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城中小學 吳 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點與難點。教師要采用高效的作文指導方法,傳授學生寫作的方法與技巧,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能寫出文質(zhì)兼美、打動人心的佳作。
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不知從何處下筆,作文言之無物、缺少情感、平鋪直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應重視這些問題,結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寫作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作文指導方法,傳授學生寫作方法與技巧,并讓學生在寫作時靈活應用,在不斷的寫作練習中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初學寫作,大都會將所見所聞作為寫作素材,但又會因為生活閱歷少,而存在很多素材的空白區(qū),常常出現(xiàn)面對文題不知道從何處下筆的問題。即便勉強寫完了作文,也會存在言之無物、語言枯燥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提供范文,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范文的特點,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并讓學生模仿范文寫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桂花雨》一課時,首先,可安排學生精讀課文,對課文有深入的認知與了解,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與內(nèi)涵。其次,可讓學生選取課文中的某句話或者某個段落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能進一步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如選取“桂花盛開的時候……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這段話,讓學生以“桃花美”為題目仿寫。一位學生寫道:“桃花綻放之時,十里桃花,滿是紅妝。三月桃子成熟時,桃樹就會分泌出桃膠,此時,就應收桃膠。剛分泌出的桃膠,是軟軟的、清亮的。這樣的桃膠經(jīng)過加工,就是烹飪美味佳肴的最好食材,如果錯過了收桃膠的季節(jié),桃膠就會變硬,口感與營養(yǎng)就差多了?!痹谶M行仿寫訓練時,教師要告訴學生仿寫并不是簡單模仿,而是要”知其意,明其理”,即要通過仿寫,寫出優(yōu)美的、充滿情感的作文。相較于模仿的原文,學生仿寫的句段與文章,應在“化用”的基礎上,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有自己的特色。由仿寫到創(chuàng)新,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寫作方法與技巧。也就是說通過仿寫,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寫敘事作文時,想讓文章生動有趣、直觀形象,首先就應把握敘事的核心內(nèi)容,從而在寫作過程中做到“詳略得當”。寫作要圍繞重點展開,也就是說要做到把握核心內(nèi)容,挖掘細節(jié),用細節(jié)表現(xiàn)寫作主題。學生要明白內(nèi)容詳實、生動的作文才能吸引讀者,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應展現(xiàn)具體細節(jié),增加作文的“看點”。細節(jié)描寫是“見微知著”這一寫作技巧的體現(xiàn)。
例如,在教學《祖父的園子》一課時,首先,教師可安排學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核心內(nèi)容。再讓學生精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作者的心情。然后分析課文的表達方法,并將其應用到寫作實踐中。其次,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主題。教師可帶領學生分析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例如,在“祖父慢慢地給我講谷子與狗尾草的區(qū)別”這句話中,“慢慢地”這一細節(jié),寫出了祖父的耐心細致,體現(xiàn)了祖父對“我”的愛;又如祖父三次笑的細節(jié)——“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祖父的笑容和藹可親、慈祥善良,蘊含著對孩子的愛。教師可據(jù)此布置“爺爺?shù)膼邸钡膶懽魅蝿?,要求學生圍繞“爺爺對‘我’的關愛”,寫生活中祖父與“我”之間的小事,用以小見大的方法表現(xiàn)爺爺對“我”深厚的愛。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爺爺很疼愛我,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喜歡吃冰激凌,有一年夏天,祖父到超市給我買冰激凌,天氣熱,冰激凌化了,成了看不出形狀的奶油團。爺爺遞給我,說這是我最愛吃的冰激凌,我對他說:‘爺爺,您騙人,冰激凌不是這樣的?!癄敔敶认榈貙ξ艺f‘你先嘗嘗是不是冰激凌的味道?!页粤艘恍】冢驼f不好吃,我才不要吃這樣怪模樣的冰激凌呢。爺爺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自責地說,下次爺爺給你買一個漂亮的冰激凌?,F(xiàn)在,我長大了,才知道原來那個在我眼中‘怪模樣’的冰激凌,是爺爺頂著烈日走了幾里路買來的,而這也是我吃過的最香甜的冰激凌,因為那個冰激凌里有爺爺對我深切的愛……”文段寫了爺爺為“我”買冰激凌這件小事,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xiàn)了爺爺對“我”的愛。這樣的寫作指導,可讓學生學會如何把握重點、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從而寫出能打動人心的作文。
在寫作時,想讓作文打動人心,就必須融入自身的思想與情感,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文中的情感與態(tài)度,會對閱讀者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如果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就能打動讀者的心,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寫作文時,學生應表達真情實感,用細膩的筆觸,感人的深情,寫優(yōu)質(zhì)的作文,使讀者能融入到作文情境中,獲得身臨其境的真切情感體驗。
例如,《珍珠鳥》是一篇生動形象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寫出了小鳥從最初“懼怕”到最后“信賴”人的變化過程,表達了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文章主要圍繞兩件事展開,第一件事是作者為剛來的小珍珠鳥做了個溫馨的家,讓小珍珠鳥能安心居住。第二件事是珍珠鳥有了雛鳥,作者細心地養(yǎng)珍珠鳥一家,讓珍珠鳥一家快樂地生活。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兩件小事,展現(xiàn)出人與“珍珠鳥”之間真摯情感的??勺寣W生以“我和小動物的故事”為題寫作,并提出具體的寫作要求,讓學生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寫作:(1)寫出和小動物結識的過程,說明是在什么情形下認識小動物的;(2)寫出和小動物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了哪些趣事;(3)寫出和小動物之間具有什么樣的情感,這樣的情感經(jīng)歷對“我”有什么樣的影響。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回憶自己的經(jīng)歷,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充滿真情實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寫作時,充分融入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并以真摯的文字表達出來,從而豐富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這樣的文章,才稱得上是有思想、有內(nèi)涵的佳作,讀者讀到這樣的作文,就能進入到作文所描寫的情感世界中,用心體會其中的真情,從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讓學生在真摯情感的引導下,深入到寫作中,進行“融情入景”的寫作,從而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有效地提高文章的質(zhì)量。
