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滿林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哲學教研部, 江西 南昌 330108)
保羅·利科是法國著名哲學家、詮釋學家,在他畢生的詮釋學研究中,以其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寬容的學術心態(tài)為當代詮釋學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作出了自己獨到的貢獻。語義學(semantics)問題是利科進行詮釋學探索時高度關注的問題,可以說,它既是利科回應結構主義挑戰(zhàn)的理論支撐點,又是利科仲裁當代解釋沖突的策略迂回鏈。那么,利科為什么要重視語義學問題?又是怎樣討論語義學問題的?對語義學問題的討論又有什么貢獻呢?讓我們順著這樣的思路來進行追問。
在利科的詮釋學中,倘若要弄清楚他是如何討論語義學問題的,我們就不能回避符號學(semiotics)問題,因為唯有將這兩者置于觀照之中,才能夠準確把握語義學問題探討的詮釋學旨趣。什么是語義學呢?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利科有著自己獨到的思考,在《結構、語詞、事件》這篇報告中,他明確把語義學與符號學嚴格區(qū)分開來,認為符號學就是支配整體語言研究的模式,而語義學是指“那支配著我們對句子理解的模式”[1]79。
那么,符號學與語義學究竟是什么關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解答問題的線索回溯到索緒爾那里。在索緒爾之前,雖然有不少研究者對語言現(xiàn)象進行過研究,也提出過很多重要觀點,比如:盧梭在《論語言的起源:兼論旋律與音樂的摹仿》這本小冊子里,既認為“語言(language)區(qū)分了不同的民族”[2]1,又指出了“最初的語言是象征性的”[2]18,還把語言差別與地域差別關聯(lián)起來。當然,對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具有深遠影響的應當是索緒爾,借用索緒爾的學生、《普通語言學教程》的重要編印者沙·巴利和阿·薛施藹在第一版序中的話來說,“他畢生頑強地致力于探求在這一片渾沌狀態(tài)中能夠指引他的思想的法則”[3]11。從詮釋學角度看,索緒爾對語言學研究的思想遺產主要在于:一是在整體語言(language)中區(qū)分了語言(langue)和言語(parole)。在索緒爾那里,語言被看成是“一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統(tǒng)”[3]37,言語被視為“個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為”[3]35,因此,語言和言語是不可混淆的。如果說索緒爾本人注重整體語言,那么利科就非常看重言語層面。二是在語言學符號系統(tǒng)中區(qū)分了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索緒爾主張在語言學中用“符號”來表示整體,“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替概念和音響形象”[3]102,于是所指的概念鏈和能指的聲音鏈構成了語言學的符號系統(tǒng)。利科在這一區(qū)分中發(fā)現(xiàn)了語義學的某些蹤跡,他為此指出,“構成語言之符號系統(tǒng)的就是聲音與意義之間的差異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1]31,這種關系與其說是音位學的,不如說是語義學的。三是在語言研究中區(qū)分了共時性(synchrony)和歷時性(diachrony)。在非嚴格意義說,索緒爾所謂的共時性乃意味著語言的共存性,突出了語言的某些靜態(tài)特征,相反,其所謂的歷時性則是指變動性,展現(xiàn)了語言的某些動態(tài)特性,用索緒爾的話來說,“一個是同時要素間的關系,一個是一個要素在時間上代替了另一個要素,是一種事件”[3]131。如果說索緒爾將語言的共時性擺在突出位置,那么,利科則更看重具有事件特征的語言之歷時性。作為現(xiàn)代語言學的創(chuàng)建者,索緒爾不僅為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開創(chuàng)了廣闊的空間,還細化和深化了對語言問題本身的探討,因而有著豐富的語言學思想遺產,這一思想遺產在其繼承者那里得到了發(fā)揚與拓展,特別是對雅各布森、皮爾士、耶姆西列夫、弗雷格以及列維-斯特勞斯等人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譬如:耶姆西列夫對內容與表達所作的區(qū)分、弗雷格對含義與指稱的區(qū)分、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等等,都或明或暗地有著索緒爾的思想印痕。
