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莉
(安徽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清代嘉道時期著名經(jīng)學家馬瑞辰繼承其父馬宗璉的經(jīng)學事業(yè),著有《毛詩傳箋通釋》,終成為清代《詩經(jīng)》學研究的三大家之一。《毛詩傳箋通釋》是一部對《詩經(jīng)》進行考證研究的漢學專著,但卻呈現(xiàn)出漢學與宋學兼容的特色。究其原因,首先,馬瑞辰生長于學術昌盛、文學繁茂的文化名鄉(xiāng)桐城,自幼即接受身為經(jīng)學家的父親馬宗璉的教育。父親的教導是馬瑞辰接受桐城文風熏染的起點,其后馬瑞辰又與桐城派文人及眾多習宋學的桐城學者交誼深厚,則其必然深受桐城地域文化的影響。再詳細查考馬瑞辰的家世生平得知,馬瑞辰與其族弟馬樹華、其子馬星曙、馬三俊在太平軍攻陷桐城之時曾誓死守衛(wèi)家鄉(xiāng),最終均壯烈殉國。馬瑞辰之孫馬復震文武雙全,官至總兵,深得晚清三大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的賞識。李鴻章甚至稱“淮勇”威名與西洋水師兵法之興均實自馬復震發(fā)軔。晚清文章名家馬其昶乃桐城派殿軍,又繼承叔祖馬瑞辰的衣缽,著有《毛詩學》。而馬瑞辰的曾孫馬振理亦繼承其《詩經(jīng)》研究的志業(yè),著有《詩經(jīng)本事》一書??梢姡┏欠鲲L馬氏家族形成了崇德重學、忠誠愛國的家風和漢宋兼融的家學,其家風培育與家學建設相輔相成是桐城馬氏治家的成功之道。細讀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可以看出,忠誠愛國的家風和漢宋兼融的學風使此書形成了這樣的特點:雖為考證學專著,但卻也能反映出深刻的對于治國理政的思考,難能可貴。該書考證“國風”的部分前有總論,用以闡明一國之風的共同主題,最能直接反映出馬瑞辰對于治理國家和社會的見解。同時,在訓詁考證過程中,馬瑞辰關于《詩經(jīng)》具體篇目的題旨和詩義的闡釋,亦往往透露出他對國家和社會的深刻思索。下文將擇其要者進行論述。
治國應以民心為重,充分關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這種關注民生的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馬瑞辰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潤,亦深刻關注民心向背的問題,如其《王風總論》所云:“民情之向背,國家之強弱屬焉?!b《揚之水》及《中谷有蓷》、《兔爰》三詩則知小民始困兵役,繼遭饑饉,求生而不可得矣。”又認為《葛藟》之詩旨乃“同族之親且相棄不能相恤,又不徒不能善撫其民矣?!盵1]227馬氏此處持論實際本于朱熹《詩集傳》。《詩集傳》曾揭示《葛藟》主題云:“世衰民散,有去其鄉(xiāng)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嘆?!盵2]46而馬瑞辰以為《葛藟》乃王族詠以刺王,連同族之親都不能互相體恤,則君王不能撫慰民心的行徑更可見一斑了。接著,關于重視民情的觀點,他作出了更有力的表述:“民心散則國本傷?!盵1]227《唐風總論》又申說:“國家之興,莫先于得民心?!盵1]335認為《唐風》自《揚之水》至《椒聊》等詩作,表達的意蘊在于“民心失矣”,而《葛生》則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正是民心盡失的緣由之所在。[1]335可見,馬瑞辰認為民心所向乃一國之本,民心的向背關乎國家的興衰成敗,統(tǒng)治者應該把民心視作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再看馬氏此條訓解:
《詩經(jīng)·唐風·羔裘》“自我人居居。”
