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嬈
早在196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瑟夫·維森鮑姆創(chuàng)造了伊莉莎,它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的聊天機器人。伊莉莎在和人交談的過程中常表現(xiàn)得富有同情心,甚至會像知心朋友一樣安慰人。但伊莉莎并不能理解對話,它只能在限定的領域,通過搜索匹配,將一些措辭結合起來作出回應,伊莉莎的出現(xiàn),意味著使用自然語言與計算機交互的思路誕生。
多年來,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中,學者們對這類能夠自動生成語言并與人類交流的系統(tǒng)使用不同的名稱,例如會話代理、聊天機器人、虛擬助理、數(shù)字助理等,這使比較和解釋他們的研究結果變得困難。在傳播學的研究領域中,學者們正以“人機共生”的視角研究社交機器人,討論在“人+社交機器人”共生的社交媒體中,社交機器人與人類的協(xié)同發(fā)展、人機間的交互行為和其能夠帶來的社會影響。
“共生”一詞來源于生物學領域,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這時“共生”一詞通常僅限于對雙方都有利的關聯(lián)。1960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和人工智能專家約瑟夫·利克萊德借用生物學中共生的理論,將其延展至人機關系中,首次提出了人機共生的概念。他認為人機共生是人與電子計算機交互的一種預期發(fā)展,涉及人類和電子成員之間非常緊密的耦合。將計算機視為人類的合作者,讓人與計算機能夠共同做出決策或控制復雜的情況。他將人機共生視為一種互利的模式,認為這種共生關系能夠更有效地幫助人類完成智力活動。
但生物之間的利害關系不是絕對的,而體現(xiàn)出一定動態(tài)變化,根據(jù)不同生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利害導向差異,共生還包括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競爭共生等類型。于雪等根據(jù)受到上述生物共生理論的類型學隱喻的啟發(fā),將當代人機共生分為工具型的偏利共生、競爭型的偏害共生和伙伴型的互利共生三種模式。這三種模式分別顯現(xiàn)了人類和機器在不同交互情境下的合作與競爭關系。
在“人+社交機器人”共生的社交媒體中,社交機器人和人類的共生關系也呈現(xiàn)出偏利、偏害和互利三種模式?!袄迸c“害”以是否促進某一對象的發(fā)展所做區(qū)分,并由于主體不同,利益分屬有著不同的評判標準。對人而言,“利”或“害”是指對人類自身或社會層面的積極或消極影響。對社交機器人而言,“利”或“害”是指對其自生發(fā)展的促進或抑制。在當前傳播學領域中,對社交機器人的研究從人機共生的三種模式出發(fā),探究其發(fā)展方向及社會影響。
社交機器人曾一度被認為是擁有一定自主性的具身機器人,有學者將其定義為能表達和感知人類情感并使用高級對話和自然線索,與我們交流的實體機器人。這類社交機器人較少出現(xiàn)在新聞傳播學關注的范圍當中。目前,新聞傳播學領域關注的社交機器人是沒有物質實體的計算機應用程序,它廣泛存在于社交網(wǎng)絡或軟件系統(tǒng)當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不可見,有時不可控。對于這類社交機器人,當前的許多研究都對其給出自己的定義,有些定義甚至相互矛盾,但大致都隱含著技術和社會視角兩種偏向。
1.技術視角:作為工具的社交機器人
從技術角度來看,社交機器人被視作一種工具,其存在對人的時間和精力有一定程度的解放,提升了人類生活質量,幫助人類進行自我實現(xiàn)。Geiger將社交機器人定義為自動化軟件代理。Dale R認為聊天機器人可指代使用自然語言與人類對話的任何軟件應用程序。在這個概念上,聊天機器人與會話代理相類似,即是一種基于軟件的系統(tǒng),目的是使用自然語言與人類進行交互。Duh等將社交機器人定義為由計算機擁有和使用的在線社交網(wǎng)絡中的自動用戶賬戶,并強調描述機器人的環(huán)境、感知、可能的行動、驅動力和決策。技術角度對社交機器人的定義尋求的是一種偏利共生的模式,社交機器人作為技術人工物,與人達成“工具型”合作關系,在人類與機器的合作過程中,人類得到了正向價值提升。
2.社會視角:追求互動的社交機器人
社會關注人與社交機器人的互動,并討論這種互動帶來的社會影響。被使用最多的是Ferrara下的定義,他認為社交機器人是一類可以自動生成內容,并在社交媒體上與人類互動的計算機算法,其目的是試圖模仿并改變人類的行為。Grimme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社交機器人是一個高級概念,它包括不同類型的(半)自動化代理。這些代理是通過在線媒體的單向或多方交流來實現(xiàn)特定目的的。雖然說法不一,但學者們普遍都在強調用人機交互性來區(qū)分社交機器人和其他類型的機器人,而交互的直接目的是改變人。這類定義中暗含著人與社交機器人產生偏害共生的憂思,即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社交機器人與人類社會的結合更緊密了,社交機器人能夠影響甚至改變人類的決策。
