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
人們在文字的使用過程中,不斷把它傳遞信息的意義加以延伸,使“寫字”這一平常之事發(fā)展為一種玄妙難名的最高藝術形式,并且影響了中國周邊如日本、韓國等國家千百年的歷史與文化傳承。
倉頡造字時應該不會想到——“書法”,會讓文字升華為一種抒情達性的藝術,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延續(xù)至今。它博大精深,“無色而有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神怡心暢?!保ㄉ蛞Z)這一玄妙之技伴隨文字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歷經(jīng)幾千年來歷代書家的不斷追求而愈來愈成熟,每個時代都會涌現(xiàn)出一群出類拔萃的書家群體。我省青年書法家蘇顯雙則以其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和淵雅的學識修養(yǎng)躋身于新一代書法家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他把自己的生活完全與書法融合,臨帖、創(chuàng)作、讀書、傳授學生書法技藝,可謂“寄懷松水白山外,得意唐詩晉帖間”,孜孜于筆墨硯池間,淡泊致遠,樂在其中,活出了別樣的儒雅人生。
蘇顯雙書
初見蘇顯雙,是在他的書齋“伴影軒”,一樓的地下室連通屋外的小院兒。邁進院門兒,幾桿修竹映襯左右,倍顯雅致輕松,往里走,茶案、書案、書法作品、文房器具以及滿屋的圖書一并映入眼簾,書卷之氣撲面而來,怡人心神。
一盞香茗,慢慢開啟了蘇顯雙的書法回味歷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人能在其從事的領域有所建樹,“興趣”往往是最大的內(nèi)因。蘇顯雙的童年是在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度過的,那個年代的孩子并沒有現(xiàn)如今花樣繁多的娛樂方式,童年的生活簡單卻充滿樂趣。兒時的蘇顯雙在寫得一手好字的當教師的大哥影響下開始接觸硬筆書法,那時候只有龐中華、黃若舟的字帖可以臨習。年幼的他雖尚不能理解書法里的奧妙,但憑著一股原始的喜好和大人們的激勵,不久就能把字帖上的字臨寫得有模有樣了。進入中學后他嘗試參加各級硬筆書法大賽,每一次都能入選獲獎。漸漸地在當?shù)匾查_始小有名氣,儼然成了小書法家,這更加增強了他進一步探求的信心。讀高中時他開始接觸毛筆書法,一本柳公權《玄秘塔碑》一寫就是幾年,打下了較扎實的書法根基。
1991 年,因讀大學來到長春師范學院的蘇顯雙開始眼界大開,很快就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成為校書畫社、學生會的骨干分子。每有書法比賽他都能摘金奪銀,成為倍受同學矚目的“校園書法家”。畢業(yè)時因書法方面的特長留在了學校宣傳部,從此徹底改變了命運。1999 年,得知吉林大學古籍所招收書法研究生,蘇顯雙便苦學一年后如愿考入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叢文俊先生門下。三年的脫產(chǎn)學習,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接受了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在藝術和學術上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和提高。碩士畢業(yè)后調到學校美術學院主講書法篆刻課程,終于走上了書法的專業(yè)化之路,從此事業(yè)與個人喜好結合,完成了由業(yè)余到專業(yè)的華麗轉身。
書法是延續(xù)千年的古老文化,人們在書寫中展現(xiàn)自我風采,盡現(xiàn)自然物象之美。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既雕既琢,復歸于樸。自然不是任筆為體,率性而為,而必須以“入古”為前提。歷朝歷代書家積累的傳統(tǒng)是后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入古則雅,趨今則俗?!叭牍拧币辉~,曾在蘇顯雙的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他認為書法藝術的評判標準與當代藝術不同。當代藝術更注重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藝術則強調傳承,必須要淵源有自,守住傳統(tǒng)之正脈。只有真正做到了“入古”,才有可能“出新”,最終寫出自我風采。
蘇顯雙書
蘇顯雙書
吉林大學博導張金梁先生在評價蘇顯雙作品時說:“顯雙剛過不惑之年,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曾署名‘日新’,意在不隨流俗轉,每日開一新境界,可見其心志。多年來顯雙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臨池染翰,讀書索理,致力于學術研究,默默耕耘,所獲良多。若以良好的素質,再經(jīng)過不斷的內(nèi)修外煉,大膽揚棄,定會一步步走向更深、更廣、更遠的境地?!?/p>
在蘇顯雙的筆硯生活中除了鉆研書法技法外,他一直堅持讀書治學,以學養(yǎng)藝。盡管這樣會花費很多精力,但磨刀不誤砍柴工,蘇東坡曾言“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沒有學術的支撐,只在技巧上著力,充其量不過是個字匠,永遠體會不到書法的妙神之境,也就不會走得更高、走得更遠。劉熙載言:“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弊鳛槲幕刂兄氐臅?,除了要具有豐富的形式美感之外,還要表達書寫者的精神內(nèi)涵,你的功力、才情、性格、修養(yǎng)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流于筆端,所以練字更是練心,我們常說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形,或者說“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從蘇顯雙的書法作品中總能讀出一股文雅之氣,清新脫俗,絕不炫技,輕松自然,一如其為人。
