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鳳
(1.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88;2.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當真相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這似乎已成為時代的讖語。特別是2016年的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在美國當選以后,“假新聞”(fake news)成為西方學界、政界、媒體界以及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盡管目前并沒有確鑿的材料可以確認這兩次讓人大跌眼鏡的投票結果是由假新聞驅動的,但人們確實可以看到,無論在脫歐投票還是在美國大選投票之前,有大量政治性的假新聞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和人人都從同樣的少數幾家媒體獲取信息的傳統媒體時代不同,社交媒體時代大大降低了發(fā)布內容的門檻,人人都可以成為內容生產者。同時,以點擊量、轉發(fā)數為目的,以廣告為基礎的商業(yè)模式,儼然成為了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因此,大量懷著逐利動機的個人和組織進入內容生產領域。
2018年3月9日,在《科學》雜志發(fā)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查閱了2006年至2016年底之間近12.6萬篇報道文章。他們發(fā)現,假新聞在Twitter上比其他真實信息傳播得更遠、更快、更深、更廣泛。平均一條假新聞大約需要10小時就能到達1500個Twitter用戶,而事實真相則要60小時才能達到這一數量。從平均閱讀量來看,虛假信息比真實的新聞能夠多傳達到35%的人群。從轉發(fā)量來看,真實的新聞幾乎從來沒有得到1 000人以上的轉發(fā);但有1%的假新聞,卻能得到多達10萬人的轉發(fā)量。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這種現象就在那里,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教育輿情是社會輿情的重要組成,也是最受關注的輿情之一。在互聯網思維、新媒體參與、大數據推動的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民眾通過網絡參與公眾話題討論,表達觀點和情緒。具有相同價值觀、共同利益的群體很容易結盟,消極情緒也很容易在群體傳播中被擴大化,使情緒變得更加激進甚至走極端,由此帶來了更為復雜和更難預判的輿論形勢。而后真相時代的到來,使大量未經證實的消息和虛假新聞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給教育輿情治理的供給側改革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
“后真相”(post-truth)一詞,最早源于美國劇作家史蒂夫·特西奇(Steve Tesich)1992年發(fā)表在《國家》雜志的一篇文章中。文章指出,在水門事件、伊朗門事件、海灣戰(zhàn)爭中,政府不斷操控媒體并封鎖壞消息,而民眾則從中盡力辨別真?zhèn)?,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后真相(post-truth)的世界里生活著(Tesich,1992)。2004年,美國傳播學者拉爾夫·凱伊斯(Ralph Keyes)提出了并闡釋了“后真相時代”的概念。他認為,后真相時代是“模糊的陳述,模棱兩可將成為未來一種新的真實觀”(Keyes,2004,p. 46)。2016年8月,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s)正式提出人類社會進入了“后真相時代”。他指出,政客們不再只關注事實與真相,而是傾向于重新“包裝”事實,從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和情感訴求入手,設置非“事實性”的議題,挑起民眾的“情感化想象”的神經,以操縱和控制公共輿論。自此,“情感”變成報道重點,“真相”逐漸被忽視乃至消解。然而,真相并未被“篡改”,也未被“質疑”,只是重要性有所下降(史安斌,2016)。
“后真相”一詞真正進入公眾視野是2016年的“牛津詞典年度詞匯”收錄該詞。牛津詞典解釋其意為“訴諸情感和個人信仰,相較客觀陳述事實更能影響輿論形成的情況”。最直接的關聯是2016年英國“脫歐”和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這兩件黑天鵝事件,被認為是對那些隱蔽真相、掩蓋事實的政治生態(tài)的歡聚。這兩件黑天鵝事件使“后真相”一詞,從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外圍概念,快速躋身為政治評論的前沿、熱門術語,并逐漸被國外的主流媒體采納和使用。可見,“后真相”一詞發(fā)軔于西方政治活動,有操縱民眾、控制輿論的意思,是對民眾選擇性披露甚至有意欺瞞而形成的一種政治生態(tài)。隨著后真相現象的普遍化,它逐漸被用來指對真相有意進行加工、潤色或者說謊的行為機制(支庭榮,2018)。正如拉爾夫·凱伊斯所說,“后真相”不再單純意指政客有意掩蓋真相、吹噓自夸的行為,而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另類道德”(alt. ethics)參與人們生活,并成為社會常態(tài)(Keyes,2004,p. 87)?!昂笳嫦唷辈粌H反映了國際大環(huán)境的時代特色,而且超越了政治領域,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立場、觀點、偏見、謠言成為信息的重要來源,從而使事實在輿論場域中的角色越來越邊緣化。從投票選舉到眾籌詐騙,無論是在政治、傳媒、醫(yī)療、教育還是商業(yè)領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
