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磊
陶行知先生在《我們的信條》一文中提出“生活力”概念,指出:“教育應當培植生活力,使學生向上長?!保?]“生活力”原指生物在一定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下的生命活動的能力和強度。引申到教育中,就是培育學生具有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效突破學校教育過度關(guān)注知識文化傳遞、忽視現(xiàn)實生活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是“生活力”理論的旨歸。在教育教學中,我積極投身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實踐研究,為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涵育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孜孜以求。
在教學實踐中,常有家長反饋:孩子讀了很多課外書,仍然寫不好作文。這讓我想到了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guān)系?!贬槍@種現(xiàn)狀,我在班級開展了課外閱讀的調(diào)查研究,設置了如下問題:你如何選擇課外讀物?你怎樣安排課外閱讀時間?你會做讀書筆記和寫讀后感嗎?你認為課外閱讀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幫助?我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認真歸納和分析,記錄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的整體情況,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并未掌握課外閱讀的正確方法。
因此,我依托班級讀書群,借助讀書打卡活動,在線上指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例如,撰寫課外讀物指南,推薦質(zhì)量較高的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一般順序,例如先了解作者,指導學生搜集作者相關(guān)資料,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觀察目錄初步瀏覽整本書的情況,掌握故事梗概,梳理文章脈絡,為精細化閱讀打下基礎;在精讀作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印象深刻的語句,并指導學生做批注和摘抄,學習其中運用的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方法;親筆寫讀后感下水文,指導學生寫有質(zhì)量的讀后感,及時予以反饋,并對完成較認真的學生給予鼓勵,邀請他們參與分享,帶動全體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習得表達技巧,培養(yǎng)寫作興趣,營造濃厚的班級寫作氛圍。由此可見,“作文訓練應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的寫作實踐,使學生形成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過程”。[2]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因此,用好語文教材,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切入點,隨文滲透習作要點,開展片段習作訓練,是幫助學生寫好長文的關(guān)鍵。
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那么課文中蘊藏著哪些有價值的習作訓練點,在何處安排訓練,在何時練筆,寫些什么,并將它們進行編排歸類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我在研讀部編版語文教材時,對其中的習作訓練點進行了整合梳理,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例,我安排了如下四類課內(nèi)習作訓練。
一是對課文表達精彩之處進行仿寫。學習《桂花雨》這篇課文,我設計了如下小練筆: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是琦君心頭揮之不去的一抹鄉(xiāng)愁。課文中,作者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把“搖桂花”的過程寫得具體可感。你的童年有什么難忘的經(jīng)歷嗎?請你仿照課文第5段,抓住人物細節(jié),寫一個片段。
二是在課文表達空白之處進行補白。在《小島》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將軍看了看他們桌子上的罐頭,喉嚨哽了一下,說:“同志們……”。針對這段文字,我請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猜一猜將軍會說些什么,并把省略號內(nèi)容補充完整。
三是從文中感慨入手展開聯(lián)想。學習了《落花生》和《蟬》,我設計了這樣的習作訓練: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們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地作著貢獻;他們像“蟬”那樣品質(zhì)高潔,不需要借助外在的事物就能聲名遠播;由“花生”和“蟬”,你想到了誰?用一段話寫寫你身邊這樣的人。
四是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關(guān)鍵內(nèi)容。教學《獵人海力布》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從讀者、鄉(xiāng)親和海力布這三重視角進行寫作訓練: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你打算怎樣簡要介紹它的來歷?假如你是鄉(xiāng)親們,你會如何介紹“海力布”這塊石頭呢?假如你是海力布,你如何介紹自己變成石頭的過程呢?
一次次類型多樣的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不僅有效引導學生對文本的語言形式進行“臨摹”,更是引領(lǐng)他們對文本所傳達思想的“臨摹”,通過語段仿構(gòu)、篇章借鑒、情感移植、思想提煉,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涵養(yǎng)思維品質(zhì),拔節(jié)語言生長。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和歸宿。課堂上,我依托能引發(fā)共鳴的社會熱點事件,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游戲情境,創(chuàng)新習作表達的主題和形式,開展有意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寫詩是陶行知先生常用的一種教育方式。不管是面對兒童還是成人,他常常通過詩歌的形式,使生活的語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教育對接。
