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 211800]
沈從文以其抒情性小說享譽文壇,而輕沖突性的抒情性小說最特別之處就是在悠遠而空靈的意境刻畫之中蘊藏著獨特的敘事功能。本文從整體色塊的繼承、移植與再調(diào),明媚亮色的冰冷和壓抑,以及自然物象全方位的變形和象征三個方面來闡述改編電影《湘女蕭蕭》對其原著在抒情性意境中整體環(huán)境的還原與變形。
毋庸置疑,整部影片做到了湘西山水之景一體風格的再現(xiàn),還原了讀者心中水江澄澈的清泠和郁郁蔥蔥樹林下的寧靜,再現(xiàn)了漫山遍野富有活力和生機的梯田以及依山而建、高低錯落的吊腳小樓。其中,鄉(xiāng)野自然的原始和活力一覽無余,這無疑是對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的整體性環(huán)境的繼承。
除此之外,導演謝飛將寥寥千字的《蕭蕭》以“移花接木”的方式拓展出一幅真實而迂腐的封閉鄉(xiāng)村的習俗畫卷。在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湘西風光的同時,展現(xiàn)出邊遠湘西中的人情風光。
影片一開場就將《邊城》中的地標型建筑“白塔”在碧波蕩漾間呈現(xiàn)出來,渡船中載著即將嫁到春官家的新娘子蕭蕭,這是與《邊城》一脈相承的:“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爭著作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地攀引纜索,讓船緩緩地過去?!倍谛[的拜堂儀式中,蕭蕭與一只雞公,而非新郎春官,進行著一場可笑而愚昧的婚禮,這是來自《長河》中的習俗:“這些小女子年紀十二三歲,穿了件印花洋布褲子過門,用一只雄雞陪伴拜過天地祖先后,就取得了童養(yǎng)媳的身份。”
而電影中因出軌被施以“沉潭”處罰的巧秀娘,衣服被剝得精光,被人捆縛成扭曲的模樣,脖頸處纏繞著沉重的石磨,于河中央處被無情推下,直至發(fā)出一聲凄厲的“啊”后就再無聲響——這場觸目驚心的“沉潭”,正是從沈從文另一部小說《巧秀和冬生》中移植而來:“那些年青無知好事者,即刻就把繩索和磨石找來……年青族中人,即在祠堂外把那小寡婦上下衣服剝個精光,兩手縛定,背上負了面小石磨,并用藤葛緊緊把石磨扣在頸脖上……把小寡婦擁到溪口,上了一只小船,沉默著向溪口上游長潭劃去……冷不防一下子把那小寡婦就掀下了水……頸背上懸系的那面石磨相當重,隨即打著旋向下直沉。一陣子水泡向上翻,接著是水天平靜?!笨梢哉f,導演謝飛遍覽沈從文之書,才使得其電影無處不以湘西的風土人情為基礎,呈現(xiàn)出瑰奇而獨特的湘西風光,但不難發(fā)現(xiàn),在風俗的背后,影片在迂腐保守的鄉(xiāng)村氣息的浸染下呈現(xiàn)出一股陰冷而詭譎的色彩。①
在高低錯落的鄉(xiāng)村小屋中,總有破敗沒落的殘缺老舊之感;在喜慶歡快的婚娶之事外,還保留著扭曲人性的沉潭舊習、壓抑生長的裹胸觀念和愚昧落后、世代相襲的童養(yǎng)媳制度;再爛漫自然的山歌,再清麗迷蒙的山水也無法抹去老舊而壓抑的情調(diào)。
