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王冠
放在大飄窗臺的虎刺梅的花齡已經(jīng)20年了。枝條溢出了盆子的邊緣,像伸出長長臂爪的章魚。喇叭狀細(xì)碎小花從細(xì)密尖刺的莖頂萌放?!盎⒋堂贰笔菄说慕蟹▋?,或叫“鐵海棠”,其根部長得緩慢,枝干隨時間長得粗壯。
丁丁小朵的虎刺梅,稀稀疏疏,擠得陽光酡紅。蠶豆大小的花朵,趨向窗子,長長的枝干,被玻璃頂彎,花蕊觸鏡,似要沖破阻擋,跟外面的陽光抱在一起。我看花枝頂?shù)秒y受,便將盆子轉(zhuǎn)了個方向,原先朝向窗子的長枝朝向了室內(nèi),剛好觸到了室內(nèi)第二道落地窗簾。那天,我忘記了調(diào)整過來的長枝是碰不得的。清晨拉開窗簾時,用力過猛,掠到了緊貼在窗布上的虎刺梅的長枝。
瞬間,右手小指扎入了幾根細(xì)小的刺兒,麻辣辣地疼。趕緊找出縫衣小針,將毛刺一根一根剔除。小毛刺,尖銳、短小,容不得碰。我領(lǐng)到教訓(xùn),“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當(dāng)然,我被扎也是記性的退化——花盆旋了一個方向,花朵朝向了屋內(nèi),但也讓更多的小刺子面向了我。原來沒有貼近窗簾的,我不轉(zhuǎn)動花盆,或者轉(zhuǎn)動后,修剪一下支棱觸碰到窗簾上的長臂莖枝,就不會被扎了。
這盆虎刺梅花是對門杜老師家的。她去海外,把鑰匙給我,讓我給花澆水。她家的幾盆花,每周要澆一次,長勢良好。后來她把一些花送了人,這盆虎刺梅沒人要,她舍不得扔掉,就“寄養(yǎng)”在我家了。我不擅養(yǎng)花,此前書房養(yǎng)了文竹、君子蘭、綠蘿、龜背竹和滴水觀音,不是水澆多了,就是忘了澆水,最后都沒成活。可是現(xiàn)在,唯一活的,竟是這盆愈來愈盛的虎刺梅。按現(xiàn)在的長勢看,已枝莖繁密,四處洋溢了,把一個近3平方米的大飄窗占了一半。有時候也拍張照片給杜老師發(fā)去看看。她說這花兒占了你的空間了,若不喜歡,就扔掉吧。我哪舍得呢,也喜歡這種細(xì)密的、常開不敗的小花。即便花兒落了,也是整個兒與莖稈兒一起落。有時候打開窗子,干枯的花,被風(fēng)吹拂著,落到了紋理曼妙的棕色的波洛格地板,異常好看。我將干花積攢,置放在一只白瓷碗里,時間久了,色澤仍然鮮潤。有時候也懶得清理地板,就讓這些色澤完好的干花兒留在地板上。
虎刺梅屬于野生植物,登不了庭榭雅室。不像牡丹、玫瑰、芍藥或郁金香,甚至不如薔薇或鼠尾草,更遑論與可以塑形成景的杜鵑、水仙或蘭花相媲美了。它或者算不上花,但是四季卻常開不敗,舊花去,新花來,一茬又一茬。不需要施花肥的土壤,只要有陽光和清風(fēng),就會開得汪洋恣肆。那些密密麻麻的小丁小朵,雖細(xì)小,但熱烈。像珊瑚,細(xì)尖毛刺兒托起的,是小葉花骨。我想,牡丹與玫瑰,碩大好看,卻應(yīng)季而開,且花期短暫,幾天便落。如遇風(fēng)雨,更是不耐。
我的書桌鄰窗,與虎刺梅近在咫尺?;▋喝缧湔浜柟鉃?,月光灑來,鍍上了一層美妙色調(diào)。有時晚上我不拉窗簾,讓幽白的月光,盡情地灑進來,品咂一種曼妙的情境。我看見,它們凌空飛躍,在不大的空間里,劃出了一小截一小截的香氣。我躺床上欣賞剪影。女兒也常用噴壺為花兒噴水,從花蔓尖部開始,澆到根部,像施洗一個古董瓷器那般的小心謹(jǐn)慎。水不用太多,一玻璃杯,半瓶礦泉水,足夠讓它維持一周?;▋盒枰逅㈥柟夂驮鹿獾臐筛?。我懶散,從未施過花肥,更沒有在虎刺梅的周圍放置其它花兒,讓他無所阻礙,枝莖隨意伸展。
