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宇
設(shè)計思路:
該活動是在小班“雨天”主題活動背景下開展的,“雨天”主題活動的核心目標是幫助幼兒感知雨天的自然景象,體驗雨中活動的快樂。打雷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很多幼兒都害怕打雷發(fā)出的轟隆聲。故事《咚咚咚》講述的是在打雷時四個朋友想了兩個好辦法:抱一抱、抱在一起大聲說“咚”,從而讓自己不害怕打雷。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我對故事做了一定的改編,將幼兒說“咚”的數(shù)量控制在四個以內(nèi),并以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解讀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學說固定句式,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不再害怕打雷。
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抱一抱、抱在一起大聲說“咚”的方法,讓自己不再害怕打雷。
2.仔細觀察圖片,解讀圖譜,嘗試按照固定句式講述故事內(nèi)容。
3.愿意參與集體游戲,在說“咚”游戲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
準備:
1.物質(zhì)準備:活動用課件,雷聲音頻(音樂“轟隆隆”),達達、熊貓、小豬、小羊的肩飾貼紙若干張,紙質(zhì)的說“咚”圖譜,鼓圖貼紙、各種動物的貼紙若干張。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雷聲有一定了解,認識鼓,對鼓聲有一定的認識。
過程:
一、以故事情境導入,營造打雷的氛圍,引出活動主題
師:今天真熱鬧,幾個朋友約著一起出去玩,看看都有誰呀?(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四個故事主人公。)
師:他們玩得正高興呢,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播放音樂“轟隆隆”。)
(教師在播放音樂前停頓一下,暗示幼兒注意傾聽,猜測這是什么聲音。)
師:是的,打雷了,雷公公的聲音聽起來好可怕,怎么辦?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幼:快點回家,躲到被子里面。
師:找個地方躲起來是一個好辦法。
幼:可以用手捂住耳朵。
師:讓自己聽不見雷聲也是一個好辦法。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引導幼兒認識故事中的幾個主人公,讓幼兒與他們建立初步的情感。然后,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景,通過雷聲音頻營造一個打雷了好可怕的氛圍,接著通過師幼互動,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中說一說不怕打雷的好辦法,從而為接下來的活動做準備。)
二、通過游戲理解故事內(nèi)容,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師:你們分享了這么多種方法,我們來看看故事中達達和他的朋友們用了什么好方法。
1.方法一:抱一抱。
師:瞧,他們的好方法是什么?
(教師出示圖片,并做一個擁抱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地看懂圖片。)
幼:他們抱在了一起。
師:請你說得更完整一點,他們是怎么抱的?誰抱住了誰?
(此處教師提出關(guān)鍵性問題“誰抱住了誰”,旨在引導幼兒學習固定句式。)
幼:小羊抱住了小豬。
師:說得真好,小豬抱住了誰?
幼:小豬抱住了熊貓。
幼:熊貓抱住了達達。
師:是的,他們一個抱住了一個,誰能看著圖片將他們抱在一起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
幼:小羊抱住了小豬,小豬抱住了熊貓,熊貓抱住了達達。
師:(小結(jié))原來抱一抱是一個讓自己不害怕打雷的好辦法。
師:打雷的時候,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像圖片上的朋友們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抱在一起呢?(教師請幾個幼兒上前嘗試。)
師:誰來說一說他們是怎么抱的?誰抱住了誰?
(教師引導坐在下面的幼兒按照順序?qū)W說句式:誰抱住了誰。)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認識到第一個好方法是抱一抱,通過解讀圖片,了解句式結(jié)構(gòu),并在抱一抱的游戲中反復練習講述,學習掌握句式“誰抱住了誰”。游戲給幼兒提供了多次操練講述的機會,不僅有利于幼兒掌握句式“誰抱住了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給活動帶來了趣味性,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能力,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中抱一抱確實是一個讓自己在打雷時感覺不害怕的好方法。)
2.方法二:抱在一起大聲說“咚”。
師:可是這個聲音又來了(放音樂“轟隆隆”),抱在一起好像還是有點害怕,這時達達想到了第二個辦法,(出示鼓圖)這是什么?