目前,對于社交機器人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類是按照功能區(qū)分,Maréchal將社交機器人分為惡意僵尸網(wǎng)絡、調研機器人、編輯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等四類。第二類是根據(jù)社交機器人的意圖,F(xiàn)errara將其劃分為良性和惡意兩類。良性的社交機器人包括自動聚合各種來源內容的機器人,惡意社交機器人則是以傷害為目的而設計的程序,會通過謠言、垃圾郵件、噪音等來誤導、利用和操縱社交媒體話語。第三類是按照是否模仿人類行為區(qū)分。Veale等描述的一類推特機器人產生的消息與人類用戶產生的內容相似,但它們的個人資料清楚地表明它們是機器人。而Stieglitz等發(fā)現(xiàn),大量模仿人類行為的社交機器人試圖隱藏在社交媒體中,以便達到某種政治或經濟利益。
實際上,不管哪種分類方式,都是“人機共生”產生的結果。一方面,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獲取機器的反饋信息來控制或操作機器完成特定任務,是于人有利的共生關系。不論是以功能劃分出的調研機器人、編輯機器人、聊天機器人,還是按照意圖劃分出的良性機器人,抑或是清楚表明自己身份的社交機器人,都是利用其自身特性來提高或改善人的工作,增強人類福祉。另一方面,僵尸網(wǎng)絡、惡意社交機器人、隱藏身份以獲利益的社交機器人則是人與機器偏害共生的結果,機器體現(xiàn)出影響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社交機器人功能的異化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國內外許多研究是從“人機共生”的角度,探究社交機器人在社會網(wǎng)絡中與真人發(fā)生的互動行為,以及人機交互后產生的社會影響。當前人與社交機器人的共生關系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分別是工具型偏利共生、競爭型偏害共生以及伙伴型互利共生。“利”與“害”主要是根據(jù)是否有利于人類所做的劃分,并且“利”與“害”并不是絕對靜止的關系,它們往往表現(xiàn)出相互依存或不停轉化的特征。
人類使用社交機器人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滿足在龐大社交網(wǎng)絡上發(fā)布并擴散信息的需求,社交機器人的存在大大節(jié)省了人的精力與時間,人與社交機器人達成了一種較為松散的“工具型”合作關系。
一些研究聚焦于社交機器人如何擴大信息。Shao等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在低可信度內容的傳播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并發(fā)現(xiàn)兩種操縱策略,一是在傳播的早期時刻,社交機器人在放大內容方面特別活躍;二是社交機器人通過回復和提及來瞄準有影響力的用戶。張洪忠等從社交機器人的個體行為、集群行為與混合人機行為三個層次,考察社交機器人如何參與網(wǎng)絡輿論的建構。發(fā)現(xiàn)信息的擴大主要發(fā)生在集群行為層次,機器可以通過集體轉發(fā)擴大中心節(jié)點的影響力、共同推送相似內容,以阻礙多元觀點的流通并制造出沉默的螺旋效應。將社交機器人快速傳播信息的優(yōu)勢應用在突發(fā)事件中,可以幫助人們迅速獲得關鍵信息,幫助人們做出決策。Brachten等通過研究曼徹斯特爆炸案期間的推特信息活動,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在危機情況下的推文活動高于人類用戶,在危機傳播當中,良性機器人可以對社交媒體上的意義建構過程產生很大影響。這為利用社交機器人發(fā)揮正向功能帶來啟發(fā)。
社交機器人在社交網(wǎng)絡中的活動往往被認為受到操控,從而達到經濟或政治目的?,F(xiàn)有的許多研究都對社交機器人能夠改變人們的行為與態(tài)度抱有擔憂,很多學者的研究是基于人與社交機器人處于偏害共生模式而展開的。社交機器人的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讓“偏害”趨向于對人的利益的損害,這既表現(xiàn)在機器對人類的價值擠壓,也表現(xiàn)在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人與社交機器人之間形成了一種“競爭型”的共生關系。
對輿論的影響是學者們首要關注的話題,部分研究借用大眾傳播的理論觀察社交機器人是怎樣改變人類的態(tài)度與行為。Ross等借鑒沉默螺旋理論和復雜適應系統(tǒng),將個人行為的經驗證據(jù)轉化為基于主體的模型,從理論角度研究社交機器人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較少數(shù)量的機器人足以將輿論導向其支持的意見,從而引發(fā)沉默的螺旋。國內學者王晗嘯等運用ABM仿真模擬方法,將大眾媒體作為網(wǎng)絡中的個體變量進行模擬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需10%的社交機器人,就會造成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類用戶沉默。盡管當前研究只從理論層面證明社交機器人能夠引發(fā)沉默的螺旋,但少數(shù)社交機器人足以達到這個目的,這引發(fā)了學者們的擔憂,因為國內外關于社交機器人在政治領域的影響研究中,它一度被認為是操控大選的“不民主手段”。Hagen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政治討論時,社交機器人會被具有不同立場的人利用,擴大他們的信息傳播。國內學者同樣關注政治議題,并更多聚焦在國外社交媒體的對華報道。陳虹等以2022北京冬奧會為例,對推特上相關推文進行爬取,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可以針對不同的傳染類型建構動態(tài)社交網(wǎng)絡結構,從而實現(xiàn)其信息擴散和社會傳染。