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波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在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召開的第五屆“海鹽慈善獎”表彰大會上,表彰席的一個座位依舊空著。這個空置的座位上貼著“金粟緣人”的標簽,這已是這位神秘人士連續(xù)第8年匿名捐款100萬元。多年來,“金粟緣人”引發(fā)過很多猜測:從名字推測,他可能是激浦鎮(zhèn)人,因為鎮(zhèn)上有一座千年古剎金粟寺;捐贈數(shù)額這么大,他應(yīng)該是個大老板;也許他曾經(jīng)受過好心人幫助,所以才以這種方式報恩。
有電話號碼,有打款地址,要找到“金粟緣人”并不是難事。我們是否要找到“金粟緣人”并進行宣傳呢?很多人參與了討論,網(wǎng)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講述“金粟緣人”連續(xù)8年匿名捐款100萬元,引發(fā)人們猜測。就是否要找到“金粟緣人”并進行宣傳的問題,很多人參與了討論,網(wǎng)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材料引導(dǎo)我們思考如何對待匿名愛心人士和其善舉的問題,思考如何平衡尊重隱私、尊重他人意愿與媒體、社會介入的問題。
(1)尊重隱私,尊重愛心人士的意愿?!敖鹚诰壢恕睒酚谥?,不愿曝光,我們要尊重他人的隱私、他人善意的付出。
(2)弘揚愛心善舉比宣傳個人更重要。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愛心善舉,我們要弘揚宣傳,這比只宣傳某個人意義更大。
(3)尊重隱私,把握好媒體介入尺度。作為媒體,在采訪人物時,要掌握尺度,理解、尊重被采訪人,凡事過猶不及,唯有理解他人,才能做得更好。
(4)尋找愛心人士,弘揚正能量。
【學(xué)生佳作】
給善舉以敬意,守大愛之格局
□黃山一考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人用以形容勤懇教人求知的老師。我覺得,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位匿名的慈善家。
在浙江嘉興召開的“海鹽慈善獎”表彰大會上,一席空缺,“金粟緣人”是其空蕩座位上的標簽。很多個春秋,拼湊了人們對他的記憶,連續(xù)八年捐贈數(shù)額巨大的善款,卻仍低調(diào)行事,默默傳遞溫暖。好似一縷清風(fēng)拂過你我身邊,好似生命清泉里倒掛的一泓明月,好似北方冬天的暖陽?!敖鹚诰壢恕钡墓饷⒕腿缃鹱右话悖只貧w了粟的平實無華,他與被幫助者結(jié)下善緣,留下美好愿望,默默守護他們的悲歡。
不知名諱卻留下這如許厚重,不愿透露姓名卻在方寸之間有大成,他的格局與深度應(yīng)受到尊重和守護。但是否需要找到“金粟緣人”本人,我覺得大可不必。我們熟知錢鍾書先生對一位深喜其《圍城》而想要見他的讀者說的那句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好就行了,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這番話令這位讀者羞赧,他為自己的打擾羞愧,從而更明白了何為格局。
回望2004年,青島一女子用“微塵”之名捐款,在人們尋找“微塵”時,一個又一個“微塵”出現(xiàn)……青島市紅十字會收到的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愛心涌現(xiàn),默默奉獻,“微塵”當(dāng)選“200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這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愛,這大愛無聲,但足以動人。
當(dāng)人們渴望去了解“金粟緣人”這位神秘人士,嘗試用各種途徑去進入其生活,殊不知這是一種打擾。但當(dāng)我們懂得,“金粟緣人”和無數(shù)“微塵”在發(fā)光、在傳遞溫暖,“賢者狎而敬之”,我們便受到了精神的洗禮,也會在內(nèi)心感到溫暖的那一刻,開始向往著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當(dāng)年高調(diào)搞慈善的陳光標,引發(fā)社會爭議,最終只能選擇低調(diào)行事。不被外界輿情所支配,不被虛名所捆綁,哪怕默默無聞,“金粟緣人”們也勝卻人間無數(shù)。
被稱為“中國首善”的曹德旺,自1983年第一次捐款,到2020年,個人累計捐款達120億元,讓人敬佩。但是他說:“我應(yīng)該不算是中國首善,首善是袁隆平,他用專業(yè)技術(shù)幫助了中國很多貧困農(nóng)民渡過難關(guān),這個叫善良。我只是有錢人,捐了一點錢而已?!痹谒磥恚壬频慕K極目的是構(gòu)建和諧的社會,促進社會發(fā)展,所以謙虛、誠實、遵紀守法、愛護員工、尊重公共秩序,這都是慈善?!安皇蔷桢X就是慈善?!边@才是善良的本義,這才回歸到做慈善的初心。
且聽風(fēng)吟,靜待花開,“金粟緣人”這朵花正默默綻放著,我們該予以敬意,默默欣賞,知其心有一團火足以點亮美好,并在其影響下去點亮更多的美好,給善舉以敬意,守大愛之格局。
|教師點評|
對稱性標題,旗幟鮮明地表明作者觀點。文章開篇,以陶行知名句入文,引出觀點,再結(jié)合材料提出對“金粟緣人”的贊譽。在論述過程中,列舉錢鍾書婉拒見面、“微塵”當(dāng)選的事件,然后舉出陳光標的例子進行正反論證,最后給出曹德旺的事例,進一步升華觀點,層層遞進分析,觀點不斷深入,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