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金風細細》,是三年前,見刊的那本雜志就是《莫愁·小作家》。
當我捧著編輯寄來的樣刊,雙手是顫抖的,內心是悸動的。對于一個熱愛寫作的人來說,還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更欣喜的呢?又有什么比自己的文章能被鐘愛的雜志認可更興奮的呢?從此,讀她,便一發(fā)不可收了!
閱讀雜志,我喜歡從封面看起。我喜歡《莫愁·小作家》封面的素雅?!澳睢ば∽骷摇钡淖謽邮悄敲吹孽r明,創(chuàng)刊寄語“給未來的禮物”直達讀者心靈。閱讀“小作家”,她欄目的版塊“讀·鑒”“采·美”“創(chuàng)·星”無一不彰顯著品位與追求。
我喜歡《莫愁·小作家》的“作家履跡”欄目。透過作家們的成長歷程、心靈剖析,我深刻地意識到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與他們的一雙慧眼有關,與他們的深閱讀有關,更與他們那份對文學、對寫作的偏執(zhí)的熱愛有關。走遍千山萬水,無數(shù)風景,皆成素材;翻越滄海桑田,萬般經(jīng)歷,揮筆成文。
我喜歡《莫愁·小作家》的“文心雕龍”欄目。這大氣磅礴的欄目名稱吸引著、刺激著我。工匠大師雕琢著藝術品——龍,需要足夠的耐心、細心,需要高超的技巧與才華,才能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龍,讓世人為之慨嘆。那作為寫作愛好者呢?用一顆玲瓏的文人心,用雕刻龍紋那樣的細心與專注去寫文章,給讀者帶來思考,引起共鳴。為著這個目標,我不放棄閱讀《莫愁·小作家》中的每一篇文章,我想成為雕“龍”的一員。
我細致地揣摩《莫愁·小作家》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寫的事例,感慨于故事的曲折、生動、感人,贊嘆于文字的精致、繽紛、誘人。選材的取舍、精巧的構思、懸念的設計,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在文章的構思及寫法上有所突破。我的文章陸續(xù)在《莫愁·小作家》上發(fā)表,這更激起了我強烈的閱讀欲、學習欲。
我不是一個虛榮的人,可看到我的文章能與大師們的文章同見一刊時,自豪感占據(jù)了我的內心。原來,我可以通過閱讀她,品味她,探究她,拉近與她的距離;原來,我可以把我的心聲通過文字,在她的掌心串成美妙的音符,讓更多的讀者聽到我的呼喚;原來,我可以把她與我融為一體,走進她的內心,感受她由內而外的無與倫比的美。
文學作品帶給人的力量真的很特別。《莫愁·小作家》用她獨有的形式與品味,讓讀者閱讀著人生之路;她采擷生活、生命之光,讓讀者洞察著世味之濃淡;她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激發(fā)他們的才能,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的文字,反饋著世間之百態(tài)。
《菜根譚》有云:“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我卻道:“閱‘小作家’之文章,喚醒情中之情;品‘小作家’之哲思,窺見身外之身;悟‘小作家’之精華,方知天外之天。”
是啊,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不斷地學習,才會“莫愁”,才會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讀《莫愁·小作家》,吾心歡悅。
林春霞: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白米初級中學教師,泰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