教育是民生大事,教育上的每個動作都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牽動千家萬戶,因此教育的輿情也就成為社會輿情中一個十分活躍和影響廣泛的領域。2021年9月一則題為“教育部新部長懷進鵬提出教育改革新主張”的微文在網絡上不脛而走。該文稱,新任教育部長主張要縮短學制、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等。2021年10月18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發(fā)布《辟謠!網傳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qū)“縮短學制”等說法不實》一文(澎湃新聞,2021),對網絡上流傳甚廣的“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qū)將探索縮短學制、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等舉措”的消息進行了辟謠。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還表示,一切信息請以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和教育部政務新媒體發(fā)布的信息為準,請大家不要輕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教育改革發(fā)展良好生態(tài)。
事實上,在2021年8月初,某網站刊發(fā)了標題為《給新任教育部黨組書記懷進鵬同志的建言》的文章,文章建議縮短學制,普及高中(普高),提出把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初中三年制改為二年制、保留普通高中三年制;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礎義務教育,免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升學考試。到了9月份,該文被移花接木成了“教育部新部長懷進鵬提出教育改革新主張”,在網絡上廣為傳播。這是一個典型的后真相教育輿情的現象。從這個典型的案例中我們看到后真相輿情的一些明顯特征。
一是情感為先,真相滯后。虛假新聞的炮制者和傳播者并不是特別在意傳播內容的意義、理由和可行性,而是出于一種好奇和熱鬧心態(tài)去擴散所傳播的內容。2020年網傳的“廣州一教師體罰學生致吐血”事件的焦點與反思,堪稱“后真相時代”的新聞標本。在此事件中,傳播主體不僅多,并且非官方聲音異常嘈雜,率先引爆輿論的是學生家長發(fā)布的一條關于孩子吐血的長微博,后續(xù)討論也都以個人賬號為主。2020年5月,廣州某學校一家長發(fā)布微博稱自己女兒被教師體罰,并且在個人微博上發(fā)出帶血的校服、打碼的孩子圖片等(每日新報,2020),瞬間點爆輿論,迅速升溫。在事件持續(xù)發(fā)酵過程中,關于教師體罰的信息不斷在網絡上出現,其中有與事件本身相關的消息,也有提到此前發(fā)生的類似事件,還有其他學校學生爆料稱自己也被體罰的經歷,再加上一些自媒體人推波助瀾,使得整個事件更加復雜,人們難以判斷不同主體提供的信息真?zhèn)危瑥亩鴮е螺浾摰姆磸?。然而事實卻是,該家長被證明是故意編造虛假信息,企圖迫使學校開除涉事老師、索要賠償。一方是體罰虐待的“強勢”老師,一方是遭受摧殘的“弱勢”學生,這樣的對立構建足夠挑動公眾的敏感神經。學生家長圖文并茂的控訴,夸大了師生矛盾沖突,將女教師竭力塑造成一個不顧學生身體承受能力、如魔鬼般體罰學生的形象,以一家之言模糊淡化核心事實,造成公眾對事實認知的偏差,通過重構事實來進行輿論造勢和炒作。
二是態(tài)度為先,認知為后。虛假新聞的炮制者和傳播者并不會經過審慎的思考和對事實真相進行理性的判斷,而是會不假思索地采取接受和贊同的態(tài)度。2019年3月12日,“成都某中學食堂事件”(成都發(fā)布,2019)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觸目驚心的問題食物照片狠狠地戳中了家長和千萬網友的心,一時間這所中學成了眾矢之的,辱罵聲如潮水涌來。但很快事情發(fā)生了反轉:經調查,食檢合格,網絡上散布的照片是家長擺拍,“家長維權、已有家長跳樓身亡”等消息均屬謠言。在網民的集體“狂歡”中,事件出現一次次高潮。第一個高峰,是以事件本身的發(fā)酵為引爆點,某知名自媒體發(fā)布“學校給學生吃過期食物”的視頻,全網整體表現出憤怒、譴責的情緒。在大V的推波助瀾下,官方處理結果的公布仍未能平息輿情,一些網民仍堅信學校內部存在利益勾結,因此發(fā)表對相關部門不信任等過激言論,輿情再次被推向峰值。直至新聞發(fā)布會公布調查結果后,網民的情緒才逐漸平復。
