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昊宇
“路遇熟人、慌亂低頭、匆匆而過……”這一幕你是否熟悉?此場景并非不講禮貌,而是被許多同學所稱的社交恐懼癥(以下簡稱“社恐”)。近年來,此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望文生義,給自己貼上“社恐”標簽,且深受困擾。
案例
上中學后,小杰(化名)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有許多交際能力強的同學,他們能在各種活動中與大家打成一片。相反,從小就內向的小杰會下意識遠離人群,甚至刻意躲避選擇獨處——感覺身處其中的自己非常尷尬。
偶然間,小杰看到一些“社恐”話題的討論。一番對比后,他認為自己是典型的“社恐”,常常為此苦惱。
隨著一些渲染“社恐”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小杰越來越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社交障礙。
“社恐”不等于社交障礙
其實,從心理學領域來看,真正意義上的恐懼癥是需要進行嚴格診斷的,一般具有如下臨床表征:
1.對某些事物或情景有著強烈的恐懼感,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2.發(fā)作時有嚴重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的表現(xiàn)。
3.有反復性或持續(xù)性的回避行為。
4.知道恐懼過分或不必要,但無法自主控制。
我們對某些事物或某些特定交往環(huán)境的恐懼,一般而言都是正常范圍內的情緒狀態(tài),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恐懼癥。真正達到社交障礙的程度,會有著上述臨床表征,且通常伴隨焦慮狀態(tài)和強迫行為——如果你確實存在以上的表現(xiàn),并感到明顯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就需要咨詢專業(yè)人員進行診斷治療。
通過對公眾日常使用的“社恐”和社交障礙概念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說的“社恐”其實只是一種面對特定社交場景下的狀態(tài),并不能和真正的社交障礙畫等號。尤其是像小杰這樣內向的學生,如果對“社恐”的理解極端化,就容易對自己造成錯誤的評價。
社交恐懼的背后:歸因偏差
在對“社恐”概念辨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社恐”遠沒有大家想象得那樣可怕。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社恐”沒有任何問題——很多同學會因自己的“社恐”而深感苦惱。像案例中小杰一樣的“社恐星”人,可能會非常害怕在公共場合講話,甚至在被眾人注視時連走路都會變得別扭。這種“社恐”經歷,可能會導致個體的自我懷疑,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社交恐懼的表現(xiàn)而被其他同學認為是怪人。
其實,通過對“社恐”背后的成因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某些特定情境的社交恐懼,往往來自于個體歸因認知的偏差。
歸因指的是個體對自我或他人行為原因的推論過程。具體而言,就是個體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過程進行的一種因果解釋和推論。再具體到“社恐”情境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社恐”經歷的同學會下意識地認為他人覺得自己奇怪,過分擔心他人的眼光,甚至會對自己作出負面性評價——這些都會將自己的言行置于由他人主導的、不可控的狀態(tài)下,容易導致青少年認知偏差。
關于個體的歸因認知曾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對學業(yè)失敗表現(xiàn)出長期的極端不良反應,便組織了兩組情況相同的同學進行歸因訓練。
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給出同樣的算術題,其中第一組同學只得到成功的反饋,第二組同學既有成功的反饋也有失敗的經驗。特別的是,實驗人員引導第二組同學把失敗歸因于自己努力不夠——這是種內在的、可控的、可進行調節(jié)的因素。在隨后的實驗中,當再次遭遇失敗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第二組同學大都能堅持下去,而第一組同學多數(shù)出現(xiàn)成績下滑的情況。
這一實驗表明,個體的很多問題其實更多取決于他們對消極事件的解釋,而非事件本身。這讓我們意識到,社交恐懼的背后,往往是緣自于自我歸因解釋的偏差。
擺脫恐懼情緒,走向自我悅納
當我們?yōu)椤吧缈帧鼻榫w而煩惱時,該如何緩解?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認知偏差問題。通過對歸因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處于“社恐”狀態(tài)下的青少年,容易將自己所經歷的場景都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狀態(tài),將自我置于想象中的他人目光里,從而感到他人時刻關注著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也變得更加緊張、羞愧。
這反映了歸因偏差中非此即彼、以偏概全式的思維。在上述歸因中,很容易產生“他人要么就是喜歡我、要么就是討厭我”的極端認知。但這并不是人際相處中的真實狀態(tài)。
面對此類認知歸因偏差,大家需要意識到,在日常交往中,其他同學并不會時刻以審視的眼光來對我們進行評判,進而避免讓自己陷入到不客觀的聚光燈效應下。我們可以將自我認知歸因于可控、可調節(jié)的范疇,相信自己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改善自我的恐懼情緒。例如,可以進行一些呼吸和注意力轉移訓練,當感到焦慮時默默進行幾次有節(jié)律的深呼吸,再將注意力集中到聊天的內容、正在做的事上,而非僅關注自己的言行是否完美,這樣便能緩解恐懼情緒。
其次,我們還要認識到,許多有著“社恐”情緒的青少年可能天性內向。相比于每天參與很多活動、同大家打成一片,他們會覺得自己一個人聽歌、看書、漫步是更為愜意的事——但這也不代表內向的人交不到朋友或是在社交方面有障礙。我們可以選擇讓自身感到舒服的節(jié)奏來同他人交往,而不是簡單的標簽化。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是人類作為群居動物的自然秉性。社交是剛需,方式雖有千萬種,但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還需要大家在實踐中把握。如果你也和案例中的小杰一樣,不妨按文中方法嘗試,擺脫恐懼情緒,悅納自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