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碧蓮 馬海平 張國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學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指明了方向。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近年來,黃石市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和提升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上開展了系列研究和大膽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思政課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有益嘗試
一是推進落實存在不平衡。少數(shù)學校對思政課工作重視不夠,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學術輕教學等現(xiàn)象,在思政工作隊伍配備、思政課堂管理、思政學科考核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受應試觀念影響,學生、家長甚至教師對思政學科重視度不夠,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略了學生道德認知的提升以及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
二是思政課教學質量不高。思政課仍存在上大課現(xiàn)象,課堂紀律要求不嚴,教學效果不能得到保證。少數(shù)思政課教師教案陳舊、照本宣科、形式單一,對學生吸引力不強。部分教師的思政課仍然無法擺脫陳舊的教學方式和考查方式,缺乏對新課程理念的研究,淡化對學生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是專業(yè)化隊伍建設不足。思政課專任教師數(shù)量不足、老齡化嚴重且青黃不接,兼任教師專業(yè)不對口,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成果不突出。
四是思政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不夠。思政教育途徑單一,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不緊密,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途徑運用較少。傳統(tǒng)課堂、網(wǎng)絡課堂、實踐課堂三位一體合力不足,教育內容重復。家庭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不同步、不協(xié)調,甚至產(chǎn)生沖突。
抓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和水平的“牛鼻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近年來,黃石市在辦好思政課上做了大量的嘗試。
一是注重黨建引領,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委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黃石市委高校工委、黃石市教育工委先后成立了思政課建設專班,市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實施,鞏固加強學校黨建工作,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以抓黨建促思政課建設。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想破冰、引領發(fā)展”主題活動,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辦好思政課。
二是規(guī)范課程設置,開齊開足思政課程。重視思政課程的開設工作,定期開展思政課程的設置檢查,要求中小學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課程。中職學校嚴格根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的要求,開設經(jīng)濟政治、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心理健康等課程,高校必須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形勢與政策等課程。
三是對照課程標準,指導課程教學。為幫助教師掌握課程標準,全市思政課教師認真學習研究,明確教學目標要求,嚴格依據(jù)課程標準組織課堂教學。同時,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在改進中加強,在創(chuàng)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思政課教學形式化、表面化。
四是豐富教研形式,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邀請學科指導專家深入課堂聽課說課,指導思政課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思政學科教師座談會、經(jīng)驗交流會,交流學科教學的理念、方法。定期組織思政優(yōu)質課競賽、說課比賽、教學設計比賽、教學論文比賽等教學研討活動,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以國家、省市優(yōu)質課競賽等活動為載體,開展“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好課堂”等活動,推薦選拔基層優(yōu)秀教師參加比賽,培養(yǎng)一批教學能力強的思政課教師。
抓好思政課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筆者認為抓好思政課建設,要重點從以下“七個堅持”著手。
堅持提高站位。突出思政課戰(zhàn)略地位,為思政課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把辦好思政課放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中來看待,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要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lián)系思政課教師。
堅持明晰定位。把統(tǒng)籌推進各學段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完善課程體系,在各類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著力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
堅持更新理念。樹立“大思政”理念,協(xié)同推進思政課教學。全面加強和改進思政課教學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大思政”理念,構架“大思政”格局,形成“大思政”的環(huán)境與合力,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實行集體備課制度,做到每個教師有研究專題,所有專題全員討論,討論結果全員商定,同學段校際交流定期開展,集體智慧成果定期匯總,讓思政課的內容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堅持問題導向。一是要切實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配備管理。核定或調整中小學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配備情況,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嚴把選聘政治關、師德關、業(yè)務關,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師德高尚的人講思政課。建立各學段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對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按相關要求從嚴處理,對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的、不能勝任思政課教學和未按要求完成培訓學時的及時調離或退出思政課教師崗位。二是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的導向,制定與思政課教師崗位特點相匹配的評價標準。完善思政課教師教學改革激勵機制,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推進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建設。健全思政課教師獎勵機制,選樹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典型。
堅持優(yōu)化師資隊伍。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shù)量充足、素質優(yōu)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一是加強和改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shù)量充足、素質優(yōu)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高校按師生比不低于1:300的比例配齊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齊專職輔導員,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配備研究生輔導員,每個院(系)配備2名專職組織員。中職學校每個班級配備1名班主任,在校生人數(shù)超過200人以上的專業(yè)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齊專職輔導員。中小學每個班級配備1名班主任,按課程設置方案要求配齊配強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按年級每5個班級配備1名專職輔導員。同時,實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準入制度,完善公開選聘機制,把優(yōu)秀教師選配到思想政治工作崗位上。發(fā)揮“五老人員”、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等先進模范人物的閱歷優(yōu)勢、知識優(yōu)勢、職業(yè)優(yōu)勢,選聘其為校外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全社會的育人合力。二是全面提升各學段思政課教師素質能力。包括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建立思政課教師輪訓制度。著力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師德師風、形勢與政策的學習。加強專業(yè)能力培訓,培養(yǎng)思政課“種子”教師。加強實踐教育,建立健全實踐教育和校外實踐鍛煉制度。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相關專業(yè)建設,適度擴大招生規(guī)模,實施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提升計劃等。要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加強思政課教師工作群管理,打造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教師隊伍。
堅持突出重點。一是加強和改進思政課課堂教學。開展賽課、研究課、示范課、集體備課、課題研究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探索“八個相統(tǒng)一”的實施路徑和有效策略。二是加強和改進思政課課程教學。思政課教師要選用新教材,精選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甄選更加貼近生活、青少年更易于接受的育人素材,適當補充到課程教學中,整合育人資源。三是加強和改進思政課綜合治理。通過推行學校班子帶頭進課堂,思政課教師黨小組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推選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擔任班主任,開設思政寫作課,邀請名師上思政課,加大思政課教師表彰力度等舉措,確保思政課上水平、上臺階。
堅持創(chuàng)新方式。一是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靈活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政”“任務驅動+小組研討+實踐體驗”、慕課教學與專題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方式,讓思政課入耳、入腦、入心。教師有溫度、有親和力地講,情真意切、理直氣壯地講,教師要圍繞學生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做有力回應,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現(xiàn)實力量,感受到政治課的“溫度”。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能夠體現(xiàn)教材內容、反映課標精神和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深度思考。讓學生坐得住、聽得進,提高學生聽思政課的抬頭率、點頭率和回頭率。二是豐富實踐教學形式,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思政課教學要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觀念,利用“課前十分鐘新聞播報”等實踐形式拓寬課堂實踐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思政課堂從簡單的理論授課、課件授課轉變成一個集學生自主學習、視頻觀摩、視野擴展等諸多功能的信息化綜合課堂。三是實施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開展教師技能比賽,將推門聽思政課工作常態(tài)化,助力優(yōu)質課堂建設。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抓好思政課建設要加強黨的領導,要為思政課建設提供根本保證和有力支撐。思政課建設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鄧碧蓮,黃石市特殊教育學校;馬海平,黃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張國華,黃石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