陳昌鳳等通過研究推特上的社交機器人對中國新冠疫苗的議題參與問題,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賬號有“中立化”和“理性化”的外在形象特征,但發(fā)布的內容卻往往具有一定指向性或帶有負面色彩。這是社交機器人影響用戶觀點態(tài)度的一種策略,即通過展現(xiàn)賬號的“中立性”偽裝自己的真實意圖,使社交機器人的言論更具迷惑性。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學者也對社交機器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選舉抱有疑問。Keller等研究了2017年美國競選活動之前和期間社交機器人的活動情況,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確實能夠操縱人氣,但他們的影響只是數(shù)字上的,幾乎沒有由機器人傳播與選舉有關的政治內容。這表明社交機器人很有可能參與的是意見的放大過程,而并非能夠導致意見的改變。Magdalena等的研究也證實這一觀點,他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只有在能夠掩蓋其自動化本質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用戶參與,并且用戶更喜歡對具有相同政治觀點和高度人性化的賬戶互動并做出反應。
在突發(fā)危機事件中,現(xiàn)有研究對社交機器人可能引發(fā)的群體極化表示擔憂,Shi等發(fā)現(xiàn)社交機器人和人類在積極或消極的情緒極性上有著相似的趨勢。在一些特定的消極話題中,社交機器人甚至比人類更消極。對社交機器人帶來負面影響的憂慮擴展到了健康傳播領域,現(xiàn)有研究更關注社交機器人在健康傳播中可能對人帶來的誤導或引發(fā)的恐慌。Allem等認為,社交媒體在健康決策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社交機器人大量發(fā)布信息,有可能淹沒具有醫(yī)學意義的信息,造成不健康行為正?;挠∠螅€可能會通過制造公眾的恐慌來助長謠言或傳播未經核實的信息。
不過,在復雜而龐大的社交網(wǎng)絡中,社交機器人與人類的交互是相互影響的過程,社交機器人也會受到人類行為的影響,例如,推特聊天機器人Tay在存在一天后就變成了“一個邪惡的機器人,它宣稱是布什策劃了9·11事件”。這為我們帶來警醒式的啟發(fā),如果使用不當,社交機器人將積聚并放大人類社會中的負面能量。
人和社交機器人的高度結合,兩者成為了關系密切的“伙伴”,通過人和機器之間對等的智能感知和交互決策,協(xié)同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人和機器都發(fā)揮了自主性,人與社交機器人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伙伴型”互利共生關系。
社交機器人為了更好地融入人類社會,會使自己更像真實用戶,往往會采取模仿真人的交流策略。Freitas等認為社交機器人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對話信息來發(fā)布有趣內容,并且滲透到流行話語的討論中。這項研究實際上表明,社交機器人已經越來越難以通過直接觀察的方式被察覺,它們參與話題討論的比重比想象中還要多。國內學者鄧俊等發(fā)現(xiàn)當聊天機器人模仿人類,使用能表達情感的表情包時,用戶更愿意接受聊天機器人的建議并對其產生更高的信任度、滿意度和使用意愿。證明社交機器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們接受。從更宏觀的角度上看,群體性的社交機器人已經表現(xiàn)出人類社群的部分特征。Duh等通過推特賬號活動的時間線編碼來檢測機器人和人類的行為,發(fā)現(xiàn)盡管社交機器人表現(xiàn)出的集體屬性較弱,但它們在波動環(huán)境中的臨界性和適應性行為,確實類似于生物的小規(guī)模社會系統(tǒng)。人與社交機器人表現(xiàn)出伙伴型的互利共生關系。一方面,社交機器人高度適應人類用戶的交流方式,成為社交媒體上的一個部分,甚至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生物群體屬性;另一方面,對人類來說已經不刻意區(qū)分社交機器人,而在享受愉悅的交流互動。
在“人+社交機器人”共生的社交媒體中,二者的聯(lián)系變得緊密,人利用社交機器人解放時間和精力,并改善交流質量,而社交機器人以模仿人類交流的方式,擴大信息,并與人類用戶發(fā)生交互,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與行為。大量研究聚焦于發(fā)現(xiàn)這種互動的影響,并評估社會受其影響的程度。目前傳播學領域關于社交機器人的研究,從人機共生的角度出發(fā)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工具型偏利共生、競爭型偏害共生以及伙伴型互利共生。大量研究聚焦于社交機器人對人類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但人與機器之間已經越發(fā)密不可分,未來應以更長遠的視角,關注人與社交機器人之間的“伙伴”關系,人和社交機器人互為補充,達到“智力放大”的效果。
數(shù)字技術早已重構了人們的社交關系,社交機器人越來越像人的同時,人類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因社交機器人的存在而發(fā)生改變,這種影響可能更深遠而隱秘,還有待更多的探索。由此,社交媒體平臺和相關治理機構應協(xié)力為人機協(xié)作技術的發(fā)展與探索助力,構建起融洽的人機協(xié)作新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