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一開始就知道,彼時發(fā)生的事情對此刻和未來會產(chǎn)生波動。就像你在童年的東河偶爾摸到三條鰱魚和瞥見一只飛鳥,這會在此刻或多年以后還能警醒著自己。但這確實已經(jīng)發(fā)生并將發(fā)生著,發(fā)生在你對彼時的追憶、想象之中,發(fā)生在你對此刻和未來的開掘和重塑之中。你固執(zhí)地認為,某個事件一旦發(fā)生,它就會以漣漪的方式在親歷者的心靈宇宙以它應(yīng)有存在的模樣不斷地發(fā)生著和生長著。
詩人就是這心靈宇宙的打撈者、重塑者和呈現(xiàn)者。詩人站在此刻,眺望未來,用卓越的詩藝順著時光波紋,打撈和重塑記憶中閃光的一瞬。一只白鷺和一只螃蟹,無論優(yōu)雅還是野蠻,無論外在還是精神,詩的生命必然地存在著,可詩人窮盡自己只能呈現(xiàn)這生命的某一律動。就像風(fēng)穴寺的風(fēng),它是風(fēng)穴寺的靈魂,卻不是風(fēng)穴寺。
是詩發(fā)現(xiàn)了詩人,并不是詩人發(fā)現(xiàn)了詩。詩人用一種必然的存在方式,不但呈現(xiàn)著詩,也呈現(xiàn)著某一時刻的自己。詩是生命的總體,而詩人則是詩的或生命的附屬物。一首完美無瑕的詩一開始它就存在,只等詩人用一種必然的方式發(fā)現(xiàn)它。
當一只鳥從你的窗口飛過,你正好瞥見它,就仿佛童年你看見的一只飛鳥。你走到窗前,時值“夕陽西下”,意境最為凄婉。你的目光翻過樓群仿佛看見多年前的西山。此時樓群和西山,城市和村莊,汽車的嗚嗚聲和羊群的咩咩聲,已在你的心靈宇宙融為一體。童年,此刻,將來的墓碑,已經(jīng)匯成一個圓點——你的心靈宇宙的一個奇點。幼年時光的幸福,此刻歲月的磨礪,未來結(jié)局的不確定,已在更高維度被設(shè)定。只等一個奇異時刻到來,即奇點爆炸?!跋窀赣H一樣的人”“像我一樣的人”就是能量源。你不服氣、不服輸、不認命。在更高維度你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你的此刻還有未來,早在童年就已經(jīng)“驚醒”。那個“像父親一樣的人”不是父親,那個“像我一樣的人”也不是你。你知道這不是“以前”,也不是“未來”,這是“此刻”。你不沉湎“以前”,也不沉湎“黃昏”,“此刻”你看見飛鳥,“此刻”已是夜幕降臨,“此刻”覺醒的你向夜晚宣告你的誓言:“我沒有懺悔”。
匆匆數(shù)十年努力著抗爭著,“活得更像一個人”,所以你沒有懺悔,或絕不懺悔。這是人生的態(tài)度,更是生命的硬度——你以必然的模樣存在著,你就是必然方式的你。
那是你,但那卻不是真實的你,那是化身,是你坎坷的人生。那是你,但那卻不是現(xiàn)實的你,那是千萬個人的化身,是整個人類混亂的縮影。
假設(shè)你知道你是真實的自己,可你警覺了,你知道你已經(jīng)不是真實的你。唯一真實的是記憶中給你幸福的那一段“自由時光”:“自由時光當然是在東河摸出許多白鰱”。你的一生只有這一段時光或這一個事件,是真實的注腳。其余一切的你都在一場大戲中扮演著生旦凈末丑,或者一切的你都在現(xiàn)實中充當著某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角色。假設(shè)你知道你不是真實的自己,你太過人間清醒,你清楚你一生都生活在“一個多么散亂的腳本”之中。你在設(shè)定中“飾演大廚”,你曾在“東河摸出的許多白鰱”中的三條成為一場大戲中的“道具”。你“油煎烹炸”三條白鰱,在現(xiàn)實中切身感受被“油煎烹炸”的三條白鰱仿佛就是你。你被“油煎烹炸”著“踉蹌至今”。你在一場大戲里“從懷中取出一錠幸福的紋銀”,可你在擠壓破碎的現(xiàn)實中取出的卻是一錠苦難的心情。因為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是自己的道具。
“三條白鰱是幸福的”,從浪漫主義角度講,你知道你是真實的自己?!叭龡l白鰱是幸福的”,從現(xiàn)實主義角度講,你知道你不是真實的自己。我們無從逃脫的“幸?!被颉安恍腋!?,都是“道具人”的。
夜幕悄悄降臨,在一座城市打拼二十年的放牛娃,你忽然就在自家的陽臺安靜下來。哪怕頓悟三五秒鐘,所有過往的困境都會在內(nèi)心釋然。以往的失落和寂寞漸漸轉(zhuǎn)化成孤獨,曾經(jīng)的疼痛也會開出你喜愛的花朵。當你蘇醒,化身一只優(yōu)雅的白鷺。這白鷺就是你童年看見的那一只。它高挑的身姿落落寡歡,不斷襲擊著此刻你柔軟的心。你仿佛在半醒的夢中,有白鷺,有落日,有乖巧的童年,還有稻花彌漫過來。
這一只白鷺就是一首詩,你在一個恰當?shù)臅r機記錄下從時光深處流淌而來的句子。白鷺獨自欣賞著水中的自己,你埋進夜幕的靜寂中咀嚼往事?!翱崭沟陌槼缘舻净ê退南胂蟆保惝斎恢肋@是一只唯美主義的白鷺。這時候你覺得是“水花擎高我的雙眼”。你覺得是童年就存在的一首詩拯救了你。你自己的詩或生命,拯救不了別人,它只能以你的形式拯救自己。
