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12年至2014年,時任解放軍報社高級記者喬天富曾采訪了109位老紅軍(其中,含兩位在紅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榮獲紅星功勛榮譽章的老干部),留住了最后老紅軍的傳奇,彌足珍貴。這里摘登片段,以饗讀者。
王汝申
江西瑞金人,1914年6月出生。1932年7月參加紅軍,1937年9月,被選到八路軍115師師部任師長林彪的警衛(wèi)員,參加了平型關大戰(zhàn)。嚴酷的斗爭、頻繁的戰(zhàn)斗,使王汝申鍛煉成指天打鳥的神槍手,當上了林彪的警衛(wèi)員??谷諔?zhàn)場上,刀劈敵頑,威風八面。
向榮
四川省蒼溪縣人,1922年10月出生。1933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他兩過雪山,三過草地,吃盡了苦頭。二過草地陷進了泥潭,淤泥齊到了脖子。戰(zhàn)友們用兩付擔架叉住他,慢慢地把他拔了出來。
劉德元
1916年11月出生在江西省永新縣。1932年12月入伍,1933年8月入黨。1932年12月在湖澤軍分區(qū)永安游擊隊當戰(zhàn)士,劉德元12歲參加兒童團,配合井岡山紅軍打永新,祝捷大會上和毛委員握了手。16歲時從家里拿著刀參加了紅軍。
張生榮
江西省于都縣人,1919年7月出生,1931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5年5月25日上午9時,在四川石棉縣安順場,紅1師1團組織18勇士搶渡大渡河,張生榮和全師的號手在岸邊一起吹響沖鋒號,為敢死隊鼓勁。他說,18勇士搶渡大渡河,肖華站在南岸大渡河邊,領著我們吹沖鋒號。
張玉梅
女,1919年9月出生,山西保德縣人。1937年6月入伍,后在延安保育院任保育員。
20世紀30年代,張玉梅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跟著爺爺奶奶艱苦度日。1937年6月,報名參加紅軍來到延安。后在延安保育院擔任保育員。毛主席、胡喬木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小孩都是她帶大的。
作者簡介
喬天富,四川綿竹市人,1954年出生農家 ,1970年當兵,原解放軍報社高級記者,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攝影著作權協(xié)會常務理事。曾兩次上戰(zhàn)場,參加了1979年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1986年老山防御作戰(zhàn),參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軍幾乎所有重大的抗災救災行動。新聞攝影作品曾6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全國好新聞獎)。其中,《瀆職者的窘境》獲1987年全國好新聞一等獎,同時獲1987年度“全國最佳新聞照片獎”。2008年10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此前,曾因作戰(zhàn)勇敢和工作出色榮立二等戰(zhàn)功1次、三等功3次。2009年榮獲中國攝影最高獎——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2009年榮獲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最高榮譽——第十屆長江韜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