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瑤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很驚訝,蘋果怎么能引發(fā)“慘案”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事情發(fā)生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我今天去學生餐廳吃午飯,看見打飯的阿姨給了每人一顆洗得干干凈凈的蘋果,心情可謂大好??删驮谖乙詾橐磺卸歼€算正常時,“慘案”即將發(fā)生
(“慘案”的起因用筆簡潔,一句“可就在我以為一切都還算正常時,‘慘案即將發(fā)生”,不僅為前文的懸念再添一筆,且很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吃過午飯,我無聊地躺在宿舍的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終于,目光停留在枕頭旁剛剛從餐廳拿回的蘋果上反正現在也沒啥事兒,要不吃個蘋果吧
正準備大快朵頤時,我卻發(fā)現蘋果上有一塊豆大的黑斑。嘖,這可怎么辦呢?扔掉吧,有點可惜;直接吃吧,又怕壞掉的地方對身體不好。此時,我突然想起之前隨手放在筆袋里的小刀,是削鉛筆用的,但因為很少用鉛筆,自然這把小刀也就沒用過幾次,沒想到,這會兒居然派上了用場
我從筆袋中摸出小刀,想把蘋果壞掉的地方剜掉??砂纬鲂〉恫虐l(fā)現,刀刃臟臟的,出于習慣性動作,我用大拇指一抹……結果,我的大拇指被小刀劃出了一道不深不淺的口子,血稍稍有點滲出來。舍友看到我扭曲的表情,忙問我怎么了,我扯了一張濕巾,用力摁住傷口,沖她露出了一個十分“慘淡”的微笑:沒事兒……問題不大……”那一刻,真讓人哭笑不得
(這一部分生動地描繪了“慘案”發(fā)生的過程,尤其是對“慘案”發(fā)生前“我”的心理刻畫以及“慘案”發(fā)生后“我”的神態(tài)、語言描寫,傳神入微,活靈活現。單單是對“我”的心理描寫,就寫得跌宕起伏,饒有趣味。)此時,我的神經被手指頭的痛牽扯著,蘋果于我而言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八桑伞司筒惶哿恕蔽易云燮廴怂频陌参恐约?,不知不覺便睡著了。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下午,一覺醒來的我已經忘了自己的大拇指上還有一道口子,收拾好書本便向教室奔去。一開始,我并未感覺有什么異樣,直到要握筆寫字的那一刻,才真切地體會到什么叫“切膚之痛”。這種痛真是讓我“酸爽”到了……握筆時,我的大拇指哆哆嗦嗦地抖個不停,可離開大拇指也沒法寫字呀。“不過,我是誰!能被這點疼痛打倒嗎?”我心里暗想
我咬咬牙,心一橫,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xù)拿筆寫字,遠遠看上去,并沒什么異樣,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一個表面上看似若無其事寫字的人的背后,她的手指可能一直在隱隱作痛呢……
(對比表現手法的使用,增強了“切膚之痛”;幽默的心理獨白,展現出了不一樣的自我。)
現在回想起來,這一樁由蘋果引發(fā)的“慘案”前前后后帶給我很多感受??扇绻野l(fā)自肺腑地說,我想,可能就是我以后再見到蘋果時,大拇指都會不由地隱隱作痛吧
(“慘案”到這里告一段落。文末點題,呼應標題與開頭,結構完整,層次清晰。)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第九中學】
◆總評
習作有以下特點值得同學們借鑒:
1.時間為線,敘事完整。習作從中午到餐廳吃飯看到蘋果開始一直到下午帶著傷痛去上課結束,時間的推移交代了事件的發(fā)展。小作者將“慘案”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得非常清楚,結構清晰。
2.心理描寫,細致入微。習作的亮點是對小作者心理的刻畫。午睡前無事可做,面對眼前的蘋果猶豫著要不要吃掉;拿起蘋果發(fā)現有一小塊壞掉,心里不免著急;拿到小刀,本該歡喜,卻發(fā)現小刀有些臟,又是小小的不滿;隨手用手指擦拭小刀,結果釀成了“慘劇”。這段心理描寫非常細膩,讓人感同身受。
3.關注生活,用情抒寫。習作記錄的是一件平常而微小的事情,很多同學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而小作者的不一般在于能關注生活、開掘生活,將所經歷之事融進自己的真情實感,令人回味。
(藺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