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瓊芳
(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廣西 柳州 545036)
侗族牛腿琴歌,是用侗族古老的拉弦樂器——牛腿琴伴奏演唱的侗歌,演唱形式可以是自拉自唱,也可為他人伴奏,主要分為獨唱和對唱,獨唱多敘事、對唱以情歌為主,流傳于貴州、廣西、湖南三?。▍^(qū))交界的侗族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黎平、榕江、從江、三江、融水、通道、新晃、芷江等地,各地稱呼有所不同,有“嘎給衣”“嘎果哈”“嘎牛巴腿”等。侗族牛腿琴歌作為“侗族小歌”的一種類型,是侗族人民生活方式、人際交往、情感表達的藝術呈現(xiàn),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民俗價值、文化價值,對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有利于豐富侗歌研究成果。
(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這一時期,得益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國家組織的大規(guī)模民間采風活動,侗族牛腿琴歌開始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
1960 年,念一《侗族民歌》將侗族牛腿琴歌列入“侗族小歌”,并重點介紹了一首流傳于貴州黎平地區(qū)的侗族牛腿琴歌曲目。[1]1961 年,由貴州大學藝術系編輯出版的《侗族民歌簡譜本》介紹了巖洞、車江的2 首侗族牛腿琴歌。[2]1978 年,由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所音樂舞蹈研究室編撰出版的《中國樂器介紹》,將牛腿琴列入“拉弦樂器”,并簡要介紹了這一樂器的基本信息。[3]
此時期,對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野調(diào)查、侗族牛腿琴歌的曲目收集與介紹、牛腿琴樂器介紹等方面。
(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啟了獨立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道路。
此時期,“知網(wǎng)”收錄單獨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文章共6 篇,其中4 篇相對具有代表性。何洪《牛腿琴》(1981)介紹了牛腿琴的起源傳說,詳細介紹了牛腿琴的樂器特點、演奏姿勢、音域范圍、使用場合,以及解放后對牛腿琴的革新,是較早從音樂學角度進行研究的論文。[4]鄒放《牛腿琴的來歷》(1987)一文基于田野口述調(diào)查,詳細介紹了流傳在廣西三江的牛腿琴傳說。[5]周恒山《侗族牛腿琴與牛腿琴歌》(1989)介紹了貴州榕江地區(qū)牛腿琴歌特點,并提出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對牛腿琴歌傳承帶來的影響與沖擊。[6]《侗寨小夜曲》(1989)一文對貴州榕江的“嘎報”(又名“喊窗歌”)進行了詳細介紹。[7]而孔憲釗《低音牛腿琴》(1993 年)、袁炳昌《牛腿琴》(1994 年)屬于對樂器的簡要說明。
此時,對侗族牛腿琴歌的收集、整理仍在繼續(xù),并散見于各類民歌集中。比如1981年《湖南民間歌曲集·黔陽地區(qū)分冊》,1982 年《中國民歌·第2 卷》,1985 年《貴州侗族音樂·南部方言區(qū)》,1995年《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貴州卷、湖南卷等均收錄了部分侗族牛腿琴歌。此外,在音樂、樂器、民俗民風、民間文學等方面內(nèi)容的研究著作中,散見著對侗族牛腿琴歌的介紹與研究,比如吳浩,張澤忠《侗族歌謠研究》(1991 年)一書。
總體來看,此時期,對于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側重于音樂學領域,集中在“牛腿琴樂器”與“牛腿琴歌演唱的基本特點”兩大方面,兼有對牛腿琴來歷的介紹。
(三)二十一世紀至今
