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旭
在中國古代,農業(yè)是立國之本。而“一年之計在于春”,歷代帝王對于春耕的重視,自然非同一般。他們甚至還會在每年立春后,到一塊特定范圍內的耕田里親自扶犁耕田,以身作則號召民眾積極勞作。由此所形成的禮儀典章制度,是我們關注傳統(tǒng)春耕文化不容錯過的話題。
眾所周知,中國有一句俗語叫“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什么是“一畝三分地”?追溯其源頭我們可以發(fā)現,其由來其實與皇帝有關,或者可以理解為皇帝親自耕種的地。而這“一畝三分地”在哪兒呢?它就在北京中軸線旁的先農壇里,其歷史與古老的耤田禮不無關聯。
“民之大事在農”。中國自古是農業(yè)國家,農耕文明特性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史。自周代開始,周天子就開始行耤田禮。何為耤田禮?首先要回顧耤田的由來。
耤田最早是氏族村社共耕的公田,耤田上的收獲用于祭祀等公共開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耤田有了新的定義,最終演變成具有政治意義的禮儀模式。
《周禮》中說:“古之王者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耤田,蓋其義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廟親致其孝也;二曰以訓于百姓在勤,勤則不匱也;三曰聞之子孫躬知稼穡之艱難無逸也?!币簿褪钦f,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耤田,即自留田;而天子種田,為的是充當天下的表率。周天子為了鼓舞人民勞動和創(chuàng)造豐收,每年都會帶臣民在自己的耤田里扶犁親耕,并且形成了一套相應禮儀,這就是“耤田禮”。
自周代起,天子扶犁親耕的禮儀作為國家一項典章制度被確定下來,歷千年而綿延,及至明清至臻完善。西漢建國初期,多年的戰(zhàn)亂令國家元氣大傷、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為了恢復農業(yè),統(tǒng)治者重農抑商,恢復耤田禮,并與祭先農融為一體。從此,這種禮儀形式便發(fā)揚了下去,逐漸合稱為后來的“耤田享先農”。例如江西出土的西漢?;韬钅骨嚆~鼎上就有銘文曰“昌邑籍田銅鼎 容十斗 重卌八斤 第廿”。
那么這位“先農”又是誰呢?他其實就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又名“神農氏”。因其敢為天下人之先,掌握了農業(yè)技術,于是被后人尊稱為“先農”。他的主要功績是制耒耜、植五谷、開農業(yè)、嘗百草、辨識草藥,為民解病危之困。
到了明清時期,各典章制度高度完備,耤田享先農禮儀成為了一項重要典章。北京先農壇正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先農并舉行親耕耤田典禮之處。其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朱棣遷都北京,壇廟悉如南京舊制,在中軸線南、東建天地壇,西建山川壇,山川壇內置耤田,并規(guī)定了親耕制度。
歷經永樂始建、嘉靖改建、乾隆增建,并在乾隆時期進行了歷史上最后一次大修,使得先農壇最終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格局,耕耤制度和祭祀禮儀也愈加周詳。
雖說是“一畝三分地”,但事實上,明清皇帝的耤田非常之大,總占地面積達到170 0畝之多,主要種植五谷蔬菜以供祭祀之用。這些耤田基本上都由壇戶來耕種,當中專門留出了一塊“一畝三分地”供皇帝帶領王公大臣們親自耕種,親耕的時間在每年仲春亥日。
據相關史料記載,耕耤前兩日,皇帝開始齋戒;耕耤之日清晨,皇帝到達先農壇,先至西側先農神壇祭拜先農,然后到具服殿更換龍袍準備親耕。待到禮部尚書跪奏皇帝出具服殿,戶部尚書跪進耒,順天府尹跪進鞭,皇帝右手執(zhí)耒、左手執(zhí)鞭,由二耆老牽牛,農夫二人扶犁,步入一畝三分地親耕,方式為三推三返。這個過程中,皇帝身后的順天府尹捧青箱,戶部侍郎播種,種下稻、黍、谷、麥、豆等五谷雜糧。完成耕耤禮后,皇帝登觀耕臺,三公九卿再行五推五返、九推九返,耕耤禮成,樂隊奏導迎樂《祐平章》,皇帝便可起駕離先農壇回宮了。
在明清兩代的皇帝之中,乾隆帝親耕的次數最多,達2 8次。當中的最后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四年,而那一年,他已經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這也讓他成為了在這塊“一畝三分地”上耕種過的年歲最大的皇帝。
按照規(guī)制,皇帝親耕種出來的糧食會收儲到神倉中,以充祭祀之用。因此,神倉也就有了“天下第一倉”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