三是成見為先,客觀在后。虛假新聞的炮制者和傳播者并不是認真核查消息的來源和出處,而是隨意跟風、蹭熱度,使謊言的氣球越吹越大。在2021年5月發(fā)生的“四川成都高中生墜樓案件”(北京頭條,2021)中,由于校方沒有及時辟謠,加之受眾對學校一方的刻板印象,使得事件持續(xù)發(fā)酵,激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網絡謠言層出不窮。短短一天,先后出現“警察拖行死者家屬”“墜亡學生占用老師子女出國留學名額”“死者遺體被擅自火化”“校方未及時撥打120急救”“學校下達封口令”等不實信息。在這場輿論事件中,學校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甚至當地公安都飽受質疑,不少無辜者受到傷害。在后真相時代,比起追問客觀事實,情緒和個人信仰更能成為左右輿論方向的重要因素。在一個又一個家長的求助聲中,“高墻與雞蛋”的敘事被頻繁構建,裹挾著圍觀者們偏聽偏信。
而這些情感,往往是被生產和制造出來的,不是真實的、客觀的情感(情緒)。對于“后真相”的含義,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情感大于真相已成為受眾的普遍心態(tài)。當下,人們情感的宣泄比事實本身變得更為重要,對某些議題人們信以為真地分享,樂此不疲地評論,以感性的認知取代理性的實證,并誘發(fā)各種媒介審判、人肉搜索等社會怪相。二是忽略事實已成為社交媒體的常態(tài)。社交媒體用戶文化水平和媒介素養(yǎng)參差不齊,當受某種情緒驅使后,通常會對真相作出“逆政治正確”的解讀,從而使受眾無法對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有效核實和辨別(江作蘇,2017)。需要強調的是,“后真相”時代并非真相缺席,并不是沒真相,而更多是指真相在人們頭腦中的優(yōu)先次序下降,“情感”和“想象”成為焦點,“事實”和“真相”被忽略和消解。
尤瓦爾·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一書中說:“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變革,所有舊故事分崩離析,至今也沒有新故事足以接續(xù)。那么,不論是我們自己還是下一代,到底該做哪些準備,才能面對各種前所未見的轉變,應付各種不確定性?我們標榜不知道這些答案,當然,人類對未來的預測從來都不準確,然而今天要做預測比過去更難,一旦技術讓我們能夠設計人的大腦、身體與心智,所有的都將被推翻,就連過去永恒的事物也不例外。”(赫拉利,2018,第251頁)這既是分析,也是預測,是對后真相輿情現象的歷史洞察。冷靜地分析起來,后真相時代的教育輿情現象既有人性、社會的傳統原因,更有網絡化、大數據、媒體個體化的科技發(fā)展原因。它們風助雨勢,雨助風高,蔚成大觀。
對于沒有被確證的消息,信與不信,傳與不傳,除了別有用心者外,它有其非理性的心理原因。
1. 獵奇心理。獵奇是人類的一種普遍心理傾向。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對于每天發(fā)生的司空見慣的事,不會有人去傳播,只有違背常識、違反常情的事才會引起人們的興趣。人對于新奇的、怪異的東西總是懷有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這也是人類不斷進步、知識不斷增長、視野不斷開闊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獵奇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好,但它可能助紂為虐,推波助瀾,這是人類獵奇心理所付出的代價。特別是在后真相時代,社交媒體的開放、包容、大眾參與等屬性釋放了人們的欲望和需求,放大了人們獵奇的欲望和“壞”的主觀性。當人們在自由發(fā)聲中收獲瞬間愉悅和歡樂的同時,很可能被錯誤的輿論引向了歧途。2020年“山東環(huán)衛(wèi)工人稱被頂替教師崗位26年”(華商網,2020)的消息被自媒體傳播后,沸沸揚揚,各種同情、抱不平、要求調查事情真相還當事人公道的呼聲在網絡中蔓延,賺足了輿論熱度和公眾眼球。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這起事件中,某些只顧眼前流量的媒體在尚未求證事實真相的情況下,為了吸引眼球,刻意營造一些讓人“義憤填膺”的事實,通過夸大某些細節(jié),比如特別強調“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身份等等,來滿足人們的獵奇、追求淺表化的新鮮和刺激的心理。而這些自媒體也正是利用民眾這種社會心理煽動情緒,引導輿論,使不明真相的網民成為了獵奇和反轉新聞的受害者,從而造成一種扭曲的輿論生態(tài)。
2. 自我遮蔽。事實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人們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并不是簡單地由客觀存在來決定的,而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的,因為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能看到的?,F象越復雜,片面性感知的情況就越嚴重,理性就越缺位。那則關于教育部長縮短學制講話的謠言,如果對學制知識有所了解的話自然就不會相信,更不會傳播。學制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學制的確定和調整是國家重大教育政策的變化,必須通過國務院和全國人大的法律程序,絕不是教育部長可以決定的,任何一位部長都不可能對這樣的重大制度輕易表態(tài)。認知的不足造成了自我遮蔽。再如,網上流傳一則消息,說自2014年9月起全國教師普漲工資。很快教育部新聞辦辟謠說:“近日,網傳‘教育部出臺2014年最新教師工資改革試點方案’,內容可謂繪聲繪色—‘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改革教師工資結構’等。但這一消息不屬實,因為按照規(guī)定,包括各級各類學校在內的事業(yè)單位收入分配改革是由國務院授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研究制定并統一部署的?!闭驗槿鄙傧嚓P知識,看不到這一謠言背后的荒謬性,才會以訛傳訛。
