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憲問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譯文】有人對孔子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么樣?”孔子說:“用什么來報答恩德呢?用公平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p>
【評析】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以直報怨”。也就是說,不因有舊惡舊怨而改變自己的公平正直,“以直報怨”對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極為重要,但應用在政治領域,有時候會不太適合。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子路在石門住了一宿。早上守城門的人說:“從哪兒來?”子路說:“從孔子家來?!笔爻情T的人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評析】“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人應該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很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斗得來的??鬃印爸洳豢啥鵀橹保砻魉凶巫尾痪氲奶剿骶?。子路與這位守城門的人的對話,可以反映出當時百姓對孔子的評價。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p>
【譯文】子張道:“《尚書》說:‘殷高宗守孝,住在兇廬,三年不談政事?!@是什么意思?”孔子說:“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繼承的君王三年不問政事,所有官員都聽命于宰相?!?/p>
【評析】子女為父母守喪三年的習俗在《尚書》中就有記載,對此,孔子持肯定態(tài)度。國君的父母去世了,即位的國君三年內不問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踩??!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舶傩?。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文】子路問怎樣做才能算是一個君子??鬃诱f:“修養(yǎng)自己做到恭敬認真?!弊勇氛f:“這樣就可以了嗎?”孔子說:“修養(yǎng)自己使上層人物安樂?!弊勇酚謫枺骸斑@樣就可以了嗎?”孔子說:“修養(yǎng)自己使百姓安樂。修養(yǎng)自己使百姓都安樂,堯、舜大概還沒有完全做到吧!”
【評析】孔子認為,修養(yǎng)自己是君子立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關鍵所在。只有修養(yǎng)自己,才能使上層人物和老百姓都安樂。所以孔子的修身更注重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