虎刺梅像一個天性淘氣而又懂事的孩子,喧鬧但不夸耀。我想起在云南某地看見農(nóng)戶的屋檐下有頸口朝外放的陶罐,鄉(xiāng)親說是驅(qū)邪納福。我相信冥冥之中的神祇?;⒋堂返拇_太有生命活力了,不需精心照顧,任它在一隅,無拘無束地活著。
有一天,杜老師發(fā)來了一張照片,是一幅幾乎貼地生長的虎刺梅。她在游逛當(dāng)?shù)刂参飯@時,發(fā)現(xiàn)了一小片兒虎刺梅?;⒋堂吩跉W洲不叫“虎刺梅”,叫“荊棘王冠”(crown of thorns)或者叫“麒麟花”“花麒麟”。我驚詫這“荊棘王冠”名字如此之美,初聞覺得不太般配,叫“荊棘”倒是名副其實,后面加了一個“王冠”有些牽強了吧?又想,這個花名,前面是植物的屬性,后綴一個形容詞或者喻詞,倒也沒錯。它長著長著,枝條就會打彎變圓,形同冠冕,舍它又會是誰?本來此草本植物是碰不得、動不得、摸不得的,天生威嚴(yán),凌厲峭拔,可近之但不可欺之。
“荊棘王冠”這個名字有隱喻性。它向陽而開,給陽光加冕,為月光畫影。
“只有一朵仍然活著,就是沾著戴荊棘冠冕的人所流出的血的那朵。”
“凡·高的自殺已成為藝術(shù)殉道之路上偉大的終章,這是他的荊棘之冠。”
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關(guān)于“荊棘王冠”的詩,擇錄幾個隱喻性強的句子嵌入此文。當(dāng)然,我是詩人,也為它寫了幾句——
我看見了一位詩人
他戴著荊棘王冠
吹著蘆笛
懷抱《天問》和《離騷》
以及一塊沉重的石頭
走在郢都坎坷陡峭的懸壁與奔騰洶涌的江河之間……
折耳根
魚腥草,也叫折耳根,是西南山野草根,能當(dāng)菜吃。
第一次吃“折耳根”,是2001年去云南怒江州六庫鎮(zhèn)。那年我與兩位驢友行走怒江大峽谷,當(dāng)晚住在六庫鎮(zhèn)。怒江軍分區(qū)的戰(zhàn)友招待我們,滿桌子全是山里的、森林里的和江河里的特產(chǎn):水煮怒江細(xì)鱗魚、香蔥拌杉樹花、牛肝菌炒臘肉、雞菌炒山豬肉、清煮芭蕉花蘸水、油炸竹蟲、油炸薄荷、白參菇炒牛柳、帶皮黑山羊火鍋、涼拌折耳根等等,每種菜都是北方難以品嘗到的美味。當(dāng)中,有一種類似小甘蔗、小白藕或者青草的白根兒的菜,以糟辣子、米醋、豆豉和醬油當(dāng)佐料,看上去誘人,一入口,差點兒吐了——濃重的魚腥味兒,將舌尖兒攪得腥膻酥麻。
啥菜呢,被砧板的生魚片染味兒了?
戰(zhàn)友哈哈大笑,向我示范,夾一小根,“嘎嘣嘎嘣”嚼得脆響。這可是地道的魚腥草,也叫折耳根,中草藥,解毒清火,健胃利濕,增力增氣。不吃這個不算來滇西。戰(zhàn)友告訴我,吃折耳根,第一次吃,肯定有魚腥味兒。吃得多了,你就離不開了。我夾了一根細(xì)嚼,果然嚼出了清甜。后來我們沿怒江大峽谷行走一路,片馬、福貢、洛本卓、貢山、丙中洛等地,每天的餐桌都有這個菜:折耳根炒臘肉、折耳根拌豬皮凍、折耳根拌腐竹、折耳根拌豆豉、折耳根拌粉絲等等,但都少不了以碎辣子調(diào)味兒。后來知道折耳根跟小米紅辣子或者糟辣子是絕配,辣椒碎碎,能調(diào)動其鮮脆的原味兒。有時候店家也將折耳根切成細(xì)碎的沫兒做湯料,把面條和米線,與芫荽、韭菜或者薄荷一起,放入湯汁里,那種鮮味兒,簡直美極了。
折耳根屬于老百姓的民間菜,上不了大酒店的筵宴。當(dāng)然,若想吃地道的折耳根,就只能到貴州和云南。