風(fēng)一直就在那里,風(fēng)穴寺后來才建在風(fēng)口上。從早春到仲春,風(fēng)穴寺周邊漫山遍野生長著的綠,仿佛就是漫山遍野生長著的風(fēng)。你看到的山和草木,是被寺廟的鐘聲敲打過的風(fēng)。從你身邊拂過的風(fēng)仿佛是丹紅的蓮花,你像風(fēng)一樣頓悟了。早就存在的風(fēng),自從有風(fēng)穴寺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鐘才有了重量。到此一游,只有風(fēng)記憶著你,它會讓你在某一個時刻覺醒。
“風(fēng)穴寺是一粒釣鉤”“風(fēng)就是河流”,到此一游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風(fēng)就是河流”。到此一游你不能完全頓悟,因為“風(fēng)穴寺是一粒釣鉤”。
數(shù)字化和超級智能才是以后最大的現(xiàn)實,你會用微弱的詩和必然的形式開掘宏大和深遠的世界。你在內(nèi)心也在現(xiàn)實不斷走向日月星辰,走向永無止境的人的終極意義。可是無論你走多遠,憂傷就像無形的釘子永遠釘在內(nèi)心的最深處?!耙蝗f年從未安分守己的種族”“請打開你智慧的墨盒”“在我的憂傷里畫上閃耀的夜空”,無論“黑曜石磨礪的眼球”多么智慧和凌厲,無論“野蠻的和雄心勃勃的種族”多么偉大和強悍,你在開掘未來的道路上始終面臨著“被輕易吃掉”的危險,你的種族哪怕從“日月星辰的黑暗”中“掘一條所有生命的產(chǎn)道”,你的命運依舊是難以預(yù)料和憂傷的??赡闶蔷髲姷?,你要贊美這憂傷的存在,你在眾多未知中尋求相互排斥的意義。
這是一種悖論,詩就在現(xiàn)實和心靈、語言和意義的悖論場中存在,只等詩人去發(fā)現(xiàn),用一種必然的方式呈現(xiàn)它。
如果給詩下一個定義,即“詩是必然的存在方式”。所謂“必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某一個時間和空間,事和物原本的存在模樣,而方式就是存在的模樣。如果一首詩用一種“非必然的存在方式”呈現(xiàn),那么這首詩就是有欠缺的。這種詩或生命的欠缺是天生的,是由于詩人自身多樣性的欠缺所導(dǎo)致的?!叭藷o完人”,人只能窮極一切而接近“完人”。詩人根本不是“完人”,所以從根本上講詩是無法完美的。詩人對“事與物”及自身詩藝窮極認知和技藝,也只是無限接近詩的原本模樣。一只飛鳥、一只白鷺、一只螃蟹,詩人無法窮極它外在的和內(nèi)在的或本質(zhì)的東西。三條鰱魚和存在的風(fēng)穴寺,詩人無法捕捉其全部的和隱喻的意義。
詩人從自身窺見詩的一斑。詩人只能窮極自身力量無限逼近詩的模樣,逼近詩的存在的原本模樣。所以,詩人從來就是悲觀的存在;所以,詩即生命,是向著逼近必然存在方式的過程。
衣水詩歌發(fā)表目錄(部分)
1.《若干生命》(組詩),《大河詩歌》2022年第1期。
2.《一只白鷺》(外一首),《山東文學(xué)》2021年第10期。
3.《柵欄譜》(外二首),《草堂》2016年第3卷。
4.《布谷鳥的四月》(長詩),《都市》2016年第6期。
5.《荷花劫》,《山東文學(xué)》2014年第8期。
6.《河岸》(組詩),《廣西文學(xué)》2012年第9期。
7.《衣水的詩:黑水河》(9首),《紅豆》2010年第4期。
8.《鄉(xiāng)村的骨頭》(組詩),《福建文學(xué)》2012年第4期。
9.《一個時代》,《星星詩刊》2012年第2期。
10.《似水流年》(三首),《星星詩刊》2011年第11期。
11.《猜想一只黑狗》,《星星詩刊》2011年第6期。
12.《桃花》(外三首),《福建文學(xué)》2011年第2期。
13.《帝都洛陽》(組詩),《青海湖》2010年第8期。
14.《一根骨頭的彎曲如此安分》(外二首),《福建文學(xué)》2010年第2期。
15.《衣水的詩》(三首),《星星詩刊》2009年第11期。
16.《葡萄》(外一首),《星星詩刊》2009年第11期。
17.《蘋果傳奇》(組詩),《都市》2008年第3期。
18.《行走天堂的蘑菇》(組詩),《青海湖》2008年第6期。
19.《請讓我保持沉默》(長詩),《黃河文學(xué)》2008年第6期。
20.《見到一棵樹》(外一首),《福建文學(xué)》2008年第3期。
21.《秋末,一眼望不到邊》(組詩),《詩選刊》2007年第9期。
22.《我什么時候才是真實的》(長詩),《青海湖》2007年6期。
23.《秋末,一眼望不到邊》(組詩),《星星詩刊》2007年第6期。
24.《我與我的距離》(外一首),《福建文學(xué)》2007年第6期。
25.《蘋果傳奇》(組詩),《詩選刊》2006年第11-12期。
26.《我什么時候才是真實的》(長詩),《詩選刊》2006年第4期。
27.《這個夏天》(外三首),《詩刊》2006年第4期。
28.《疾馳的鞋子》(外一首),《安徽文學(xué)》2006年第2期。
29.《裸體春天》(外一首),《福建文學(xué)》2005年第12期。
30.《城市獵人》(外一首),《星星詩刊》2005年第1期。
責(zé)任編輯 郝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