瑞辰按:《爾雅》:“居居、究究,惡也?!睈鹤x如愛惡之惡,釋《詩》義,非詁《詩》辭,蓋言惡在位者徒有此盛服而不恤其民,非訓居居、究究為惡也。……我,詩人我在位者。謂自我在位之人,皆徒有居居之盛。而不恤其民之意,自可于言外得之。[1]350
馬瑞辰認為此詩乃諷刺在位之人,這些人窮奢極欲、盛服在身卻不能體恤民意。不管其對詩義的整體理解是否精確,但的確是從君王理政當重視民意的角度來深入體會詩句含義。由此可見,馬瑞辰是把是否符合民心民意作為考量君王理政得失的重要標尺的。
馬瑞辰在《詩經(jīng)·小雅·正月》“天夭是椓”的訓釋中對詩義進行了發(fā)揮,云:“詩蓋以四句相對成文,言彼佌佌小人富而有屋者,雖蓛蓛卑陋而方以谷祿授之;此民之貧而無祿者,雖夭夭盛美而不免受譖于人也?!盵1]610卑鄙齷齪的小人、富人有屋有榖,正享富貴;貧窮無祿的人民受到讒言的迫害。顯然,馬瑞辰已經(jīng)深刻感受到了“富而有屋者”和“貧而無祿者”之間貧富差距的懸殊,文詞之間對人民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寄予了同情,表達出對小人生活腐化的批評?!对娊?jīng)·商頌·板》“攜無曰益”這條訓解說到:“取民之道以治民,非于民有所增益,卽《中庸》‘以人治人’也?!盵1]931馬瑞辰所云“以人治人”,其實就是儒家仁愛思想中的“推己及人”,主張施政者自己先去實踐,再來要求人民,而不是用一個自己都未必能做到的高高在上的標準來約束民眾。言語之間,馬瑞辰提出了對仁君的希望,表現(xiàn)出對百姓的同情和重視。馬瑞辰以民心向背關乎國家興亡的思想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這時期還爆發(fā)了白蓮教、天理教等農(nóng)民抗爭運動,社會沖突激化,鴉片流入中國、八旗的生計問題、錢糧的虧空、河道漕運的難題,清朝國勢日非。清朝傾全部的軍事、財政力量,全力平定叛亂。嘉慶在天理教起義平定后,頒布“罪己詔”,歷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嘉道中衰”。自然災害也相當嚴重,黃河決口多次,直令朝廷無計可施。馬瑞辰所說“小民始困兵役,繼遭饑饉,求生而不可得”[1]227,正可說是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寫照。
《唐風總論》談及:“欲得民心,莫先于用賢士;欲用賢士,莫先于去讒言。……《有杕之杜》作則賢士去矣……《杕杜》傷骨肉之離,此賢士所由去也。”[1]335《秦風總論》分析詩旨又云:“強國而不用賢,則《黃鳥》哀三良之從死……‘夏屋’傷待賢之衰簿矣”。[1]361可見,馬瑞辰對賢士的境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急切地呼喚統(tǒng)治者尚賢、用賢。他總結的“興以得人,亡以棄賢”[1]433是自古以來國家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
馬瑞辰一再申明國家當用賢,是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的。吏治敗壞與清王朝幾乎相始終,嘉慶道光之世,其弊更甚。洪亮吉《征邪教疏》云:“州縣以蒙道府,道府以蒙督撫,督撫以蒙皇上。”[3]207層層欺騙,一級騙一級,一直騙到皇上。“清代進入嘉慶和道光時期,以欺蒙、庇護、拖沓、推諉和曠職為主要內(nèi)容的官場病態(tài),形成對皇權的全面消極對抗;非刑泛濫,班房林立,法律廢弛,司法腐敗,理學衰落,官場道德衰微;人才衰落,奴才庸才當?shù)烙诠賵觯糁纬霈F(xiàn)全面危機?!盵4]
嘉道時期因個性鮮明、不畏權貴而得罪同僚,敢于直言進諫而被罷黜革職的人才比比皆是。官場出現(xiàn)嚴重的人才危機。馬瑞辰曾官至工部侍郎,其為人耿直,受人排擠,兩遭貶謫至東北蠻荒,對官場的奸佞當?shù)烙星心w之痛。所以無論從社會現(xiàn)實還是個人遭遇來講,他在分析《詩經(jīng)》的主題時會以激切的言詞申訴“尚賢”的重要性。
