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萌
(內蒙古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呼和浩特 011517)
[內容提要] 和親是古代諸政權間一種重要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早期突厥與西魏、北周之間也通過和親,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西魏因和親出塞的公主有長樂公主,北周入塞的有阿史那公主。爬梳相關史料,探究長樂公主出塞前背景,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定親時間,迎阿史那公主的和親使者構成與身份條件,阿史那公主與北周武帝正式和親時間。
《周書》記載,突厥名源于“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謂兜鍪為‘突厥’遂因以為號焉”,之后“經數世,相與出穴,臣于茹茹”,成為柔然的“鐵工”①〔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7頁。。
南北朝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六月,突厥首領土門與西魏長樂公主和親,為突厥與中原和親之始。②〔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8頁。北周保定五年(565 年),北周武帝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處迎接阿史那公主。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的三月,突厥阿史那公主在迎親使者的護送下,前往長安與北周武帝成親。③〔唐〕李延壽:《北史》卷10《高祖武帝》,中華書局,1974年,第354頁。
突厥早期和親對象較為復雜,因此,通過爬梳相關史料發(fā)現,南北朝時期突厥與南北朝西魏、北周之間和親研究,目前學界仍有爭議或疏于考證,這恰恰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
南北朝時期因突厥、柔然的實力與地位不均衡,柔然拒絕與突厥和親。而之后突厥與南北朝西魏建立的和親關系,又促使突厥、柔然的實力與地位發(fā)生了轉變。根據《周書》記載,西魏長樂公主是中原政權與突厥最早和親的公主,建立起西魏和突厥的軍事聯盟,對柔然的衰敗產生了重要影響,并由此開創(chuàng)了中原政權與突厥和親的先例,為后世諸政權的和親提供了重要借鑒。
關于突厥首領土門向西魏求婚的背景,學界有多種觀點,一種以崔明德為代表,認為,“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鐵勒出兵柔然。突厥首領土門率兵積極配合,很快將柔然打敗,俘獲柔然50 000 余落,突厥由此強盛起來,開始與柔然分庭抗禮,派人向柔然求婚,”①崔明德:《中國古代和親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6頁。在遭到拒絕后,突厥“把柔然使者全部殺掉,宣布與柔然斷絕關系,轉向西魏求婚,以取得西魏的支持?!雹诖廾鞯拢骸吨袊糯陀H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6頁。相近的研究,還見于黃成運、涂潔觀點,“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突厥聯合鐵勒攻打柔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此戰(zhàn)后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向柔然提出了和親的請求?!雹埸S成運、涂潔:《千金公主和親與義成公主和親比較研究》,《隴東學院學報》2020年第3期,第63頁。第一種觀點可總結為,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突厥配合鐵勒對柔然發(fā)起進攻,并俘獲柔然50 000 余落,之后借機向柔然提出和親,在遭到拒絕后,轉向西魏求婚,獲聘長樂公主。
另一種觀點,以包文勝為代表,認為,“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 年),柔然汗國的屬部鐵勒諸部反叛,突厥首領土門率軍擊敗鐵勒,收服了50 000 余落。憑借此戰(zhàn)之功,土門向柔然可汗阿那瓌提出和親要求,但遭到阿那瓌的蔑視和拒絕。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西魏以長樂公主嫁土門,雙方正式建立了軍事同盟。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土門大勝柔然?!雹馨膭伲骸吨袊糯狈矫褡迨贰ね回示怼罚茖W出版社,2021年,第167~168頁。書中詳盡梳理了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但并未展開深入分析。