新冠疫情防控居家學習期間,我引導學生關(guān)注電視上、報紙上、社區(qū)里的抗疫英雄,啟發(fā)他們回想感動自己的某一個瞬間,開展詩歌創(chuàng)作指導。例如,一張被防護口罩勒紅的臉龐、一個義無反顧的背影、一顆紅指印等等,選取這些小的切入口表達真情實感,并親自撰寫下水文作為示范,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抗疫詩歌,富有鮮活的內(nèi)容、獨特的視角和真實的情感。
筆者下水文:
《紅指印》(節(jié)選)
灰蒙蒙的冬天
被一抹鮮紅擦亮
請戰(zhàn)書上的紅指印
捧出一顆顆勇敢躍動的心
你聽——
他們擂動激越的戰(zhàn)鼓
奏響為愛逆行的強音
請戰(zhàn)書上的紅指印
仿佛一枚枚
沉甸甸的黨徽
你瞧——
他們閃爍明亮的眸子
見證生死無畏的榮光
請戰(zhàn)書上的紅指印
綻開一朵朵
盎然怒放的梅花
你看——
他們傲霜斗雪的雄姿
詮釋攻堅克難的義舉
請戰(zhàn)書上的紅指印
燃起一束束
氤氳希望的火苗
你看——
他們厚重的防護服里
涌出沸騰滾燙的愛意
學生作品:
《春約》
春,如約而至,
卻找不到,盈盈的笑意,
她四處搜尋痕跡,
只看到城的空寂,和窗后的
驚悸,
嚇得直哭泣。
幸有天使助力,
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兩座大山拔地而起,
八方愛心緊緊凝集。
待春暖花開之時,
定赴春約,心懷希冀,
摘下口罩,重拾笑意,
共賞桃花灼灼,楊柳依依。
在我的指導和示范下,學生們以詩歌的名義,向奮斗一線的逆行者致以一份深深的敬意,表達一份誠懇的謝意,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不僅提升了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感恩能力。
同時,結(jié)合學生每天參與核酸檢測的實際情況,我引導他們聚焦真實的生活情境,仔細觀察核酸檢測中的“眾生相”,可以寫老人、小孩、青年人等不同群體做核酸時的不同細節(jié)和表現(xiàn),可以寫排隊、做核酸等不同階段的不同人的表現(xiàn),也可以寫大白、被檢測人、查碼志愿者的不同表現(xiàn),尤其要抓住印象深刻的、有趣的細節(jié)來寫。在動筆之前,我要求孩子們每天做好觀察筆記,積累一周的素材再開始創(chuàng)作,寫出真實靈動的、富有生活氣息、飽含真情實感的文字。有一位同學寫出了這樣細膩真實的文字:“被防護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白微微瞇起眼睛,熟練又細心地拿出一根細細長長的棉簽,讓我把口罩摘下來一點,我抬起頭,張開嘴,并發(fā)出‘啊’的聲音,隨后那根棉簽便伸向我的喉嚨,又在我的喉嚨里來回轉(zhuǎn)了幾圈,我立刻嗆了起來,感覺要嘔吐,眼淚都快出來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我還是感覺度日如年?!?/p>
鄧彤在《微型化寫作課程研究》中提出:“有效的寫作學習應該是精心設計寫作活動,然后將最關(guān)鍵的知識鑲嵌于這些活動之中,而不是學習大量脫離具體情境的靜態(tài)的‘寫作知識’。這是尊重寫作課程實踐性特征的要義所在。”[3]這讓我想起了很多學生每次拿到作文題時一籌莫展的情形,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缺乏真實有趣的生活體驗,無事可寫,無情可抒。因此,在習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趣的活動情境,幫助孩子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尤為重要。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體驗,我精心組織趣味陽光體育活動和競賽類游戲。例如,拍球、跳長繩、拔河、坐地起身等比賽,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并在課前有針對性地布置觀察任務,引導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真實生活、學習觀察細節(jié)、豐富心理體驗、洞察內(nèi)心活動、激活表達欲望,讓學生有話可說,再輔之以寫作技巧,幫助學生寫出細節(jié)豐滿、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在設計《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一課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課前、課中“護蛋”體驗情境。課堂上,我針對課前的“護蛋”任務,讓學生帶著雞蛋開展韻律操的體驗活動,并提醒他們在關(guān)注自我的同時仔細觀察其他同學。學生們樂在其中,通過交流真切的感受,心中所想噴薄而出,為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課堂上,我通過采訪學生,了解他們的所見所想,巧妙滲透表達方法。
通過本課的練筆,孩子們不僅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也解決了“怎么寫”的疑惑,同時還啟發(fā)他們思考如何護蛋,使他們懂得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不容易,增強了責任擔當意識,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一種“生活力”的培養(yǎng)。
列夫· 托爾斯泰說:“藝術(shù)起源于至微?!贝颂幍摹爸廖ⅰ敝傅氖悄切┨N含豐厚的細節(jié)。細節(jié)中往往包含著最真切、最飽滿的情感,而寫作就是以細節(jié)為抓手的個性化表達。微型習作教學不追求學生表達的完整性,而是要回歸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真切感受,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說真話、抒真情,從而追求語言表達和精神世界的融合。
王榮生教授指出,“寫作是特定語境中的書面表達”“寫作活動是在特定語境中構(gòu)造語篇”。[4]為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文字,同時充分發(fā)揮習作的育人價值,我設計了趣味微型寫作活動:每日輪流撰寫“感動班級”好人好事新聞稿,在“課前3分鐘新聞播報”活動中播報;感恩節(jié)為家人撰寫頒獎詞,例如“故事爸爸頒獎詞”“巧手媽媽頒獎詞”“勤儉爺爺我來夸”;義賣前撰寫產(chǎn)品說明書;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前撰寫垃圾分類倡議書;新年原創(chuàng)三條祝福短信發(fā)給最想祝福的人;犯錯后撰寫心理活動說明書等等。在創(chuàng)新微型習作表達主題和形式的過程中,使真實生活與寫作緊密連接,啟發(fā)學生愛觀察、勤思考、寫真事、抒真情,學會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生活力”。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寫作教學就是一種喚醒和誘導,寫作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實踐?;谏顚嵺`的習作教學,還寫作以真實,使寫作成為學生愉快的精神生活、積極的創(chuàng)造實踐和真實的生活展示,還能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陶行知先生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的生活力主張有明確的含義、寬廣的包容性、較強的操作性、有效的實施策略,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