一個飄灑小雨的日子。我和一位同學(xué)到黔東南千戶苗寨,夜宿苗族老李客棧。老李愛人給我們做了三個菜:清炒豌豆尖、水煮臘肉和酸木瓜煮土雞(酸木瓜是我從大理帶來的)。我們吃酸木瓜煮土雞,喝著米酒,卻覺得缺了什么。
又來了一位上海女孩和一位老外,我們便邀請他們一同吃。外面的雨還在下,無法出門買菜,這時候老李家已無菜可做了。忽見廚房里放了一大堆還帶著濕泥土的折耳根。我對老李說:把這個涼拌了。老李說,剛才想做這個菜,可又擔(dān)心你們大城市人吃不慣啊。我說,不但能吃,還離不開呢!老李愛人趕忙將折耳根擇凈用水沖洗,白亮白亮的,放于砧板,切成小段,佐以香醋、小蔥和糟辣子,淋上麻油,端了上來。我和同學(xué)大口大口嚼得香。上海女孩看我們吃得起勁兒,也夾了一根放入口中,一嚼,“哇”的一聲跳起來奔出屋外,狠勁兒往外吐。老外也試探夾了一小根,皺了皺眉頭不知何物。我對他們說,不吃這個,能算來貴州?從祖上開始,貴州老百姓有個頭疼腦熱的,不吃藥,嚼嚼草木,喝一杯山泉水,上下輕松,身心舒爽。這山中哪,不只是折耳根,更有許多山野食材。對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城市小資來說,對這山野草木,肯定不感興趣。上海女孩還未從剛才品嘗的不適中解脫出來,大聲說,不可吃,不可吃!我說,山野食材,天地所賜,哪有不可吃的道理?與同伴幾口便將一盤折耳根一掃而光,又叫老李拌了一盤。嚇得那上海女孩和老外直瞪著我們這兩個“什么都敢吃”的家伙,掩鼻,皺眉。
折耳根是一種生長濕地或溪邊的草本植物?!侗静菥V目》《本經(jīng)逢原》《滇南本草》以及《中國藥典》都有對折耳根的藥理記述。亦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卑微草根,勝過魚肉。在苗寨轉(zhuǎn)悠時,看見苗家人從溪邊采來了一大車折耳根在河邊洗摘,帶著小小竹節(jié)兒的、小甘蔗似的乳白根莖的植物用河水一漂一洗,發(fā)出小藕般的光澤,根根肥嫩。我對同學(xué)說我要帶些回北京。同學(xué)說這種東西,就是現(xiàn)拔現(xiàn)吃新鮮,擱兩三天,恐無味也!
云南和貴州的許多小餐館還用它來佐食吊味兒,就連早餐桌上還擺著一小碟任大家隨便吃呢。在云南和貴州,折耳根廉價、多產(chǎn),一塊錢一大堆,人人愛吃。若哪位云南人或貴州人不吃這個,定會被當(dāng)?shù)厝肃托Α安皇俏覀冞@里的人”。我每次到滇和黔都要吃折耳根,糟辣子清拌也好,臘肉火腿同炒也好,都是下酒的好菜。有時候,還可以往米線里加一點兒,既能調(diào)味兒,又能去油除膩。
折耳根當(dāng)然是剛剛挖出來的最好。那次我到黔東南黎平縣肇興鎮(zhèn)新平寨子,那天的午餐有涼拌折耳根,是一位老師從下雨的山地里現(xiàn)挖出來的,小小的根還帶著泥土。洗干凈了切成了段,再拌上辣子。同伴只吃了一根就吐掉。我旁若無人地大嚼,讓當(dāng)?shù)厝嗽尞?,他們問我,也能吃這個?我告訴他,我吃折耳根已有十多年歷史了,每回來云貴邊地都點這個菜。有次我在貴州的一位朋友家吃飯,滿桌子的菜,獨缺折耳根。我跟主人要這個菜,主人說,這菜哪能上桌?但還是給我上了盤野蔥拌折耳根。貴州朋友聽了我這些年吃折耳根的經(jīng)歷,站起來,為我倒?jié)M了一杯酒說,來我們西南邊地的兄弟,能吃折耳根,能數(shù)得上折耳根好處的,絕對是親兄弟!來,干了這杯!
