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豐堇
“緘默維度”并非道家和佛家所獨有,儒家也有超越名物器用和典章制度的緘默維度,從顏子“三月不違仁”到宋明理學的慎獨、研幾等功夫,有一致的緘默維度傳統(tǒng)。釋道的緘默維度偏向出世,而儒家的緘默維度不僅充滿現(xiàn)實關懷,而且如王陽明“三堂一廳”所喻①,可以融攝釋、道二家之長。武漢大學張昭煒教授的《中國儒學緘默維度》(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緘默》),通過詮釋孔子及其弟子、孟子、莊子、屈原、《易傳》、揚雄、周敦頤、朱子、文天祥、王陽明、楊簡、胡直、萬廷言、劉宗周、王夫之、方以智等人的功夫論,系統(tǒng)揭示了儒家的緘默維度傳統(tǒng)。作者選用大量不常見的史料,選取較少為人關注的議題,結合文獻分析與義理詮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國儒學以經(jīng)史傳統(tǒng)為依托、以知識理論為載體、以道德實踐為指向的研究范式,展現(xiàn)出“詮釋”和“重建”兩個基本特征?!霸忈尅笔侵敢运蚊骼韺W尤其是明代心學中的功夫體驗來詮釋先秦以來中國儒學的緘默特征,“重建”則是在儒學道統(tǒng)顯性維度的基礎上,努力構建儒學道統(tǒng)的緘默維度,用現(xiàn)代話語揭示儒學道統(tǒng)中不可言說的“密法”。《緘默》總結了儒學緘默維度的25個特征,并以前三個特征為判斷儒學緘默維度的“三法印”。這25個特征系統(tǒng)揭示了儒學緘默維度的內(nèi)涵、特征、與顯性維度的關系、進入緘默維度的功夫歷程。如果要理解儒家緘默維度的意義以及《緘默》一書的價值,必須深入理解“緘默”的意涵以及作者選取“緘默”議題的意圖。
《緘默》總結了緘默維度的第一條特征:“道體需要功夫才能呈現(xiàn)?!雹谌鍖W緘默維度所揭示的是關于道體或宇宙本體的功夫體驗,而非日常動靜之靜默。按照這個基本定位,《緘默》區(qū)分了儒學的顯性維度和緘默維度兩種傳統(tǒng),前者屬于與知識相關的“印本”,后者屬于與體道功夫相關的“密本”③,二者分別代表孔子的雅言傳統(tǒng)和罕言傳統(tǒng)。④朱子將禮樂制度等儒家文化稱為“道之顯者”⑤,依此界定,儒家緘默維度就是“道之隱者”。概言之,儒學顯性維度包含本體論、功夫論和境界論等知識理論,以及典籍、器用、制度等文化,在儒學道統(tǒng)中屬于“顯本傳承”;儒學緘默維度是關于宇宙本體、本心(本性)的功夫體驗,在儒學道統(tǒng)中屬于“秘本傳承”。如果儒學研究不欲止步于顯性維度,就要以修養(yǎng)功夫來印證關于宇宙本體的知識理論,并將“盡心知性”“窮理盡性”“心即理”等概念命題還原為經(jīng)驗。《緘默》以“緘默維度”為議題,就是要揭開被知識理論遮蔽的儒學本體論、功夫論和境界論面紗,展現(xiàn)體證宇宙本體的純粹經(jīng)驗世界。
緘默維度的功夫體驗,與詹姆士思想中的宗教體驗和作為原始素材的“純粹經(jīng)驗”⑥、西田幾多郎所謂“照事實原樣而感知”的“純粹經(jīng)驗”⑦、杜威所謂內(nèi)在于自然(nature)且先于反省經(jīng)驗的“原始經(jīng)驗”⑧有相近之處,它除了具有體驗上的單純性之外,還具有超越日常經(jīng)驗的整體性、能生起日常經(jīng)驗的本然性。在這個意義上,緘默維度的功夫體驗也可以稱為“本然經(jīng)驗”“純粹經(jīng)驗”或“原初經(jīng)驗”。但不同的是,西方學者對原初體驗的描述大都存在一個外在的神秘主宰,具有外在性;而中國儒者則通過個人修養(yǎng),從內(nèi)心達到超越的境界,如第二十一條特征所言“緘默維度是為己之學,以個人道德修養(yǎng)為主導”⑨,其功夫體驗具有內(nèi)在超越性。