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友,陳曉芳
(遵義師范學(xué)院體育學(xué)院,貴州 遵義 563006)
曹石,字乖巖(崖),貴陽人,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武進士,曾為宮中侍衛(wèi),官至副將。曹石擅長作詩,著有《秋煙草堂詩稿》三卷。原稿“鈔寫蕪雜,字多俗體,且圈批涂改,觸目皆是”(文宗潞《秋煙草堂詩稿·跋》)[1]P195,由貴陽文通書局整理校訂刊行,后被收錄于《黔南叢書》。曹石詩集,所著有“《飄然子集》,尚未刊行”(《貴陽府志》)[2]P1370與“有《秋煙草堂詩稿》三卷”(《黔詩紀(jì)略后編》)[3]P853書名不一致的論述?!岸Q乖巖詩集名稱互異,日久致疑?!辟F陽文宗潞先生在《秋煙草堂詩稿·跋》中說道,“民國壬申秋,偶于書肆殘編中檢得稿本,外署《飄然子集》,內(nèi)書《秋煙草堂詩稿》,一書二名,中分三卷,且鈐有印章,文曰‘曹石私印’,至是夙疑渙然,欣為購之?!盵1]P194可見,《飄然子集》和《秋煙草堂詩稿》是同一本書,民國時期既成定論。然而,今天有人認為曹石著《飄然子集》已失傳,大概是沒有仔細研讀《秋煙草堂詩稿》跋文所致吧。
《黔南叢書》是民國時期貴州任可澄、楊恩元主持編纂《貴州通志》時,將省內(nèi)外收集到的內(nèi)容涵蓋經(jīng)史子集,關(guān)涉貴州歷史、文化、經(jīng)濟、哲學(xué)、藝術(shù)、民俗、宗教諸多領(lǐng)域的文獻、著作和史料編纂而成的地方性歷史文獻叢書。全書正集六、別集一(共7集),計82冊,204卷,分屬明代8人著述10種,清代39人著述46種,民國3人著述5種,共計61種著述。而曹石所著《秋煙草堂詩稿》躋身其中,位列《黔南叢書》第三集第五冊,是叢書作者中唯一的武進士,足見曹石在清代貴州文壇已具備相當(dāng)實力。讀慣了歷史上文學(xué)巨擘的詩詞作品,再來讀武進士曹石的詩作,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下面就武進士曹石的出身背景、師承關(guān)系、品行愛好為著眼點,結(jié)合詩稿內(nèi)容,對曹石進行研究,為《秋煙草堂詩稿》導(dǎo)讀。
曹石走上武舉致仕的道路是與其深厚的“家學(xué)”淵源分不開的。
《貴陽府志》記載:“曹維城,字價人,貴陽人,康熙癸未(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武進士殿試第一(即武狀元),官云南副將。子石亦武進士,選侍衛(wèi),官副將?!盵2]P1370從這里可以看出,武狀元曹維城與武進士曹石是父子關(guān)系。但是,《貴陽府志·選舉·武科進士表》沒有關(guān)于曹石的記載,也就是說曹石不是貴陽人。光緒《平越直隸州志·人物·科貢》清朝武進士欄有“(康熙癸丑科,1670年,康熙十二年)曹元肅,平越府人”和“(雍正甲辰科)曹石,平越府人,侍衛(wèi)”的記載,卻沒有關(guān)于曹維城的記載。[4]P418那么,曹石父子與曹元肅之間存在什么關(guān)系嗎?
