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在安徽與江西交界的浙嶺,山路彎彎,石梯接天。山口有巨石,上書“徽饒古道”。古驛道下山進入江西婺源界,路旁有一棵古樟卓然而立。它下臨一馬平川,天垂野闊;北眺遠山如屏,層巒起伏。這棵古樟在網上被稱為“堅強樹”,它像一位檢閱歷史的將軍,自宋以來,就這樣俯視大千世界,閱盡人間之變。
三年前,我第一次經過這里,一見這樹即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好像天火從天而降,硬將一棵大樹的樹心掏空,空得只剩下一個薄殼,像一個工廠里廢棄了的鐵煙囪。當?shù)貫榧訌姳Wo,筑了一個高臺小心地將它擁立在上,四周又設了欄桿。
那天我踏上高臺時,莊嚴之情油然而生,有一種走近英雄碑的感覺。我繞樹一周,輕輕撫摸著它粗澀枯硬的樹皮。樹皮已經很薄,六米之圍的樹身,只有一個指頭厚度的樹皮,輕輕叩擊,嗡嗡有聲。它完全是借助筒狀的力學原理,巧妙支撐才不會倒掉。樹約三四層樓高,仰頭看樹梢,云卷云舒,烏啼鳥落。樹下有洞,洞內足夠寬敞,地上長滿了茸茸的綠草,如氈如毯。我小心彎腰進去,仰面平躺在這塊不規(guī)則的地毯上,透過朝天的洞口,看綠葉婆娑,白云飄過,有一種當年躺在內蒙古草原上的感覺,只差飄過一首牧人的歌。
樹者,書也。我想,要讀懂一棵樹,先得讀上幾本書,讀懂書中的人。我燈下翻書,那一個個有志、有節(jié)、有能、有為之士,如那棵堅強樹一樣,在歷史長河的彼岸向我們默默頷首。大名鼎鼎的朱熹祖籍婺源,是個主戰(zhàn)派、硬骨頭。過去,我只知道他是個哲學家、文化人,寫過那句著名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次樹下讀史,才知道那活水之源即是他正義的胸懷。
當歷史的腳步剛剛邁過中國近代史的門檻時,有一個人出現(xiàn)在樹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鐵路工程第一人——詹天佑。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他大膽啟用本國人才,并創(chuàng)造性地把工程變學校,一開工即招收練習生,同步教學培養(yǎng)。為測工程最難的八達嶺隧道,他攀巖踏雪,餐風飲露。從青龍橋到八達嶺地勢最陡一段,他不用通常的“大回環(huán)”,而用“人”字形,兩個車頭,前拉后推,巧妙解決難題。京張鐵路的成功,使他名揚中外,先后出任了中國眾多重要鐵路的總工程師,并代表中方在遠東鐵路會議上與列強唇槍舌劍,為國家爭主權。他潔身自好,要求學生和子弟“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釣譽”。
今年我又三訪堅強樹,發(fā)現(xiàn)雖斗轉星移,這里的人們仍然守樹如玉,義心不改。我在樹下的高臺上憑欄眺望,遠山一線,白云悠悠。以這棵樹為半徑,方圓也就不過百公里吧,堅強之人,數(shù)之不盡;大義之舉,連綿不絕。這還只說到土生土長的婺源人,如果算上北人南遷,再至上饒各縣,在此生活過的民族英雄、愛國詩人,如岳飛、陸游、辛棄疾;革命先烈方志敏,民主人士黃炎培,還有上饒集中營里的英雄群體,就更多了……
也許別的地方還有類似的古樹,但這樣身高皮薄巍然而立的堅強樹不多,樹下又有這么多堅強的人和事的更不多。這是自然的選擇,也是人文的表達,我們應該格外地珍惜它。
(選自《新湘評論》2019年第21期,有刪節(jié))
賞析
本文既有對現(xiàn)實的描寫,又體現(xiàn)了對歷史的深層思考,前半部分著力敘寫“堅強樹”,從它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它的生存現(xiàn)狀、它的驚險來歷等進行了有詳有略的敘寫與解讀,再現(xiàn)了樹的風貌,表現(xiàn)了樹的“堅強”品格。后半部分著力敘寫“堅強人”,敘寫婺源名士群體興起的歷史背景,指出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集體“堅強”品格。結尾說“我們應該格外地珍惜它”,珍惜什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