西方學者將先于反省而未曾分化的感覺經(jīng)驗稱之為“純粹經(jīng)驗”,而中國儒學的緘默維度主要是關于宇宙本體的體驗和萬物一體的境界。這種體驗和境界超越了人的感官能力和知解范圍,對于習慣顯性維度和日常經(jīng)驗的人,是一種不可思言的緘默。西方學者一般將這種經(jīng)驗歸于神秘體驗或神秘主義。陳來先生也認為:“以孟學標榜的宋明心學的發(fā)展,容納了一個神秘主義傳統(tǒng)。”⑩《緘默》則希望為之正名,作者認為,與其用“神秘”來形容,毋寧說它是超越日常經(jīng)驗的緘默維度。因為在體證宇宙本體的儒家學者眼中,緘默維度并不神秘,反而是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本然狀態(tài)。
進入緘默維度需要功夫支撐。雖然皆關涉身心,緘默維度功夫和顯性維度功夫的境界則有區(qū)別。顯性維度的功夫關注對立的身心、主客、寂感等關系,追求某種功夫程序,通過操持身、心、物的某個對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如何修煉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如“寂感”);如何獲得心靈相對客體的自由(如“應物不累”);如何獲得關于客體的知識(如“格物致知”)。而緘默維度的功夫關涉的是先于主客、寂感的“生生”,這種經(jīng)驗具有連續(xù)性和整體性。如詹姆士所描述的,“經(jīng)驗的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接續(xù)前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所真正感覺的是,雖然它們是兩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從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到那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卻是連續(xù)的”?。儒學通常用“生生不已”“密運不止”“無分于動靜”等來表達緘默維度下功夫體驗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這種特征還體現(xiàn)在主客、內(nèi)外等關系上。按照西方學者的闡釋,主體和客體是不連續(xù)的實體,主體對客體的領會或客體對主體的呈現(xiàn),通常以表象或影像為中介。?但儒學所謂的“心即物”“心即理”“心即氣”等,表明緘默維度中的理、心、氣是同一的整體,不需要中介來溝通三者。倘若以主體認識客體的方式來獲得關于宇宙本體的經(jīng)驗,會引起如青年王陽明格竹時“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的困惑。緘默維度功夫所實現(xiàn)的是主體與客體、物質和心靈、個體與他者、宇宙的同一,從中煥發(fā)宇宙生命力并獲得真正的元善,實現(xiàn)一種無限的自由的心靈體驗。
作者認為,緘默維度和顯性維度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從本然性而言,緘默維度生發(fā)并涵攝顯性維度;但在現(xiàn)實層面,緘默維度隱藏于顯性維度背后。二者是不離不混的體用關系?!毒}默》總結了緘默維度和顯性維度的關系:
第八條:緘默維度是體,顯性維度是用,二者是明體達用的關系。?
第九條:緘默維度具有生發(fā)的力量, 如根。?
第十六條:從體用關系來看,緘默維度與顯性維度呈現(xiàn)沙漏形,沙漏上面的玻璃球如顯性維度,下面玻璃球如緘默維度,中間狹窄的連接管如“微”,是透關的通道。?
