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柒斤
最早的“健兒”并非指“長于體育技巧的人”。有人稱該詞出自于北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其實(shí),晉陳壽《三國志·吳書·甘寧傳》曰:“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yǎng)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碧品啃g等合著《晉書·段灼傳》謂:“募取涼州兵馬、羌胡健兒,許以重報,隨艾討賊,功皆第一?!薄敖骸痹谔拼郧爸傅氖恰皦咽俊薄坝率俊?。到了唐朝,“健兒”指的是“職業(yè)軍人”。唐張說、張九齡等合編《唐六典》載,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下詔令天下諸軍鎮(zhèn)所需兵額一律于各種征行人及客戶中招募丁壯為“長征健兒”,允許攜帶家口到軍后,給以田地房屋,以便久住。宋莊綽在史料筆記《雞肋編》上說,他年輕時路過荊南白碑驛,見豐碑上刻有唐代官銜,名“招募健兒使”。由此判斷,同“弄潮”一樣,“健兒”發(fā)展到宋朝,主要就指“長于體育技巧之人”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健兒”的演變,不僅彰顯中國人自古愛好和平,也說明我國的全民體育運(yùn)動早在千年前就已呈蓬勃之勢。
(摘編自《中國紀(jì)檢監(jiān)察報》)
(供稿:武素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