明顯。機器加工出來的,看起來細膩,但有一種冰冷感;而人工縫制的繡品,雖看起來略顯粗糙,但都是溫暖。”別看唐斌杰是典型的粗獷山東漢子,但內(nèi)心很細膩。
今年46歲的唐斌杰高中畢業(yè)后,就開始接觸刺繡。那時他父親做繡品代加工,耳濡目染,他也開始接觸這一行業(yè)。唐斌杰的老家泰安市大汶口鎮(zhèn)一直以來就有手工刺繡的傳統(tǒng),婦女在農(nóng)閑時做點刺繡織品,賺點零花錢。后來,電腦刺繡開始流行,傳統(tǒng)的手工刺繡受到極大沖擊。坐在凳子上,一針一線縫制繡品的婦女很少見到了,因為市場環(huán)境變了。唐斌杰開始思考,手工繡品的出路在哪里?
2005年,他自己設計的第一把花邊傘面世,上面繡有大汶口地區(qū)的傳統(tǒng)花邊,很漂亮,市場需求量卻很少,但他一直不放棄,繼續(xù)尋找商機。2010年,他開始嘗試在亞馬遜海外網(wǎng)站上投放產(chǎn)品,主要針對國外用戶。沒想到,一下子就找對了銷路。
“其實你看很多國外電影,里面的女性都會打一把花邊傘。比如《公主日記2:皇家婚約》和《面紗》,里面都有大量女主角撐著花邊傘的鏡頭?!碧票蠼鼙硎?,自己也是多方考察以后,才找到的這一思路——將產(chǎn)品打入國外市場。
唐斌杰設計出的花邊傘采用純棉繡花線和純棉織帶,經(jīng)手工拉網(wǎng)鑲拼等多種魯繡工藝最終制作完成。每一把精美雅致的花邊傘,都是針與線共同雕刻下的時光。
夫妻二人相互支撐的溫馨
唐斌杰的創(chuàng)業(yè),離不開妻子馮衍俊的支持??梢哉f,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充滿了夫妻二人攜手相伴的溫情。兩個人互相支撐,互相鼓勵,才有了今天的小有所成。
唐斌杰印象最深的是妻子懷著二胎挺著大肚子還在幫他做花邊傘樣品的場景。那時,他剛剛在亞馬遜海外網(wǎng)站上找到產(chǎn)品的銷售出路,需要上傳產(chǎn)品的樣圖。他設計出花邊傘的款式,妻子就幫他做出樣品。那時,他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只有2000元?!拔覀儌z做出一款傘的樣品,就騎著自行車到市場上再扯點布料做下一款傘,因為舍不得把2000元都花掉?!碧崞甬敃r創(chuàng)業(yè)的窘迫,馮衍俊眼中微微泛了紅。
在馮衍俊的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丈夫的敢闖敢拼。“他只有高中學歷,對于外文了解得很少,他提出進駐亞馬遜海外網(wǎng)站時,我覺得那是異想天開?!彪m然對丈夫的選擇抱有懷疑,但是她選擇義不容辭站在丈夫身后,給他最大的支持?!八刻熳陔娔X前面研究,一坐就是一天,我給他把飯端來,他都顧不上吃?!?/p>
唐斌杰的努力和妻子的支持,讓他倆的創(chuàng)業(yè)終于有了突破口——花邊傘找到了銷路。
不經(jīng)意間開辟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
“我們這個工廠有個特點,工人都不用在工廠里上班,在家里干活即可,所以特別適合那些利用閑散時間做活的婦女?!碧票蠼鼙硎?,很多婦女因為照顧家庭,無法找到一份固定工作,但又想賺錢補貼家用,就特別適合在他的工廠里干活,“只要會繡花即可”。
唐斌杰負責給工人提供原料,工人則按照操作工序把花邊傘制作完成。因為一把傘的工藝多達十幾步,所以唐斌杰和妻子馮衍俊就將傘的制作過程分拆。上一道工藝的工人制作完成后,就將未完成的花邊傘送到下一道工藝的工人家里。因為這些工人大部分居住比較集中,所以操作方便。
目前,唐斌杰的工廠大約有600名工人,幾乎全都是女性,從30多歲到60多歲的都有。
在唐斌杰工廠附近的安居小區(qū)內(nèi),我們見到了今年39歲的宋園園。因為平時要負責接送孩子,她就選擇在唐斌杰的工廠上班。而宋園園的母親,今年63歲的閆西玲,也是唐斌杰工廠的一員——因為她喜歡繡花,閑來無事,做點繡花傘,也能賺點零花錢。
“這個工作不累,而且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想多賺錢就多干點兒,家里忙時就少干點兒,非常適合我們這些需要照顧家庭的女性?!彼螆@園表示,自己在唐斌杰的工廠里做花邊傘已經(jīng)近5年了,非常喜歡這個工作。
剛開始馮衍俊還需要手把手地教工人如何去繡花邊傘,但后來加入工廠的員工多了,員工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在當?shù)劓?zhèn)政府支持下,夫妻二人在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了工作室,專門培訓花邊刺繡技藝,村民們不僅學到了技藝,還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就業(yè)。一名繡工,每年制作花邊傘能增收15000多元。一把花邊傘,就這樣成了村民的“致富傘”。
(編輯/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