此外,也有一些學者對相關問題有所探討,比如,《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編寫組編寫的《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探討了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在突厥首領土門的要求下,西魏長樂公主與其和親。次年,土門破柔然。但是對于鐵勒與柔然的戰(zhàn)爭沒有提及。⑤《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編寫組:《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155頁。薛宗正探究了長樂公主嫁與土門,土門向柔然發(fā)起進攻的時間。對鐵勒與柔然的戰(zhàn)爭時間沒有進一步探究。⑥薛宗正:《突厥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88頁。吳玉貴探討了鐵勒對柔然戰(zhàn)爭與突厥向西魏求婚的先后順序,沒有考證時間。⑦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系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11頁。
總結第二種觀點,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年),突厥土門阻擊鐵勒諸部對柔然的進攻,并俘獲鐵勒諸部50 000余落,之后借助功勞與實力向柔然求婚,但遭到拒絕。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突厥轉向與西魏和親。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土門率部對柔然發(fā)起進攻。
對比以上兩種觀點,可以看出,一方面,兩種觀點對于突厥作戰(zhàn)立場不同,第一種觀點認為突厥借助于鐵勒之力一同反抗柔然,第二種觀點則認為突厥出于身份原因,幫助柔然平定叛亂。另一方面,兩種觀點對于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不同,第一種觀點認為戰(zhàn)爭發(fā)生于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第二種觀點認為戰(zhàn)爭發(fā)生于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 年)。因為這兩種觀點的差異所在,都沒有對史料進行對比、考證,故下文通過考證傳統(tǒng)史料的相關記述,以探究以上觀點的差異,尋求更有力的史料支撐。
首先,關于突厥作戰(zhàn)立場的相關史料,如《周書》僅記載“鐵勒將伐茹茹”,土門便率領突厥參戰(zhàn),之后“盡降其眾五萬余落。”⑧〔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8頁。但沒有清晰地說明突厥土門一方的立場,以及50 000 余落所屬。而《隋書》與《北史》則清晰地記載了西魏末年,突厥的伊利可汗“以兵擊鐵勒”①〔唐〕魏征:《隋書》卷84《突厥傳》,中華書局,1973年,第1864頁。,勝利后降俘“五萬余家”②〔唐〕魏征:《隋書》卷84《突厥傳》,中華書局,1973年,第1864頁。另見〔唐〕李延壽:《北史》卷99《突厥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3285頁。。因“土門遂自號伊利可汗”,故伊利可汗即是土門的別稱。③〔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9頁。故可知,當鐵勒諸部伐柔然的時候,臣于柔然的突厥部落在土門率領下,積極阻擊鐵勒,并降服鐵勒部50 000 余落,而非突厥協助鐵勒攻打柔然。突厥借此戰(zhàn)逐漸發(fā)展起來,并乘勝向柔然尋求和親。④〔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7頁。
鐵勒與柔然發(fā)生戰(zhàn)爭時間的相關史料中,《周書》與《北史》均記載了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 年),土門率突厥部“邀擊破之”⑤〔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8頁。,之后求婚于柔然,因為身份低微被柔然主阿那瓌拒絕,遂轉而向西魏尋求和親。南北朝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 年)六月,“以魏長樂公主妻之?!雹蕖蔡啤忱钛訅郏骸侗笔贰肪?9《突厥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3286~3287頁。西魏廢帝元年(552 年)正月,在西魏的支持下,土門對柔然發(fā)起了進攻,迫使阿那瓌自殺,鄧叔子繼任為王。⑦〔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09頁。另見〔唐〕李延壽:《北史》卷99《突厥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3287頁?!顿Y治通鑒》則將土門率部阻擊鐵勒對柔然的攻伐與土門迎娶長樂公主兩件事,同記錄于南朝梁大寶二年(551 年)時間下。⑧〔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64《太宗簡文皇帝》(下),中華書局,1956年,第5069~5070頁。比較前后兩種史料的差異,《周書》和《北史》記載的史料應更為可信。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周書》與《北史》成書年代更早,記述的史料更容易接近歷史事實;另一方面,這兩件大事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完成,不僅事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且路途遙遠,交通聯絡不便。如隋大業(yè)十一年(615 年)九月甲辰日,隋煬帝從雁門出發(fā),十月的壬戌日到達東都洛陽,帝王出行,應倍速而至,都需要近兩月的時間。⑨〔唐〕魏征:《隋書》卷4《煬帝》(下),中華書局,1973年,第89頁。更何況是突厥使者從突厥牙帳出發(fā)到西魏都城長安尋求和親,又再次返回,路途遙遠,其出行速度難與帝王出行相比,距離又是雁門至洛陽的數倍。且突厥還需要完成對鐵勒的阻擊,又派使者往返柔然處尋求和親。故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這一系列的事情。因而《資治通鑒》的記述或許有誤,應以《周書》與《北史》記載為準。