貴陽文宗潞先生在《秋煙草堂詩稿·跋》注釋到:“按:《乾隆通志·武進士表》列‘曹石,雍正甲辰科,平越人,現(xiàn)任侍衛(wèi)’;列‘曹維城,康熙癸未科,貴陽人,狀元,官副將’;其前癸丑科首列‘曹元肅,平越人’,未具官職,其籍貫與石同。維城當(dāng)系元肅之子,以貴陽籍及第,石則仍回祖籍平越。三代皆武進士,可推而知‘貴族’之稱,有自來矣?!盵1]P194
這里已把三者的關(guān)系說得非常清楚了,即曹元肅是曹石的祖父,曹元肅、曹維城、曹石是父與子、祖與孫三代人。據(jù)趙青先生研究,曹石一門三代武進士,一個解元(曹元肅),兩個會元(曹元肅、曹維城),一個狀元(曹維城)。[5]P91這在前后延續(xù)近1200年的武舉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卻產(chǎn)生在清代的貴州。
曹元肅一開曹氏家族尚武風(fēng)氣,參加武科考試獲得功名,武科就成了曹氏一門的“家學(xué)”。曹維城受其父親曹元肅的影響,重走父輩的道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歲取得武殿試第一名,攀登上了武舉的巔峰。清代武舉科為四級考試:童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nèi)容分為外場與內(nèi)場。外場又分為馬箭、步箭為第一場,開弓、舞刀、掇石為第二場;內(nèi)場為策、論。有研究表明,在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中,官宦子弟中式比例遠遠大于貧寒子弟。曹家屬貴族,曹石本人無論在先天身體基因遺傳,還是后天成長過程中身體營養(yǎng)的補給,意志品質(zhì)、身體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武舉經(jīng)驗的積累,都直接受到家族的影響。家庭為他適應(yīng)武舉考試,或許“量身打造”了一整套培養(yǎng)計劃,詩稿中《菊秋侍家大人游城東射圃二首》記載了“東皋叨鯉對(接受父親的教誨)”“翎花飛小的”,就是描述了父親教兒子射箭的情景。最終,曹石像他父親、祖父一樣獲得了成功,考中了武進士。
曹石武進士及第后所授官階不會有其父親(武狀元)高,但最后同他父親一樣,都官至副將。按清代官制,從二品,位居總兵之后。順治三年,武進士始授職銜??滴跗吣?,《清實錄》載:“定武殿試一甲一名進士以參將用,二名進士以游擊用,三名進士以署游擊管營都司僉書用?!盵6]P65清廷的這一規(guī)定,在地方志中也能得到印證。歷史上關(guān)于曹維城的籍貫問題向有貴陽、青陽之說,這對于貴州這個歷史上的移民省份來說出現(xiàn)這樣的分歧不足為奇,筆者也曾有專文論及[7]P73-76,這里不再贅述。光緒《青陽縣志·人物志》記載:“曹維城,字南百,十一都人,康熙壬午科舉人,癸未會狀聯(lián)元,擢御前侍衛(wèi),升授參將?!盵8]P21可見,曹狀元所任官職與清宮檔案規(guī)定相符。同時,這位曹狀元的功夫也十分了得,會試、殿試俱得第一,最后成了皇帝身邊的侍衛(wèi)。清代侍衛(wèi)是皇帝禁軍,專選滿、蒙勛戚子弟及武進士擔(dān)任,根據(jù)等級又有御前侍衛(wèi)、乾清門侍衛(wèi)、一等侍衛(wèi)、二等侍衛(wèi)、三等侍衛(wèi)、藍翎侍衛(wèi)之屬。按貴州地方志的記載,曹石在雍正二年中式,擔(dān)任侍衛(wèi)之職,但沒有曹石武進士及第更為詳細的記載?!肚鍖嶄洝酚赫曛I兵部:“今科中式武進士系元年所取。狀元授為一等侍衛(wèi),榜眼、探花授為二等侍衛(wèi);二甲十三名授為三等侍衛(wèi),令戴孔雀翎;三甲記名三十六人俱授藍翎。余照例揀選補用?!盵6]P150筆者研究認為,曹石的殿試獲得的名次沒有在一甲之內(nèi),但是以雍正元年為例,名次一定在殿試武進士前52名之列。清代武舉科除官均高過進士科,曹石祖父、父親均為武進士,想當(dāng)然都獲得了高官厚祿。曹家可謂“科第世家”,曹石出身有自,自然會受到皇帝的信任而委以重用。