不敢相信的是,這些年,京城超市也出現(xiàn)了折耳根。塑料小盒二兩重,標(biāo)價五六塊。但總是感覺運輸過來的食材已經(jīng)沒有什么新鮮度了。但我還是忍不住買了一盒。家人無法容忍我吃這種草根,責(zé)怪我不該將這種東西端上餐桌。我就把這盒折耳根用清水浸泡,然后洗干凈,瀝干水分,切段裝盤,灑入一點兒鹽,淋上一點兒味汁,拿到書房,邊看書邊嚼。有時開一罐生啤,與喝茶吃水果,有同樣的感覺。
銀? 杏
銀杏是北方落葉喬木。國家圖書館西門老館院子右側(cè)、距紫竹院公園隔水之地,有兩株大銀杏樹,據(jù)說這里是700多年前的元朝,于忽必烈皇后建于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的鎮(zhèn)國寺遺址。今寺不存,唯這兩棵古銀杏樹被保存了下來。兩株枝虬根勁的大銀杏樹,如同兩位修煉高深的佛陀,披著時間的征袍,一路趺跏,一路禱祝,為汗牛充棟的國家圖書館,增添了悠遠而雅致的韻味兒。
當(dāng)年的白石橋至中關(guān)村路段,于20世紀(jì)90年代將其南北一趟的白楊樹掘根鋸伐,換栽了銀杏樹。銀杏樹發(fā)芽出葉早,初春時節(jié),當(dāng)陽光愈來愈足時,銀杏葉子便隨陽光萌發(fā)于枝。柔嫩,鵝黃,一小撮、一小撮,從大小枝椏萌生出來,就連粗壯的主干皺褶縫間,也會吐出一朵兩朵芊柔細(xì)嫩的小扇葉子。
無盛夏濃重深綠,有融金般鵝嫩絨黃。此時銀杏樹最美。我有時候從魏公村走到國圖,一路數(shù)著樹,每株相隔5米,在我看來,在喧鬧的街道已是很密集了。春天,樹葉搖動無數(shù)小扇;夏秋,陽光照耀,魚游波浪,鳥躍云霓。樹在陽光照映下變幻著不同色澤。每次去紫竹院都是心情大好,或因這一趟賞心悅目的銀杏樹吧。
銀杏是銀杏科銀杏屬的統(tǒng)稱,是中生代侏羅紀(jì)的“活化石”,分布北半球,白堊紀(jì)的晚期開始衰退。第四紀(jì)冰川降臨后,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qū)滅絕。野生狀態(tài)的銀杏殘存于浙江西部山區(qū),北方也廣為栽植。
從春草初萌,到夏樹盈綠,再到秋霜染草斑斕似金,白石橋路,銀杏樹是最大的看點。清風(fēng)中的樹枝搖曳著無數(shù)個小扇子,隨秋入深,色澤加重,直至有一天成了金黃或橙黃,葉子開始凋落,變得稀疏,銀杏果兒便顯露出來。在銀杏樹下行走,銀杏兒在天空飄著搖著。突然從樹上“啪啪”掉下兩枚銀杏果兒,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兩枚果兒先后落在腳下。綿軟的囊皮里,露出了圓粒白果兒,小心剝開,然后用紙巾擦掉果核上黏糊糊、臭烘烘的軟皮,用路邊草地的灑水管沖洗,這兩枚玲瓏可愛的白果核兒,像剛剛出水的小白貝殼臥在掌心。
“一切法性皆虛妄見,如夢如焰。”
掌心的紋絡(luò)似時光之水涌動,漫過了歲月的堤壩。乳黃色的果子,那般的小巧、玲瓏,外皮兒清薄,讓人不忍捏揉,觸碰或碎裂。殼兒光滑,核有硬感。里面包裹著的,是一座完美的圣殿。有血肉、骨骼和靈魂。小小的籽粒兒,以敬神的姿態(tài)擁有它所有的功能。銀杏果兒以圓實蠶豆兒的姿態(tài),臥在了我的掌心,像一對雙胞胎嬰兒。那里面的生命,也仿佛急著掙脫出殼。我聽見薄薄的殼里有雷電的鼓鳴、凈露的琴韻、清霜的笛聲。圣殿與果殼,內(nèi)心與靈魂,想象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必然聯(lián)系,那滿結(jié)樹上的,到底有多少座小小的圣殿?