綜上可知,鐵勒對柔然發(fā)起的進攻,應發(fā)生在南北朝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年),突厥土門率部阻擊與俘獲50 000余落的對象是鐵勒而非柔然,之后憑借戰(zhàn)績借機向柔然求婚,柔然因為突厥身份低微而拒絕。土門怒而轉向西魏與之聯姻,西魏長樂公主嫁與突厥首領土門的時間是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六月。突厥借助于西魏的支持,以及自身實力逐漸強大,土門率部向柔然發(fā)起進攻的事件,應發(fā)生于南北朝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正月。
突厥通過建立與南北朝西魏的和親關系,增強了自身實力,有了可靠的外援,為擊敗柔然,成為蒙古草原霸主奠定了基礎。西魏也通過聯姻關系的確立,穩(wěn)定了邊疆,增強了與東魏抗衡的力量??梢钥闯?,通過和親的方式,西魏與突厥鞏固了相互依存關系。
為了增強自身的實力,南北朝北周與北齊爭相與突厥建立和親關系,以建立、鞏固軍事聯盟關系。突厥阿史那公主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入塞和親的,她既可因突厥首領女兒的身份稱為公主,也可因嫁給北周武帝的緣故稱為皇后,此處統(tǒng)一稱為突厥阿史那公主。最初,南北朝西魏恭帝在世時,“俟斤許進女于太祖”①〔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北周太祖突然去世,讓這次和親從西魏延遲到了北周時期。阿史那公主入塞和親,加強了北周與突厥的軍事聯盟,突厥因此獲得了厚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北周的邊界安定。
關于阿史那公主入塞的現有研究,多側重于入塞前南北朝北周與突厥聯合攻擊北齊的戰(zhàn)爭過程、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北周迎親使者被扣留后據理力爭的過程,以及突厥木桿可汗貪圖雙方利益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等展開。但對于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約定和親的時間,阿史那公主正式和親時間,迎親隊伍人員組成及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探究。相關研究有,馬長壽認為,北周保定三年(563 年)到北周保定四年(564 年),突厥聯合北周對北齊的進攻失利,以及北周保定五年(565 年)到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突厥欲背信棄義聯合北齊,扣留北周迎親使者一行人。②馬長壽:《突厥人和突厥汗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0頁?!吨袊狈矫褡尻P系史》編寫組編寫的《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關注了北周與北齊的角逐過程,提出突厥木桿可汗女阿史那公主與北周武帝和親的時間應在北周天和二年(567 年)。③《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編寫組:《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155頁。林幹則認同馬長壽的觀點,并進一步探究了天災在和親中的重要影響。④林幹:《突厥史》,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63頁。崔明德探究了突厥與北周聯軍失利的原因以及迎接阿史那公主隊伍龐大、儀式隆重的原因,并考證和親的時間應在北周天和三年(568 年)。⑤崔明德:《中國古代和親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8~211頁。包文勝也考證了北周武帝與木桿可汗初訂婚時間在北周保定元年(561 年),并關注了北周保定三年(563 年)到北周保定四年(564 年)突厥與北周聯軍對北齊的進攻。⑥包文勝:《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突厥卷》,科學出版社,2021年,第168頁。
首先,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約定和親的時間,應既在西魏恭帝在位的時間段中,又在北周太祖在世的時間段內。相關史料,《周書》記載了“初,魏恭帝世”,俟斤(即木桿可汗)與太祖約定和親,由于“契未定”太祖便在云陽宮去世。⑦〔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根據南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 年)“太祖與公卿定議,廢帝,尊立齊王廓,是為恭帝”⑧〔唐〕令狐德棻:《周書》卷2《文帝》(下),中華書局,1971年,第34~35頁,第45頁。,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十二月的丁亥日,“魏帝詔以岐陽之地封帝為周公。庚子,禪位于帝”,可知西魏恭帝在位時間是西魏廢帝三年(554 年)到北周孝閔帝元年(557 年)之間。⑨〔唐〕令狐德棻:《周書》卷2《文帝》(下),中華書局,1971年,第34~35頁,第45頁。據冬十月的乙亥日,“崩于云陽宮,還長安發(fā)喪?!雹狻蔡啤沉詈聴保骸吨軙肪?《文帝》(下),中華書局,1971年,第38頁。可知北周太祖卒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冬十月的乙亥日,故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約定和親的時間應在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到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的冬十月乙亥日之間。