今人有說曹石是“雍正御前帶刀侍衛(wèi)”,雖無文獻依據(jù),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武狀元曹維城武藝高強,擅長作詩,與貴陽的文人雅士常有交往?!顿F陽府志》:“維城、石雖武人,皆能詩。維城嘗與朱文、吳中蕃、潘德征相交好。文有《曹價人狀頭招飲以詩見嘲因和之以詩》,其詩曰:‘我愛曹公子,風(fēng)流多蘊藉。二十奪狀頭,三十稱詩伯。長劍倚青天,高門列畫戟。叱咤生風(fēng)云,六詔流惠澤。富貴不驕人,功名垂竹帛。玩世余青眼,襟懷原自白。廣交天下士,美酒能招客。好景不獨賞,良辰各須惜。捧出紫霞杯,相逢傾玉液。觥籌相交錯,追歡忘形跡。漫漫雨花天,天樂奏連席。暑氣頓然消,涼風(fēng)生兩腋。不減褉蘭亭,今朝與共適。詰朝期南明,仍話松間石。我歸倩人扶,倒著軟紗幘。童子雙鼓掌,笑同山公癖?!盵2]P1370曹維城好友朱文160字的這首古體詩將其性情愛好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出來。曹維城的詩文流傳下來的不多,目前發(fā)現(xiàn)的詩作有《初秋登黔靈山贈瞿脈上人》2首和《白浦望蓼花》1首共3首,另有為貴陽青巖宮詹橋(又名高車橋、蒙貢大橋)所撰建橋碑碑文。
曹維城除了能詩文,還善繪事?!顿F陽府志》說曹維城“能詩善畫”,[2]P1370《黔詩紀(jì)略后編》說曹維城“善畫能詩”[3]764。在紹興2015年秋季拍賣會上,有一件拍品為清代曹維城自用壽山牛角凍石牛鈕對章,規(guī)格均為2.9×2.9×6.8cm。這對印章一朱(陽)一白(陰),白文印文為“曹維城印”(此印4字安排順序是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筆者對此略有存疑。按道理,古人在刻姓名印遇雙名的四字印時一般會刻成回文印,即印文按逆時針方向回環(huán)排列,“印”字安排在姓的下面。當(dāng)然,也有例外,如元代“趙孟頫印”),字體端莊,結(jié)體停勻,典型的仿漢印風(fēng)格;朱文屬流派印風(fēng)格,印文為“癸未會狀”(癸未會狀聯(lián)元),成三豎排排列,右排為較大的單獨一個“癸”字,中排上下兩字為“未會”,左排為最大的獨字“狀”字,好像在突顯狀元的地位。印章的發(fā)展秦漢、明清是兩座高峰。明代中葉以來,印章與書畫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書畫作者常在書畫作品上落款鈐印。一般的用印規(guī)定是“印不過三(枚)”,正文第一行第一、二字或第二、三字之間可用引首章,落下款處視空白情況可蓋一枚印章或兩枚印章。如果在下款處蓋兩枚印章,必須是上面蓋白文姓名章,下面蓋朱文字號章。曹狀元這一對印面為2.9×2.9cm石質(zhì)印章,正好具備書畫用印特點,應(yīng)該是書畫專用印章,因為普通實用印章不會這么大,且很少用石頭雕刻。志書上說曹狀元“善畫”,其實曹狀元也“善書”,貴陽青巖宮詹橋建橋碑碑文就是由他在35歲時(1718年)撰并書的。憑周宮詹(漁璜)的名望,沒有上等的書法,沒有親密的關(guān)系,這建橋碑是斷不能書的。說起這枚朱文“癸未會狀”印,讓人聯(lián)想到曹狀元金榜題名201年后的中國最后一次科舉考試。這次科舉考試的狀元劉春霖、探花商衍鎏以善書聞名,他們的書法作品上常各自鈐“甲辰狀元”“甲辰探花”印,以彰顯科第榮耀。從這一點來看,曹狀元還是他們的祖師爺。毋庸置疑,曹狀元這一愛好也“遺傳”給了他的兒子,如前文所提,曹石也有一?。ú苁接。┚蜕w在了《秋煙草堂詩稿》原稿上。