師:打鼓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師:打鼓會發(fā)出“咚”的聲音,“咚”是一種很響亮的聲音。
(教師在說第一個“咚”前,先停頓一下,給“咚”加重音,引導幼兒注意“咚”這個字;在說第二個“咚”時,用響亮的聲音說,暗示幼兒在后續(xù)的活動中,每次說“咚”時都要用響亮的聲音說。)
師:瞧,達達和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抱在一起,并用響亮的聲音說了“咚”。
師:(出示圖譜)這是一張說“咚”圖譜,你們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達達下面有一個鼓,熊貓下面有兩個鼓,小豬下面有三個鼓,小羊下面有四個鼓。
師:你看得真仔細,每個主人公下面都有不同數(shù)量的鼓。如果一個鼓代表說一個“咚”,那他們分別說了幾個“咚”呢?
幼:達達說了一個“咚”,熊貓說了兩個“咚”。
師:達達說“咚”,熊貓說“咚咚”。
(教師的回應旨在引導幼兒了解說“咚”的固定句式。)
師:那小豬和小羊呢?他們會說什么?
幼:小豬會說“咚咚咚”。
幼:小羊會說“咚咚咚咚”。
師:(小結(jié))原來和朋友抱在一起發(fā)出響亮的“咚”聲,就可以蓋過“轟隆隆”的雷聲,就不會害怕打雷了。
師:你們想玩一玩這個說“咚”游戲嗎?
(教師提供肩飾貼紙,引導幼兒自由挑選想扮演的角色,并在肩膀處貼上相應的肩飾貼紙。)
師: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游戲要開始了,要一個抱住一個,一個接著一個說“咚”哦。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自己扮演的是誰,要說幾個“咚”,不但要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還要知道同伴扮演的角色,注意自己是在誰后面說“咚”的,說“咚”的聲音要響亮。)
(析: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師帶著幼兒仔細觀察、解讀圖譜,揭開說“咚”的秘密,在幼兒知曉每個角色人物說幾個“咚”后,教師請幼兒貼上肩飾貼紙,進行角色扮演,看著圖譜玩說“咚”游戲。在游戲中,幼兒能更好地感知故事里兩個不害怕打雷的好方法,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同時,說“咚”游戲可以幫助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傾聽同伴說了幾個“咚”,什么時候輪到自己說,而且響亮地說“咚”也是在培養(yǎng)幼兒使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表達,這是一個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達機會、體驗語言交往樂趣的平臺。)
三、完整欣賞故事《咚咚咚》,嘗試續(xù)編故事
(教師一邊播放活動用課件,一邊繪聲繪色地完整講述故事。)
師:(出示紙質(zhì)的說“咚”圖譜)今天來了這四個朋友說了“咚”,還可以邀請哪些動物朋友一起加入說“咚”游戲中呢?
幼:可以請小狗來參加。
師:(出示小狗貼紙)小狗來啦,你覺得小狗會說什么呢?
幼:小狗會說“咚”。
師:小狗會說幾個“咚”呢?
幼:五個,“咚咚咚咚咚”。
師:你說得真好,請你把小狗貼紙和鼓圖貼紙都貼進我們的圖譜中。
(教師幫助幼兒將提前準備的小狗貼紙和鼓圖貼紙貼到說“咚”圖譜中,同時帶著幼兒邊貼邊說,“小狗說‘咚咚咚咚咚”。)
師:還可以請誰來?他會說什么呢?
師:哇,邀請了這么多朋友,大家一個抱住一個,排成長長的隊,一起大聲說“咚”就更不會害怕打雷了。
(析: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能讓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有一個完整的感知。在講述過程中,遇到固定句式時幼兒也會參與講述。幼兒期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小班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出示紙質(zhì)圖譜,并提問“還可以邀請哪些動物朋友一起加入說‘咚游戲中呢”,這有利于幼兒按照故事結(jié)構(gòu)和固定句式,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嘗試續(xù)編故事,同時教師提前準備了幼兒可能會說到的動物的貼紙和鼓圖貼紙,讓幼兒邊續(xù)編邊操作,以材料支撐幼兒續(xù)編故事,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教師多次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也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qū)投放本次活動中的紙質(zhì)說“咚”圖譜、雷聲音頻和各種動物的貼紙,鼓勵幼兒將這個故事延伸到表演區(qū)進行表演。在表演區(qū),教師扮演雷公公,幼兒扮演達達和不同的動物,聽到雷聲,幼兒一個接著一個抱在一起,從達達開始一個接著一個說“咚”,大家一起玩說“咚”游戲,感受與同伴相互擁抱的溫暖,在克服對打雷的恐懼心理的同時收獲溫暖的友情。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202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