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葉琦 仇恒佳
摘要:目的:繪畫藝術作為人類特有的藝術審美創(chuàng)造,深深植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哲學思想的土壤中。深受傳統(tǒng)儒道禪哲學思想浸染和影響的中國畫,有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質。方法:文章從中國畫的審美意識、生命精神、人格理想、筆墨語言等方面著手,將中國畫置于宏觀哲學視域下加以觀照和研究,深入探討、挖掘中國畫的藝術特質。結果:從哲學視域對中國畫進行研究,把握其不同于西方古典繪畫寫實主義的“似”與現(xiàn)代抽象主義的“不似”兩極對立的風格,中國畫具有“似與不似”寫意性的審美意趣;在氣化哲學的影響下,中國畫形成了“氣韻生動”的生命精神的表達與追求;儒道兩家重人倫的“有為”與尚自由的“無為”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塑造了中國畫注重德性修養(yǎng)和追求生命自由的個體人格獨立的理想境界;中國傳統(tǒng)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哲學思想,影響和造就了中國畫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虛實相生”陰陽互滲互生的用筆用墨特點。結論:全面探索總結中國畫的藝術特質,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國畫的傳承和發(fā)展,使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畫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fā)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與生機。
關鍵詞:中國畫;藝術特質;哲學視域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4-00-04
0 引言
繪畫藝術是人類特有的藝術審美創(chuàng)造,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繪畫形式。不同的藝術語言,無不打上各個民族思想文化、哲學思維的深刻烙印,可以說,哲學思想是一切繪畫藝術的生長之根、生命之魂。深沉厚重的孔孟儒學、放曠飄逸的老莊道學以及本土化空寂靜凈的禪宗佛學,無不為中國畫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精神底色和生命印記。對中國畫的研究,應置于宏觀的哲學視域下進行,才能更精準、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藝術特質,從而更好地推動中國畫傳承與發(fā)展。
1 “似與不似”寫意性的審美意識
西方古典主義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模仿自然,這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主張的“模仿說”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西方古典繪畫強調對客觀存在的自然萬物進行模仿再現(xiàn),追求“形似”,具有寫實性的審美特征。例如,西方人物繪畫將古希臘的三維雕塑移寫于二維的畫面上,以透視法、解剖學、光影凸凹的明暗暈染,再現(xiàn)人物立體的真實感。西方現(xiàn)代藝術則受實證主義、唯意志論、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等哲學思想的影響,走向另一個極端,主張藝術的本質應該“自我表現(xiàn)”,完全脫離了物象形態(tài)。
與西方古典繪畫追求“形似”的寫實主義和現(xiàn)代繪畫“不似”的抽象主義風格不同,中國畫在源起、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走上了“似與不似”寫意性的審美之路?!吨芤住は缔o上》有云,“圣人立象以盡意”?!坝^物取象”和“象以盡意”的思維方式[1],深刻影響了中國畫寫意性的審美意識。中國畫是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攝取“象”,這個“象”既有對客觀自然再現(xiàn)之“似”,又有“盡意”的意涵表現(xiàn)之“不似”。中國畫所傳達的物象是“意象”“心象”,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畫家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中國畫的藝術本質在于表現(xiàn)客觀自然與畫家主體精神之間的高度凝練合一。
東晉畫家顧愷之受兩漢以來的形神論、魏晉玄學以及人物品藻之風的影響,提出了“遷想妙得”“傳神寫照”“以形寫神”等藝術觀點?!皞魃駥懻铡笨梢哉f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寫意精神的核心。這里的“神”是指畫家的主體精神在“遷想妙得”中把握所描繪對象的內在本質,是主觀世界的表現(xiàn)與客觀世界的再現(xiàn)的有機統(tǒng)一。顧愷之所繪的《女史箴圖》,用富有抽象性和韻律感的、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絲線描勾畫出神態(tài)宛然、端莊嫻靜、各具風神的古代宮廷女性形象,深寄了作者傳達儒家教化諷諫的思想內涵,體現(xiàn)了畫家的主體精神與所繪對象個性風采的融合統(tǒng)一。
