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9 日,《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接檔《狂飆》在愛奇藝上映,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作品《顯微鏡下的大明》。在馬伯庸的諸多作品中,這可能是最難以改編電視劇的一部,因為它并非小說,而是一部史料考據(jù)詳實的科普作品,講述了六個鮮為人知的明代基層小故事。改編相當于重寫故事,有“文學鬼才”之稱的馬伯庸親自擔任編劇,擷取《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第一個小故事“徽州絲絹案”,改編出了一部14 集的古裝輕喜劇,目前豆瓣5 萬多用戶打出7.8 的高分。
2 月5 日,人文對話節(jié)目《文學館之夜》開播。在世界最大的文學博物館里,館長李敬澤帶領賈樟柯、戴錦華、劉震云、李誕等多位各界頂尖大咖圍坐對談,從文學、電影到運動、科技跨界暢聊,七個話題侃透人生。該節(jié)目致力于將作品背后的寫作者推到前臺,呈現(xiàn)出“有文學的人生”的豐富多彩,從而拉近讀者與作者的距離,喚醒讀者日常生活中的文學和審美體驗,幫助更多讀者跨越閱讀門檻,體驗純文學的魅力。
近日,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劇版《三體》收官。該電視劇由騰訊旗下企鵝影視、《三體》IP 版權方三體宇宙、靈河文化聯(lián)合出品。劉慈欣擅長的向來是科幻故事的硬設定,融合豐富的物理、工業(yè)、歷史和哲學知識,靠想象力打造一個宏大而奇譎的世界。然而在《三體》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中,視覺上能夠呈現(xiàn)科幻元素的機會并不多,主要靠敘事來推進情節(jié),此后的視效呈現(xiàn),也許決定了其能否實現(xiàn)從一部都市懸疑驚悚劇,成為一部真正的硬科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