深秋十月,坐在紫竹院銀杏林子里,所見到的則是另一種生命體驗。那天風(fēng)很大,吹得銀杏葉蝴蝶般飛舞,銀杏樹下,小果兒“噼啪噼啪”,雨點兒落,聲音短促。或是植物種子生命的本能——柔弱綿軟,堅韌強勁。軟與硬,柔與堅,只在于它的體外,大部分的能量和品質(zhì)卻儲于體內(nèi)。它必須有一個軟軟的皮膚包裹果實。這是造化的設(shè)計,不會損壞里面的果核。我拾起幾個,沒有一個將里面的果殼兒摔裂的,是外面的果皮皺成了綿綿軟軟的保護層。如同從天外飛回的衛(wèi)星,落了地,然后彈跳了幾下。將皮皺弄破,里面構(gòu)造設(shè)施,卻是完好無損。自然神靈的設(shè)計。
銀杏果兒大多都是成熟即落,它們絕不滯留枝椏。有一年,我在中南海墻外厚厚黃黃銀杏葉子里撿起許多銀杏果兒。回家捏破表皮,用水洗出一大盆兒白白的果實。攤開,晾干,非常好看。多年前央視農(nóng)業(yè)頻道約我為盛產(chǎn)銀杏的泰興寫過歌詞,從資料摭拾幾種:金墜子、七星果、大龍眼、大梅核、玉佛指、海洋皇、大馬鈴、大圓鈴……。我不知道白石橋路的銀杏樹是何品種?據(jù)說,銀杏樹都是一雌一雄對生的。若是一棵死去,另一棵也不會活長久。怪不得我所見的白石橋北邊魏公村銀杏樹都是雄雌隔生,有果兒和沒有果兒的那種排列。
銀杏樹慷慨大方,每到成熟時節(jié)就會毫無保留地把籽實奉獻。夏天時,果兒依枝椏而生,樹下的人難以看清,顏色與葉子一樣。深秋不同,待葉子落光,果兒卻還在枝頭掛著,雖然搖搖欲落,但果實一定要等到大部分的葉子落了后才會跌落。
銀杏果仁可食,入藥有潤肺止咳、強壯身體之功效。酒店飯館也有“銀杏西芹百合”這道黃綠白素菜,須用新鮮的銀杏果仁兒來搭配西芹和百合,清甜爽口,軟柔香糯,深得吃慣了大魚大肉的食客們的喜愛,它還有一個好聽的菜名:炒素什錦。也有烤食的銀杏仁兒的,比如德川家、和坐、黑松白鹿等日式料理,小碟白果,寥寥幾枚,剝?nèi)タ眷蔚耐鈿?,搓掉裹在果肉上的棕澤薄皮兒,露出了金黃燦燦的柔嫩果肉,有點栗子或紅薯的味道。雖然銀杏也叫長壽果兒,但每餐不宜多食。
科學(xué)家從銀杏葉中提取銀杏汁和銀杏精,可治療人的腦部或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疏理血管,通暢血脈。我多年前有過一段頭疼,曾服過一段銀杏葉膠囊,感覺周身上下,血脈暢通、舒泰,精神旺盛。據(jù)說還有銀杏養(yǎng)生酒,我沒喝過。
野? 草
有小撮兒的蕨草生于山石。細(xì)看,巖石裂縫有一點兒泥土,萌出毛茸茸的細(xì)小蕨草。蕨草也叫“起死回生草”。山谷燠熱,巖石灼燙,草雖枯黃,卻未死亡,只需點滴雨水或者清露,即刻鮮活起來。若將之拔除,曝曬多日,只要有根,就會復(fù)活。山石或坑穴的縫隙,清風(fēng)吹入帶有蕨草種子的泥土,即刻萌綠。我從一個石縫間連根帶土摳出一叢小蕨,赤峰朋友給了我一個小塑料袋,將之小心包裹,放入背包,準(zhǔn)備帶回京城,置陽臺養(yǎng)殖。后來幾天住酒店,又時不時取出,用礦泉水滋其根、潤其葉,怕它枯死。其實不必?fù)?dān)心這一小撮的起死回生草,就是放十天半月,只要有一點點水潤一潤,就不會死亡。
阿爾福雷德·丁尼生說:“當(dāng)你從頭到尾弄懂了一朵小花,你就讀懂了上帝和人?!本S克多·雨果說:“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盞燈,而香味,就是它的光。”野花仙草,都是智者。它們選擇山野生存,離開人間煙火氣。與自然共生的草木,本身就帶著山野的仙靈氣兒。若想讀遍百花、閱遍百草,就得到蒙古的山和草原去走走。
山路開始較寬,再往上走,植被增多了,逐漸變窄,最后竟變成了一根羊腸小道,隱進了密實的灌木叢里了。盡管雙腳能夠插入,但心有余悸。我穿短褲,腳踝被細(xì)小草莖和荊條灌木枝蔓刮掠發(fā)癢,山路崎嶇,草木茂盛,可有蛇蝎?