除此之外,全片還采用以冷灰色為主的暗色調(diào),在青山綠水間始終缺乏一股明媚之色,水碓石磨、黑漆漆的縣城社戲甚至山林蘆葦都有意蒙上晦暗的面紗。黑洞洞的祠堂、漆黑一片的河塘,總會在絲絲涼意中牽引著觀眾。尤其在沉潭戲的畫面里,舉目都是凝重的夜色,在水汽迷蒙中幽深與黑暗好像在隱隱蔓延。
在古樸優(yōu)美的湘西地區(qū)風俗畫卷中,嘹亮舒揚的山歌也有時而壓抑晦澀的時候;迷蒙清冷的湘江山水也有著陰暗幽深的色調(diào)。再加之遠多于小說《蕭蕭》的壓抑禁欲的鄉(xiāng)土習俗的鋪陳,使得電影《湘女蕭蕭》在古樸中始終無法擺脫愚昧壓抑的氛圍,這與全片直指封建閉鎖幽暗的文化習俗,大力批判封建禁欲主義的主題不無關系。而這無疑是對沈從文“供奉人性的希臘小廟”的精神性顛覆。
整部影片最為明亮的兩處便是婚禮時分迎接蕭蕭拜堂時的紅色和巧秀娘沉潭時滿山熊熊燃燒的火把的黃色光芒,可這兩抹亮色并未帶給觀眾以溫暖柔軟的色澤,而是在主色調(diào)——晦暗灰色的基調(diào)下,迸發(fā)出難以抗衡悲劇命運的悲哀與絕望。②
婚禮本應是熱鬧歡喜的人生大喜之事,可每個觀眾都從影片中封閉愚昧的鄉(xiāng)村童養(yǎng)媳制度中感受到蕭蕭所背負的悲哀懵懂的陰影。更不幸的是,因春官年紀過小,無法靜站完成禮儀,婆家竟用公雞代替新郎,隱隱暗示了蕭蕭的命運因童養(yǎng)媳制度而必然走向悲劇。在咿咿呀呀的嗩吶聲中,在時而歡喜高昂時而嗚咽沉重的配樂中,借助紅艷色澤的反襯,電影中壓抑的氛圍已經(jīng)呼之欲出。
而在原著《蕭蕭》中,婚禮的描摹只是一筆帶過的事端:“蕭蕭做媳婦就不哭……出嫁只是從這家轉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這女人還只是笑。她又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婦了?!惫P端中只有單純而稚嫩的少女,而全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批判和啟蒙,色調(diào)是淡紅色的,而非冰冷而壓抑的鮮紅色。
巧秀娘被沉潭時漫山遍野熊熊燃燒的火把,象征著腐朽和黑暗之光遮蔽了人性之光。當她被處死時,蔭翳的天色中飄蕩著的只有明燦的火把,這燃燒的是群體的愚昧,更是封建觀念的殘酷。在青黑色的天空之下,藍白色的迷霧騰起,人影迷亂,只剩下或大或小搖曳的火光在閃爍,象征著一個人的站立,可無數(shù)的火把聚集在一起,群體無意識的狂熱共同點起了最大的篝火,在這場篝火中,人性與人命盡數(shù)燃燒;直至火把最終熄滅,巧秀娘也消失不見?;靵y雜繁的弦樂和哀戚的笛聲相互交織,時而麻木時而恐懼的臉龐快速閃過,無一人想著去拯救巧秀娘。在熾熱的黃色火團中,只偶爾窺得被綁縛石磨盤的巧秀娘一面,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暗夜里的悲哀與絕望。這樣的光芒是恐怖的,更是沉痛壓抑的。
而在原著《蕭蕭》之中,巧秀娘這位青年喪夫的小寡婦的故事是全然不存在的,電影中將其命運中“喪夫——干苦活——偷情——被捉奸——被沉潭”作為蕭蕭故事線中相對應的暗線表現(xiàn)出來,正是將女性群像在腐朽保守的湘西落后農(nóng)村中的痛苦壓抑集中展示出來,“魯迅式”的批判意味不言而喻。