3. 期望效應。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心理期望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記憶和觀察。如果讓你聽一段錄音,里面有兩種相反觀點的內容,在我們回憶時能復述的內容數量中,自己同意的觀點會明顯高于自己不同意觀點的比例。當一個人在夜晚看到前面有晃動的影子時,心里在想什么,前面的影子就像什么。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期望看到的,以希望代替現實,這是人的心理的一種普遍特征。對于消息的傳播也同樣如此。2017年12月5日教育部曾就“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取消中考”辟謠(人民網教育頻道,2017)。當時社會上廣泛傳播一則謠言,說教育部將把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取消中考。教育部發(fā)言人明確表示:“當前,還不具備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高中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普及步伐,滿足初中畢業(yè)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边@則謠言之所以流傳甚廣,是因為把期望代替了現實,并不去考慮條件和可能性的問題。盡管教育部早在2017年就進行了辟謠,但這則謠言還不時再次傳播,就是這個道理。
4. 從眾效應。人云亦云是人的一種普遍心理特性,“三人成虎”就是這種心理表現。從眾效應不僅是一種心理傾向,而且還是一種心理防衛(wèi)機制,“大家都這么說”是人們經常用來回應傳播不真實事件的借口。而且這種傳播會發(fā)酵,并出現一種群體極端化現象。在群體極化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在相互交談后會更加堅信相關的謠言。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道的:“構成群體的個體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從數量方面出發(fā),他們會感受到一種無敵的力量并因此而形成一種本能。這時候個體將不情愿地從另一種角度來審視自己:群體是無名的因此也無須承擔責任,然后一直控制著個體的那種責任感便完全消失了?!保ɡ正嫞?017,第17頁)在數字文化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也曾指出,互聯網促進極化效應的一個原因是,互聯網用戶“反復地接觸某一極端立場,存在心理暗示,認為很多人都持有這一立場,從而受到引導,人云亦云”(林奇,2017,第53頁)。2016年“江蘇監(jiān)考老師猝死”(人民網,2016)輿情事件中,網傳考試的學生竟在目睹老師最后的掙扎呻吟中平靜地做完題。在家長的大量轉發(fā)和集體憤怒中,輿情迅速聚集發(fā)酵,隨即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教育體制的抨擊和質疑,產生了大量“學生是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教育制度把學生訓練成缺乏生活技能的做題機器”等非理性言論。后經校方證實,這是一起烏龍事件,事實是學生們發(fā)現后第一時間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師,同時打了120急救電話。這件事恰好印證了從眾心理效應。當家長們看到“教師猝死,學生冷血”信息時,迅速形成一種傳播擴散尋求共識的沖動。在群體中,人們更愿意通過營造“意見環(huán)境”順應“大眾”,但這種輿論是人們在“意見環(huán)境”中對“優(yōu)勢意見”的趨同心理,并非理性思考的結果。
尤瓦爾·赫拉利曾說過:“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時代:信息不發(fā)達的時候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保ê绽?,2018,第250頁)新媒體平臺的迅速崛起,為網民搭建了“狂歡式審美”的娛樂廣場,亞文化逆襲成主流文化,社群效應日顯,媒介也從“大眾型”消費轉向“個性化”消費。
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里:一個是原本的現實世界,一個是傳播的輿論世界。輿論世界像一個“虛擬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輿論場表現為“輿競天擇,弱者生存”的生態(tài)。在現實世界中,強者占據優(yōu)勢;而在輿論世界中,弱者占據優(yōu)勢。輿論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逆世界,無論是主次關系位置、強弱性質,還是情感傾向,都是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現實世界中的強者,在輿論世界中恰恰成為了弱者,輿論的方向也向現實世界中的弱者運動(鄒振東,2018,第38頁)。同時,輿論世界是爭奪關注與爭取認同的表面世界。在爭奪關注時,強者在媒介資源上占據優(yōu)勢,其居高臨下的地位容易成為一個人的焦點;在爭取認同時,強者永遠是少數派,弱者在認同上有著巨大的人口優(yōu)勢。一切不能滿足弱者的輿論,一定不能得到比較多數的認同。特別是在輿論沖突中,強者的身份、姿態(tài)、價值觀甚至表達方式,都會成為爭取認同的障礙。在上文提及的四川高中生墜亡案中,無辜受害的花季少年、孤立無援的母親、冷酷無情的校方,強者與弱者、政府與平民的對立式隱喻,總能激發(fā)圍觀者強烈的憤懣,進而先入為主地作出判斷,在不斷挑起對立的情緒中,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
