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復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作為“三個務必”之一鄭重地提到了全黨面前,并且把“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深刻理解這一重大政治要求和重大原則,對于實現(xiàn)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斗爭精神貫穿黨的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一出生就銘刻著斗爭的烙印”。“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詞里,毛澤東振聾發(fā)聵的問答開啟了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雄壯旅程?!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建黨至今,共產黨人英勇豪邁的斗爭詩篇從未間斷。從南昌城頭不畏強暴的第一聲槍響,到萬里長征戰(zhàn)略轉移的人間奇跡,再到抗美援朝“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政治膽略和斗爭氣魄……一路走來,“斗爭”二字總是與中國共產黨人密不可分。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zhàn)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長征路上,前有強敵,后有追兵,頭頂敵機盤旋,腳下雪山草地,但敵人為什么就是擋不住一股股“紅色激流”?因為紅軍擁有逢敵亮劍、敢于斗爭的勇氣和決心。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經濟落后、基礎薄弱,資金、技術、設備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我國為什么還能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又一個自行研制原子彈并成功實施核爆炸的國家?因為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擁有敢于斗爭的鮮明政治品格。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矛盾問題之多,正本清源、治亂祛邪任務之重,攻克堡壘、清除頑瘴痼疾難度之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我國為什么還能取得彪炳史冊、光耀千古的歷史性成就,前所未有的走近世界政治舞臺中央和世界經濟舞臺前沿?因為斗爭精神已經深入到共產黨人的血脈和骨髓,共產黨人敢于面對一切困難挑戰(zhàn),善于解決一切疑難重癥。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社會在矛盾運動中前進,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斗爭,就要能夠明明白白地回答“為誰斗爭、與誰斗爭、怎樣去斗爭”這個時代命題。
為誰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而是為了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睂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習近平總書記亮出的“四個敢于”的斗爭態(tài)度,捍衛(wèi)的正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追求的是人民幸福、民族復興。
與誰斗爭?毋庸置疑,誰阻礙中國人民追求幸福,誰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和誰堅決斗爭、斗爭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統(tǒng)攬全局、果斷決策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保持定力、標本兼治止暴制亂守護香港……新時代十年,我們黨掌握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戰(zhàn)略主動,對危及黨的執(zhí)政地位、國家政權穩(wěn)定,危害國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zhàn),毫不猶豫、斷然出手,堅決斗爭、堅決勝利,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的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跟敵人斗爭、跟阻力斗爭、跟風浪斗爭,還要跟自己本領的短板、不足以及惰性作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xiàn)在,我們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實踐經驗,特別是缺少在重大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的經歷。不少干部工作很勤奮,對自己要求也嚴格,但一到大風大浪來了就沒主見了,總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的,工作思路也就是這個思路,求穩(wěn)心態(tài)有余,斗爭精神不足?!倍窢帤v練不夠,斗爭精神不足,斗爭本領不強,實際上已經成為新時代部分領導干部領導能力的重大短板。協(xié)同推進新時代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積極應對各種矛盾挑戰(zhàn),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必然要求領導干部要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zhàn)士,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發(fā)展趨勢會怎樣,該斗爭的就要斗爭。要克服精神萎靡、貪圖安逸、得過且過、知難而退等消極心態(tài),破除太平年代的“溫水煮青蛙”效應,喚醒全黨斗爭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jié)、操守、膽魄。
怎樣斗爭?我們既要敢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把增強斗爭勇氣和提高斗爭本領統(tǒng)一起來。
要夯實敢于斗爭的思想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斗爭起來才有底氣、才有力量?!睂W懂弄通做實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最根本的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掌握核心要義,領會精神實質,把握豐富內涵,貫徹實踐要求。要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從“四史”中積累的一系列關于斗爭規(guī)律、本領和藝術的經驗做法中汲取智慧。要學出信仰與擔當,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應對風險挑戰(zhàn)。
要提高善于斗爭的實踐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斗爭是一門藝術。發(fā)揚偉大斗爭精神,就要努力掌握斗爭的藝術,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zhàn)略定力相統(tǒng)一、堅持戰(zhàn)略判斷和戰(zhàn)術決斷相統(tǒng)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tǒng)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把握好條件和機遇,讓開展斗爭有充分合適的道理、符合科學規(guī)律;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不斗則已,斗則必勝”,保證斗爭的效果;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長于攻守、善知進退,勝在斡旋之外、贏在博弈之中;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在斗爭中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
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zhàn),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堅持發(fā)揚斗爭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zhàn)。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必能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