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李 冬,劉忠萍,蘇木麗,張玉峰
(1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遼寧沈陽 110101;2 桓仁滿族自治縣八里甸子林業(yè)工作站,遼寧本溪 117221;3 本溪市明山區(qū)林場,遼寧本溪 117000;4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遼寧撫順 113317)
觀花植物是以花器官為主要觀賞對象的植物類群,因其色彩艷麗、芳香誘人等特點,在城市綠化中廣為應用。目前,人工繁育是觀花植物生產的主要途徑,其產品存在花期集中、花色單一等問題,導致觀花植物觀賞性降低,影響城市綠化效果。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譽,蘊藏著種類繁多的野生觀花植物資源,充分挖掘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種類,開發(fā)應用于城市綠化,可實現“三季有花”的綠化效果。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以下簡稱“實驗林場”)有著大量的野生觀花植物資源,隨著森林經營理念向可持續(xù)發(fā)展轉變,由采伐利用木材為主轉變?yōu)樯鷳B(tài)保護和森林管護培育為主,通過天然林保護和全面停止商業(yè)性采伐的措施,使得野生觀花植物資源得以休養(yǎng)生息。因此,開展野生觀花植物資源調查,不僅為增加城市綠化物種多樣性、建立穩(wěn)定的植物群落結構提供必要的植物資源種類,還為節(jié)約城市綠化成本、形成區(qū)域特色的城市綠化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E:124°36′20″~124°51′ 29″、N:41°50′20″~42° 0′47″)位于遼寧東部山區(qū),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3℃,極端高溫37.2℃,極端低溫-37.6℃,年日照時數為2403.1h?!?0℃積溫2497.5~3943.0℃,無霜期125~136d,年平均降水量為773.6mm。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下設3 個實驗區(qū),分別為大東溝實驗區(qū)、海陽實驗區(qū)和敖石哈實驗區(qū),經營總面積4023hm2,總蓄積560000m3,有林地面積3719hm2,其中人工林面積2312hm2,天然林面積1398hm2,森林覆蓋率93%。植物種類屬于長白植物區(qū)系,有華北植物侵入,針葉樹代表種類有紅松、日本落葉松、長白落葉松、油松等;闊葉樹代表種類有柞樹、樺樹、山楊、胡桃楸、水曲柳、椴樹等。
外業(yè)采用線路調查的方法,首先詢問林場職工、護林員和當地群眾等相關知情人和森林經營數據,了解森林資源分布、種類、生長狀況等基礎情況,在3 個實驗區(qū)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設置42 條調查線路,總長度46060m,其中大東溝實驗區(qū)共計13 條,長度17300m;海陽實驗區(qū)共計22 條,長度20540m;敖石哈實驗區(qū)共計7 條,長度8200m。
以確定的普查線路為中線向左、向右各延伸10m,從山麓向山脊以“S”型路線的方式行進,對遇到的新物種進行現場鑒別,并采集實物標本和數字標本。對現場無法鑒別的物種,帶回到室內,根據《遼寧樹木志》和《遼寧植物志》的形態(tài)描述進行鑒別,若仍不能完成樹種鑒別,邀請省內專家協助完成樹種鑒別。
在外業(yè)調查形成實驗林場野生植物名錄的基礎上,根據《遼寧樹木志》《遼寧植物志》等工具書,對野生觀花植物資源進行梳理,形成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名錄。
本次調查發(fā)現,該實驗林場有非維管束植物840種,涉及103 個科。經過認真梳理,發(fā)現228 個野生植物可以作為觀花植物,共涉及59 個科。
調查發(fā)現,該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涉及7個色系,分別為白色系、黃色系、紫色系、紅色系、綠色系、藍色系、褐色系,其中白色系占優(yōu)勢。
表1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表
調查發(fā)現,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的花期主要集中在4-11 月,在4 月開花的植物中有一部分是先開花后展葉,如薔薇科植物中的東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毛櫻桃(Prunus tomentosa Thunb.)、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稠李(Prunus padus L.)、花蓋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等10 余種。
調查顯示,實驗林場轄區(qū)內可作為觀花植物共涉及59 個科,其中物種數量大于10 種的有6 個,分別是毛茛科、薔薇科、唇形科、忍冬科、菊科和百合科,物種總數為95 種,占資源總數量的41.67%,它們是構成實驗林場轄區(qū)內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的主體,這些植物均具有分類復雜,且數量多的特征,溫帶是它們的主要分布區(qū),是溫帶地區(qū)植物區(qū)系的特征科,是形成植物頂級群落的主要科之一。
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共有228 個種,涉及59 個科,而且只有1 個物種的科有21 個,約占總科數的35.6%,有2 個物種的科有19 個,約占總科數的32.2%,說明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種類復雜、形態(tài)多樣,可增加城市綠化的觀賞性。
表4 顯示,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中草本占絕對優(yōu)勢,約占總資源數量的61.4%。在城市綠化植物配置上,可供利用植物資源更豐富。
表4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生長型分布表
140 種草本觀花植物有5 種為水生草本,分別為寬葉香蒲(Typha latifolia L.)、小香蒲(Typha minima Funk ex Hoppe)、澤瀉[Alisma orentale(Sam.)Juzepczuk]、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菖蒲(Acorus calamus L.),這些植物不僅增強了城市水體景觀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對提高城市綠化效果、改善城市水體質量等方面均有促進作用。
藤本觀花植物中蛇白蘞(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anch.]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垂直綠化,可有效節(jié)約城市土地,切實提高綠化空間,對降低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表2 顯示,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的花色有9 個色系,花色十分豐富,主要有紫紅、淡紅、粉紅、黃綠、淡黃、藍紫、黑紫等,且部分野生觀花植物的花色出現變化,如金銀忍冬[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長白忍冬(Lonicera ruprechtiana Regel)花色由白色變?yōu)辄S色,極具觀賞價值。
表2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色系資源表
表3 顯示,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資源中,春、夏、秋季均有開花的植物,為實現“三季有花”的綠化效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但受氣候因素的影響,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時段。因該時段內的傳統節(jié)日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的利用。
表3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花期分布表
調查發(fā)現,實驗林場野生觀花植物的觀賞部位多樣化,例如元寶槭(Acer barbinerve Maxim.)、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Kom.]、紅瑞木(Cornus alba L.Mant.)等植物屬于彩葉樹種,兼有觀葉、觀干的特性;柳葉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 L.)等樹種,兼有觀葉的特性;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 Seem.]、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 Harms)、早花忍冬(Lonicera praeflorens Batalin)、長白忍冬(Lonicera ruprechtiana Regel)等兼有觀果的特性。植物資源多樣的觀賞特性為提高城市綠化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調查發(fā)現,實驗林場有3 種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蕨類,分別為溪洞碗蕨[Dennsteadtia wilfordii(Moore)Christ,Geogr.Farne]、掌葉鐵線蕨(Adiantum pedatum L.)、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為增加城市綠化物種多樣性提供必要的材料。
通過調查發(fā)現,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實驗林場蘊藏著大量的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為實現“三季有花”綠化效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而在城市綠化中,這些資源絕大多數仍未被開發(fā)與利用。所以,積極挖掘野生觀花植物資源,加快引種馴化速度,為城市綠化應用夯實基礎;與此同時,應積極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堅決制止亂挖亂采,建立資源數據庫,為科學管理合理應用提供依據,實現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的高效保護和可持續(xù)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