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輝
不久前,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 個項目入選,居世界第一。
“非遺”項目總數(shù)居世界第一,欣喜、驕傲之余,我們也應清醒認識到,申遺成功不是句號,做好保護傳承、使之造福今人才是目的。以往,在一些地方“非遺”不受重視,出現(xiàn)后繼無人的尷尬;有的把“非遺”看作“落后”的代名詞;有的選擇性支持能快速變現(xiàn)的項目,對需要下功夫保護的“非遺”項目置之不理……“非遺”保護不能陷入狹隘的功利算計,不能止于局部的零敲碎打,務須扎實做好“系統(tǒng)性保護”,使之煥發(fā)蓬勃生命力。
筆者理解,推動“非遺”保護的“系統(tǒng)性”除了立法立規(guī)、建章立制,形成周密的制度體系,并堅決保障制度不折不扣、嚴格執(zhí)行之外,還表現(xiàn)在大力提升傳承方式的系統(tǒng)性,全面拉近“非遺”與現(xiàn)代人的距離。
一方面,“非遺”不是故紙堆里的“遺老”,而是穿越古今的“潮人”,可以具備更多煙火氣、市井味。在山西,民間藝人張榮捏泥人的系列小視頻在網絡走紅,憑借著一雙巧手,這位80 后小伙已經成功在互聯(lián)網吸粉40 多萬。而這并非孤例,某短視頻平臺上,入駐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覆蓋率達97.9%,超過5847 萬名非遺創(chuàng)作者在平臺上生產內容。
另一方面,“非遺”也可以更具儀式感,成為一種別致的消費潮流。近日,“圍爐煮茶”以席卷之勢迅速走紅網絡,不少年輕人自備茶具或前往戶外茶社或新中式茶館,生火、煮茶、烤橘子、嗑瓜子……“把傳統(tǒng)的變成時尚的”,“非遺”完全可以以更多“儀式之美”,把氛圍感拉滿。
泰戈爾說:“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時代土壤里播種?!薄胺沁z”保護傳承,要有在“人間煙火”中與普通百姓發(fā)生密切交集的與時俱進,也要有契合時尚達人“圍爐煮茶”式的別致典雅,在雙向奔赴中,構建更加立體而寬闊的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