在以抒情性為主的電影世界里,自然物象往往掙脫事物本身,成為意象化的產(chǎn)物。在謝飛導演的《湘女蕭蕭》中,水碓、嬌花和甘蔗林、石磨盤三者共同成為全片情節(jié)推進的象征,具有別樣的敘事特質(zhì)。這完全架空于原著的自然物象,表露出對小說《蕭蕭》的反叛式的表達和批判式的態(tài)度。
作為南方農(nóng)村代表性的農(nóng)具之一水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現(xiàn),而在時光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上下不停舂米的碓桿正象征著蕭蕭的成長也如碓桿一般,無法扭轉時光的流轉,隨著一下又一下的舂米,蕭蕭的身體也一點一點地發(fā)育起來了。
這個意象無疑是導演有意安排的,每逢時節(jié)的變遷、故事新情節(jié)的介入,形象化的水碓都會以時間分割者的意象被呈現(xiàn)出來,代表著時光的流轉。全片四次出現(xiàn)的大水車將蕭蕭的人生劃分為四個階段——幼、青、孕、長。③首次是蕭蕭以童養(yǎng)媳的身份剛剛嫁入春官家,水碓旁的雜草叢生正預示著尚處于童年期的蕭蕭仍非常稚嫩,正要蓬勃地生長著。第二次是蕭蕭逐漸步入生理上的成熟期,在青年階段,蓬勃的愛意與情欲以身體為載體催促著蕭蕭自由地尋找愛人,不斷沖破封閉保守的鄉(xiāng)間習俗,與花狗熱烈地相愛。第三次是枯黃視野旁的水碓,碓桿依然在捶打米粒,但凋零的落葉帶來了蕭瑟的氣息,也帶來意外懷孕的蕭蕭的悲劇。最后是新草萌芽中的水碓,油菜花田爛漫開放,在歡快與陰郁并存的嗩吶竹笛聲中,既是蕭蕭作為長輩迎來新生,也是整個村落又一次踏入童養(yǎng)媳的悲劇之中,在時空的輪回里,不幸又再一次重演。完全脫胎于導演內(nèi)心的水碓這一意象,正將時光不斷流逝卻始終是悲劇輪回的見證者這一意味傳遞出來。
在蕭蕭與花狗正式相愛交歡之后,花朵與甘蔗林共同串聯(lián)起二人情感“相愛——懷孕——分手”的全過程。
嬌花正象征著美好情誼的表達,在贈予對象的不斷轉變中,女主人公蕭蕭的情感世界也在變化著:在起初調(diào)情時,花狗一面唱著調(diào)笑童養(yǎng)媳的葷歌,一面在進城后,映著夕陽晚波的余暉,送給蕭蕭象征著愛情的繡花。而在又一次的進城路上,又一次的輪回里,落葉紛飛,花狗也早已偷跑。這啞巴哥安撫不了春官而送出的落葉花,正赤裸裸地將蕭蕭愛人離去、人性重被壓抑的苦悶透露出來。最后當蕭蕭逃亡失敗后,春官在探望蕭蕭時又一次送出了花朵,這份單純的善意,是一次美好與人性的傳遞,更是蕭蕭徹底擺脫與花狗的愛情的轉折點,蕭蕭開始步入新的輪回。
而甘蔗林作為這個落后小鄉(xiāng)村的隱秘之地,總是呈現(xiàn)著蕭蕭和花狗最真實的心意和想法:在夏季昂揚生長的甘蔗林里,二人一踏入這個隱蔽之地就開始熱烈地擁抱和親吻,這是自由與激情悄然蔓延的快樂。而當秋季再次相逢在甘蔗林時,二人被突如其來的懷孕的消息嚇得驚慌無措,相互抱怨,這是二人無力抗爭沉疴痼疾的逃避和無奈。而當蕭蕭再次來到甘蔗林時,就是得知花狗逃跑,在曾經(jīng)相愛的玉米地里狂奔著找尋花狗。她尋找時的焦急、無奈,直至最后再也找不到的苦悶、懊恨,使勁地砸著荒草和大地的種種舉動,和著狂風吹打著草葉,江流聲、狂風聲和哭嚎聲交織的聲浪,直白地將蕭蕭無力挽回而悲痛欲絕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將滿地愁緒的怒號和惆悵怒吼出來。毋庸置疑,甘蔗林這一場域正代表著生命力與愛情的勃發(fā)與消逝,在隱秘之中,不顧一切的愛情和自由生長的人性悄然地與保守壓抑的習俗對抗,又悄然失敗,埋葬在甘蔗林里。嬌花與甘蔗林共同串聯(lián)出全片蕭蕭與花狗情感蛻變與掙扎的全過程。
