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向凈卿
清人傅山論書有“四寧四毋”之說:“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备瞪降淖鲿碚撚衅涮囟ū尘?,其目的在于挽回當時書壇的頹靡矯飾之風?!皩幾疚闱伞笨梢哉f是中國傳統(tǒng)文藝一個重要的美學命題。觀劉春雨的書作,亦可見“寧拙毋巧”的追求——拙樸、自然、率真。
劉春雨諸體兼善,其篆隸氣息古樸,具有內(nèi)斂、古拙與老辣的特別之處。篆隸書寫性的表達具有許多方式。而劉春雨所承之路數(shù),與清代以來的風格不大一樣,但似乎又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他的篆隸書風厚拙古雅,不事雕琢。當技術成為一種灑脫的表達方式時,精神的注入便成為書道的自由之境、人文之境,這或許是理解劉春雨篆隸取法的一個維度。
在劉春雨的行草書中,一些風格元素源自米芾與蘇軾。米字與蘇字原本是帖學一路,放大書寫難度很大。春雨能雜糅碑帖,行草中融入篆隸筆法,體現(xiàn)出其一如既往的“熔鑄蟲篆,陶均草隸”的取法思路。這類作品往往氣貫如虹,一瀉千里。其行草書呈現(xiàn)出異于他人的特殊面貌,能夠直抒胸臆,似出于鄭孝胥與謝無量之間,稚拙而不失典雅,雍容而不失常法。近來,他也偶作章草,取沈曾植章草挺健峭拔之勢,顯得醇古樸質(zhì),自然成章。
起初讀到劉春雨的書法,或許會遇到“閱讀”的困難,但細細品讀下去,越讀越耐讀。他的書法意趣醇厚,值得玩味。究其實質(zhì),大概有兩個原因:其一,取法廣泛,篆隸碑版,古今名家,適我者??;其二,取法追求“拙”與“真率”意,不機巧、不矯飾、不纖弱,真率自然。
“拙”的審美趣味有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拙”是傳統(tǒng)文化、古典文藝追求的境界。《老子》說“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孔夫子強調(diào)“訥于言”而非“巧言令色”,《莊子》云“既雕既琢,復歸于樸”,《文賦》說“言拙而喻巧”,陳師道《后山詩話》云“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寧丑毋弱,寧僻不俗”,袁枚說“詩歌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拙是使得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一個重要美學范疇,拙樸是古典詩文的高妙之境。
“拙”的境界當然也是書法美學的一種追求。唐代張懷瓘在《書論》中多次贊賞與提倡書法的“樸實”之美,比如他說“或儼兮其容,或敦兮若樸”,“俗且還淳”,“書應返樸”。黃庭堅也曾說“凡書要拙多于巧”,傅山也一直堅持“寧拙毋巧”。
劉春雨 臨漢隸100cm×68cm2018
樸拙是中國書法典型的取法風格與審美取向。劉春雨在其書法藝術的追求上舍機巧而求樸拙,但他并沒有荒廢自己的技術訓練,并使技術達到精熟的水平。他堅持認為,書法的技術具有選擇性,技術的運用是一個適度的表達問題,必須服務于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否則技術可能會讓藝術家們無所適從,或者畫蛇添足。
近些年來,在對書法藝術的探索和追求中,劉春雨逐漸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創(chuàng)作出一些值得品味的書法作品。他的書法也越來越受到同道、師友的認可和贊許,并逐步為一些讀者所接受。
關于書法學習和藝術創(chuàng)作,我們或許可以從劉春雨這里得到兩點啟示:一是學書取法以適意為上,堅定自己的藝術理念,不隨流俗,不盲從他人,不人云亦云;二是在書法風格表現(xiàn)上,合度、適當?shù)乇憩F(xiàn),樸拙卻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于粗獷。
劉春雨砥礪篤行,妙才激揚。假以時日,其作品定會更加出色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是以為記。
壬寅冬向凈卿于京
劉春雨 十室三人七言聯(lián)138cm×26cm×22018
劉春雨 鄭板橋《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138cm×34cm2018
劉春雨 無可《蘭》138cm×34cm2018
劉春雨 蒲松齡《西江月·嶗山太清宮》235cm×54cm2022
劉春雨 陳建熙《獅子峰》235cm×54c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