不可否認,索緒爾的理論有著重要貢獻,但因其著眼于語言整體層面,難免有著鮮明的符號學色彩,正是在這一點上,利科進行了推進與突破,力圖從符號學轉向語義學。那么,利科是如何轉向語義學的呢?從解決策略上看,首先,利科對語言學特別是結構語言學進行了有效批判。無論是作為整體語言理論的語言學,還是作為語言內在關系研究的結構語言學,它們都主張把語言視為經驗科學的對象,看重的是語言的普遍性、封閉性和共時性。在利科看來,這種傾向會產生系列不良后果,不但具有生產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言說行為被排除掉,而且內含語言系統(tǒng)狀態(tài)變化的歷史也會被拒之門外,更為重要的是“語言的原初意向,對某物言說某事也被排除掉了”[1]84,這就意味著語言沒有實現(xiàn)對實在的捕捉以及思想對實在的捕捉,因而也很難達到詮釋學對語言的要求。其次,利科突顯了話語(discourse)的詮釋學功能。一般來說,當語言被個人所言說時,語言就轉變和體現(xiàn)為話語,在這里話語是句子或陳述。對于言說和話語,利科是非常重視的,甚或說是偏愛的,他認為,“言說是說話者以向某人言說某物之意向方式藉以克服符號世界之封閉性的行動;言說是語言據以超越自身作為符號而朝向它的指稱和朝向它所遭遇的事物所進行的活動”[1]85,語言一旦被構造成言說、轉化為話語,它就具有事件的性質,擁有指稱、主體、世界與聽眾,也就實現(xiàn)了對符號的超越。最后,利科抓住了語詞(word)這個關鍵連接點。與結構語言學不同,利科把語詞作為特殊對象來定位和對待,明確指出“在每一個言語的事件中,語詞是符號學與語義學的關鍵連接點”[1]92,當然,這不僅僅是因為“語詞是處于言語位置的符號”[1]92,還因為語詞承載重要的詮釋學意蘊,至于這種詮釋學意蘊,不但體現(xiàn)在它能把語言的結構和功能之間的互換緊密結合起來,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利科將語詞稱為“結晶化的點”;而且體現(xiàn)在它能夠推動我們創(chuàng)造新的可理解性模式,因為“它本身就處在語言與言語、共時性和歷時性、系統(tǒng)與過程的交叉口上”[1]95。
可見,在語言學的研究中,符號學關注的是符號之間以及符號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依存性,而語義學則關注的是意指問題,或者說以符號去指涉某物、言說某物??傮w上說,一方面,當代語言學的發(fā)展及其重要理論成果,為利科在詮釋學視野中探討語言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另一方面,當代語言學正面臨著眾多的語言問題紛爭,這些紛爭開拓了利科的研究視野,當然,當利科把語言問題置于詮釋學視野之中時,他要思考的并非符號學問題,而是語義學問題,因為語義學問題既是他協(xié)調當代解釋沖突的切入點,又是其詮釋學建構的一個支撐點,因此,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可以說實現(xiàn)從符號學向語義學的轉變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從上述考察中,我們可以看出,對符號學的關注不是利科的重點目標所在,他是想通過符號學的關聯(lián)來展現(xiàn)語義學的詮釋學意蘊。那么,利科為何要重視語義學問題呢?一旦我們基于利科詮釋學思想的發(fā)展軌跡和關注主題,我們就會洞察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緣由:其一,關注語義學問題是利科象征問題研究的必然要求。利科的哲學探索生涯是從對意志問題的研究開始的,在意志哲學研究中,特別是對惡的象征問題研究中,他得出“象征生發(fā)思想”[4]的結論,由此象征問題成了他早期階段詮釋學探討的核心話題。一方面,利科把象征看作是雙重意義的語言表達,在這里存在著字面意義與隱藏意義的區(qū)分和差別;另一方面,利科把象征與解釋相互限制,象征就是要需要解釋的雙重意義表達。