武狀元曹維城不只自己風(fēng)雅,還寄希望于下一代,直接將自己的兒子曹石拜在貴陽最好的老師門下學(xué)詩?!顿F陽府志》載:“石嘗受詩學(xué)于周起渭,故亦能詩?!盵2]P1370《黔詩紀(jì)略后編》成書較《貴陽府志》晚,在編纂時大體沿用了《貴陽府志》的說法,同時對曹石的詩學(xué)水平有了更高的評價,說“(石)嘗受詩法于周宮詹漁璜,能吟競病,故應(yīng)不數(shù)(不亞于)(曹)景宗”[3]P853。史載南北朝時期梁朝名將曹景宗戰(zhàn)功赫赫,曾在君臣宴飲中用“競”“病”為韻賦詩,四座皆驚。在詩詞格律里,“競”“病”二字屬險韻,一般詩人都不愿為之,而曹景宗卻能成功賦就,實屬難能可貴。殊不知,在《秋煙草堂詩稿》中可以看到曹石經(jīng)常在做這種類似游戲,如詩《新雪(限“新”字)》《新雪(分得“豪”字)》《新雪(又分得“月”字)》《賦得紙鳶(限“龍”字)》等皆屬此類。《黔詩紀(jì)略后編》的記載將曹景宗來陪襯曹石,是他們具有共性:一是同為曹姓,二是均為武將,三是二人在詩歌上的造詣都很高。曹石的老師周起渭,字漁璜,號桐野,康熙三十三年進士,曾擔(dān)任宮中詹事府詹事一職,有詩集《桐野詩集》收錄于《黔南叢書》第三集之中,曹石的《秋煙草堂詩稿》也收錄于第三集中,緊隨其師后。可見,將他們師徒二人的詩集安排在一起,是編撰者有意而為,大有名師高徒的意蘊在其中。《清史稿》評價周起渭有“詩才雋逸,尤肆力于蘇軾、元好問、高啟諸家。貴州自明始隸版圖,清詩人以起渭為冠”云,[9]P13367康熙年間與周起渭同為大詩人的史申義也盛贊周道:“孰與夜郎爭漢大,手攜玉尺上金臺?!睆倪@些記載可以看出,周起渭的詩學(xué)水平已經(jīng)出類拔萃,冠絕當(dāng)時了。
曹石就這樣在家庭的熏陶和名師的指引下,詩學(xué)水平得到了奠定,閱讀其詩集《秋煙草堂詩稿》,領(lǐng)略名師高徒的詩作風(fēng)采,一點也不會覺得乏味。
武狀元曹維城的生卒年是一個謎,一直受到大家的關(guān)注。其子曹石的生卒年也是個謎,雖然關(guān)注度不如其父那么高,但他也是曹氏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弄清其生卒年也很有價值。人們根據(jù)朱文詩句“二十奪狀頭,三十稱詩伯”推斷曹維城出生于1683年[7]P77,也有人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曹維城為廣東人汪后來寫的《鹿岡先生傳》推斷曹維城至少活到53歲以上[5]P91。
曹石在其詩里對自己的出生時間透露出了重要的信息?!肚餆煵萏迷姼濉ぞ硪弧酚性姟度梢Α吩疲骸澳昴晔貧q接愁胎,蠟燭燒殘淚欲灰。舊臘已隨流水去,新春將逐柳條回。不因才少多題句,也為愁真一舉杯。二十四年除夕后,明朝倦眼為誰開?!边@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反映了作者在壬寅歲末辭舊迎新之際的惆悵心緒,而在詩的尾聯(lián)的上句(第七句)可以破譯出作者的誕辰“密碼”。尾聯(lián)的大意是作者在(飲酒守歲)度過人生的24個除夕后的第二天(癸卯歲正月初一),疲憊的雙眼為誰睜開。對照干支次序表,結(jié)合曹石考取的是清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的武進士,作者應(yīng)正值青壯年,距離作者度過24個除夕的時間不會太久遠,據(jù)此推斷詩中的壬寅年是作者考取武進士前的頭兩年,即1722年。再將壬寅年(1722年)倒推24年,可以算出作者曹石出生于1699年,即康熙三十八年己卯歲。此時,曹石之父曹維城約16歲,4年后考取武狀元;大約25年后,曹石考取了武進士。至于曹石卒于何時仍然是個謎,由于缺乏相關(guān)論證材料,還需要后人去探索發(fā)現(xiàn)。
《秋煙草堂詩稿》收錄曹石詩歌共計169首,其中古體詩24首,近體詩(律詩、絕句)145首。曹石學(xué)識淵博,涉獵甚廣,寫起詩來語言豐富,用典較多。他的詩有高亢的,也有婉約一路的,總體來講,悲春憫秋者居多。其古體詩總是充滿奇思妙想,筆法怪異,格調(diào)高古,氣韻生動,浪漫主義色彩濃厚,大有太白遺風(fēng)在其中。如他在《游黔靈山歸后寄瞿脈上人》寫道:“靈山之巔天同高,我來登此攀躋勞。十步盤盤九步旋,青鞋布襪追猿猱。誰攜鬼斧驅(qū)金匠,石鯨鋪作天梯上。猶余峭壁矗千仞,時生層云胸臆蕩。”這便是很好的例子。至于近體詩,曹石精通詩律,嚴(yán)守韻部,對仗工整,平仄相合,對于詩中出現(xiàn)拗句也能駕輕就熟地處理。