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媛
“歷史是過去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當下的歷史,歷史與現(xiàn)實是聯(lián)系的,誰想截斷歷史,就會被現(xiàn)實懲罰?!标愋衤丛谒摹陡∠脘洝分腥绱藢懙馈?/p>
這句話說得看似繞了一點,可我們還是可以從歷史學家這一番話中,感受到其良苦用心。歷史于我們每個人而言,不僅僅是回望過往的一條隧道,更是一面映射著當下、甚至未來的鏡子。
而我想,這一面重要的鏡子,需要由我們共同擦亮。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歷史本身就是已經發(fā)生過的并且無法改變的事實,而那些被記錄下的歷史之所以存在,一定有著重要意義。因而我們回望歷史、分析歷史和解讀歷史,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反思,然后去糾正。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會思考如何吸取前人經驗,然后將其運用于眼前的困難。可我想:歷史的價值不應該是單一的,或者局限的。它不僅體現(xiàn)于它被咀嚼后的滋味,更在于我們都從歷史中走出。就好像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可以避免讓自己身在陰影中,可若光從上照下,我們的雙腳是一定與影子相連的。若我們想逃脫歷史建設一切,難免隨身形的龐大從空中墜落。所以,我們的過往,應由我們一次次拭去塵埃。
或許正是明白現(xiàn)實與歷史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結,作家馮驥才決定奔走在保護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的道路上,盡管會遇上與現(xiàn)代發(fā)展的沖突,盡管這樣的付出有時得不到任何回報。我很難想象也無法精準地揣測出他這一做法的具體思慮,不過有一點我想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推斷出,那就是他們如此努力地守護我們的過去,或許正是因為當下的我們需要看見先人們走過的足跡。也難怪周總理在新中國成立后,費盡苦心將散落在世界各處的許多文物尋回,因為它們身上有組成我們民族的碎片。從個體上來說,我們在歷史中尋求歸宿,而從群體角度而言,我們則在歷史的浮現(xiàn)中相互認同。
于是這么一看,歷史在我們之間流淌,我們對歷史的理解也就因此被賦予著更為特殊和重要的意義。2021年被《南方都市報》評為“年度十大好書”的《置身事內》,作者就在書中提到,國家為了增強群體間的互信,會加強對國民的歷史教育和國家認識教育??梢娢覀儗v史的態(tài)度,反映著我們對現(xiàn)實的認識。也更是因此,我們建筑未來時,其實用的是歷史的材料。而正確地看待歷史,是落于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責任。
我們逐漸勇于直面自己的過去,歷史課本中慰安婦的明確出現(xiàn)體現(xiàn)著我們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而我們的未來,就從現(xiàn)實一步步開始。
既然我們的現(xiàn)在是從歷史中走來,那就應該立于當下,然后用歷史去映射未來。
(指導老師:張 晗)
(供稿 湖南 何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