因南北朝北周與北齊“爭衡”,北周“交結突厥以為外援”?〔唐〕李延壽:《北史》卷61《竇毅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2178頁。。出于戰(zhàn)略等因素考慮,“太祖崩”后,北周高祖繼續(xù)與木桿可汗約定和親一事。這次和親可謂道阻且長,困難重重。北周與突厥“未及結納”①〔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北齊便因“懼成合從之勢”②〔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亦派遣使者攜帶厚禮向突厥尋求和親機會。木桿可汗“貪其幣厚”③〔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開始舉棋不定。④〔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北周保定三年(563 年),北周遂派遣楊薦、王慶等前往定親,和親使者通過“諭以信義”⑤〔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楊薦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75頁。的方式,加上天災,讓木桿可汗“絕齊使而定婚焉”,并共謀東伐事宜。⑥〔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楊薦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75頁。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到北周保定四年(564年),突厥與北周多次聯合攻北齊,均以失敗告終。這令北周武帝更加迫切地希望盡快與突厥和親,進一步鞏固與突厥的軍事聯盟,以期獲得征伐北齊的成功。
關于北周迎親人員組成,除正史的帝王本紀部分有所涉及,在人物傳記部分也有記載。據《周書》《隋書》《北史》等記載,北周保定五年(565 年),北周武帝詔令“陳國公純、許國公宇文貴、神武公竇毅、南陽公楊薦等”作為和親使者前往突厥牙帳。⑦〔唐〕令狐德棻:《周書》卷9《武帝阿史那皇后》,中華書局,1971年,第144頁。王慶因具有經驗,“復與宇文貴使突厥逆女?!雹唷蔡啤沉詈聴保骸吨軙肪?3《王慶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76頁。趙文表“從宇文貴使突厥,迎皇后”,負責掌管和親禮儀。⑨〔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趙文表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81頁。李雄“從陳王純迎后于突厥?!雹狻蔡啤澄赫鳎骸端鍟肪?6《李雄》,中華書局,1973年,第1260頁。辛彥之“奉使迎突厥皇后還”?〔唐〕魏征:《隋書》卷75《辛彥之》,中華書局,1973年,第1709頁。??芍敝鼙6ㄎ迥辏?65年),北周武帝派遣前往突厥處迎接阿史那公主的人員主要有宇文純、宇文貴、竇毅、楊薦、王慶、趙文表、李雄、辛彥之等人。
之后,關于迎親人員的選擇,也都經過精挑細選,多具有獨特能力和經歷,如王慶具有出使北方游牧民族的經驗與較強的外交能力。根據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王慶出使吐谷渾討論和好事宜,令“渾主悅服”可知。?〔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王慶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75頁。趙文表精于禮法制度,遂“進止儀注,皆令文表典之”?〔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趙文表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81頁。。楊薦有與柔然和親的經驗。在西魏大統(tǒng)元年(535年),“蠕蠕請和親”,文帝曾派遣他出使?〔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3《楊薦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71頁。。此外,迎親人員多是北周的重要官員,如宇文純,在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就已經“封陳國公,邑萬戶”?〔唐〕令狐德棻:《周書》卷13《文帝諸子》,中華書局,1971年,第204頁。。竇毅也具有“地兼勛戚,素有威重”的重要身份。?〔唐〕令狐德棻:《周書》卷30《竇毅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522頁??梢园l(fā)現,為了保證和親的順利進行,除了攜帶豐厚的聘禮,隊伍龐大,北周選派的人員也具有特殊性,使者多居高位,且一些人員具有豐富的出使經歷,精通禮法制度等。