中國畫以“神”為中心,寫形只是為達到傳神寫意的目的。宋元時期,隨著文人意識的崛起,繪畫創(chuàng)作更加重神輕形,追求象外之意、韻外之致,注重畫中的神韻意涵。歐陽修詩云,“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蘇軾也表達了“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的藝術主張,這可以說是中國藝術重氣韻輕形似最經典的表述。倪云林直陳,“吾作畫,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抒胸中之逸氣耳”。
明清以降,藝術理論中出現(xiàn)了“不似之似”說。石濤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他又進一步表達:“天地渾融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在石濤看來,繪畫表現(xiàn)的最高原則是寫“意”,而非畫“象”,天地自然萬物當以“不似之似似之”,這已成為中國藝術的一條重要原則。黃賓虹所云,“惟絕似又絕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畫”,以及齊白石所言,“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可以說是這一原則的最好詮釋。中國畫不是“不似”,也不是“似”,既不具象,也不抽象,不像西方繪畫藝術處于對立的兩極,而是斟酌于形神之際,徘徊于似與不似之間,著重表現(xiàn)的是心靈熔鑄的意象世界。
2 “氣韻生動”生命精神的表達
“天地之大德曰生”,重視生生之德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色。中國氣化哲學認為宇宙中唯一氣運行,“通天下一氣耳”。氣分而為陰陽,陰陽鼓蕩交和化生萬物。“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fā)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2]宇宙萬物皆稟天地陰陽之氣以化生,這生生不已的陰陽二氣鼓蕩交織成有節(jié)奏的生命。氣化哲學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美學和中國畫的發(fā)展方向,產生了中國美學和中國畫重視生命的傾向。
南朝齊畫家謝赫在其繪畫理論專著《古畫品錄》中系統(tǒng)地提出了“六法論”。在六法中,“氣韻生動”位列第一,這是在氣化哲學影響下所形成的重要的審美標準?!傲ň?,萬古不移”。六法不僅是中國畫的“作畫之矩”,也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原則。氣韻生動為六法之精髓,“是中國畫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是評畫的最高標準”[3]。
清方薰認為:“‘氣韻生動為第一義,然必以氣為主,氣盛則縱橫揮灑,機無滯礙,其間韻自生動矣。”[4]這里的“氣”既有宇宙天地的生生之氣,又含有畫家生命意識、生命情懷所熔鑄的作品的生命精神與活力。葉朗先生認為,“‘氣作為一個美學范疇,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藝術家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頭,同時也構成藝術作品的生命”[5]?!绊崱睘橐繇?、聲韻,是形式中所蘊之音樂感?!绊崱币浴皻狻睘槟富?,伴隨“氣”而生成。清唐岱謂:“有氣則有韻,無氣則板呆矣。”氣以包韻,韻以體氣,生生而有節(jié)奏和韻律。宗白華先生認為,“氣韻,就是宇宙中鼓動萬物的‘氣的節(jié)奏、和諧”[6]。氣韻生動作為中國美學和繪畫理論的最高原則,強調藝術要有活潑潑的生命感,體現(xiàn)出對“生生而有節(jié)奏”的生命精神的表達與追求。傅抱石也指出,“氣韻生動”作為中國畫學上的最高原則,其價值在于“動”,而“動”不僅產生藝術的真正生命要素,而且豐沛之。有了生命,時空是不能限制它的[7]。
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無論是山光水色、茂林修竹、春花秋月、鳶飛魚躍、鶯歌燕舞、蝶飛蜂逐、馬嘶人喧、蕭寺村煙,乃至衰草枯木、僵石槁樹,無不天機流蕩、生意盎然、生趣充沛,傳達出活潑的生命精神。元代理學家袁桷在評論趙子昂的《枯木竹石圖》時,就從枯木中窺出了“無邊春”,在枯木中看出了“春意”,體悟到了廣大無邊的生命精神。
3 “天人合一”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
“天人合一”思想不僅是中國哲學的基本觀念,也是中國藝術重要的哲學基石?!疤烊撕弦弧庇^念起源于上古先民的天地、祖先崇拜,后演進為對天命的認同和敬畏。殷商時代,這一理念漸漸浸入“德”的內涵,商周易代后,周公創(chuàng)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將道德理性的因子注入傳統(tǒng)的天命信仰中,可視之為天人觀念的發(fā)軔。孟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最早系統(tǒng)闡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他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只有充實、發(fā)揮、涵養(yǎng)心性,才可以達到“知天”“事天”的境界。同時,孟子提出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特別強調個體人格的完成?!翱捎^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保?]孟子將個體人格分為善、信、美、大、圣、神六個層次,其中,美、大、圣、神的區(qū)分是針對人格美而言的,六個層次實際是“善、真、美”三個層次人格的凝練與延展。孟子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開了宋明理學天道與心性統(tǒng)一的先河。
