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鐵錚
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至嶺南的賓州。三年多之后,王鞏奉令北歸,設(shè)宴向蘇軾告別。王鞏的侍妾柔奴向蘇軾勸酒,蘇軾問她:“嶺南的風土應(yīng)該不是很好吧?”柔奴竟回答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p>
柔奴隨王鞏在荒無人煙、遍布山林瘴氣的嶺南生活了三年多,不但不怨天尤人,相反,還把這里當成了家鄉(xiāng),靠的就是“心安”。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就是“不能改變環(huán)境,那就改變自己”,隨遇而安。
所謂“心安”,就是去掉心中的掛礙。對此,錢鐘書有過很精彩的論述:“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p>
(從容摘自《文萃報·周五版》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