第二十二條:緘默維度的顯性功夫可具體化為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
緘默維度是本體,顯性維度是發(fā)用。緘默維度像深根一樣具有生發(fā)的力量,能開顯出現(xiàn)實的顯性維度。如果要去研究和操控緘默維度的純粹經(jīng)驗,它就會自我坎陷為主體與客體、心靈與自然、本體與現(xiàn)象等對立要素,并從純粹經(jīng)驗過渡到日常經(jīng)驗,從道德開顯出知識。對于尚在透關復性的人,緘默維度和顯性維度猶如有無(體用)兩端,而有無之間的幾微處即為透關的通道。對于已經(jīng)體悟本體的人,進入緘默維度并非到達一個彼岸世界,而是明體即能達用,緘默維度時時開顯為顯性維度,日常語默動靜莫非本體之用,世間萬象莫非本然之體,不離世間而時時復性(如“閑居以體獨”),不離本性而時時發(fā)用(如“動念即知幾”)。
《緘默》認為,從顯性維度過渡到緘默維度,需要透關的峰值體驗。?透關,是功夫體驗的質的改變,心學家或用透性(王時槐)?、或用透三關(劉宗周)?來形容功夫階次的飛躍。儒釋道三家皆有透關密法,如禪宗的“破三關”,唯識學的“轉識成智”,而《緘默》所論述的哲學家基本遵循《易》的思路,將有無、坤復、動靜之間視為透關處。《緘默》總結說,“靜極而真動,動極而生生”是透關的秘密。?進入緘默維度大致需要透三關,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如第二條“即功夫即道體,隨功夫深入,道體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動而趨靜,靜極而動,動而生生”?;第七條“即功夫即道體,隨功夫深入,道體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無欲而趨靜、靜極而元善啟動、元善動而生生”???偨Y了透入緘默維度的三關和體知宇宙本體的境界:靜極——真動——生生。
首先,通過收斂潛藏的方法由日常經(jīng)驗轉入靜極狀態(tài),此乃透入第一關,即所謂“主靜是緘默維度透關的功夫”。收斂不是日常經(jīng)驗的整肅身心儀容,而是剝落一切世間習染以至不容一物留存于心。這里的“靜”也不同于日常動靜之靜,而是靜極而探及根柢。作者總結收斂至極靜的方法,如:
第十條:進入緘默維度需要除意,即不起意。?
第十二條:進入緘默維度需要鍛煉并具備定靜的能力。?
第十一條:進入或即將進入緘默維度時,身體處于低耗能水平,神定氣清。?
第二十條:以退為功,以退求真進。?
收斂潛藏的方式包括掃除日常經(jīng)驗的知解、前見、生存牽掛,通過持敬涵養(yǎng)而收攝身心,逐漸透入不起意、不動氣、不動心的極靜狀態(tài)。收斂潛藏的方法在儒學中源遠流長,如《易》的“潛龍勿用”“洗心退藏于密”;《大學》的“止至善”;《論語》的“克己復禮”;《孟子》的“反身而誠”;周敦頤的“幾微故幽”?;程子的“心要在腔子里”?;陽明的“精神道德言動,大率收斂為主”?;羅念庵的“收攝保聚”;等等。但收斂潛藏的功夫大致還屬于顯性維度,是透入緘默維度的準備階段。收斂至極靜則呈現(xiàn)出緘默維度的形態(tài),“緘默維度表現(xiàn)為混沌”?“深邃如藍洞”?。收斂極深而進入深邃寂寥的混沌境地,極深也是極靜和極凈,極深則探入根柢,極靜則靜極而動,極凈則虛廓無染。混沌境地是未曾分化為理、氣、心(或者形式與質料)的原初狀態(tài),“緘默維度的境界論指向萬物一體”?,“天人合一,亦作兩極合一”?。在緘默維度中體現(xiàn)的是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境界,無分于體用有無,這就是“見獨”。
其次,在深靜根底涵育元善和生機,這是第二關?!霸诰}默維度中,第一意顯現(xiàn)啟動,并主導精神。功夫論重在引出并培養(yǎng)第一意”?,“進入緘默維度,即子時,活子時”?。儒家的緘默維度并非如釋道那樣停留在深邃寂寥的境地,而是由此引發(fā)靜極而動的生機,也即“活子時”“第一意”或“元善”。唯有尋找到“元善”和生機,才能以“元善”貫通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等,這就是緘默維度作為顯性維度之本體的意義。進入緘默維度也意味著觸及混沌中的虛明生機,而體驗到虛寂蘊含生機的狀態(tài),如第十九條“呈現(xiàn)靜中涵月的境界”?,這是一種靜中涵動、虛中涵明、靜中涵月的境界。
再次,明體達用的生生境界,這是第三關。未透關之前,還存在緘默維度為體、顯性維度為用的區(qū)別。透入第三關,緘默維度自然呈現(xiàn)為顯性維度,以宇宙生意、元善貫通一切后天,“緘默維度表達在顯性維度,即是生生春意”?。這是簡易平常、自然灑落的境界,時時明體時時達用,時時親民時時止至善,時時虛寂時時感通,無分于先天后天,有無體用一齊俱了,這就是“盡性”“生生”“求仁”。
在緘默維度中,來自深層本性的直覺和潛意識占據(jù)首要地位?,“緘默維度是精神的涵育與開掘”?,“對于緘默維度而言,能比知重要”?。當收斂到極深極靜,在透關的那一刻已經(jīng)不能用修養(yǎng)來形容功夫了,而是憑來自深層本性的領悟力,通過“智的直覺”突破意識和知識層面,直接默契本體。這通常被儒家稱為悟性、見性、直透本性??梢哉f,儒學緘默維度真正涵育了可洞察“物自體”或宇宙本體的精神能力,而不是像康德所認為的——人只能認識現(xiàn)象。這種直接洞察本體的能力,就是本心(本性)本自蘊含的靈明生機。
