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云
土斷是兩晉南朝時期的特殊歷史產(chǎn)物,主要指集中對僑流人口戶籍的整理及對僑置行政區(qū)劃的調(diào)整。目前史有明文的第一次土斷發(fā)生在東晉咸和年間,相關記載集中在兩處:一是《陳書·高祖紀》記陳氏先祖“世居潁川”,后“咸和中土斷,故為長城人”,陳霸先即署籍“吳興長城下若里”;二是梁武帝時沈約上言宜??弊V籍事:“晉咸和初,蘇峻作亂,版籍焚燒。此后起咸和三年以至乎宋,并皆詳實,朱筆隱注,紙連悉縫?!?《通典·食貨三》,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9頁)《南史·王僧孺?zhèn)鳌芬嘤洿耸?作“咸和二年”。
倘若據(jù)此認定沈約所提以上制作精良的新戶籍為咸和土斷的成果,將面臨時間上的矛盾:蘇峻之亂起于咸和二年十一月,攻入臺城的時間是咸和三年二月,但并無縱火焚籍的記載,并且縱火也不符合他挾帝矯詔的行事邏輯;九月,蘇峻戰(zhàn)死于白石壘,宮城此時完好。據(jù)《晉書·成帝紀》記載,次年正月蘇碩攻臺城并縱火泄憤,“焚太極東堂、秘閣,皆盡”,造成“戶籍資料焚毀”。那么“咸和二年”或“咸和三年”的記載都不符合時間邏輯,除非“咸和”為“咸康”之誤。咸康二至三年(336—337)與建康局勢恢復安定的咸和四年(329)相隔七年左右,從大亂初平,到組織集錄地方戶籍資料、統(tǒng)計重修,再到檢校定本、謄善入庫,形成一套全面而精確的官方文檔,就所耗用時間而言,尚算合理。如此,咸和土斷的戶籍整理到咸康初年完工,沈約之言便與史實無礙,足以自洽。
如果新籍不是咸和土斷的成果(土斷包含戶籍整理,但戶籍整理卻未必構成土斷),換言之,如果咸和土斷確實發(fā)生在咸和二年(咸和三年亂已成但版籍未毀,反而不如二年可信),那么主要工作可能就是對黃白籍的界定和登記。咸康七年另有一次土斷(事見《晉書·成帝紀》及《資治通鑒》《建康實錄》咸康七年四月的相關記載),目的是“實編戶”,把臨時的“白籍”登記為正式的“黃籍”,令境內(nèi)屬民都成為承擔賦役的編戶民??紤]到永嘉南渡時不可能為顛沛逃難的中原士庶辦理“入境手續(xù)”頒發(fā)白籍,作為咸康土斷對象的白籍必然是東晉初年某次戶籍工程的產(chǎn)物,而目前所知在時間和性質(zhì)上都符合的就只有咸和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