馬瑞辰將用賢才退小人上升到國家興亡的高度,實則是把任用賢人作為治國方略來認識,在同時代的學者中雖然不乏同調,但持論的激切程度卻罕有其匹。
正因為馬瑞辰強烈期盼國家之賢臣的到來,才要摒棄奸佞小人。馬氏《王風總論》說:“賢士之進退,朝廷之治亂系焉。民情之向背,國家之強弱屬焉。《王風》為周室東遷以后之詩。誦《君子于役》及《君子陽陽》二詩,則知君子始而憂禍,繼而招隱,相率而遯于野矣。而小人之讒譖實啟之,此《采葛》所由作也?!盵1]227他認為“小人之讒譖”實際是能將國家、朝廷置于動亂之境地的重要因素,這正是《采葛》一詩的主旨所在。在對《采葛》的具體訓解中,馬瑞辰充分考證了以葛、蕭、艾等惡草喻佞臣的古之傳統(tǒng)手法。把“彼采葛兮”解讀為“人主相信小人的讒言”,把“一日不見”解讀為“我一日不見人主”,即句子中省略的主語為“我”,賓語為“人主”承上省略。全篇是以一位正直的臣子的口吻來敘述,他嫉惡小人讒言陷害忠良,在他的眼中,小人互相勾結攀附。馬瑞辰的解讀更強調了“人主”,突出了詩人劈頭指責的對象——君王。由馬瑞辰闡釋詩義的過程,我們可以體會出其渴望賢臣涌現(xiàn),希圖君王治理政事應摒棄小人讒言的良苦用心。
馬瑞辰在《魏風總論》中對于勤儉興國發(fā)表了較為詳細的看法,其云:
奢者,惡之大也;儉者,德之基也。奢之極者必貪,非殘刻不足以濟之,故《曹風》首《蜉蝣》以刺奢,而終以《下泉》,刺侵刻也。儉之極者亦必貪,非重斂不足以濟之,故《魏風》首《葛屨》、《汾沮洳》以刺儉,而終以《伐檀》、《碩鼠》,刺貪鄙也。儉勤與儉嗇異,儉而有禮與儉而不中禮者又異。蓋儉勤者儉以持己,而所以奉上惠下者不嫌豐;儉嗇者吝于與人,而所以持身涉世者無不隘。儉而有禮者儉其所當儉,如禹之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是也;而孝鬼神、美黻冕,于禮所不當儉者必有以協(xié)于中。儉而不中禮者如魏之葛屨履霜、彼汾采莫是也;而異公路、異公族、異公行,于禮所不當儉者無一不趨于簡。魏非儉以能勤之失,乃儉而過嗇之失也;亦非僅儉嗇之失,乃儉而不中禮之失也。古者取民之制,以什一為中正。多乎什一者,非所以恤民;少乎什一者,亦非所以制國。且始也取之過少者,其繼也國用不足,兵役數(shù)見,則取于民者必奢。魏惟有園桃之薄稅,乃有碩鼠之重斂,治國者可以鑒矣?。ā段猴L總論》)[1]317-318
“奢者,惡之大也;儉者,德之基也?!焙啒闶亲鋈肆⑸硇惺碌幕欢賵鲋腥四軌蚴刈∵@個道德操守的卻很少見。至于“奢之極者必貪,非殘刻不足以濟之”,我們可以看出,馬瑞辰一定是密切地聯(lián)系了社會現(xiàn)實進行思考,如果其僅僅是囿于詩篇文本,斷不能有此見解。對于何為適當?shù)摹皟€”,他提出了“儉而有禮”的概念,指出“儉而有禮者儉其所當儉”,“儉而過嗇”則不當。這就從細微處精辟地區(qū)分了“儉勤”和“儉嗇”。又說“多乎什一者,非所以恤民;少乎什一者,亦非所以致國”,這是要求統(tǒng)治者應當取民有度。“且始也取之過少者,其繼也國用不足,兵役數(shù)見,則取于民者必奢?!边@里講的比例帶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其中的基本原則對于當時的國家賦稅政策的制訂是富有參考價值的。在《曹風總論》中馬瑞辰再次強調了儉以興國的觀點,申明“大抵國之興以儉勤,而亡以奢泰”,認為“昭好奢而《蜉蝣》刺”,提出“有國者可以鑒矣!”[1]433可見,馬瑞辰非常強烈地關心著社會現(xiàn)實,這種迫切的心情通過挖掘詩歌意旨而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齊風總論》和《秦風總論》分別有這樣的論述:
治國以禮義者,禮義積而民多信讓;治國以功利者,功利積而國多富強。世或謂信讓之衰,流為微弱,嘗于魯征之;富強之弊,失在荒淫,可于齊見之。然齊太公之報政也,曰“因其俗”,蓋因其強毅之俗,非因其荒亂之俗也;曰“簡其禮”,蓋簡其繁重之禮,非簡其婚姻之禮也;“通工商之業(yè)”,非使其舍業(yè)以嬉也;“便魚鹽之利”,非教其民好利無恥也。