相比哲學思考中的冷靜和理性、日常經(jīng)驗的情感和意欲,緘默維度的心理體驗有一種“高級情感的激動”?、無具體對象的快樂、持續(xù)的幸福感等。詹姆士認為,持久的快樂可以產(chǎn)生宗教經(jīng)驗,而宗教經(jīng)驗能產(chǎn)生幸福感。?但儒學緘默維度中的精神體驗并不是為了獲得宗教視域中的經(jīng)驗和境界,而是依照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的傳統(tǒng),通過儒家內(nèi)在超越的精神修煉方法,獲得一種宇宙情感、宇宙美感、宇宙道德感。按照克利福德的說法,宇宙情感不同于宗教情感,宇宙情感是“按照宇宙和事物的總和感受到的一種情緒”,甚至可以“被視為宇宙或者秩序”?。宇宙情感、宇宙美感和宇宙道德感,中國古圣先賢通常稱其為天地之情、天地之美、孔顏之樂、至樂、至善、“三月不違仁”、“以道觀之”的平等感、“宇宙即吾心”、“萬物一體”、“廓然大公”等,《緘默》將它們視為道德主體與藝術主體的深層關聯(lián),并以“春意”“美厥靈根”等來形容。
究其實質,儒學緘默維度就是本心緘默地言說,“緘默維度以‘緘默’為名,但并非完全關閉語言;從孔子論學來看,主要指無言、罕言”?。由于體證宇宙本體的純粹經(jīng)驗超出了現(xiàn)有知識的范圍和日常經(jīng)驗的感受,顯得不可言說、不可睹聞,故以“緘默”稱之。但“緘默”并非日常經(jīng)驗的沉默不語,而是相對于整個日常經(jīng)驗來說是一種“隱微”。作者認為,這種經(jīng)驗和境界除了虛寂、潛藏、深靜等貌似“緘默”的特征之外,還同時具有感通、怒放、生生等并不“沉默”的經(jīng)驗。對于體知宇宙本體的人,它其實是敞開的、解蔽的、澄明的,實質上是本心無語言文字的言說。
《中國儒學緘默維度》通過闡述10多位思想家的功夫論境界,揭示了不可說的儒家體知宇宙本體的純粹經(jīng)驗世界,體現(xiàn)了儒學的緘默維度是顯性維度的精神動力和價值源泉所在。該著規(guī)模宏大,論述細密,充分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力和深刻的思想見地。作者用現(xiàn)代話語詮釋不為人熟知的儒學緘默維度傳統(tǒng),努力重構儒學道統(tǒng)的真正精神傳統(tǒng),彌補了學術界在儒學緘默維度研究領域的缺失部分,勢必開啟新的中國儒學研究范式。同時也讓人們重新反思儒學緘默維度的價值:在顯性維度的儒學逐漸知識化、世俗化和工具化的時代,緘默維度的儒學才保留了儒學的真正精神,才能揭示儒學生生不息的動力,展現(xiàn)儒家通達天道性命的精神境界和存在經(jīng)驗。
注釋:
①?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第4冊,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468、1391頁。
②③④⑨???????????????????????? 張昭煒:《中國儒學緘默維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6、17、39、345、121、147、290、369、16、342、483、6、110、155、171、169、319、419、291、285、85、147、389、314、6、103、293、44頁。
⑤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10頁。
⑥?? [美]威廉·詹姆士:《徹底的經(jīng)驗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26、28頁。
⑦ [日]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7頁。
⑧ [美]約翰·杜威:《經(jīng)驗與自然》,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18頁。
⑩ 陳來:《文化:中國與世界》第5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第53頁。
? 黃宗羲:《明儒學案》,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467頁。
? 周敦頤:《周敦頤集》,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7頁。
?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7,《二程集》上冊,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96頁。
? 《王文成公全書》第1冊,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4頁。
????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經(jīng)驗種種》,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54、34、57、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