山坡的山花還是賞心悅目的。它們高舉小燈,將山坡照亮。小繡線菊、多裂翅果菊、委陵草、虎榛、青蒿、紫菀、羊胡子草、堿草、苔草、野石竹、紫苜蓿、藍盆、酸塔、莎草、防風(fēng)、曼陀羅、香附子、石竹、紫苜蓿、唐松草等等,春天的山谷,萬木萌芽,野花盛開,陽光下閃爍著清透光澤。小時候的我到山里采挖野菜和山草藥類,蒲公英、馬齒莧、薺菜、苣荬菜、大頭蒜、旋覆花、車前子、紫地丁、大小薊等等都認(rèn)識。現(xiàn)在,仍有大多的野草叫不出名字。后來友人送我一部《識花圖鑒》,了解了一些北方山地的花草。
有的野草可當(dāng)野菜上餐桌。小時候,要趕在清明時節(jié)前后,到山上挖野菜。清明前,陽氣上升,雨水清純,生出野菜,有清火祛疾之效。小孩食之,可保一年不生病、不發(fā)毒瘡。野菜雖苦,生出的小花,卻甜嫩無比。家鄉(xiāng)人有吃清明前野菜的習(xí)慣。將野菜莖葉、花蕾,連同根須洗凈,做成美味菜湯或包野菜肉餡兒餃子、包子或餛飩。清明前第一頓餃子,味道鮮美。此時節(jié)蔬菜還未出畦,野菜卻已漫山遍野了,特別是薺菜豬肉餡兒餃子,我上學(xué)時是美味午餐,至今想起,仍清香滿口。
野草野菜,開著漂亮小花。這些遍布向陽山坡的小花,清風(fēng)吹拂,發(fā)出金黃、淺紅、粉白、淺紫、靛藍的光澤,煞是好看。梭羅說:“既然我們身邊的植物發(fā)出如此的芳香,那么誰又會對自然的年輕和健美表示懷疑呢?”
我小時候家的院子?xùn)艡谶叧R娨吧臓颗;?,我常把牽牛花與打碗花、田旋花混淆。這三種,其實都屬于莖蔓科匍匐植物,都有喇叭形狀的花瓣,因此又統(tǒng)稱“喇叭花”。與野菜開的野花不同,牽牛花、打碗花和田旋花,只能觀賞,不能食之。初萌時,是紡錘狀的花,然后慢慢打開瓣兒。小時候喜歡將“紡綞”揪下,花與柄與蕊脫離,拿在手里的是“紡綞”花瓣,然后用嘴吹其底部細(xì)小的斷裂口,看花兒被氣兒吹得“噗”的一聲,打開了連接一起的環(huán)形的喇叭瓣兒。
三種花,十分相像,但也容易辨別——
田旋花,葉子呈尖形,花邊圓滿,花瓣淺粉,花蕊淺紫。
牽?;ǎ~子互生,花邊相連處呈圓狀,花瓣純紫,花蕊純白。
打碗花,與田旋花相似,花蕊一是乳白,一是紫黑。
牽牛的花期最長,從5月至11月,都有花開。特別是肅殺之秋,當(dāng)百花凋謝,牽牛依然在有陽光的荒地旋轉(zhuǎn)著,盛開著。
自然界植物從不會遲到。野草每到開春,就比賽似的開花。先是萌生嫩葉,然后從嫩葉中抽出長長莖條兒,結(jié)出小小花蕾,當(dāng)?shù)谝涣B吨槁渖匣ɡ?,花便開了,香氣便釋放了出來。山坡、河岸與還未播種的田野,都可見到搖動的小身子。一時間,陽光把所有的色彩和醇香全給挖出來了。小野花兒多是生在濕度和溫度相宜的向陽土地,長勢蔥郁,煞是好看。每年準(zhǔn)時萌芽開花結(jié)籽兒,就像定準(zhǔn)了時鐘似的。這些野花雜草,都是一流的旅行家、植物界的浪子。它們的足跡遍布山河。它們被水牽著、被風(fēng)攜著,游走千里,最后被一座汀渚或洲島挽留,駐下來,扎下了根,然后開花、結(jié)實。
也有如香附子和蔓草,只戀溪流、灘涂,到這兩種地方,再也不肯離開。當(dāng)我看見一株生在淺溪里搖來擺去的芊草,就覺得它們很堅強。通常,一些鳥兒諸如捉魚高手的小翠鳥,喜歡在有水的岸堤筑巢壘窩,隨時獵取水里的小魚、小蝌蚪或小蛙類。更多時候,花草籽兒隨清風(fēng)飛翔,像蒲公英的種子包裹小絨球里,漂泊數(shù)百里,越過群山大江。山崗、河岸、田野、路邊、巖縫,都可看到它們舉著嫩黃的小花兒。我在滇西北高黎貢山和怒江峽谷??吹胶枚嘁疤m花生在粗實的古杉樹或柏樹的枝杈處且衍生旺盛,它們根須雜多葉子碩大,隨風(fēng)飄曳,如須髯飄飄的世外仙人。
人類給到處生長的野草一個不雅的名字——雜草。
