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揚
“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后椿芽生木質(zhì)?!边@是一句著名的采椿民諺。香椿芽是“季節(jié)限定”的食材,一年之中,能品嘗它的時間非常短暫,第一茬椿芽尚未木質(zhì)化,最為香嫩,香椿愛好者們要抓緊時間把春天裝進肚子里。
香椿是香椿樹的嫩芽,因此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香椿原產(chǎn)于中國,是一種徹徹底底的中國食材。香椿喜光、喜溫、較耐濕,適宜生長于河邊,天然分布區(qū)很廣,從華北、華南到西南各地的山地都能找到野生香椿的身影,更有人把香椿樹種在庭院周圍,就為品嘗那種特殊的春天味兒。如今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香椿都很普遍。
古時香椿是一種野菜,農(nóng)市上把香椿稱椿,把臭椿稱為樗。如何區(qū)分香椿和臭椿?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看葉片,通常我們會通過看葉片頂端的嫩芽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來分辨,如果是偶數(shù)那就是香椿,如果是奇數(shù)那就是臭椿。這是因為香椿的葉片總是一對一對的生長,只要是頂端的嫩芽是兩片小葉子,那就是香椿無疑;而臭椿葉片也是呈羽狀的,但是卻是單個生長,所以最頂端如果是一片葉子,那就是臭椿無疑。
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xí),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方的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時至今日,香椿依舊是比較昂貴的蔬菜,即使剛上市時一斤的價格高達近百元,也不能阻擋人們對它的追捧。
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yǎng)之豐富遠高于其他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香椿和榴蓮、香菜一樣,口碑兩極分化,愛的人甘之若飴、欲罷不能,不愛的人則敬而遠之,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香椿芽散發(fā)的氣味非常濃郁、特殊。
香椿的風(fēng)味組成相當復(fù)雜,集合了50多種揮發(fā)性的含硫化合物和萜烯類化合物。硫化物帶來的類似大蒜、洋蔥、硫磺的濃烈氣味,讓香椿有著銳利的刺激感,決定了香椿的本味;而萜烯類化合物則為香椿提供了些許花香、草香,賦予了它清新愉悅的味道,起到了中和作用。
很少有一種食材能像香椿這樣集矛盾對立的味道于一身。對食客來說,無論喜愛與否,誰都無法否認香椿氣味的獨特性,既聞過難忘,又難以準確描述。除了特殊的香味兒,香椿還有種特殊的鮮味兒,這是因為香椿中含有谷氨酸。
香椿富含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僅營養(yǎng)豐富,口感香醇,其藥用價值也不可小覷。中醫(yī)認為香椿具有清熱解毒、化濕殺蟲、收斂止血、止瀉止痢的作用,比如中醫(yī)典籍《唐本草》最早記錄了香椿的藥用價值,稱其“主治癥疥,風(fēng)疸”。明代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再次明確指出了“香椿葉苦、溫,煮水洗瘡疥風(fēng)疽,消風(fēng)去毒”。
香椿的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富含鉀、鈣、鎂元素,以及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zhì),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維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香椿對預(yù)防慢性疾病有所幫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幫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當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成分。
