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瑞
(浙江省瑞安中學, 浙江 溫州 325200)
新教材非常注重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在教科書的活動題中精心設計了實驗模擬、實地觀測等實踐活動。例如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的自轉”設計了太陽日與恒星日模擬實驗、晝夜交替模擬實驗和觀日影估算經度三個實踐活動,在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章第二節(jié)“地球的公轉”設計了簡易測量學校太陽高度實踐、晝夜長短變化模擬實驗兩個活動?;蛟S考慮到實驗器材不完善,對學生來說理解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太陽周日視運動,教材并未設計觀測實踐活動。筆者自制太陽周日視運動儀嘗試填補這塊空白,通過儀器學生可以直觀感知太陽在天球的位置,測出各時太陽高度及方位具體數值,提高學生的方位感,增進學生對太陽周日視運動的認識,強化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地球運動一直是學習難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觀測實踐,空間思維較弱。由于空間思維偏弱,學生很難準確地在腦中構建三維天球模型。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停留在用“二維”的黑板描畫“三維”的運動,學生難以對太陽周日視運動形成“三維”立體的理解,也不能達到新課程對落實地理實踐力的要求。基于上述考慮,筆者自制太陽周日視運動儀,學生通過使用該儀器進行觀測可以加深方位的認識、提高學生對太陽運動的“三維”空間的認知、鍛煉學生的天體觀測能力,最終深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教具是驗證原理、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具設計必須科學嚴謹,必須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和日常教學的需求。教具并非玩具,應重點突出科學性而非趣味性。教具原理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能夠反映真實客觀規(guī)律。比如,太陽高度一般是相對于水平地面的高度角,考慮觀測地可能存在一定坡度,所以觀測者需要對儀器進行調平,使水平泡位于中央,確保測量在一個水平面上進行。
應盡量選取簡單易得的材料或可循環(huán)利用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同時顧及教具的耐用性、直觀性。教具結構應當簡單,使用應當便利,呈現結果應當直觀。
設計者在設計思路、使用工具或選取材料等方面進行跨學科思考,打破學科邊界,繼承前人經驗,融合現代科技,才能制做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具。筆者自制的太陽周日視運動儀運用了地理學科知識和物理學科知識,利用地平式日晷的基本原理,借鑒古人智慧,融合現代傳感器技術,提高教具的創(chuàng)新性與精確性。
主要器材有:①水平臺、②方位圓板、③白板筆、④帶指針的亞克力天球、⑤太陽方位角度測量儀(見圖1)。
圖1 器材示意圖(1)
太陽方位角度測量儀由精度可調節(jié)光敏傳感器、旋轉底座、角度測量尺等組成(見圖2)。
圖2 器材示意圖(2)
精度可調節(jié)光敏傳感器構成:光敏電阻(檢測有無太陽光)、旋轉變阻器(調節(jié)電阻大小,控制儀器精度)、蜂鳴報警器、帶孔筆桿(選用黑色帶孔筆桿,確保光線垂直進入,排除光線散射反射干擾)、電池、導線等(見圖3)。
圖3 器材示意圖(3)
精度可調節(jié)光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如下。
(1)太陽光通過筆桿上端的小孔,垂直照射到筆桿底端光敏電阻。
(2)光敏電阻:接受光照后,電阻阻值變小,讓電流通過。光照越強,電阻越小,通過電流越大。
(3)蜂鳴報警器:電流達到閾值后發(fā)出蜂鳴警報。
(4)旋轉變阻器:通過旋鈕調節(jié)電阻大小,調節(jié)電路電流大小,提高儀器靈敏度,確保只在太陽光垂直進入筆桿的方位,電流剛好達到蜂鳴器警報閾值。
步驟一:水平臺放置于觀測點后,調節(jié)水平,微調螺絲,使得水平泡剛好位于中央。
步驟二:將方位圓板放置在水平臺上,使用指南針調節(jié)方位,使圓板0度刻標指向正北,180度刻標指向正南(見圖4)。
圖4 方位調節(jié)示意圖
步驟三:將太陽方位角度測量儀放置于方位圓板中央,左右調節(jié)旋轉底座,上下調節(jié)角度測量尺,調節(jié)變阻器,當蜂鳴器僅在一個方位達到閾值發(fā)出警報聲時,進行讀數(見圖5)。在角度測量尺上讀出太陽高度角,在方位圓板上讀出太陽方位角,將數據填入觀測記錄表(見表1)。
表1 觀測記錄表
步驟四:放置亞克力天球,使天球自帶的指南針正南方對準方位圓板180度刻標(見圖6)。
圖6 天球放置示意圖
步驟五:在天球筆桿小孔正對處描點,連接描點,得到太陽周日視運動曲線(見圖7)。
圖7 描點連線示意圖
學生于2022年3月9日中午至傍晚,在校園使用該儀器進行太陽周日視運動觀測,并記錄下12個點位信息,制作觀測記錄數據表(見表2)。
表2 觀測記錄數據表
12個點位的觀測時間主要在下午,太陽下午視運動曲線用實線表示;因上午未做觀測,依據太陽下午視運動曲線用對稱法繪制虛線(見圖8)。
圖8 繪圖示意圖
