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催動無數(shù)學子人生奮進的至理名言。
然而,如今在學校探索以興趣養(yǎng)成啟動生涯教育、在考生選擇以興趣導向填報高考志愿、在導師向著博士生提問他們未來最想探索、今生無憾的科研選題之際,我們驀然警覺,許多孩子的反應竟然是一片茫然。
曾讓一代代人心馳神往的那些興趣和愛好,都哪兒去了?
近日一篇網(wǎng)文《牛娃之殤》中,一位上海退休教授講述了一個令人心痛的“幼升小”故事:為了贏在起點,外孫剛3 歲時便開始接受“牛娃模式”教育,每一天、每一周、每個月都要面對不同的考核,最后因壓力過大名校夢碎。其中有一節(jié)祖孫對話尤其讓人唏噓:“外公,我什么時候才能玩???”“等你長到像外公這么大的時候。”
玩趣出自孩子的天性。正是在趣味橫生的諸多游戲中,孩子們迸發(fā)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獲得了成長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力。我們要大聲疾呼:還孩子們天性的自由和玩樂的權利!
學習是少年成長的主旋律。如何讓他們在校園中享受更多的學趣?不少教師大膽嘗試,以生為本,率先突破沉悶、僵化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興起了有聲有色的課堂革命:有立意“讓學生成為頭號玩家”的“歷史游戲化教學”;有“以詩為舟,駛向美好童年”的“田野詩班”式語文教學;有以數(shù)字化花樣教學精心打造的創(chuàng)意物理課堂;有給孩子帶來“好玩、溫暖、成功”的“生本數(shù)學”;有堅持“讓每一個夢想都開花”的“生命發(fā)展教育”……,孩子們感受著這些風格迥異的真教育的魅力,收獲了屬于他們的那一份份驚喜。
人的興趣愛好是多元的,也是多層的。玩趣、學趣的提升是志趣,它內(nèi)涵了人生的理想和信念,錨定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形塑著生活的愿景和目標。一如著名發(fā)明家馬斯克,從小因為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的一句話“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就迷上了科技“魔法”,并立定心志,要以此“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于是,他“不介意冒險”,也不介意財富,毅然踏上了一次次為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的雄壯征程。每一個普通的你我,擁有了人生的大志趣,就增添了強大的內(nèi)驅力,也一定可以改變我們?nèi)粘I畹哪印?/p>
人類生生不息,興趣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