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美齡
曾與一位為老人服務的志愿者聊天,她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本人的服務內(nèi)容是每天中午為一位老年人做一頓午飯。有一天這位老人對她說,麻煩您多做點,我女兒今天要回來。這位志愿者想,既然老人提出來了,也不會耽誤太多時間,就答應了,老人很高興。
可是,自從這次以后,老人會經(jīng)常讓她幫忙給老人女兒做飯,老人的女兒還夸這位志愿者做的飯好吃。直到有一天老人又說,你做的飯好吃,今天外孫也要過來吃,這就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飯。志愿者聽后心里覺得酸酸的,可又不知怎樣和老人說,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做飯。
就這樣,一來二去,志愿者覺得不僅身體很累,心里也越來越覺得憋屈,有時委屈得想哭,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作為志愿者該怎么做更合適,可以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呢?這就涉及了心理邊界的設置問題。
心理學家哈曼特提出了“心理邊界”的概念,他認為:如果自我是一座城堡,那么心理邊界強度便是城堡的護城河,而且護城河的寬度由你自己決定,心理邊界是流動的可變的。心理邊界更通俗地說就是自我存在所需要的空間、時間、自我意志、自我責任、個人主權、情感距離、物理距離,所以既有物理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還有責任的問題,自我的存在就意味著心理邊界的存在。有了這個邊界,我們就會知道大家應該如何相處,哪些事該由誰負責,人與人的關系既不過度緊密,也不過度疏離。所以了解心理邊界、理解心理邊界、設置合適的自我邊界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一名養(yǎng)老服務中的志愿者,在服務中怎么設置我們自己的邊界呢?
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半失能甚至是失能的,這部分老人往往承受著慢性病的折磨,經(jīng)歷著漫長的病程,也就容易產(chǎn)生極為復雜的心理活動。自尊心強、自卑和無價值感、敏感與多疑(猜疑、暴躁)、固執(zhí)與刻板、孤獨與寂寞。所以在照護這些老人時,要增加我們邊界的韌性。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明確規(guī)定了志愿者的權利和義務。
條例中強調(diào),從事志愿服務的志愿者,出于個人自由參與的意愿,非強迫的行為;出于個人助人的動機,非謀求自己的私利;無報酬的奉獻,非有固定的薪資;余暇的服務,非全部時間的占有;敬業(yè)的表現(xiàn),有非玩樂的性質(zhì)。
先了解我們心理邊界內(nèi)有什么:皮膚(最最基本的邊界,我和他人之間區(qū)分的首要標志)、話語、情緒、態(tài)度、信念、行為、價值觀、才能、思想、欲望和愛等。這就界定了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性,就是說,我可以說同意,也可以說不同意,我可以快也可以慢,敢于說“不”,要學會接受“不”。
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行為和情緒負責。我們應該清楚拒絕對方是出于對自己負責,拒絕的原因是對方越界了,這樣也能告知對方自己的邊界在哪,防止對方以后再次越界。
將照護的老年人的特點、組織要求及我們自己的權利三者結(jié)合起來,按照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的安全界限三原則來設置我們的邊界,就會擁有一個清晰穩(wěn)定的自我。
讓邊界流動起來,讓邊界更有韌性,設置合理的邊界,自己就不會在無意中進行“自我傷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