進入21 世紀,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進入豐富期,研究的角度和范圍進一步擴大,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此時期,“知網(wǎng)”收錄單獨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文章共9 篇。周恒山《侗族牛腿琴與牛腿琴歌》(2000)重點介紹了貴州從江、黎平牛腿琴歌的演唱形式(獨唱與對唱)、調(diào)式(羽聲五調(diào)式、徵宮調(diào)式)、曲式結構(歌頭、歌尾、中間,上下句反復吟唱)、音域、風格特點,以及榕江地區(qū)的牛腿琴歌,該文是對1989年論文的進一步豐富與補充。[8]李勛《侗族牛腿琴音樂聲學分析》(2011)基于聲學分析,對侗族牛腿琴這一樂器進行重點分析。[9]宋林《淺談侗族民間器樂藝術牛腿琴的文化內(nèi)涵》(2016)介紹了牛腿琴形制及藝術形態(tài),牛腿琴在侗歌、社交場景、與其他樂器的配合等三個場合中的應用,并提出牛腿琴如何適應社會環(huán)境變化這一問題。[10]雷虎,阮傳菊《侗族牛腿琴:甘為侗歌做嫁衣》(2018)基于田野調(diào)查,介紹了貴州省榕江縣宰蕩村的牛腿琴與民間藝人。[11]朱珈慧,梁靚《侗族牛腿琴的特征和民俗學特征》(2020)側重從民俗學角度分析牛腿琴的特征。[12]余雪爾,危靜《侗族牛腿琴的藝術形態(tài)及音樂特征》(2020)側重從音樂學角度分析牛腿琴的藝術形態(tài)及音樂特征,[13]《侗族牛腿琴的民俗文化特征》(2020)基于民俗學視角介紹了牛腿琴來歷的三個傳說,牛腿琴歌與侗族民俗的聯(lián)系,提出牛腿琴歌增進“民族團結、傳承人生禮俗、滲透道德教化”這三方面的文化價值。[14]此外,還有陳寶君《牛腿琴的傳說》(2001)、賀錫德《中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介紹之十——侗族類的侗琵琶和牛腿琴》(2007)。
此時期,出現(xiàn)了2 篇碩士論文。蔣箏箏《論侗族牛腿琴的特點及其民俗學特征》(2015)介紹了牛腿琴的形制結構與特點,演奏方式及曲目,牛腿琴與婚戀民俗、傳統(tǒng)民俗、喪葬民俗、傳承民俗等方面的聯(lián)系,分析了牛腿琴的集體性、民族性、滲透性、規(guī)范性、傳承性、教化性六個方面的民俗學特征,對牛腿琴的保護與傳承提出了建議。[15]宋林《侗族牛腿琴歌與其生境的適應研究》(2017)基于在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xiāng)占里村進行的田野調(diào)查,介紹了占里村牛腿琴的制作特點、演奏形式與技巧、流傳曲目的風格特點、牛腿琴歌的應用場合,最后,基于“生境”角度,分析了牛腿琴制作、牛腿琴歌內(nèi)容、牛腿琴歌功能對生境的適應性。[16]
此外,在各類侗歌、音樂、民俗等研究論文、研究專著中,散見著對侗族牛腿琴歌的介紹與研究。如:杜勇《侗歌藝術——大歌與小歌之比較》(2011),張澤忠、米舜《侗歌藝術的標定性表演與程式化創(chuàng)作》(2012),樊祖蔭《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多聲樂器》(2015)等。
總體來看,此時期,研究成果相對豐富,從音樂學、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角度進行研究,研究重點主要是基于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視角來審視侗族牛腿琴歌。
綜合侗族牛腿琴歌70 多年的研究情況,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關于牛腿琴的傳說。集中在何洪《牛腿琴》(1981)、鄒放《牛腿琴的來歷》(1987)、陳寶君《牛腿琴的傳說》(2001)、余雪爾,危靜《侗族牛腿琴的藝術形態(tài)及音樂特征》(2020),涉及“吳七與神牛,吳步安與神牛,侗家小男孩與母?!比N傳說,但“吳七與神?!碧峒暗念l率較高。
(二)牛腿琴歌的音樂學研究。這是牛腿琴歌研究的重點,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作品收集與整理,遺憾的是至今未出現(xiàn)收錄牛腿琴歌的專集。二是從樂器角度,簡要介紹牛腿琴的制作、尺寸、演奏方式等基本特點。如:何洪《牛腿琴》(1981)、孔憲釗《低音牛腿琴》(1993 年)、袁炳昌《牛腿琴》(1994 年)、賀錫德《中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介紹之十——侗族類的侗琵琶和牛腿琴》(2007)。三是基于音樂學視角,研究牛腿琴的制式、發(fā)聲及改良、調(diào)式、音域、演唱形式、曲式結構、風格特點、使用場合與功能等。如:周恒山《侗族牛腿琴與牛腿琴歌》(2000),李勛《侗族牛腿琴音樂聲學分析》(2011)、宋林《淺談侗族民間器樂藝術牛腿琴的文化內(nèi)涵》(2016),余雪爾、危靜《侗族牛腿琴的藝術形態(tài)及音樂特征》(2020)。此類研究貫穿牛腿琴歌研究的全過程,并隨著時代發(fā)展而不斷深入。