儒家以人合天的、“有為”的人倫道德屬性,內在規(guī)定了中國畫注重德性修養(yǎng)和主體人格精神的養(yǎng)成。文人畫,被稱為心畫,是畫家心靈、生命和人格精神的映現(xiàn)與外化。中國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愛寫梅、蘭、竹、菊“四君子”,實際是在具有比德意味的花卉中寄寓自己的情懷和人格精神。例如,元代王冕善畫墨梅,并在題畫詩中表達了愿與墨梅一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高潔自重、不同流合污的高蹈品格。宋末元初鄭思肖寫蘭,疏花簡葉,根不著土,蘊含著深沉的思宋之悲情;畫寒菊則在題畫詩中傳達了“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高傲氣節(jié)與襟懷。鄭板橋一生喜寫竹,所畫的竹子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和倔強不屈的精神。其曾為筆下的巖竹題詠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睂懼衲耸菍懭?,體現(xiàn)了鄭板橋剛正不阿、正直不屈的倔強人格,以及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錚錚風骨。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儒家的人倫道德屬性,是建立在自然形態(tài)基礎上的,實際是“以天合天”的、“無為”的、順乎自然的屬性。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都要遵循道的自然而然狀態(tài)。莊子認為“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道家反對人為,主張順應本性,自然無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不為物役,擺脫一切羈絆和束縛,追求心靈曠達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自由人格,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超脫社會功利和塵俗捆綁,“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超逸境界。道家“心游物外”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動了富于隱逸性格的山水畫的興起與發(fā)展,也為文人士大夫在儒家人倫道德教化之外,開拓了一片與天地上下同流的精神自由的空間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六朝之時,山水畫初興,顧愷之畫東晉名士謝幼輿在巖石間,謂“此子宜置丘壑中”。今傳趙子昂所繪《謝幼輿丘壑圖》,翳然林水,自有林下一種風流。宋元之際是山水畫成熟時期,元代異族統(tǒng)治的歧視政策,文人無仕進之路,往往寄情山水,優(yōu)游林泉,在自然山水間安頓郁憤的心靈?!霸募摇敝坏膮擎?zhèn)擅畫漁夫圖,《蘆花寒雁圖》是其漁隱題材的代表作。畫中遠山連綿,草木蔥蘢,江天遼闊;中景隨風搖曳的蘆塘深處,一葉孤舟橫斜,船頭漁父須髯飄拂,仰首遠眺,不遠處兩只寒雁向畫外飛去,打破了蘆塘的寂靜。整幅畫作呈現(xiàn)出一派空曠蕭疏平寧的意境。吳鎮(zhèn)在畫上自題“點點青山照水光,飛飛寒雁背人忙。沖小浦,轉橫塘,蘆花兩岸一朝霜”,生動地詮釋出作品的意蘊。吳鎮(zhèn)人品高潔,終身韜晦自守,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漁夫圖》,表現(xiàn)的多是對超脫世俗的向往,這正是他自身思想志趣和自由人格的寫照。中國畫是人格與藝術融合凝結的產物。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畫家將自己的生命情感、思想志趣和人格理想融入和投射到作品中,從而使繪畫物化為追求心靈自由與超越,以及個體人格獨立的精神象征。
4 “虛實相生”陰陽互滲互生的筆墨語言
《周易·系辭上》寫“一陰一陽之謂道”。南宋理學家朱熹在《讀易綱領》中進一步闡說:“天地之間,無往而非陰陽: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皆是陰陽之理?!保?]可見,中國傳統(tǒng)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哲學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畫筆墨語言的表達。中國畫的筆墨語言無不體現(xiàn)“虛實相生”陰陽互滲互生的用筆用墨特點。中國畫用筆講究筆法、筆意,力透紙背的骨法用筆與變化多端的五彩之墨妙合一體,體現(xiàn)出干濕、濃淡、枯潤、松緊、疏密、聚散、開合、動靜、疾徐、輕重等“虛實相生”的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自然律動變化?!疤搶嶊P系是中國畫最根本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10]唐岱在《繪事發(fā)微》中指出,“古人之作畫,以筆之動為陽,以墨之靜而為陰。以筆取氣為陽,以墨生彩為陰。體陰陽以用筆墨,每一畫成,大而丘壑位置,小而樹石沙水,無一筆不精當,無一點不生動,是其功力純熟,以筆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其畫所以稱獨絕也”[11]。