媒介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從社會意義上講,媒介即訊息”(麥克盧漢,2019,第18頁),深刻揭示了媒介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本質作用。社交媒體的出現,形成了無所不在的“5a”網絡環(huán)境: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時間(any time)、任何地點(any where)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任何媒介(any media)傳播任何信息(any message)。社交媒體融合了點對點、面對面的傳播特性,其傳播路徑是無限的,加之其互動性、開發(fā)性、隱匿性,以及傳播內容的不可預知性、群發(fā)轉發(fā)的不可控性,使得“把關人”難度增大,“把關”的機制失效或缺失。2019年江蘇女教師“絕筆信”一事(張靖天,2019)的焦點與反思,也是后真相時代的社交媒體發(fā)揮作用的標本。某微信公眾號實名刊發(fā)署名為李某的一份求助信,信中一句“當您看到這封求助信時,我和先生已經在準備離開這個世界了”被輿論稱之為“絕筆信”,迅速在微信自媒體中引發(fā)了輿論關注。一封信之所以能掀起輿論高潮,主要由于社交媒體設置了“情感化想象”的場景,“不公正待遇”“遭民警毆打致傷”等畫面引發(fā)了公眾情緒的共鳴,弱勢一方首先得到了更多的輿論傾斜,從而使各種情緒再一次爆發(fā)。在這個過程中,受眾的情緒遠比真相更有感染力和穿透力,但經當地政府調查后,李某“絕筆信”所述事實全部是捏造。因此,社交媒體“把關”能力和“把關”機制的缺失,使網民情緒失控,聽信謠言,“真相”讓位于“情緒”,“后真相”輿情事件才會發(fā)生。
上述的心理原因早已存在,上述的社會原因也存在了很長時間。為什么以前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消息走得比知識快、情緒走得比理性快呢?最關鍵的是網絡化、數據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迅猛發(fā)展,輿情事件的傳播速度驚人,數據的泛化滋生出更多的教育輿情熱點,這也給教育輿情的后真相現象提供了溫床。
網絡時代、數字時代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和極大話語權的同時,也會帶來另一種遮蔽。“繭房效應”就是對這種現象的概括?!靶畔⒗O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由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中提出的(桑斯坦,2008,第8頁)。在互聯網時代,伴隨網絡技術的發(fā)達以及信息量的劇增,信息傳播中公眾對于信息的需求是從自身感興趣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領域著手的,久而久之,對于其他信息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墻”,會將自身桎梏于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結果是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喜好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我的日報”。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一個僅能容納相同意見的“回音室”,難以接受異質化的信息。個人根據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主觀好惡對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并且不斷重復一些錯誤的意見而不自知,使在“繭房”中的人們認為這就是事實的全部,并形成沉默的螺旋來抵制不同意見的人,最終導致“網絡的巴爾干化”,甚至最終走向不同社群間觀念極化對立和輿論失衡的極端。
特別是隨著機器學習和算法的不斷演進,網絡用戶會被不斷地推送與自己的興趣相匹配的各種信息,進而營造出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看被推送”的氛圍,長此以往,網絡用戶只消費被推送的信息并且構建起一個“自我”世界。 “上海學生出游給老師打傘”事件就是“信息繭房”導致觀點片面化的典型案例。2015年5月,某網友以照片爆料:上海一名身穿校服、肩背書包、胸系紅領巾的小男生高舉著傘,為戴墨鏡、挎坤包、搖扇子的女教師遮陽(羅煜明,2015)。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在網友曬出三張“打傘”照片后的幾小時里,跟帖中約七成網友均對教師持指責態(tài)度,一些較為客觀理性的聲音則被埋沒。經調查,由于教師與孩子們的關系比較親密,所以對孩子們的撐傘行為,老師沒有拒絕,沒有意識到這些細節(jié)問題,老師也及時做了檢討,但輿論依舊不依不饒。隨著近年校園性侵、體罰學生等事件層出不窮,教師形象在某些情形下被“妖魔化”,導致“打傘事件”一經曝出,在事實還未查明、真相尚未厘清的情況下,便演變成一場輿論討伐,很多網民先入為主地將老師看成是有過錯的一方。網民包裹在這種繭房之中,靠自己“合理”的想象填補假新聞的漏洞,輕易將其上升到道德批判的高度。在網民非理性的狂歡中,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教師群體的形象也被妖魔化了。