文章質(zhì)量的高低取決于作者能否將從生活中觀察到的細節(jié)融入到寫作中,做到以小見大,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并引發(fā)讀者的深入思考。為此,教師在寫作指導中,應從培養(yǎng)觀察能力入手,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把握事物特征,幫助他們將觀察到的內(nèi)容與文章內(nèi)容結合在一起,增強文章的真實性,提高作文質(zhì)量。
以《慈母情深》一文為例,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先安排學生對文章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體會母愛在文章中的表現(xiàn)方式,并思考這一情感是從哪些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的,體會將細節(jié)描寫應用到作文中的作用,并嘗試在寫作中運用這種方式,提升作文質(zhì)量。
《慈母情深》全文未提及母愛二字,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開篇寫的并不是母親,而是自己的家庭條件非常窘迫,窘迫到什么程度呢?不得不把唯一的收音機賣了換成口糧,而母親也被工廠辭退了。這一細節(jié)描寫為后文的“我”到工廠向母親要錢買書埋下了伏筆。結合全文來看,這段對于家庭窘迫狀況的描寫,更加凸顯了母親對“我”的愛。下文集中寫了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和給“我”買書兩件事,工作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了母親辛苦工作掙錢的不易,凸顯了后文給錢買書的不易。在閱讀文章中的買書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母親掏錢買書的動作進行分析。文中“母親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和“又給我湊足了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錢”這兩句話,體現(xiàn)了母親對于“我”買書的支持。結合上文思考,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母親仍然愿意出錢給“我”買書,是多么難得啊。這樣能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
為了深化學生的記憶,教師可布置隨堂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寫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在寫作過程中運用細節(jié)描寫,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在寫作之前,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指導,引導他們將真實的生活體驗融入到寫作中,避免“媽媽頭上的白發(fā)”和“爸爸累彎的腰”等重復性較高的細節(jié)應用到作文中,而是從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出發(fā),在描寫中抓住主要情感要素,不斷打磨文章內(nèi)容,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寫和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應用新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并在寫作完成后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修改,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在應用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法,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在互評和討論過程中認識自己在寫作技巧應用上存在的問題,明確改進方向,從而有效提高寫作教學質(zhì)量。
以《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為例,文章從母親和父親對“我”的詩歌評價入手進行對比描寫,將父愛嚴肅、剛硬的特點與母愛溫柔、細致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將二者的區(qū)別和統(tǒng)一以更加鮮明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在后續(xù)的課堂隨筆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結合生活體驗,運用對比手法寫作。學生寫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換文章,并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和修改意見寫到作文旁邊。修改后彼此交換作文,討論文章存在的問題,并思考如何改進。例如,學生在運用對比手法寫作時所選的內(nèi)容存在問題,未能抓住二者的主要特點,或是在描寫過程中過于突出二者其中之一,未能做好平衡,導致文章結構失調(diào),對比效果不明顯??梢宰寣W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文章存在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在小組討論后,由每組的匯報人員匯總本組成員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教師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問題要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為其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教師在應用這種作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寫作能力,盡可能做到均勻分配,讓每個小組都有一到兩個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從而保證討論質(zhì)量,能發(fā)現(xiàn)其他人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適當介入討論,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幫助他們分析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討論過程順利推進。討論結束,教師要盡可能留出時間,讓學生結合自己之前的作文重新寫作。教師應仔細評閱學生的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議。注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激勵作用,給學生以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使學生不再害怕寫作。
總之,小學五年級是開展寫作教學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深入分析與研究這一時期小學生的特點,分析所體現(xiàn)出來的在寫作方面的問題,采用適合學生的作文指導方法,將寫作方法與實踐練習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為今后更加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