通過對本次觀測結果的分析,學生驗證了2個教科書上已呈現的規(guī)律,發(fā)現了1個新規(guī)律,生成了3個與已有知識相矛盾的疑惑,引發(fā)學生繼續(xù)思考、深入探究,最終解決疑惑得出真實規(guī)律。學生在“認知矛盾—思考探索—困惑解決”過程中深度提升地理實踐力(見圖9)。
圖9 結果分析圖
(1)驗證一: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規(guī)律
查資料可知,3月9日太陽直射點在南緯4.5度左右,瑞安(北緯27.78度,東經120.62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根據計算公式(H=90度-|當地緯度±直射點緯度|)計算得H為57.72度。實測結果正午太陽高度約為57.6度,與計算結果相差0.12度,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計算結果與觀測結果大致吻合。
(2)驗證二:日落方位規(guī)律
該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瑞安日落方位為西偏南。觀察太陽視運動曲線可知,3月9日瑞安太陽日落方向為269度,即西偏南1度(見圖10),日落方位規(guī)律與觀測結果符合。
圖10 日落方位示意圖
發(fā)現:太陽方位變化速度與高度角變化速度規(guī)律。研究太陽周日視運動曲線,發(fā)現觀測序號1、2、3、6、7、10、12位于曲線上或離曲線距離近,具備計算價值。計算觀測序號1~3可知,11時50分至12時04分太陽高度變化平均速度為每分鐘0.126度,太陽方位角變化平均速度為每分鐘0.643度;計算觀測序號6~12可知,15時20分至17時31分太陽高度變化平均速度為每分鐘0.2382度,太陽方位角變化平均速度為每分鐘0.1679度。綜上所述,中午太陽高度變化較慢,太陽方位變化較快;下午太陽高度減小較快,太陽方位變化較慢。
(1)疑惑一: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度是否在不斷變化
學生:“為什么每次測量前都要扭動變阻器去調整電阻大小,這是否說明太陽輻射的強度在不斷變化?”
教師:“這問題涉及到大氣的削弱作用與物質組成變化,你可以調用相關知識再想想看?!?/p>
學生:“大氣中物質組成隨時間變化,同時太陽光到達地面穿過的路徑長度每時每刻在改變,比如太陽高度越大,通過大氣距離越短,被大氣削弱越少,能量越集中,到達地面太陽輻射的則越強,反之則越弱,所以太陽輻射強度一天是會不斷變化。”
(2)疑惑二:3月9日瑞安正午的真實時刻是北京時間幾點
學生:“通過分析觀測點2、3,從11點55分到12點04分太陽高度角從56度變到57.6度,瑞安經度為東經120.62度,與北京時間(東經120度地方時)有著0.62度的經度差,根據地方時計算規(guī)律,太陽高度最大值應該出現在11點57分31.2秒左右,11點55分更接近11點57分31.2秒,為什么太陽高度反而12點04分更大呢?是不是說瑞安的正午應該在北京時間11點57分31.2秒之后,那3月9日瑞安正午的真實時刻是北京時間幾點?!?/p>
教師引導:“眾所周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而在實際情況中,地球自轉一周并非是二十四小時整,二十四小時只是一個平均數,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所以太陽和地球的引力是不斷變化的,從而引起自轉一周時間的不同。但是這種不同是有規(guī)律的,所以我們除了消除與北京時間的時差,也必須將這部分誤差消除,才能得出真正準確的真太陽時。那么3月9日瑞安正午的真實時刻是北京時間幾點呢?”
學生:“消除的方法是參照真太陽時時差補償表,進行時差修正,根據數據的正負進行加減。通過計算得出2022年3月9日瑞安在北京時間大約12時08分9.2秒左右達到太陽高度角最大值,即真正的正午太陽高度。同時我通過查閱虛擬天文館發(fā)現,12點08分0秒的太陽高度比12點07分57秒和12點08分15秒大(見表3)?!?/p>
表3 太陽高度部分時段日變化表
(3)疑惑三:瑞安正午太陽高度實際值為什么比計算值偏小
學生:“借助虛擬天文館可知12點08分0秒左右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為什么虛擬天文館顯示最大的太陽高度為57度29分20.3秒(即57.52度),比算出來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57.72度)要???”
教師:“我們在做計算時,為了掌握正午太陽高度角總體規(guī)律,所以將地球的形狀當做正球體來處理,但地球形狀實際是赤道稍鼓兩極略扁,因此會有些差異。那如果考慮地球的真正形狀,你覺得瑞安正午太陽高度會怎么變化?”
學生:“我畫了兩者的對比圖(見圖11),假設地球是正球體,得到瑞安此時的正午高度角是圖中的∠1;如果考慮赤道稍鼓兩極略扁,得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2,∠2小于∠1,所以瑞安實際正午高度角確實會小于算出來的結果。”
圖11 正午太陽高度對比圖
通過自制的太陽周日視運動儀,學生觀察記錄了太陽高度和方位,在觀測過程中學生自主動手、主動思考、積極解惑,保證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分析觀測結果時,學生既獲得驗證所學規(guī)律的快樂,又有發(fā)現新規(guī)律的成就感。學生在面對已知規(guī)律與實測數據產生矛盾時,生成新疑惑,并自發(fā)思考探索,在“認知矛盾—思考探索—解決困惑”中提升地理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