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的一首詩,字字透露著對家鄉(xiāng)、對故土的深情。家鄉(xiāng),多么親切的名字呀!大到山川原野,小到一草一木,在你的眼里一定都是極美的!那么,如何表現家鄉(xiāng)的美?如何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自己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別人?本期,讓我們欣賞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向大師學習如何描繪美麗的家鄉(xiāng)吧!
葉圣陶,生于1894年,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是20 世紀20 年代第一位把我們帶入童話世界的作家,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葉圣陶先生提倡使用白話文,被稱為“ 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
找準家鄉(xiāng)最具特色的景或物
家鄉(xiāng)那么美,一草一木,四季輪轉,都有獨特的美。這么多的美景,應該如何選擇呢?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觀察,多方查閱??梢缘教幾咦撸H身體會,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看宣傳片,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然后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xiāng)來了。若在故鄉(xiāng),每當新秋的早晨,門前經過許多鄉(xiāng)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覺;女的往往裹著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康健的美的風致;他們各挑著一副擔子,盛著鮮嫩玉色的長節(jié)的藕。
——《藕與莼菜》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見方,前邊、右邊沿著河,左邊是人家的墻。三棵銀杏樹站在那里。一棵靠著右邊,把影子投到河里。兩棵在中央,并著肩,手牽著手似的,像兩個親密的朋友。
——《三棵銀杏樹》
定對象
家鄉(xiāng)盛產藕,所以一看到藕就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葉圣陶先生由所見事物入手,將家鄉(xiāng)的人和物結合起來,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對于家,葉圣陶先生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屋后的三棵銀杏樹,于是選擇它們作為典型來寫,感情真摯自然,引人入勝。
你家鄉(xiāng)的“名片”是什么?快動筆寫一寫。
我的家鄉(xiā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人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手法介紹“景”或“物”
接下來,我們要對選好的對象進行全方位的介紹,讓讀者通過文字來了解咱們的家鄉(xiāng)。但是,要想突出對象最具特色的一面,就得選取巧妙的寫作手法。比如,今昔對比,把以前的與眼前的家鄉(xiāng)進行對比;或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即借助相關、相似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
階前看不見一莖綠草,窗外望不見一只蝴蝶,誰說是鵓鴿箱里的生活,鵓鴿未必這樣趣味干燥呢。
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笨墒且稽c影響也沒有,鄰舍兒啼人鬧弦歌雜作的深夜,街上輪震石響邪許并起的清晨,無論你靠著枕兒聽,憑著窗沿聽,甚至貼著墻角聽,總聽不到一絲的秋蟲的聲息。并不是被那些歡樂的勞困的宏大的清亮的聲音淹沒了,以致聽不出來,乃是這里本沒有秋蟲這東西。
——《沒有秋蟲的地方》
選手法
到了秋蟲鳴聲該響起的季節(jié),卻聽不到一聲蟲鳴——啊,原來我已經離開故鄉(xiāng)很久了。葉圣陶先生從小小的秋蟲入手,用精練的語言描述了今昔的對比。記憶中的蟲聲牽動著先生的心弦,思緒早就飛回到他所熟悉的水鄉(xiāng)去了。我們在寫故鄉(xiāng)的時候,也可以向葉圣陶先生學習,從細微處著手,重點描寫“今時如何不同往日”。
家鄉(xiāng)的變化一般有這些:
家鄉(xiāng)面貌的變化、人民面貌的變化、生活習慣的變化
你還能想到哪些變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戀之處才是家鄉(xiāng)
就如同詩人艾青說的“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首先要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要想寫好“家鄉(xiāng)文”,一定要具備真情實感,只有在字里行間融入熾熱的情感,才能使文章的語言具有感染力,讓讀者也愛上咱們的家鄉(xiāng)。
向來不戀故鄉(xiāng)的我,想到這里,覺得故鄉(xiāng)可愛極了。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會起這么深濃的情緒?再一思索,實在很淺顯的:因為在故鄉(xiāng)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xiāng)有,就縈著系著不能離舍了。譬如親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戀戀?怎得不懷念?但是僅僅為了愛故鄉(xiāng)么?不是的,不過在故鄉(xiāng)的幾個人把我們牽著罷了。若無所牽,更何所戀?像我現在,偶然被藕與莼菜所牽,所以就懷念起故鄉(xiāng)來了。
所戀在那里,那里就是我們的故鄉(xiāng)了。
——《藕與莼菜》
表感情
葉圣陶先生用最后一段來點明他文章的主題——不只是思鄉(xiāng),而是懷念家鄉(xiāng)的人和事,主題得到了升華。這就是扣題。
對于家鄉(xiāng)的熾熱情感,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表達,不能只是簡單地抒情,如“啊,家鄉(xiāng),你變得更美了”“家鄉(xiāng),我愛你”……愛家鄉(xiāng),是否可以讓風、讓雨、讓每一棵樹、讓每一朵花來開口,替你表達綿綿情意呢?
你是否有過遠離家鄉(xiāng)的時候呢?如果有,你還記得當時的心情嗎?和我們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生活(小學1-3年級)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