關于正式和親時間的問題。北周保定五年(565年),此次迎親并不順利。由于北齊亦厚禮求親的原因,導致突厥木桿可汗“猶有貳志”?〔唐〕李延壽:《北史》卷61《竇毅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2179頁。,此次迎親一行人,除因為身體原因提前返回的宇文貴等人。?〔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70《臨海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71頁。其他人均被突厥扣留三年之久,甚至一度面臨被押送往北齊的危險。?〔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70《臨海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73頁。之后,因突發(fā)“風雷變”的惡劣天氣導致突厥人居住的篷帳被吹壞,加上迎親使者們“諭之以信義”,木桿可汗才應約放北周迎親一行人接阿史那公主踏上回程。①〔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為保證萬無一失,在歸程途中也是盡可能地安排妥當,北周武帝特意“詔征綱與大將軍王杰率眾迎衛(wèi)于境首”②〔唐〕李延壽:《北史》卷62《尉遲綱》,中華書局,1974年,第2215頁。。趙文表也是盡力縮短歸程時間,當突厥使者羅莫緣“托以馬瘦徐行”,趙文表則以吐谷渾等可能伺機偷襲等原因催促,方才“倍道兼行”,沒有過多耽誤時日。③〔唐〕李延壽:《北史》卷69《趙文表》,中華書局,1974年,第2405頁。
根據《北史》《冊府元龜》等相關史料,可知北周天和三年(568 年)三月癸卯日,突厥阿史那公主一行人才抵達京師。④〔唐〕李延壽:《北史》卷10《高祖武帝》,中華書局,1974年,第354頁。另見〔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79《帝王部》,鳳凰出版社,2006年,第865頁。故正式成親時間應在北周天和三年(568 年)的三月癸卯日,而非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抵達京師后,“武帝接以親迎之禮”,和親使者也多得到了獎賞和提拔。⑤〔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79《帝王部》,鳳凰出版社,2006年,第865頁。從北周太祖開始的定親到高祖正式成親,長達十多年的北周與突厥和親歷程才算正式完成。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五月的戊戌日,宣帝繼位,阿史那公主被尊為皇太后。⑥〔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73《高宗宣皇帝中之下》,中華書局,1956年,第5387頁。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的二月,“改為天元皇太后?!雹摺蔡啤忱钛訅郏骸侗笔贰肪?4《后妃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8頁。北周大象二年(580 年)的二月,“又尊曰天元上皇太后”⑧〔唐〕李延壽:《北史》卷14《后妃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8頁。。北周靜帝繼位后,“尊為太皇太后?!雹帷蔡啤忱钛訅郏骸侗笔贰肪?4《后妃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8頁。隋開皇二年(582年),年僅三十二歲的阿史那公主去世,“隋文詔有司備禮,附葬后于孝陵”⑩〔唐〕李延壽:《北史》卷14《后妃下》,中華書局,1974年,第528頁。。
突厥阿史那公主和親之后,北周依舊貫徹對突厥的優(yōu)待厚禮,每年贈予突厥“繒絮錦彩十萬段”,并對于“突厥在京師者”待之以優(yōu)禮。與此同時,北齊也“傾府藏以給之”,因北齊、北周爭相向突厥施以厚禮,故突厥佗缽可汗曾驕傲地宣稱“何憂無物邪”。?〔唐〕令狐德棻:《周書》卷50《突厥傳》,中華書局,1971年,第911頁。
綜上可知,南北朝西魏末期,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約定和親的時間應在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到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的冬十月乙亥日之間。突厥阿史那公主抵達京師正式和親時間應在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的三月癸卯日。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參與迎親的使者主要有宇文純、宇文貴、竇毅、楊薦、王慶、趙文表、李雄、辛彥之等人。為保證和親順利進行,選派和親使者的前提條件,應包括使者人選的職位、出使經歷、禮法制度熟悉程度等方面的考量。
和親一般是兩種政權之間出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原因進行的聯姻,和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定邊界、增強軍事實力、促進文化交流等作用。通過爬梳辨析相關史料,對南北朝西魏長樂公主出塞前突厥與鐵勒的戰(zhàn)爭背景,突厥木桿可汗與北周太祖定親的時間,迎阿史那公主和親使者構成及原因,阿史那公主與北周武帝正式和親時間進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