事實上任何植物生來肯定都是有用的,雜草也是有用途的。愛默生說:“所謂的雜草,不過是那些其優(yōu)點尚未被我們發(fā)現(xiàn)的植物。我們認(rèn)識自然實在太少太少,許多不為所知的本態(tài),是我們不知的。在這方面,動物卻要比我們?nèi)祟惛兄庇X和先驗,它們對許多雜草的潛在功用早已十分熟悉?!被ㄩ_季節(jié),蜜蜂從巢里飛出來,進入花叢。蜜蜂是大自然最出色的花卉鑒賞家和品酒師。陽光下這些淘氣的孩子,總是趴在花蕊深穴,吃著花粉,喝著蜜汁,渾身沾滿花粉,最后總要把自己喝得東倒西歪,醉醺醺的。
但我仍有許多不認(rèn)識的草木。在野外即便它們以開花的姿態(tài)向我打招呼,我也認(rèn)不出來,只能湊近,聞聞香氣,就像我回到故鄉(xiāng)或在哪里見到了故鄉(xiāng)人一樣,打了招呼,卻忘了人家的名字。于是就想,如果我是一株野草就好了,我能與它們相處,結(jié)識許多花草植物。它們生于山中,都是不同凡響的人類的醫(yī)師。
比如羊胡子花,根清涼解毒、涼血止??;水楊梅,有除濕止痛鎮(zhèn)痙之效;蘿草果,可治勞傷,根可治跌打、蛇咬;防風(fēng),可治五勞七傷、肚子痛和盜汗;覆盆子或叫牛疊肚,果實酸甜,樣子好似草莓,卻要比草莓好吃多了,我小時常采食它,補肝腎、祛風(fēng)濕;馬齒莧,最常見的野草,也叫五行草、長命草,開米粒兒大的小黃花,遍布田野灘涂、山坡河汊、路邊旮旯,常食之,清熱解毒、治菌痢。
每年春天,母親都要采來許多蒲公英,晾干,冬天煮水喝或腌漬當(dāng)菜。
黃牛和山羊是絕好的中草藥鑒定師,它們吃草時,會躲過夾雜其中的有毒花草,只要以它們靈敏的嗅覺聞聞就解決了。牛在春天喜食山蔥,能防病防瘟。還有一些是蜜蜂不聞、牛羊不吃的花草,到了秋天和冬天,其種子卻成了鳥兒喜歡的食物。
野花和雜草是堅強、卑微的植物。即使人類再瘋狂侵占土地,也不能完全讓它們消失。它們有著天生的生命本能,人為的鏟除,是不能將它們消除殆盡的。
有時候我常常對城市小區(qū)里草坪栽種的清一色綠草充滿了憐憫,它們在規(guī)定的地方生長,按時修剪,清理,完全喪失掉了自由自在的天地。其實,城市的草也是從野草進化而來的,只是它們是“挑出來”的一種,經(jīng)過人工培植,成為供人享用的“標(biāo)配”綠地。事實上,一枚史前三葉草化石證明,大地上的野草早于人類而生,從遠古,一路不歇地綿延進了我們的生命里。
時光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來又一片。舉著香味的草木照亮了民間。
核桃葉子
院子里的老核桃樹發(fā)芽了,老枝老皮疤瘤處,也綻出了點點嫩葉芽兒,再萌開鵝黃軟嫩的葉子,然后,再展開。進入仲夏,就變成寬大厚重的葉片了。核桃葉子的香氣,總是在最柔嫩的時候香味兒最濃,也最容易被嗅到。或許,柔嫩的葉子,還不能鎖住香氣,就像花兒剛剛開放時,香氣最濃郁一樣,時間久了,香芬卻減弱了許多。這是春天的大地帶來的生命氣息。
人人愛吃核桃,但少有人會對核桃葉子感興趣。
核桃葉子,羽狀。生于上端者較大。成形時候,有小孩兒手掌那么大。生于下端葉柄處的較小,兼生小葉,長約寸許的小葉柄。
核桃葉子,輕飄飄的。初春嫩葉,呈現(xiàn)的是淺綠,薄軟。到了夏天,葉子變得厚重,老綠,甚至墨綠。有的葉子,長得會像巴掌那樣大。
我喜歡春天的核桃葉子,它們擁擠著,風(fēng)吹著,在陽光下翻涌著。掩映其間的核桃花蕊與萼密生,雌花三兩朵聚生,花柱像細(xì)碎的金子。一些鳥鳴,在樹葉間穿梭,小巧的腳趾把風(fēng)踩彎。鳥兒們,或飛在綻開葉子的核桃樹里,或用樹葉的香氣,將全身梳洗。但我并沒有看到蜜蜂來采集花蕊釀蜜。
走在核桃樹下,立即進入了一種沁涼,如果是下了雨,葉片上閃爍著濕濕的水光,像綴滿可追憶的故事?;ㄈ镫[入了時間深處,不急切,不懈怠,只開不起眼兒的細(xì)碎小花,并安然藏于寬大的葉子下面。如果細(xì)心觀察,只有下雨的時候,才會于樹下,發(fā)現(xiàn)一些如同黃金細(xì)碎的、輕屑般的小花瓣兒。
