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家 林
(重慶師范大學(xué) 圖書館,重慶 401331)
司馬遷《報任安書》是古代書信體散文的代表。任安是司馬遷的朋友,因為戾太子事件被判腰斬。他生前曾寫信給司馬遷,“責(zé)以古賢臣之義?!彼抉R遷沒有及時回復(fù),直到任安臨刑前才寫了回信,這就是后世所謂的《報任安書》(1)任安字少卿,《文選》編選時,標(biāo)題為《報任少卿書》。。“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敘述了自己蒙受的恥辱,傾吐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和不滿,說明了自己‘隱忍茍活’的原因,表達(dá)了他‘就極刑而無慍色’、堅持完成《史記》一書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了他的文學(xué)觀和生死觀”,“文章思路縱橫開闊,氣勢起伏跌宕,言辭真切感人?!盵1]400作為書信體散文的代表,《報任安書》既入選梁蕭統(tǒng)《文選》、清吳楚材《古文觀止》,也是當(dāng)今高校古代漢語、古代文學(xué)教材的首選篇目。
這封信見于《漢書·司馬遷傳》及《文選》卷四十一,兩種本子文字頗有出入。今以《漢書》《文選》兩本對校(2)《漢書》本以《漢書·司馬遷傳》所載傳主作品為準(zhǔn),出自《漢書》第九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725~2736頁;《文選》本以中國古典文學(xué)叢書《文選》(第五冊)為準(zhǔn),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54~1889頁,該本“以胡克家重刊本為底本標(biāo)點整理出版”,“并參校一九七四年中華書局影印尤袤原刊本,改正了胡刻本的一些明顯錯誤”。,發(fā)現(xiàn)差異涵蓋異文、脫文、衍文、倒文、語序、斷句等多個方面。立足于《漢書》本,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異文80組(《漢書》本/《文選》本),如“是/此”“抑郁/郁悒”“無/與”“發(fā)/見”“指/至”等;脫文36字、2結(jié)構(gòu)、1句、1語段(《漢書》本無而《文選》本有),如“仆”“之”“獨”“者”“矣”“綜其終始”“謹(jǐn)再拜”“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jì)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衍文15字(《漢書》本有而《文選》本無),如“而”“亦”“之”“人”“比”“其”等;倒文3例(《漢書》本/《文選》本),“用而/而用”“穽檻/檻穽”“賢圣/圣賢”。此外,語序、斷句明顯不同的有3處(3)兩個本子在現(xiàn)代標(biāo)點上有不少差異,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漢書》本“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文選》本作“寧得自引於深藏巖穴邪”,介詞“於”句位不同;“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仆與李陵俱居門下”中“夫”,《漢書》本屬下而《文選》本“夫”斷上;“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中“軍”,《漢書》本斷上而《文選》本“軍”屬下。
綜觀兩個本子在文字上的出入,異文、衍脫、倒文中不少情況無關(guān)宏旨且是非優(yōu)劣難以遽定,而語序、斷句上的不同往往也容易擇善而從。下面我們選擇兩個本子中三個相對復(fù)雜的差異展開討論,涉及倒文、異文、脫文三種情況;同時附帶討論郭錫良等主編《古代漢語》[1]400-417、中華書局“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古文觀止》中選文相應(yīng)部分的注譯問題[2]350-366(4)鐘基、李先銀、王身鋼譯注《古文觀止》(上冊),文中或省稱“三全本”。。
1.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漢書》本)(5)《漢書》《文選》《古代漢語》以及三全本,均加現(xiàn)代標(biāo)點,不盡相同,比如例1所引,《漢書》本標(biāo)點:“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薄段倪x》本標(biāo)點:“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比就??!豆糯鷿h語》標(biāo)點:“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蔽覀兏鶕?jù)文意徑加改動,不作說明。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文選》本)