但是由于香椿中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含量高于其他蔬菜,所以食用時不可過量。《食療本草》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椿芽多食動風(fēng),熏十經(jīng)脈、五臟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若和豬肉、熱面頻食中滿,蓋壅經(jīng)絡(luò)也”。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品種和生長期的香椿,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都有差異。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香椿在發(fā)芽初期的硝酸鹽含量較低,隨著香椿芽不斷長大,其中硝酸鹽的含量不斷上升。到四月中旬之后,大部分地區(qū)香椿芽中的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的標準。也就是說,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鹽越少,那么將來儲藏中產(chǎn)生的亞硝酸鹽也越少,所以要應(yīng)時而食。
香椿在被食用之前常常被視為長壽的象征,古稱“大椿”,就是長壽之意,莊子的《逍遙游》中就有椿樹的身影:“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古人食椿,不僅贊頌它的美味,還記述香椿入饌的種種做法。宋代蘇頌編著的《圖經(jīng)本草》載:“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敝煸暗膬鹤又鞓凇毒然谋静荨分杏涊d香椿“采嫩芽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diào)食”;明代科學(xué)家徐光啟也將香椿作為救急菜、救荒菜,載入了《農(nóng)政全書》,稱“其葉自發(fā)芽及嫩時,皆香甜,生熟鹽腌皆可茹”;戲曲家兼養(yǎng)生學(xué)家高濂在他的養(yǎng)生專著《遵生八箋》中,還詳細記錄了香椿芽的吃法,如“香椿芽采頭芽,湯焯,少加鹽,曬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無一不可?!倍宕靶造`說”詩人兼美食家袁枚也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香椿頭拌豆腐的吃法,稱其“到處有之,嗜者尤眾”。
最具夸張況味的香椿詩,恐怕要數(shù)清代詩人康有為的那首《詠香椿》了,其詩曰:“山珍梗肥身無花,葉嬌枝嫩多杈芽。長春不老漢王愿,食之竟月香齒頰?!币惶斐粤讼愦谎浚谷荒軌蛘麄€月都是牙齒噴香。這首詩里還蘊含了兩個故事。
相傳1917年春末,康有為來到徐州。在徐州逗留期間,聞聽蕭縣的皇藏峪林壑幽美,遂往一游。皇藏峪瑞云寺的住持冬嶺和尚熱情接待,并向康有為講述了劉邦與皇藏峪的故事。據(jù)說劉邦與項羽決戰(zhàn),兵敗后來到皇藏峪避難,他饑腸轆轆,向當?shù)厣矫裼懗砸?。山民想要招待他,苦于一時無菜,適逢當天是谷雨,便從樹上掰下一把香椿芽,做了“香椿托盤”和“生油拌香椿”兩個菜。劉邦食后,感覺香醇無比,妙不可言,遂問香椿芽為何如此好吃,山民答:“雨前香椿嫩如絲,雨后香椿生木質(zhì)?!眲钜姕系灼屡仙邢愦粩?shù)株,嫩芽紫紅油綠,感慨道:“但愿香椿長春!”恰恰康有為來時已是芒種,過了采食香椿的最佳時節(jié),他不由嘆息道:“我來的不是時候??!”冬嶺和尚終沒有讓康先生失望,用貯藏的谷雨前的香椿芽,做了煎豆椿卷、燴香椿丸子、炸香椿餅、旋紋香芽托四個菜款待他??涤袨槠泛?,齒頰留芳,異香滿口,回味無窮,不覺詩興大發(fā),揮毫留下了上述詩句,為皇藏峪的香椿芽增色不少。
如今香椿的吃法可謂多種多樣,南北各有特色,除了家喻戶曉的香椿炒雞蛋,還有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炸香椿魚、香椿皮蛋豆腐、涼拌香椿、腌香椿等等,不一而足。
華北地區(qū)有一道小菜,叫做“炸香椿魚”,北京人喜歡稱其為“炸香椿魚兒”,名為“魚”,其實里面并沒有魚肉,而是用面粉、雞蛋調(diào)糊,沾香椿嫩莖入油,炸上色,猶如一條條金色小魚,外酥里嫩,滿口生香。香椿還能像榆錢那樣,和上少許面粉蒸著吃。
陜西地區(qū)還把香椿做成了下飯醬——香椿辣子,是一道具有季節(jié)代表性的菜品,香味濃郁,美味可口。
江南人民則更喜歡鹽漬、油浸的做法。腌香椿是浙東寧紹地區(qū)的特色,香椿煮熟晾干后擦鹽,與梅干菜一起密封在土陶壇子里厭氧發(fā)酵。食用時取出汆燙,無論涼拌熱炒都不減風(fēng)味,最有特色的當屬“香椿干菜出缸肉”,用香椿梅干菜與缸中腌制的咸肉一起煸炒,軟糯香濃,肥而不膩。
大理白族喜歡吃油浸香椿,做法很簡單,整條香椿嫩莖曬干,再入油鍋浸炸,最后用玻璃瓶密封,可以吃到夏末,其滋味堪比做法類似的油雞樅;而滇南傣族則喜歡拿香椿當涼拌菜的香料,將香椿嫩芽與水腌菜、小米椒、泡菜水混勻,無論拌肉、拌魚、拌蝦,都能得到無與倫比的復(fù)合香氣。
在中國國宴上也有香椿的身影——時令開胃菜“香椿魚片”,活鱖魚取凈肉,切薄片、撒鹽入味,再用雞蛋清和淀粉調(diào)成漿,魚片表面掛一層薄漿,汆水,最后與燙熟、切碎的香椿嫩葉同拌,成品白綠相間,滑嫩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