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原委
2018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自我監(jiān)督是世界性難題,是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們要通過行動回答‘窯洞之問,練就中國共產(chǎn)黨人自我凈化的‘絕世武功。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證明,我們黨自我凈化的機制是有效的,我們完全有能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要構建黨統(tǒng)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jiān)督體系,把黨內(nèi)監(jiān)督同國家機關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貫通起來。”
■ 故事延展
“破冰之旅”
1945年7月1日,為鞏固民主團結、促成國共談判,黃炎培等6名國民參政員由重慶飛抵陜北延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重要領導人親自到機場迎接。
黃炎培等人在延安訪問了 5 天,與毛澤東等人進行了3次共10多個小時的會談,形成了延安會談記錄,包括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從速召開政治會議”等內(nèi)容。雖然只有短短 5 天時間,但中共領導人的樸實穩(wěn)重、紅色延安的民主祥和,不禁讓黃炎培感慨:“延安五日中間所看到的,當然是距離我理想相當近的?!?/p>
“窯洞之問”
1945 年7月 4日下午,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里與黃炎培推心置腹暢所欲言。其間,毛澤東問他有什么感想。黃炎培坦率地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政黨、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夠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起之時,都是艱難困苦,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力求從萬死中求得一生,因而無不顯得生氣勃勃、氣象一新。及至環(huán)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fā)作,由少數(shù)演變?yōu)槎鄶?shù),到風氣養(yǎng)成,雖有大力也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一部歷史,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榮取辱,總之沒有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國民黨初起時,不也是一個萬眾矚目的革命政黨嘛!共產(chǎn)黨會不會重蹈前人的覆轍?希望貴黨能夠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的支配?!秉S炎培的一番話,使毛澤東頗有“心潮逐浪高”的感受。他坦然回答說:“正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貴不佐三代,也包含了先生你講的這些道理?!薄拔覀円呀?jīng)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歷史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p>
黃炎培認為“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1945年8月10日,黃炎培在重慶出版了自己著述的《延安歸來》。他在書中這樣寫道:“我認為中共朋友最可貴的精神,倒是不斷地要好,不斷地追求進步。這種精神充分發(fā)揮出來,前途希望是無限的?!碑敃r寫這本書之前,有人勸阻他不要著書為共產(chǎn)黨作宣傳,以免遭受人身危險。他說:“我只是用樸素的寫真筆法寫出所見所聞所談,決不加以渲染。共產(chǎn)黨確實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事實勝于雄辯,我黃炎培不作違心之論。”
(來源:《習近平講黨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