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作為以核能為特色的大型清潔能源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持續(xù)踐行以科技創(chuàng)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第一動力,隸屬中廣核管轄的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亞灣核電”)等公司緊跟集團步伐,主動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加大科技相關研發(fā)投入,聚焦推動系列數字化轉型工作,持續(xù)深耕,助力集團發(fā)展提質增效。
解決核“芯”煩惱,助力業(yè)績創(chuàng)優(yōu)
得益于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大亞灣核電在近期不僅圓滿完成嶺澳核電廠4號機組完成第十次(L410)大修任務,還在此次大修中,首次在控制棒導向筒組件(CRGT)上加裝墊塊,用于有效緩解壓力容器頂蓋熱套管磨損下沉問題,解除長期以來的核“芯”之憂,助力大修業(yè)績創(chuàng)優(yōu)。
在核反應堆里,控制棒組件是實現核反應性控制的關鍵部件,而熱套管也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它除了對控制棒組件除起導向作用外,還起著保護貫穿件焊縫的作用。但由于熱套管固有的結構特性,以及運行期間的旁路流、引發(fā)流導致的振動,容易產生熱套下沉的現象,甚至還會發(fā)生熱套脫落的情況,進而阻止控制棒上下活動,影響核反應堆停堆安全。
此前,國外就曾有機組因為熱套管部件磨損,造成被動停堆維修的事件。為避免同類型事件發(fā)生,大亞灣核電決定展開檢測排查,并于2019年在國內沒有任何技術參考的情況下,聯(lián)合運營公司、設計單位、蘇州院檢測公司組成項目組,開始制定自主檢測、維修方案,走上了自主研發(fā)的道路。
熱套管在高放射性的工作環(huán)境下,人工無法到達該區(qū)域進行檢測和維修,因此,在多方調研討論后,項目組創(chuàng)新采用遠程非接觸三維成像技術,對熱套管下沉量進行測量,實現對熱套管運行狀態(tài)的定期監(jiān)測。而想減少熱套管磨損的風險,則要從根上解決該問題,只有減少了振動,才能減少熱套的磨損。團隊通過多方評估后,最終決定采用在熱套管上加裝墊塊的方案,加裝墊塊后,既能減緩貫穿件底座磨損,也能大幅減少振動,以實現堆內構件和機組反應性的安全。
這套自主建立的監(jiān)測、評估、維修緩解方案最終敲定,并在大亞灣核電六臺機組兩輪次的排查中使用,能精準獲取了各機組的磨損速率,并且做了預防性處理,順利通過實驗考驗。該套方案不僅適用于大亞灣核電六臺機組,還可推廣至其它壓水堆機組,對國內其他核電機組堆內構件核心部件的檢查評估維修,具有重大的先導作用和核安全示范意義。
實現技術突破,提升管理水平
不僅大亞灣核電以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核電高質量發(fā)展,其他核電公司也一樣腳步不停,一項項創(chuàng)新成果和技術突破不斷推出。
核電機組現場有大量儀表需定期巡檢,由于儀表讀數種類繁多、位置分散、工況復雜,且現場人工巡檢工作繁重,儀表數據難以得到有效利用。為解決巡檢中面臨的問題,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核電”)運行一部聯(lián)合儀控部門研發(fā)推出了一款AI智能讀表設備。該設備小巧輕便、功耗低、超長待機,可以采用非侵入式且無需布線的便捷安裝方式,支持接入多種不同儀表類型數據。自從使用該設備,巡檢變得便捷高效,巡檢人員也不用爬上爬下進行實地巡檢了。
自2022年底投用AI智能讀表設備以來,寧德核電現場儀表的參數不僅可以遠程獲取,還可通過照片對比數據準確性,自定義拍攝頻率并進行趨勢分析,極大提升了運行人員的巡檢工作效率。
在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防城港核電”),中廣核首個數字檔案館系統(tǒng)“防城港核電數字檔案館”正式上線。這個由防城港核電牽頭,歷時一年多建設完成的數字檔案館,實現了檔案工作提質增效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全面提升文檔開發(fā)共享服務能力,為中廣核提供數字資源和技術功能上的支撐,提高數字化管理水平。
在防城港核電VR展廳中,以防城港核電館藏文檔資源為基礎,搭建了三維互動虛擬空間,全方位、交互式地再現了防城港核電文檔數字資源。防城港數字檔案館系統(tǒng)還上線了文檔機器人“小檔家”。通過實體文檔機器人,配套AI智能人機問答交互服務,能夠提供面向用戶的文檔知識問答,提升溝通效率。在現場重要區(qū)域還搭建了實體機器人,可實現“文檔查詢—打印”一體化,打通文檔服務“最后一公里”。
而在深圳大鵬,由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與多家供應商聯(lián)合研制的核電汽輪機電動主盤車產品順利出廠交付,并于2月2日完成與汽輪機本體的配套總裝。據介紹,核電汽輪機電動主盤車是常規(guī)島關鍵輔助設備,承擔著啟停機過程盤動汽輪機轉子防止軸系彎曲的重要任務。核電汽輪機電動主盤車產品的推出,標志著核電汽輪機電動主盤車國產化研發(fā)圓滿完成。這不僅實現了國內核電汽輪機電動主盤車技術突破,也將有效縮短設備采購周期,并節(jié)約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