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小翠
在小學課程體系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關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同時要通過該課程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而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同時也為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落實奠定基礎。具體來說,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落實以下幾方面實施策略。
一、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使學生具備思辨意識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想體現(xiàn)出更好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效果,在教學準備方面要有效加強,著重針對思辨能力特點進行深入分析,把握其培養(yǎng)規(guī)律,進而在教學準備方面為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必要條件。
例如,在教學“親近自然意識培養(yǎng)”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收集整理相關教學素材。例如,有效收集相關植物、動物等素材,且考察周邊環(huán)境,在上課的時候針對相關素材和教學主題的聯(lián)系進行有效闡述,對于教學素材和收集整理的考察情況進行有效辨析,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等交流形式,使學生的思辨意識得以激發(fā),思辨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這樣可以在課前準備方面讓學生具備思辨意識和思辨能力,同時也可以樹立親近自然、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有效創(chuàng)設思辨情境,強化學生思辨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出相對應的思辨教學情境,是關鍵所在,要讓學生在思辨情境中可以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環(huán)境和角色,進而從不同角度理解自然,感受課堂案例。
三、著重做好思辨總結和反思,使學生查漏補缺
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而言,確保教學過程中的總結與反思切實可行,是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根本要求。在總結反思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強化自身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針對友愛互助精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對于友愛互助精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在總結反思時可以引導學生做出這樣的反思:同學們,你們認為我們需要幫助其他同學嗎?如果學生進行了否認,教師可以進行相對應的反問:別人幫助你的時候,你是什么樣的感覺?通過這種精準有效的引導,可以使學生結合教師的思路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樣可以突破自身主觀局限性,對于友愛互助精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想確保小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就要注重教學準備工作,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思辨情境,在教學之后要全面細致地總結和反思,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其綜合素質(zhì)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