后真相時代的輿情現象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影響我們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正面的影響在于:它告訴我們輿情在教育決策中的作用不可小覷,要認真對待,尤其在教育決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輿情因素,要從供給側進行改革,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從根本上提高教育政策的公信力和親和力。負面的影響在于:虛假新聞誘發(fā)的輿情隨時可能打亂正常的工作節(jié)奏,引發(fā)民眾的誤解,甚至引發(fā)群體事件,這就從反面要求我們要重視輿情、研究輿情、把握輿情,要善于運用輿情?!罢l控制了過去,誰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保▕W威爾,2019,第83頁)奧威爾在《一九八四》中的這句名言,無疑是在提醒我們,歷史和真相有時近在咫尺,有時卻遙不可及。今天的中國社會,從食品安全、醫(yī)療安全、防疫安全到教育安全,都面臨著全方位的風險和挑戰(zhàn)。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眼中耳中整天充斥著關于這些風險的新聞,一有風吹草動,不安和焦慮就會被裹挾而來。這種環(huán)境正合適謠言的滋生,而對于許多人來說,這種時刻具有的焦慮已經是無法擺脫的事實。其實,這恐怕已經是未來社會人們抵御生存風險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需要我們以正確的心態(tài)加以對待?;谶@樣的認識,我們從政府治理、社會治理、個人治理三個方面,提出了后真相時代教育輿情現象的治理思考和建議。
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它必然要求治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教育經歷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再到高質量發(fā)展的三次跨越,治理要求也從規(guī)?;盗炕芾戆l(fā)展到結構化、功能化管理,再發(fā)展到體系化治理。人們的教育要求越來越精細化、個性化,參政議政的熱情和能力也越來越高。政府在制定政策、實施政策的過程中,面對不同訴求、多元選擇要求的聲音會越來越大。這是輿情治理的宏觀背景。所以,教育輿情治理首先是要提高教育治理和決策水平。
1. 科學化決策,提高政策親和力。我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教育體系,但它的特點是發(fā)展不平衡,這使得我國的教育治理復雜程度明顯增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fā)展,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人們的設想,但是我們在精神上、思想上有很多東西還沒有做好準備,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包括教育發(fā)展相對滯后的局面還沒有完全扭轉。這個時候,提高政府決策水平的挑戰(zhàn)是巨大的,要善于在不同的聲音中尋求共識,在千差萬異中尋找最大公約數,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充分了解民情,充分掌握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堅持公平和底線的前提下,提供差異化選擇的空間。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的夢想,在宏觀層面上得到支撐。
2. 公開性決策,提高信息對稱性。當今時代,信息太多、太雜,信息之間相互矛盾和沖突的現象已經是常態(tài)。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是很難的,因為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不同人的不同價值、不同立場、不同觀點會攝入和傳播不同的信息。同樣,對于教育政策也會出現不同角度的不同解讀。為了防止和避免對政策的誤讀,最好的辦法就是為民眾提供便捷獲取政策和細則的渠道,本著“所有政策都盡可能公開,不公開要有充分理由”的原則,敞開政策之門。這是堵塞一切誤讀和謠言的最好辦法。如果政策不能很好公開,就很容易被誤讀甚至有意曲解。
3. 參與性決策,提高民眾參與度。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在上海視察時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張龑,2021)“全過程民主”是現代化治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其重要保障就是社會民眾尤其是利益相關者參與決策的全過程。民眾參與教育決策的過程就是提高決策的合理性和代表性的過程,是廣集民意、廣聚眾意的過程,同時也是宣傳發(fā)動,增強民眾對教育決策的意義和復雜性理解的過程,是對決策的每一個細節(jié)和表述背后含義理解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過程,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能夠理解這是多數人的意志,而不是少數人的主張,更不是政府拍腦袋的產物。有這樣的民意基礎,教育輿情事情就會大大減少。
