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413200) 李木華
中華鱉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有人為因素、環(huán)境因素、微生物因素等。在養(yǎng)殖過程中,對于鱉病必須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環(huán)境消毒 鱉池周邊環(huán)境用漂白粉20克加5千克水噴霧消毒或直接揚撒干粉消毒。池水消毒:每15天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2毫克每升全池潑灑,或用生石灰對水全池潑灑,兩者交替使用。
2.鱉體消毒 苗種放養(yǎng)前用15毫克每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
3.飼料消毒 對于投喂的鮮活餌料、植物飼料,要先用水沖洗干凈,放在5%食鹽水里浸泡5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后投喂。
4.工具消毒 養(yǎng)鱉過程中所用的工具應每周消毒1次??捎?00毫克每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或用5%的食鹽水浸洗30分鐘。
5.飼料臺與曬臺消毒 將250克漂白粉溶于15千克水中,均勻潑灑在飼料臺和曬臺周圍。疾病流行季節(jié)每10天消毒1次,其他時間每月消毒1次。
1.赤斑病 患病鱉底板紅腫潰爛是最顯著特征。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80千克全池消毒,按病鱉每500克體重用1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的用量進行腹腔注射,連用3天。
2.白斑病 患病初期,中華鱉的裙邊、背甲上有零星小白點,后逐漸增多,連成一片,使表皮壞死。防治方法:0.5%的食鹽水加0.5%的小蘇打溶液全池潑灑。
3.腐皮病 在鱉的四肢、背甲、裙邊、尾部等部位都可發(fā)生體表糜爛和潰爛。防治方法:放養(yǎng)密度要合理,水體定期消毒,每立方米水體用0.1毫升的復合碘液全池潑灑消毒,每100千克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進行飼喂。
4.紅脖病 發(fā)病時,鱉脖子紅腫、充血,身體開始潰爛導致死亡。防治方法:及時對水體消毒或換水,再按1000毫升本草精華液、500克免疫多糖、400克膽汁酸拌40千克飼料投喂,連用3~5天。
5.白底板病 又稱甲魚失血癥,底板慘白無血色,鱉體浮腫,打開腹腔后偶有大量不能凝結的血水涌出,肝臟腫大,腸道炎癥明顯。防治方法:按膽汁酸、維生素K3、本草精華液、電解多維各5克(毫升)拌1千克飼料飼喂,連用5~7天。
6.纖毛蟲病 此病由纖毛蟲寄生在鱉體表所引起。病鱉背甲、脖子、腿彎處附著一層泥垢樣物質(zhì),且用水洗不干凈。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0.3克的硫酸鋅溶液全池潑灑,嚴重時可隔天再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