石磨與碾坊同樣是勞動人民在不斷的生產(chǎn)勞動實踐中智慧成果的結晶,但又以其特殊的結構構造,成為《湘女蕭蕭》影片中最有批判力度、最別具一格的意象。
在全片中,石磨盤多次出現(xiàn),不完全統(tǒng)計有六次之多。首次出現(xiàn)就是花狗和蕭蕭第一次在碾坊里偷情,磨坊里嘩啦啦的水聲和碾壓聲正是二人現(xiàn)實中交合的保護傘,而碾盤中同時有著陰陽兩面不斷嚙合的石磨,在隨著水流不斷的輪轉和緊密的咬合中,正象征著美好的性愛。④這一處隨著水流肆意流淌,不斷咬合的石磨盤正是自然人性與熾熱愛情沖破陳規(guī)之后的最好象征。
而此后石磨更是頻繁出現(xiàn):巧秀娘偷情被抓后,就一直被束縛在石磨上;沉潭時,也同樣是石磨使其難以掙脫,喪失生命;春官母親在和老媽子談論沉潭事件時也在推拉著石磨;花狗逃走后,懷孕的蕭蕭身處碾坊之中正是看著石磨,才回憶起當時既歡喜又不堪的時刻,開始瘋狂捶打自己的肚子;在婆婆商量變賣蕭蕭時,蕭蕭就只能緊緊挨著石磨坐著。⑤以巧秀娘被沉潭一事為例,不難看出此時石磨早已成為愚昧習俗的幫兇和象征,隱喻著封建禮教對人性的碾壓。巧秀娘脖頸上被縛著的磨盤,不僅是婦女出軌后被沉潭的懲罰,更是束縛在婦女頭顱上的一份難以承受之重,是生命無法盡情追逐愛情、追逐自由的鐐銬和枷鎖。每一個女子被如石磨一般沉重而死板的落后習俗束縛后,都會發(fā)出沉潭窒息前瀕死的一聲吶喊,這是痛苦與絕望的號叫。
石磨的命運輪回在每一個女子身上,在縱享愛情的歡愉與保守習俗壓抑的痛苦之間,每一位女子都在掙扎。毋庸置疑,石磨與碾坊這一意象是全片最具批判力度的意象。
現(xiàn)代小說家在對鄉(xiāng)土風俗描寫時大凡持有兩種態(tài)度:一是啟蒙性的批判,二是詩意化的審美。⑥沈從文以普照的人性之光成為詩意化審美的代表。但謝飛導演在改編《湘女蕭蕭》時,雖在形似中描摹了湘西清麗舒揚的山水與習俗,但風俗、環(huán)境、色調(diào)和意象中處處都有主題性的暗示與隱喻。導演將一切悲劇的根源歸結為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所以影片的整體環(huán)境意象和色調(diào)氛圍都透露出一種壓抑而晦暗的色彩。筆者認為這是20世紀80年代啟蒙意識復蘇的產(chǎn)物。在電影中,愚昧、落后、苦痛、無助交織其中,將沈從文自身的湘西氣息盡數(shù)揮散,這無疑是謝飛擺脫沈從文原著的自我意識的“再創(chuàng)造”,是將“希臘小廟”改造成悶死愚民的“鐵屋子”的“魯迅式”的故事的精神性的顛覆。
①④⑥ 胡斌:《一次精彩的“誤讀”——從沈從文的〈蕭蕭〉到謝飛的〈湘女蕭蕭〉》,《寫作》2012年第23期,第23—25頁。
②⑤ 楊浩:《沈從文小說電影改編研究》,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學位論文。
③ 李天福、孔優(yōu)優(yōu):《人生或若一盞沙漏——電影〈湘女蕭蕭〉的深度解讀》,《電影文學》2015年第13期,第59—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