4. 廣開言路,增強民眾判斷力。廣泛調動民主決策的參與積極性,很重要的一條是廣開言路,有發(fā)表意見的通道,有對意見進行反饋的機制。民眾在反映與反饋意見的過程中,能提高認知和提高判斷力。決策過程中的座談會、聽證會固然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廣開言路的途徑遠遠不止于此。事實上,能參與座談會、聽證會的民眾是極少數的,廣大民眾缺少發(fā)表意見的渠道。不少地方有“市長(局長)電話”“市長(局長)信箱”,并且有對接反饋機制,就深受百姓歡迎。教育決策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多種途徑,包括現代媒體渠道,這樣就能聽到不同人的聲音,同時也能提高民眾的社會責任感和認知水平?!爸{言止于智者”,當人們廣泛了解和理解了決策的過程和內容的含義后,就會大大減少道聽途說和盲從傳播的可能性。
此外,政府在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的同時,也要提高教育網絡輿情的治理能力。在互聯網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在新媒體和大數據時代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的過程中,民眾越來越習慣于通過網絡表達自己對教育的觀點和情緒,使得教育輿情的發(fā)展日益呈現非線性和疊加式的特征,呈現出議題復雜化、訴求多元化、效應聯動化、影響國際化和回應公共性的特征。所以,政府教育輿情應對,要以柔性和服務為治理理念,用接地氣的語言,消除學校、社會、教師、學生、家長等各群體間的障礙,建構后真相時代完整、系統的治理體系。
公開透明是突發(fā)事件新聞處理的核心原則。應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育輿情,切忌用堵、捂、蓋的極端方式。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積極意義,利用“雙媒體”積極回應,及時發(fā)布處理措施和進度。事實反復證明,只有公開、公正、真誠、負責的態(tài)度和做法,最大程度尊重公眾的知情權,政府才不會陷入“塔西佗陷阱”,才會贏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其次要采用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教育作為民生的重要領域被高度關注,因而輿論熱點的突發(fā)、頻發(fā)已成常態(tài)化。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下,講事實擺道理是不足以解決引導和溝通問題的,“曉之以理”遠不如“動之以情”,打管腔的回應遠不如接地氣的表達。真正要解決輿論入腦入心入耳問題,面對老百姓的期待,要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語,把輿論場當成與公眾平等對話的場域,營造溫情、尊重、真誠、關懷、擔當、謙遜的語境和雙方共情的語境。另外,必須強化“設置議程”的意識,擔負起構建穩(wěn)定的公共議題的重任,避免陷入“誤定性”“亂道歉”“隨意承諾”等擾亂輿情的誤區(qū),要做到“領著輿情走”,善用輿論傳播,把網民關注的話題轉化為輿論引導的話題,才能被公眾所認可和接受,進而提升政務輿情回應的實效。
主流媒體是掌控輿情的關鍵部門,但傳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明顯不斷弱化。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新聞發(fā)布渠道更多,門檻降低,傳統意義的新聞與其他類別的信息之間的界限也在漸漸模糊。在傳統媒體時代,從業(yè)者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套所謂的“專業(yè)主義”的文化或傳統。但在后真相時代,以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區(qū)塊鏈、元宇宙等技術所搭載的新媒體迅猛發(fā)展,新聞與評論、娛樂、宣傳的界限不再像以前那樣清晰,中間樣態(tài)的“準新聞”甚至“偽新聞”層出不窮,專業(yè)的傳統主流媒體越來越不受待見。在新聞生產和輿論傳播中,網民的角色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傳統主流媒體新聞議程設置上的難度越來越大,公信力被弱化的趨勢日益嚴重。
1. 傳統媒體的自我變革。傳統媒體要獲得信息傳播的主導權,就必須適應媒體變化的客觀趨勢,進行自我變革?;ヂ摼W成了人類發(fā)明的最強大的擴音器,它給所有的公眾提供了可以向全球發(fā)聲的話筒。它用以鼓勵和推動多種觀點和對話的方法是傳統的單向媒體所不能及的,這也意味著由新聞機構的“信我”時代,進入了新聞受眾的“秀我”時代。與傳統的信息環(huán)境相比,社交媒體下的信息環(huán)境中的數據更加密集、廣泛和深入,而真相獲取的難度也加大,導致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也在逐漸被瓦解。當民眾有了自成體系的發(fā)聲系統、多元的傳播路徑后,會進一步加大從傳統媒體信源處獲得真實完整信息的難度。而且,當今社會碎片化的速讀文化,導致網民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思維方式趨于表面化、單一化,并在逐漸消解網民的耐力,網民成為“雙媒體”傳播者爭奪的對象,這也變相地減少了傳統媒體調查事實、權威解讀的時間。因而,作為傳統媒體要自我變革,特別是弱勢群體由于“數字鴻溝”無法用網絡表達自己的真實愿望時,更應通過議程設置,引導輿論走向,降低社會公眾對教育輿情負面效應的關注度,有效緩解教育輿情對現實社會秩序的破壞作用。
