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濤
考點導引
考點突破
考點1 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2.中華文化的價值: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來源:①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②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4.文化自信
(1)含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重要性: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fā)展。
(3)堅定文化自信,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考點2 中華傳統美德
1. 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2.中華傳統美德的地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3.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guī)范,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
4.青少年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承擔起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責任;身體力行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考點3 文明交流
1.文化多樣性
(1)重要性: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影響:①積極影響:多樣的文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②消極影響: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時,人們往往從自身的文化視角、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理解和判斷事物,有時會導致彼此誤解與沖突。
2.面對文化差異的正確態(tài)度:①個人層面: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經驗和智慧。我們要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國家層面:面對多樣的文化,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學習和借鑒優(yōu)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學習和借鑒其他優(yōu)秀文明的原因:①文明包含著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是世界各國各民族人民對人類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②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fā)展。積極主動從不同文明中汲取營養(yǎng),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fā)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與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4.正確對待人類文明成果:①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②對其他文明的學習,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易錯點撥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文化。
分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凸顯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底蘊。世界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各有特色,都為世界文明寶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沒有優(yōu)劣之分。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中華文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樹立文化自信只要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即可,沒有必要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
分析:樹立文化自信不僅要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還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尊重并虛心學習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兼收并蓄,取長補短。
3. 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時,要消除文化差異,讓不同的文化走向統一。
分析: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經驗和智慧。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時,應該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