《齊風》十一篇皆刺詩:內(nèi)刺哀公者二,刺襄公者五;其三刺時、刺衰、刺無節(jié),蓋皆哀公時作;其一刺魯莊,仍以刺齊襄也。從禽無厭,昏禮不行,實哀公之荒淫有以啟之??嗉鞍傩?,惡播萬民,實襄公之荒淫有以致之。豈太公之報政,簡易近民,有未善哉?。ā洱R風總論》)[1]293
周以忠厚啟宇,其以德服人者深,故其收效也遠,其卜年也長;而其衰也,失于積弱而不能自振。秦以力戰(zhàn)開國,其以力服人者猛,故其成功也速,其延祚也短;而其敝也,失于黷武而不能自安。是故秦詩《車鄰》《駟驖》《小戎》諸篇,君民相耀以武事。其所美者,不過車馬音樂之好,兵戎田狩之事耳。然用威而不用禮,則《蒹葭》賦矣;好戰(zhàn)而不恤民,則《無衣》作矣;強國而不用賢,則《黃鳥》哀三良之從死,《晨風》刺舊臣之見棄,“夏屋”傷待賢之衰薄矣。是故其長諸侯也,可以霸而不可以王,其有天下也,可以暫而不可以久。始皇之先詐力,后仁義,焚書坑儒,嚴刑峻法,以暴虐為天下先,雖其天資刻薄,亦秦之先有以啟之。讀《詩》者可以觀世變矣。(《秦風總論》)[1]361
馬瑞辰談到,魯以禮義治國,“禮義積而民多信讓”;齊以功利治國,“功利積而國多富強”;周以德服人,“故其收效也遠,其卜年也長”,“其衰也,失于積弱而不能自振”;秦以力服人,“故其成功也速,其延祚也短”,其敝在“失于黷武而不能自安”“用威而不用禮”。馬氏在這里分別以魯國和齊國、周朝和秦朝做了對比,由它們治理國家的實績推導出禮義和功利不可偏廢的政治經(jīng)驗。儒家學說重義輕利,貴王賤霸。而馬瑞辰則持禮義和功利相統(tǒng)一的觀點,顯然是對傳統(tǒng)觀點的修正。由第一條可以看出,馬瑞辰突破陳說,指出魯國末年國勢之“流為微弱”不是因為崇尚禮義,正是由于統(tǒng)治者擯棄了禮義而導致風俗衰薄。齊國治政“簡禮”;“因俗”皆有門道。其因襲“強毅”“重商”的優(yōu)良習俗,絕非教民“好利無恥”;“簡其繁重之禮”而非廢除禮義,這便是有選擇性的“因俗”。至于齊國末年國事不振,則是因為統(tǒng)治者荒淫無度而導民不善。禮義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荀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孟“禮義”思想,提出禮義治國的思想。理論上看,禮義可以用于治國;從實踐層面上,國家的長治久安也依賴于禮義。禮義與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的結合,可以達到治國的目的。[5]而馬瑞辰關于禮義與功利相統(tǒng)一的治國策略的論述,在積貧積弱的晚清同樣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對清末政府如何振衰起敝是值得重視的見解。后來許多學者論述禮義與事功的統(tǒng)一關系,雖然有了比馬瑞辰更具體細致的考察,但思路卻是一致的。
《毛詩傳箋通釋》反映出馬瑞辰關于治國理政的思想。作為清朝嘉道年間的經(jīng)學家,在訓詁考證之外,馬瑞辰能夠如此關心國家社會,實屬難能可貴,顯示出了從清朝乾嘉時期大盛的古文經(jīng)學向更加關懷社會現(xiàn)實的晚清今文經(jīng)學過渡的表征。嘉道以降,國事內(nèi)憂外患,學界漸趨活躍。“有識之士把目光由故紙堆投向現(xiàn)實社會,‘相與指天畫地,規(guī)天下大計’,使士林風氣呈現(xiàn)出從乾嘉到道咸時期的一種趨勢性的轉變,即學問與致用相結合?!盵6]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和學術背景下,馬瑞辰的《詩經(jīng)》學研究也體現(xiàn)出了其經(jīng)世致用的學術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