深得中國畫筆墨精髓的近代畫家黃賓虹先生主張“論用筆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從筆出”,并總結出了“五筆七墨法”,成為中國畫畫法集大成者。用筆五法為“平、圓、留、重、變”,其法度謹嚴而又富于變化;“濃、淡、破、積、潑、焦、宿”為七墨法,交替靈活運用,尤善用宿墨、積墨,摻和新墨和用水,產生多種墨色的神奇效果,且與筆法不離不舍,可謂“體陰陽以用筆墨”?!拔骞P七墨法”既是黃賓虹先生對前人筆墨用法的全面系統(tǒng)總結,又融入了自己的實踐加以豐富、闡述和生發(fā),為中國畫筆墨境界的發(fā)展提供了難能可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支撐。黃賓虹先生晚年的作品筆墨蒼勁、渾厚華滋、神采煥然、自然天成,畫面章法井然,講究疏密、留白、透氣。千筆萬筆層層疊加的黝黑透亮的叢樹山巒,與或是煙云或是泉水的留白錯綜呼應,虛實相生,黑白相生,陰陽互滲咬合,呈現(xiàn)出勃勃的生命力。正所謂“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而“稱獨絕也”。
5 結語
中國畫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土壤,從哲學視域對中國畫進行觀照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畫寫意性的審美意趣,對生命精神與人格理想的追求,以及陰陽互滲互生的筆墨語言等藝術特質,從而更好地推動中國畫在新時期傳承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易[M].郭彧,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1.
[2] 莊子[M].楊柳橋,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32.
[3] 白珂.探析中國畫在繪畫藝術中的地位和價值[J].書畫視界,2018(2):36.
[4] 方薰.山靜居畫論[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21.
[5]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219.
[6]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1.
[7] 承名世.傅抱石藝術隨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105.
[8] 樊維艷.中國哲學視野下的中國畫學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47.
[9] 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159.
[10] 段韡.中國哲學與中國畫的虛實觀念札記[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6(1):121.
[11] 余建華.中國畫論類編:下[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864.
作者簡介:張敏(1965—),女,安徽淮南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哲學、農耕文化、美術教育。
葉琦(1979—),男,江西上饒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高等職業(yè)教育管理與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農耕文化。
仇恒佳(1964—),男,安徽淮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
向:高等職業(yè)教育管理、生態(tài)農業(yè)。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項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農耕文化融入農業(y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SJSZ0860;2020年度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課題“農業(yè)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創(chuàng)新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SNGZ-ZDZX-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