2. 持續(xù)加強主流媒體作用。在后真相時代,在社會輿論日益復雜、多變,在社會傳播呈現出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部落化和偶像化的情況下,不但不能削弱主流媒體的作用,反而更要增強其作用。社會需要一種較為權威的聲音,以促成對社會事實認知的“共識”。在“兩個輿論場”并行的時代,主流媒體發(fā)出權威聲音稍有遲滯或延誤就有可能導致流言四起,輿論失控。對突發(fā)事件和熱點問題封鎖消息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傳統媒體更應該利用自己的職業(yè)權威,堅守社會的底線、政治的底線,加強傳媒自律,引領現代輿論場,在混雜的世界里發(fā)出清晰有力度的聲音,真正起到“把關人”的作用。
而要起到這種作用,主流媒體必須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在新媒體日益成熟的今天,真正有效的輿論引導必須堅持導向正確、及時準確、公開透明、有效引導;需要順勢而為,將偏離正軌的輿論逐漸引導到主流正軌上來。有些傳統媒體,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正確的判斷,唯恐失語,對假的信息不加甄別,不負責任地發(fā)聲,結果是放大了此類信息的負面效果,損害了自身的公信力,瓦解了自身的權威性。在社會熱點發(fā)酵的過程中,因為聲音繁雜,此時如果拿不出有分量的報道,發(fā)出的聲音會迅速被淹沒在眾聲喧嘩之中,會失去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因此,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突發(fā)事件面前,既要提高報道的時效性,增加透明度,有效回應社會關切,在重大問題面前不缺位,在關鍵時刻不失聲,搶占輿論制高點,更要保持客觀、真實,權威,成為社會正義的脊梁。
在當今的后真相時代,我們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都是信息的發(fā)出者。可是要真實地接受信息和接受真實的信息,正確地發(fā)出信息和發(fā)出正確的信息,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必須要提高個人治理水平。
1. 學會辨別真?zhèn)?,成為強大的認知者。數據不等同于信息。正如信息論的奠基人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在1948年《通訊的數學原理》中所說,數據信號是嘈雜的,如果你想從這些信號里篩選出有意義的內容,就必須過濾掉一些噪聲(羅杰斯,2012,第337頁)。香農所提及的“噪聲”,是從字面意思來說的,他的突破性工作成就是從電話線的傳輸信號中提取可辨識的信息。不過,原理相同:代碼本身不是信息,信息是我們從代碼中提取的內容,是我們過濾噪聲后留下的有意義的東西。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賦予了人類比任何時代都更具優(yōu)越的認知條件,然而它同時又在抑制我們的認知,使得我們訪問信息的方式更容易被操縱和被欲望驅使。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不要把“我們的互聯網”中的“我們”誤以為是“一切別的東西”,致使我們看不到尚未構建的世界,也看不到數字化之前的世界。正如《真相》一書的作者比爾·科瓦奇(Bill Kovach)所言:“21世紀真正的信息鴻溝不是接入互聯網的和沒有接入互聯網的人群之間的差距。它是有能力創(chuàng)造知識的人和只會肯定先入之見、故步自封、不再學習的人之間的差距。這是理性與迷信之間的新鴻溝?!保仆咂妫_森斯蒂爾,2014,第207頁)
2. 學會反思,謹防成為“千人傳實”者。在后真相時代,信息發(fā)布者和信息接收者常常因為對自己所持的“認知”不加反思,從而使一起起輿情事件變成了一出出戲劇性的新聞“反轉劇”。比如2020年“茍晶高考頂替”事件中,茍晶單方面的陳述與反映被頂替一事引起的輿論,呈現出了一邊倒的聲音,借茍晶事件夸大其詞、惡意攻擊山東的言論甚囂塵上。但當官方通報了部分事實細節(jié)后,輿論場的聲音再次出現一邊倒,茍晶遭受各種攻擊。在這起事件中,受眾在沒有對報道的信源、證據、完整性、其他可能性解釋等進行批判性認知后便匆匆套用“認知”,過度解讀,形成武斷的觀點,在情緒的“過山車”上顛簸。因此,批判性地解讀和使用媒體信息是文明社會成員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要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反思能力和面對真相的意志,莫讓“一人道虛,千人傳實”成真。如果對媒體的信息生產過程和特點缺乏理性的認識,那就會和印刷時代不具備讀寫能力的文盲一樣寸步難行。形成反思的習慣,自覺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慎用“拇指話語權”,是我們不被誤導、不成為盲目傳播者的前提條件,也是一個民族在后真相時代自尊自立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