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環(huán)環(huán)
巴西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9日,巴西圣保羅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yī)院發(fā)布公告稱,巴西知名運動員、“球王”貝利因結腸癌引發(fā)多器官衰竭,于當天15時27分去世,終年82歲。
這個享譽世界的“球王”,曾憑借一己之力創(chuàng)下了足球史上的一個個傳奇——在職業(yè)生涯中,他共參加1366場比賽,有1283個進球,創(chuàng)下“吉尼斯世界紀錄”;他為巴西贏得三次世界杯,讓巴西成為了舉世矚目的“足球王國”。其中,“三奪世界杯冠軍”的紀錄至今仍無人超越。
有媒體評價道:“貝利是這個星球上誕生的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沒有之一。對于所有熱愛足球的人來說,貝利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偶像,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征。”
足球之于巴西,有著非凡的意義。對于巴西而言,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這個多民族國家的“黏合劑”,是無數巴西人心中的精神寄托。
這源自巴西獨特的發(fā)展背景:1822年,巴西脫離葡萄牙,開始獨立;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由于人種構成復雜,建國之初人民普遍缺乏統(tǒng)一的民族認同感,整個國家顯得割裂而分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歷屆政府都致力于在國民中建立統(tǒng)一的民族意識。在這一背景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可以涵蓋、涉及整個巴西復雜的社會、種族階層的足球運動,開始被重視起來。20世紀30年代起,巴西政府甚至將足球作為建設國家的重要一環(huán)。
一時間,足球成為在巴西十分風靡的體育項目。貝利,便是出生于這樣的時代中。
貝利全名埃德松·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不過相比于真實的名字,他的綽號“貝利”更為人們所熟知。1940年,貝利出生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一個偏遠小鎮(zhèn),父親曾是個足球運動員,因在一次比賽中膝蓋受傷,從此不能再參加比賽,也沒有得到任何賠償,后在醫(yī)院找了一份工作維生,但收入微薄。
年少時,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貝利也十分熱愛足球,并表現出過人的天賦。那時,因為家里貧窮,他買不起足球,甚至沒有一雙像樣的球鞋,但這并未消磨他對足球的熱情。道路就是球場,放上兩塊石頭就是球門,每條街道都成為貝利與玩伴們馳騁的“野球場”。足球則是用塞滿報紙或舊衣服扎起的“球體”。
11歲那年,在一場街頭足球賽中,貝利同他的“赤腳小分隊”的精彩比賽贏得全場喝彩,也是這一次,巴西前國腳德布里托發(fā)現了貝利的足球天賦,后來輾轉將他帶到了圣保羅州的包魯運動俱樂部少年隊,從1953年到1956年,他在該隊踢了三年。之后,貝利又被德布里托推薦到桑托斯足球俱樂部。自此,貝利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足球職業(yè)生涯。
貝利在桑托斯時的努力與天賦有目共睹,時任桑托斯主教練的盧拉對他有著高度評價。甚至時隔多年后,再談起貝利時,他依舊贊賞有加,“貝利不能直接拿來和任何一位球員類比,因為他有著一名足球運動員所具備的所有優(yōu)點,無論是在場上還是躍起時,他的速度都很快,他射門的力度合適,有強壯的身體,控球和支配比賽的能力,能玩各種花活,同時他還無私、謙虛、好相處。我認為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名可以在射門時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將球射進對手大門里面的前鋒?!?/p>
而貝利的表現也從未讓人失望。1957年,進入桑托斯足球俱樂部的第二年,他在聯賽狂轟36球,震驚歐洲足壇。也就是這一年,巴西國家隊也在全國范圍內選拔能夠代表巴西足球未來的“超級英雄”。貝利通過自身努力,成功入選巴西國家隊。貝利的世界杯征程也自此開始。
1958年,年僅17歲的貝利站在了瑞典世界杯的賽場上。這次世界杯上,他一路過關斬將,多次精彩的進球,向世界展現出了驚人的足球才華,創(chuàng)下了多個精彩“鏡頭”:經典的“傳奇進球”、令人稱絕的“帽子戲法”至今令人贊嘆不絕。而在決賽對陣東道主瑞典時,貝利再次以精湛的球技,5-2擊潰對手。當終場哨聲響起時,巴西獲得了隊史第一座世界杯。
這次比賽的奪冠,對于巴西而言不止于一次勝利,更像是對巴西人自1950年“馬拉卡納慘案”所挫傷的民族信心的一次救贖的開始。(注:“馬拉卡納慘案”是指1950年巴西世界杯,巴西敗北烏拉圭,這次失敗極大挫傷了巴西人對于足球的熱情以及民族自信心。)“貝利的出現,讓巴西人重新愛上了自己。從這個象征意義上來說,這不是小事?!卑臀饔浾咧炜āた烁@镎f道。巴西音樂家吉爾伯托·吉爾也表示:“他給巴西人民帶來了歡樂,照亮了巴西人民生活的黑暗天空,象征著巴西成為更公眾、更幸福的國家的潛力?!?/p>
決賽后,瑞典的一家報紙率先以“球王”稱呼貝利。自此,“球王”貝利迎來了屬于他的時代。在接下來的數年里,他不僅成為俱樂部的“進球機器”,更是在1962年、1970年兩次帶領巴西隊再奪世界杯。而這三次世界杯的勝利,奠定了巴西足球王國的地位。
1970年世界杯的勝利之于貝利,除勝利的喜悅之外,更多的感受,是解脫,他表示,“對我來說,勝利給我?guī)淼淖畲蠖Y物不是獎杯,而是解脫。”
1971年7月18日,31歲的貝利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踢完最后一場球后,在18萬觀眾面前脫下了那件伴隨他14年的10號球衣,揮淚告別。踢了近干場的比賽后,貝利選擇退出國家隊,回到桑托斯俱樂部當一名教練。而在1974年與桑托斯合同到期后,他又選擇遠走北美,為當時的足球荒漠帶去人氣和關注。1977年,貝利正式掛靴退役。
退役之后的貝利,依舊未曾遠離過足球,開始出席諸多跟足球有關的活動,擔任各類大使,也代言商務活動,將“職業(yè)”二字發(fā)揮得淋漓盡致。2000年世紀之交,國際足聯授予貝利“世紀最佳球員”稱號,貝利成為官方認證的“球王”,并被國際足聯稱為“最偉大的球員”。
如今,隨著一代代足球新星的涌現,屬于貝利的時代已悄然遠去。但歷史永遠會記得貝利。
巴西足球成就了貝利,同樣,貝利也成就了巴西足球。一篇報道中這樣寫道:“有人曾將貝利比作一顆閃耀的明星,照亮了巴西人民生活的黑暗天空。他象征著巴西成為更公平、更幸福的國家的潛力。不過,在他眼中,自己不是超人,創(chuàng)造不了奇跡,只是蒙神所賜,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在他之后,巴西隊涌現了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內馬爾等世界聞名的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巴西隊的實力傳承,卻也總能依稀看到貝利的身影?!?/p>
屬于貝利的那個時代已經遠去,但這從未妨礙他的偉大,就像有人所評價的那樣:“他的偉大,超越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