(三)牛腿琴歌的民俗學研究。這是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新側重點,主要分析牛腿琴歌與侗族婚戀、傳統(tǒng)民俗的關系,研究牛腿琴歌的民俗特征與民俗文化價值,并對牛腿琴歌的保護與傳承提建議。如:蔣箏箏《論侗族牛腿琴的特點及其民俗學特征》(2015),朱珈慧、梁靚《侗族牛腿琴的特征和民俗學特征》(2020),余雪爾、危靜《侗族牛腿琴的民俗文化特征》(2020)。
(四)牛腿琴歌的人類學、社會學研究。主要立足田野調(diào)查,對某一特定區(qū)域的牛腿琴歌進行人類學、社會學的分析,調(diào)查重點集中在貴州榕江、從江。如:宋林《侗族牛腿琴歌與其生境的適應研究》(2017),雷虎、阮傳菊《侗族牛腿琴:甘為侗歌做嫁衣》(2018)。此類研究是牛腿琴歌研究的新亮點,對于拓展研究領域和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相對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研究熱點而言,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研究論文相對較少,未出現(xiàn)研究專著,研究問題多集中在“牛腿琴”、較少集中在“歌”的部分,主要涉及牛腿琴的傳說、牛腿琴樂器的制作與特點、牛腿琴歌的演唱特征及主要風格、牛腿琴歌的使用場合、牛腿琴歌的民俗及文化價值、牛腿琴歌的傳承等方面內(nèi)容,研究視角側重在音樂學、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而又以音樂學和民俗學為重心。
就目前而言,通過梳理文獻,牛腿琴歌的研究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四個方面的不足:
(一)基礎性研究不足,未出現(xiàn)收錄牛腿琴歌的集子。不同于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雙歌、侗族河歌等,牛腿琴歌只是散見在各類侗歌作品集或民間歌謠作品集中,未出現(xiàn)整理收錄牛腿琴歌的專門著作,基礎性材料缺失,影響牛腿琴歌的深入研究。
(二)研究重“牛腿琴”而輕“牛腿琴歌”。目前的研究成果,對“牛腿琴”的分析與研究比較深入,對“牛腿琴歌”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場合、功能、文化特點與價值等方面,缺少從“牛腿琴歌”作品本身出發(fā),對“歌”本身蘊含的審美、藝術等特征的研究,這是今后牛腿琴歌研究的一個方向。
(三)田野調(diào)查力度不夠。目前,田野調(diào)查研究集中在貴州榕江、從江兩地,缺少對廣西三江、湖南通道等地的田野調(diào)查,不利于不同地域間的牛腿琴歌比較研究。在田野調(diào)查中,對于傳承人、傳承動機、傳承場域、傳承效果等問題的關注,還需持續(xù)用力。
(四)跨學科或比較研究需要深入拓展。比如:同是牛腿琴,侗族牛腿琴與云南墨江哈尼族“碧約牛腿琴”可以進行比較研究。再如,侗歌內(nèi)部的比較研究,將侗族小歌作為一個大類進行整體研究;以情歌為主,牛腿琴歌與雙歌、河歌的比較研究。此外,牛腿琴歌需要多學科視野,文學、藝術學、審美學、心理學、民族學等領域均可拓展,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領域還可不斷深入。
綜上所述,作為侗歌的一種,侗族牛腿琴歌的知曉率雖然不高、在學術界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但在民間、在牛腿琴歌的發(fā)生地,民間藝人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動牛腿琴歌的傳承與發(fā)展。加大田野調(diào)查與基礎研究力度,推進牛腿琴歌跨學科、多視角深入研究,對于提高牛腿琴歌的地位、豐富侗族歌謠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