有一次,我無意撩開擋在眼前的核桃葉子,誰知碰到鼻子上——就那么輕輕地一碰,竟然有一股薄荷的清香味道,像某個年輕漂亮的美人從我面前經(jīng)過,那灑了香水的衣衫,清香直沖過來。
醒腦的味道!我站住,到垂下枝葉的樹枝面前,摘下了一枚葉子,被折斷的葉柄處,有香氣溢出。手指輕捻葉子,一小點兒嫩綠,沾在了手指上,味息濃烈,像風(fēng)油精,又不完全像,像薄荷油,要比薄荷味兒淡些。但的確像南方火鍋吃的那種薄荷,我很愛吃薄荷,它與蔬菜不同,可除腥膻,或解油膩,或可以當(dāng)作調(diào)味料。
我有些驚異,是不是自己太過于敏感?我?guī)缀趺刻?,都要從核桃樹下路過,竟沒有發(fā)現(xiàn)核桃葉子還有這般好聞的薄荷味道,而身邊的樹木花草,我也淺薄得連它們的名兒都不知道。
農(nóng)科院的小植物園,有許多樹種,比如:元寶槭、三角楓、杜仲、七葉桫欏、紫槐、大樹桑椹、梧桐、花皮松、西府海棠等等。當(dāng)然我不認(rèn)識的樹,或許更多。核桃樹是北京的常見樹種,卻少有人覺察到它的葉子有一種薄荷的味道,葉子只有被摘下來,或者觸碰到了它,才會發(fā)出這種氣味。如同認(rèn)識了多年的心儀的人,卻不知道她還有著更令人感動的自然之美質(zhì)。
枝葉的香味是草木的精神,更是草木的靈魂。
走在核桃樹下,聽小鳥以一溜兒輕小腳趾,在嫩綠間踩踏出了一條條小路。核桃樹盈綠了,大好時節(jié),充滿期待。而只要一伸手,就可觸摸到明亮的陽光之下那些懸垂的葉子,然后輕輕地一捻,滿手心薄荷香味兒?;蛘撸乱幻?,在手里拿著,生怕折壞了葉脈。柔嫩的葉子倒是不怕折,相對老些的葉子,卻能聽見折裂聲?;氐郊依铮瑢⑷~子夾在書中當(dāng)書簽。時間久了,偶爾翻到了這冊書時,那兩頁與葉子就會散發(fā)出提神醒腦的香氣,會讓我驀然想起某年某個時節(jié),我曾從一株核桃樹下走過的情境。
如此每回,都有意無意,與一株核桃樹建立了細(xì)微的聯(lián)系。那么,當(dāng)我看到了葉子干枯,則會想到生命鉛華,幾多洗盡,幾多蹉跎,幾多殞逝。唏噓、慨嘆。
有一次幾位友人晚上來我的書房喝茶。送客時,我們經(jīng)過核桃樹下,我讓其中一位女士捻捻那核桃樹葉兒。她驚訝道:真真不知道耶,想不到,核桃樹葉子,還有薄荷味道。那味道,醒腦提神,像風(fēng)油精、清涼油。
藏在時間指縫里的幽香,總是不經(jīng)意地閃現(xiàn)在生命里。
釀酒用的葡萄里有很高的單寧。據(jù)說,核桃鮮葉榨取汁里富含的單寧,是葡萄酒含量的幾倍之多?,F(xiàn)代技術(shù)從核桃葉子里提取了單寧,可用于做傳統(tǒng)的蚊香,或可用來制作工業(yè)原料。研究發(fā)現(xiàn),核桃葉子中的干物質(zhì)所含蛋白高達70%以上。核桃葉子含有多種化學(xué)成分,可治療傷口、皮膚病以及腸胃疾病等等。平常我們只在意它甜脆香酥的果仁兒,有誰在意似乎無一用處的核桃葉子呢?
但當(dāng)核桃果兒成熟時,日趨枯萎的葉子,其香氣便漸漸地淡了。
那些濃郁的香氣跑哪里去了呢?是不是有一個更好的去處,或者斂進了果殼里,還是被時間的風(fēng)雨洗凈淘盡?從而讓那些香氣淡遠了、稀散了,只能等到來年春天再從樹下走過,讓我再聞到呢?
聞香識佳人?
可是我沒那么浪漫。我只有聞香識樹、識花、識草了。
站在核桃樹下,我與那些不為人所注意的葉子是惺惺相惜的。像是與一位久別的老友見面交談。核桃樹那粗糲的腰身,寫滿了歲月的滄桑。
熙熙攘攘的葉子,卻如同年輕人的肌膚,始終煥發(fā)著活力。
烏那罕,滿族,中國作協(xié)會員,在《人民文學(xué)》《十月》《詩刊》《中國作家》《青年文學(xué)》等刊物發(fā)表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等。
責(zé)任編輯: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