語段一,《漢書》《文選》本文字略有出入,其中“用”在斷句上的分歧比較關(guān)鍵?!豆糯鷿h語》、三全本選用《文選》本,前者串講了“意氣懃懃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意思是,來信的情意十分誠懇,好像抱怨我不遵從你[的話],而采用了世俗庸人的意見。”后者的譯文大同小異:“您情意誠摯懇切,好像是埋怨我不采納您的意見,反而只信了俗人的話。”將串講或翻譯落實到字詞,可以知道:“若”是語氣副詞,表示所述事實大體如此,不很肯定,相當(dāng)于“似乎”“好像”;“而”是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用”是“采納、聽從”義動詞。這樣解讀,一來文本內(nèi)“情意誠懇”與“抱怨”語意抵牾,文氣也不連貫;二來根據(jù)史料,任安、司馬遷可能僅此一次書信往來,在同一封來信中,任安既教導(dǎo)司馬遷“慎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又責(zé)怪他不從其教、隨波逐流,顯然有違邏輯,不合常理?!段倪x》的文字表述應(yīng)該存在訛誤。
胡克家《文選考異》指出:“‘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袁本、茶陵本云‘而用’善作‘用而’。案:二本所見是也?!谩浣^,‘而’下屬,《漢書》有明文。然則善自與彼同而非有誤,尤所校改以五臣亂善,失之甚矣?!薄稘h書》“用”在“而”上,屬上讀。清人王念孫論之甚詳,茲迻錄《讀書雜志·漢書第十一》“而流俗人之言”條:
若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念孫案:蘇林曰:“而猶如也?!薄安幌鄮熡?而流俗人之言”,謂視少卿之言如流俗人之言而不相師用也。流俗人猶言世俗人。師古謂隨俗人之言而流移其志,非也。齊曰:《文選》作“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倒用字于而字下甚順。念孫案,齊說亦非也。今本《文選》用字在而字下,乃后人所改[3]328。
《讀書雜志·余編下》“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條:
《報任少卿書》“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念孫案:此本作“若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故蘇林曰:“而,猶如也?!币暽偾渲匀缌魉兹酥远幌鄮熡靡?。六臣本注云:“‘而用’,善本作‘用而’?!笔瞧渥C也。若如今本作“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則“而”字不得訓(xùn)為“如”矣。又案張銑曰:“而,如也。言少卿書若怨望我不相師用,以少卿勸戒之辭如流俗人所言?!睋?jù)此,則五臣本亦作“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明矣。今本“用而”作“而用”,則后人以意改之也。六臣本注引李善本作“用而”而今本亦作“而用”,則又后人據(jù)已誤之五臣本改之也?!稘h書·司馬遷傳》亦作“用而”足以互證矣。此篇原文多經(jīng)后人增改,當(dāng)以《漢書》參校[3]1063。
應(yīng)該說,王念孫、胡克家的說法可取,《漢書》本可從?!岸毕喈?dāng)于“如”,例如:“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蠆?!?《詩·小雅·都人士》)鄭玄箋:“而,亦如也?!薄柏斃?則言善而不及也?!?《荀子·仲尼》)楊倞注:“而,如也?!薄爸V曰:‘有白頭而新,傾蓋而故。’”(漢劉向《新序·雜事三》)“用”字在“而”字上,與“師”連言為“師用”,謂尊奉而重用,義同“采納”,例如:“夫求圣通之士者,為民知之不足師用。”(《韓非子·顯學(xué)》)“文王順天理物,師用賢圣,是以閎夭、大顛、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漢書·董仲舒?zhèn)鳌?此外,在我們看來,“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只是司馬遷在“闕然久不報”的情況下對任安心理的假想,相對于“好像,似乎”來說,“若”以訓(xùn)為“如果”、處理為常見的假設(shè)連詞為上。這樣一來,上文提到的語義、文氣和邏輯、情理問題渙然冰釋,整個文句也就文從字順了,可以譯為:“如果您抱怨我不采納您的意見,把它看作俗人之言,我是不敢這樣的。”(6)楊琳也從王念孫取《漢書》文本為原文:“若望仆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不過他認(rèn)為,訓(xùn)“而”為“如”很難行得通;“流”不與“俗人”組合為“流俗人”,而是“順隨”義。[4]282-288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組織的退化、創(chuàng)傷所導(dǎo)致的,主要表現(xiàn)為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一系列盆底損傷與缺陷。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獨立危險因素[1]。目前研究多集中在關(guān)于分娩方式對盆底肌力的影響,但關(guān)于這兩種不同分娩方式對盆底肌力的影響程度結(jié)論不一。本文通過對產(chǎn)后42天產(chǎn)婦進(jìn)行盆底肌力篩查,觀察妊娠期不同時期孕婦BMI對盆底肌力的影響,以及研究不同分娩次數(shù)、不同分娩方式對盆底肌力減退治療前后的影響,探索其變化的機(jī)制,為改善婦女產(chǎn)后生活質(zhì)量提供科學(xué)手段。