以他的詩句“千里一為別,寸心無限愁”(五律《送錢學(xué)周游粵西》之頷聯(lián))為例,其句式應(yīng)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一”字、對句“寸”字均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既救了對句的第一字,也救了出句的第三字。詩稿里的一些詩句也透露了曹石是在京為官的貴州籍武進士信息,這與史料的記載相吻合,如“春歷骎骎已半催,黔云燕月兩徘徊”(《春日感懷》)、“何當(dāng)化黃鵠,舉翼西南翔”(《雜詠》),詩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貴州的思念。更為珍貴的是,作者有詩還描繪了圓明園景觀:“鳳翥龍蟠閣道開,春寒側(cè)側(cè)掩樓臺?!保ā秷A明園即目》)一百多年后,圓明園化為灰燼,只留下斷壁殘垣。
武進士曹石武德高尚,《黔詩紀(jì)略后編》說:“(曹石)父子能詩,無弁鹖習(xí)氣?!盵3]P853“弁鹖”應(yīng)為“鹖弁”,即鹖冠,古代武冠,代指武官。作為武進士出身的武官有哪些習(xí)氣呢?1901年,張之洞在《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中說道:“(至于)默寫武經(jīng),大率皆系代倩(科舉考試時請人代筆作弊),文字且不知,何論韜略?以故軍興以來,武科立功者概乎其未有聞。凡武生武舉武進士之流,不過恃符豪霸,健訟佐斗,抗官擾民。既于國家無益,實于治理有害,此海內(nèi)人人能言之,無待臣等之煩言者也?!盵10]P916張之洞的言辭顯得有些偏頗,但是也說出了武舉人才長期形成的不良習(xí)氣。這些習(xí)氣在各個朝代還略有不同,它們隨朝廷政治生態(tài)的變化還略有消長。曹石與他父親一樣,顯然是沒有這些習(xí)氣的。他幼承庭訓(xùn),飽讀詩書,武舉內(nèi)場要考的武經(jīng)七書,一定爛熟于胸,默寫下來,水到渠成,不在話下。至于恃強凌弱危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情,他們是斷然不會做的。首先,他是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的。武進士及第的第二年,曹石在《乙巳除夕》中寫道:“八千道路家何在,三十功名事尚遙。”岳飛在著名的《滿江紅》詞中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塵與土”,曹石將岳飛自況,認為自己還一事無成,與岳飛建立的三十年功業(yè)相比還遙不可及。同時,當(dāng)自己在官場遇到挫折時,曹石還會自勉,“報國尚余三尺劍,為官剩有一條冰”(《朝回遣懷寄周允齋》),希望自己憑借一身武藝,報效國家,也要為官清廉,造福百姓。其次,曹石俠肝義膽,鐵血柔腸,熱愛故鄉(xiāng),又善于結(jié)交朋友。閱盡全詩稿,發(fā)現(xiàn)曹石思念家鄉(xiāng)的詩有15首,懷念好友的詩有15首,送別友人的詩有14首,與好友相聚的詩11首(其中同飲5首,同游2首),贈詩16首(其中3首為祝壽詩),挽詩2首,這些詩加起來差不多快占到詩稿的一半??梢钥闯觯苁楦胸S富,具有龐大的“朋友圈”。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擇友的問題上,曹石跟他父親一樣,擇良友而交。除了要性情相投以外,還選擇了當(dāng)世的正人君子。《秋煙草堂詩稿·跋》說:“其詩中屢致包美成,交誼頗篤。美成名祚永,為雍乾間名御史。黔提學(xué)鄒一桂條奏清丈黔省田畝,已設(shè)局矣,美成上疏力爭而止,黔人至今猶思念之。(事詳李宗昉《黔記》)乖崖與之過從甚密,其氣節(jié)可見。乃父與詩人吳滋大、朱文交好,足證家風(fēng)相承,非庸庸者。”[1]P194作為武進士,曹石有武人威儀的一面,同時也有正義、溫情的一面。就這樣,詩稿里的詩將一個威風(fēng)凜凜、正氣凜然、有情有義以至于有點“兒女情長”的曹進士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