在教學方面,蘇顯雙提倡藝術與學術并重。試圖站在文化的立場上關照書法,在研究中能有目的性地解決教學和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教”與“學”互相促進。多年來一直堅持教學、科研和創(chuàng)作并進,盡管磕磕絆絆,卻收獲了很多。近些年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書法展并獲獎,還入選“全國書壇百強榜”,被提名為“吉林省十大青年書法家”,獲得了省政府文藝最高獎“長白山文藝獎”,還被評為首批“長春文化名家”、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等,其學術論文也多次參加國際國內(nèi)書法研討會并獲獎。
他認為學書法光靠天賦和勤奮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找到方向和方法,否則只會事倍功半,徒費年月。他還認為,學書法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定力,聰明人肯下笨功夫才能終有所成,不可汲汲于名利,隨波逐流。所以無論是教學還是創(chuàng)作,蘇顯雙都注意去關注書法背后的時代、思想和文化,不停留在表象,而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挖掘其深層含義。
他還認為學書法,不可僅停留在碑帖中,還要行萬里路,去大自然中、去歷史文化遺存中體察和踐行藝術。探幽覽勝之時,思接千載,心游萬仞,那份逍遙和滿足與“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他常常利用閑暇時間去各地游歷,這些年其足跡幾乎踏遍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和名勝古跡。還十余次應邀赴世界各地辦展、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和胸襟,其藝術與人生的格局也變得更大。
2013 年蘇顯雙創(chuàng)建吉林省首家?guī)煼额悤ū究茖I(yè),2014 年面向全國招生。2016 年開始招收書法碩士研究生,2020 開始與學校繼續(xù)教育學院合作招收書法專業(yè)成人高考考生。幾年下來,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的書法專業(yè)人才,指導的學生在教育部、教育廳及各級書協(xié)舉辦的書法展賽中屢獲佳績,其本人也多次獲得“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
如今,作為吉林省首個師范類書法本科專業(yè)創(chuàng)始人,蘇顯雙肩上擔負的擔子越來越重,使命感和責任感會促使他更堅定地在藝術之路上跋涉前行。
教學創(chuàng)作之余,蘇顯雙喜歡寫下一些與藝術相關的隨想,發(fā)表于《城市晚報》《長春日報》和《書法報》等報刊。下面讓我擷取幾段他的文字,去感受一下他關于藝術的一些獨特思考。
蘇顯雙書
寫草書需要速度和激情,故極富挑戰(zhàn)性,成功率不高。往往是“信筆一揮百紙盡”,滿意之作無處尋。當然也有“妙手偶得”的時候,之所以說是“偶得”,是因為乃一遍完成,尺寸不一定大,內(nèi)容也比較隨意,因不是為了參展而寫字,故沒有負擔和壓力,這種“偶然欲書”的心態(tài)下寫出的作品自然會打動人心。
草書瞬息萬變、妙合自然,好的草書“唯觀神采,不見字形”,其妙處往往“不可以目取”,既能出于意料之外,又要合乎情理之中。故對書者的技巧、悟性、性情、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都是極大的考驗,斷非斤斤于技巧者所能得也。若要“達性通變,其常不主”,必須有“廩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之本領。所以說作草書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一揮而就的瀟灑背后一定是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臨池不輟、苦心孤詣,不能“徒見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這也是在提醒我們要知道尊重和珍惜書家的創(chuàng)作成果。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睂懽忠嗳绱耍袢俗鲿逊枪湃说娜粘W匀粫鴮?,每提筆作書,不是應請就是應展,往往先要顧及接受者的身份層次和欣賞口味,還要費盡心機地琢磨書寫內(nèi)容、尺寸、形式、風格等,一旦有了這諸多因素的干擾,書寫就會變?yōu)橐环N負擔,還怎能心無掛礙、翰逸神飛。試想天下三大行書哪一件不是心手雙暢的神妙之作。正因為是一任情感驅使的為己之書,才能心手兩忘,達到了蘇軾所說的“無意于佳乃佳”。
當代書法若想寫出境界、寫出格調、寫出個性,就應該甘于寂寞,不要急功近利,老是圍著展覽轉。要拋卻功利之心,讓書寫回歸到古人那種日常地、一任心性流淌的自然狀態(tài),讓“為人寫字”變?yōu)椤盀榧簩懽帧?,何其適意逍遙。
采訪手記
采訪中我們覺得蘇顯雙為人儒雅、溫和,交談中總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就像他的字一樣,不做作,不矯飾,自自然然,暢達瀟灑,格高韻遠。亦如他的生活一般,哪怕是一處小景,一個擺件,無不在訴說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和雅逸的格調。都說書法家算半個文人,置身于他的古色小院和清幽書房,賞讀其散發(fā)著淡淡墨香的硯田隨筆,感受到的是一份文人的超脫和自適,這種生活在浮躁的時代顯得多么難能可貴。
熱愛藝術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會有一顆執(zhí)著的心,蘇顯雙亦是如。從他拿起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一生的堅持和守望。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專注和堅守,我們相信他的藝術之路一定會擁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