語段二,《漢書》《文選》本主要在于“茸”“佴”之別,文義、表達(dá)效果卻大不相同?!豆糯鷿h語》、三全本從《文選》取“佴”字,前者根據(jù)古注釋“佴”為“相次,等于說編次、排列”;后者隨文釋義,釋“佴”為“居”,譯“而仆又佴之蠶室”為“而我又被關(guān)進(jìn)蠶室中”??梢哉f,“編次、排列到蠶室之中”,表述生硬而不通達(dá),同時缺乏形象、缺失情感,“送進(jìn)蠶室中”的表述同樣偏于客觀、中性,無法再現(xiàn)司馬遷被關(guān)進(jìn)蠶室的場景、傳達(dá)他當(dāng)時的心境。
《漢書》本作“而仆又茸以蠶室”,顏師古注:“蘇林曰:‘茸,次也,若人相俾次。’師古曰:‘此說非也。茸音人勇反,推也。蠶室,初腐刑所居溫密之室也。謂推致蠶室之中也?!碧K林注“茸”為“次”,與“佴”同義,說明《漢書》《文選》本異文“佴”“茸”可能存在通假關(guān)系;顏師古在否定蘇注的同時,指出“茸”的音義,為新的解釋提供了線索。《文選》“而仆又佴之蠶室”李善注,除了引用如淳古注“佴,次也,如人相次也”、指出“今諸本作‘茸’字”以外,也引述顏師古注為釋。
以此為線索,我們注意到段玉裁的相關(guān)研究。對于顏師古的說法,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既有批駁也有肯定,具引如下:
《說文·人部》:“佴,佽也。”段注:“《司馬遷傳》曰‘仆又佴之蠶室’,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槐尽Α鳌住?蘇林云:‘茸,次也。若人相俾次?!K以謂‘茸’當(dāng)作‘佴’耳,‘佴之蠶室’猶云‘副貳之以蠶室’也。小顏乃欲讀為‘搑’,云‘推致蠶室中’,殊非文義?!盵5]372
《說文·手部》:“搑,推搗也。從手,茸聲?!倍巫?“《漢書》:‘而仆又茸以蠶室?!瘞煿旁?‘茸音人勇反,推也,謂推致蠶室之中也?!珙佌f,則茸者搑之假借字?!盵5]606
《說文·車部》:“軵,反推車令有所付也。從車付,讀若茸?!倍巫?“《廣韻》曰:‘軵,推車也,而隴切。或作搑。’按手部:‘搑,推搗也?!稘h[書]·司馬遷傳》:‘而仆又茸之蠶室。’師古曰:‘茸,人勇反,推也,謂推致蠶室之中也?!菗r、茸、軵三字通用。”[5]729
對于顏說,段玉裁先否定一次、后肯定兩次,可見他最終是采信了顏師古的觀點。
3.所以隱忍茍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后也。(《漢書》本)
所以隱忍茍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彩不表於后世也。(《文選》本)
語段三,《漢書》《文選》本的最大區(qū)別是“鄙”的單用或與“陋”的合用,以及因此而產(chǎn)生的在組詞成句上的差異。王念孫亦有論及,茲引《讀書雜志·余編下》“鄙陋沒世”條:
“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后世也”念孫案:“鄙陋沒世”本作“鄙沒世”,鄙,恥也(《楚辭·九章》“君子所鄙”王注曰:“鄙,恥也?!薄稄V雅》同),恥沒世而文不著也。此句“鄙”字與上句“恨”字相對為文,后人于“鄙”下加“陋”字,謬矣。呂向斷“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為句,其謬益甚?!端抉R遷傳》及《藝文類聚》引此,俱無“陋”字[3]1063。
王氏從古注、史書和類書的引用尤其文例等各方面加以分析,其結(jié)論值得采信?!段倪x》本“鄙”“陋”連言,形容詞充當(dāng)謂語中心“沒世”的狀語,“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文彩不表於后世”三個分句盡管在語義上層層推進(jìn),互相說明,在文例、韻律上卻相對分散,各自獨立;相形之下,《漢書》本“鄙”單用,屬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后”構(gòu)成動賓結(jié)構(gòu),與上文“恨私心有所不盡”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兩句前后連用,文例一致,韻律協(xié)調(diào),文氣緊湊而連貫,顯然更為可取。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從“智”“仁”“義”“勇”“行”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士”立身處世、“列于君子之林”的條件,其中“立名者,行之極也”,反映了古代讀書人渴望樹立好的名聲以留名史冊的普遍心態(tài)?!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闭Z段三中“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句,與此語意相合、結(jié)構(gòu)相同,應(yīng)該是司馬遷的自然化用。
《古代漢語》、三全本據(jù)《文選》選文,前者注釋了兩詞:“鄙陋:卑賤無知?!薄皼]世:終了一生,指死?!焙笳叻g了該句:“我之所以強(qiáng)忍屈辱,茍且偷生,置身在屈辱境地而不自殺,是因為遺恨我心愿未了,卑賤無知而終其一生,我的文章便不能流傳后世。”應(yīng)該根據(jù)《漢書》文本、王念孫的觀點重加修正,以“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后”構(gòu)成結(jié)構(gòu)一致的文例,翻譯為“遺恨自己心愿未了,恥于終其一生而文章不能流傳后世”。
《報任安書》的《漢書》《文選》兩個本子在文字上出入較大,以上揀選三條敷演成文。從中不難看出,總的說來,《漢書》所載比較接近原本,而《文選》此篇原文多經(jīng)后人增改,實非善本,不少古文選本往往反以《文選》所收者為主,這是失于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