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寧
橋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知道嗎?今天我們生活中的橋梁和古代的橋梁,除了外觀、材質(zhì)和體量有所不同,供人們通達四方的功能完全一致。你想知道古代橋梁蘊含哪些奇妙的故事嗎?
一棵樹倒了,竟然成了最早的橋?
橋梁從出現(xiàn)到發(fā)展,經(jīng)歷了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兩個階段。
世界上最早的橋梁應該是在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由于地質(zhì)作用的影響,在自然界產(chǎn)生了許多天然橋梁,比如小河邊傾倒的樹干。
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地域范圍日益擴大,人們想要去更多、更遠的地方。他們從天然橋梁得到啟發(fā),設計出了造型各異、大小不同的橋。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說:“人類從自然界天生的橋梁得到啟發(fā),在生存的過程中,不斷仿效自然,以解決行的問題?!?/p>
從自然橋到人工橋,過程相當漫長。有句俗語說“摸著石頭過河”,古人發(fā)明人工橋也是這樣,當他們面對橫亙在眼前的一條河時,很可能首先發(fā)現(xiàn)河水中有幾塊凸出水面的大石頭,他們腳踩著這些石頭過了河,然后,又找來更多石頭放在水中,形成一個個石磴。還有人砍倒大樹,把一截樹樁搭在溝坎的上方,形成一座最簡易的獨木橋。這些都是最初的人工橋。通過考古探測我們發(fā)現(xiàn),陜西西安的半坡遺址中有最原始的人工橋遺跡,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有橋了。而在《詩經(jīng)·大明》中也曾有記載:周文王為迎娶妻子而“造舟為梁”。
藤蔓也能做橋梁?
古代人稱凌空跨溝的橫木為“橋”,水上過道的木制建筑為“梁”。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它們統(tǒng)稱為“橋梁”。
最早出現(xiàn)的人工橋有木橋、石橋、藤橋和竹橋。藤橋、竹橋一般跨度小,斷面偏大,還不夠結實。木橋、竹橋和藤橋材料都易腐爛,很少能經(jīng)受長時期的風雨剝蝕。所以,能夠保留至今的古代橋梁多為石橋。
按結構和造型分,橋梁又可分為梁橋、浮橋、拱橋和索橋四大類。
梁橋也叫平橋,是古代中國橋梁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橋,也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橋。梁橋的“梁”字可以理解為一根筆直的木梁,在跨度比較大的河流中,會先建橋墩以承托橋面。梁橋的特點是橋面平坦,距離水面很近,所以橋下空間有限,一般不易通過船只。為了克服這個弱點,拱橋應運而生。
拱橋的拱是弧形,建造技藝比梁橋復雜,但發(fā)展迅速且富有生命力。拱橋出現(xiàn)的時間史籍上記載并不明確,不過在東漢的畫像磚上已經(jīng)有了拱橋圖案。建拱橋的材料有木、石和磚三種,最常見的是石拱橋。北京頤和園里的玉帶橋、十七孔橋和河北趙縣的趙州橋都是石拱橋。
千年勝跡趙州橋
趙州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兩千米,橫跨在洨河之上,始建于隋代大業(yè)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趙州橋被人們稱為“天下雄勝”,和潮州湘子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趙州橋還是最早的一座保存至今的敞肩石拱橋,歐洲直到700多年后才出現(xiàn)類似的拱橋。
關于這座石橋的修建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古時洨河里住著一條兇猛的惡龍,每當夏天雨季來臨,這條惡龍就時常作亂,導致河水泛濫成災,當?shù)匕傩湛嗖豢把浴t敯嘀懒诉@件事,特地千里迢迢從遠方趕來,多方勘探測量,最終施展絕技,只用了一晝夜的時間就建造了一座石橋,徹底根除水患。這就是聞名于世的趙州橋。
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趙州橋真正的建造者并不是魯班,而是隋代的橋梁工匠李春。唐代中書令張嘉貞在《安濟橋銘》中說:“趙州蛟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意思是說趙州橋的建造者是隋代的工匠李春,橋的造型非常奇特,人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古籍中還記載,趙州橋先后修繕過8次,經(jīng)歷10次大水災、8次戰(zhàn)亂和多次大地震后依舊完好。趙州橋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為它有“三絕”。
第一絕:圓弧拱
洨河發(fā)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陘山。在古代,它水勢很大,每逢夏秋兩季,大雨來臨,雨水和山泉一并順流而下,沿途又匯合幾條河水,形成了洶涌的洪流。此前河面上的平橋經(jīng)受不住洪流常被沖垮,如果建成半圓形拱橋,會拱頂過高,橋面坡度一大就不利于車馬和行人通過。李春經(jīng)過周密調(diào)查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圓弧拱的形式,橋面弧度平緩,橋洞弧度增大,使石拱總體高度降低,人們走在上面毫不費力。
第二絕:橋身設計新穎
李春沒有遵循傳統(tǒng)拱橋單一的實體橋肩,而是把實肩挖空,在大拱的左右拱肩上再各加筑兩個小拱,建構出一種超級穩(wěn)定的結構,可以說是古代中國橋梁建筑發(fā)展歷史中的創(chuàng)舉。這種設計優(yōu)點很多。第一,大拱兩肩的小拱可以分流洪水,高效泄洪。第二,小拱減輕了洪水對橋身的沖擊,更安全。第三,兩側的小拱節(jié)省了大量的建材,減輕了橋身重量。經(jīng)測算,4個小拱一共能節(jié)省180立方米石料,減輕500噸的橋身重量。
第三絕:并列砌券法
并列砌券法指的是壘砌橋梁時石頭的長邊朝外。
洨河的水流規(guī)律是夏漲冬枯,一旦洪水暴發(fā),勢不可當。采用并列砌券法既能節(jié)省架橋的材料,又利于日后維修,假如有一道拱券的石塊損壞,可以很快嵌入新石,進行局部修整。
不僅實用,還很美
橋不僅有交通的功能,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大部分橋梁都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建于金代、橫跨京西永定河上的盧溝橋,是一座聯(lián)拱石拱橋,其橋身兩側的石獅雕刻歷來為人稱道。這些石獅造型各異,在統(tǒng)一的坐姿下每一只石獅都有微小差別,許多大獅身上還有姿態(tài)多變的小獅子,體現(xiàn)出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藝。廣西三江的程陽風雨橋,是一座風韻獨具的廊橋,橋墩上建有5座橋亭和19間橋廊,既可通行又能躲避風雨,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巍峨的水上宮殿。這些美麗的橋梁是我國古代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成了兼具自然與人工之美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