利科以這樣的方式來對待象征,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那就是,既突出了象征的語義學維度,克服了符號學所主張的語言單義性和封閉性,又成功地把象征問題融入了詮釋學的思考之中。其二,關注語義學問題是利科詮釋學構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科對詮釋學問題的思考,或者說,利科對自己詮釋學的構建是有著明確路徑的。在《生存與詮釋學》一文中,利科明確反對海德格爾通過問題逆轉的方式來實現(xiàn)詮釋學從解釋的認識論到理解的存在論變革的“捷徑”方式,與海德格爾不同,他本人主張一種“迂回”方式,這種迂回意味著此一轉變或變革必須是漸進式的,是要經由語義學和反思層面而抵達的,因此,語義學層面成為了利科詮釋學探索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就此而言,利科認為,“任何存在者的或存在論的理解首先并且總是在語言中抵達其表達”[1]11,因此,我們不能回避語言問題,更為妥當的做法倒不如以語義學作為詮釋學的參照軸心,因為語義學能夠使得詮釋學同各種實踐的方法論保持聯(lián)系,從而避免陷入伽達默爾那種“真理”還是“方法”的二難抉擇。其三,關注語義學問題是利科回應結構主義挑戰(zhàn)的現(xiàn)實選擇。對于結構主義,一些學者主張將其源頭追溯到索緒爾那里,如果我們撇開源頭問題的糾結,來直視結構主義的影響,那么,列維-斯特勞斯可以說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代表性人物,正是在他的推動和影響下,結構主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成為了法國乃至歐洲顯赫的理論流派。從理論關聯(lián)上看,結構主義與語言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它關注和重視語言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主張將語言的歷時性融入共時性。當然,利科并不否認結構主義的獨創(chuàng)性及其理論貢獻,但他認為“結構主義趨向于以二律背反的方式來思考語言和話語的關系”[1]79,既炮制出了一系列問題和理論沖突,又將意義封閉于系統(tǒng)之中,這顯然是不可取的。利科從結構主義的內在矛盾中找到了出路,力圖超越結構主義范式而面對結構與事件、系統(tǒng)與行動的矛盾,在他看來,正因為語詞是符號學和語義學的連接點,于是,“語詞,如它所是,就是作為系統(tǒng)與行動之間、結構與事件之間的交易者”[1]92??梢哉f,正是通過對語義學豐富性的發(fā)掘和運用,利科回應了結構主義的挑戰(zhàn),也實現(xiàn)了對結構主義的超越。
在對符號學問題和語義學問題進行探討和辨析的過程中,利科進一步深化了對語義學問題的認知,不僅把詮釋學問題扎根于意義領域,還展現(xiàn)了詮釋學視野中語義學的多重維度。從利科的相關論文、報告和著作來看,他試圖以多義性問題與象征問題來考察語言學家關注的詞匯語義學和結構語義學,特別是著重強調他本人所主張的文本語義學,通過這三個不同層面之間的過渡、通過不同范圍內展開的策略,來避免有關沖突,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憑著一種能將所思考的意義效果置于不同實現(xiàn)層面上的方法,在一種解釋哲學同一種結構科學相同層面上發(fā)生的沖突危險就能夠避免”[1]63。
就詞匯語義學層面看,詞素(lexeme)是討論的核心所在。必須指出的是,在語言學領域中,詞素lexeme和語詞word是有著差異的,但在《作為詮釋學問題和語義學問題的雙重語言問題》這篇學術報告中,利科幾乎撇開了它們之間的差異,他指出,詞匯語義學“它被維持在語詞層面上,或毋寧如厄爾曼所主張的,處在名字、指名或命名過程的層面上”[1]62。當然,如果按照利科的嚴格標準,語義學關涉的乃是句子或陳述,而詞素或者說語詞處在比句子或陳述更小、更低的層面,因此,它還不完全具備語義學的“資格”,然而,詞素可以處在話語明示的層面上,同時詞匯語義學中的多重意義可以限定在多義性上;語詞呢?情況也是相似的,在大部分情況下語詞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多義性。于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利科這里,語義學分析的關鍵在于多義性,或者說,多義性是語義學的中心問題。然而,如何看待或處理詞素和語詞的多義問題呢?利科認為,一旦我們突破索緒爾在符號問題上的局限,從符號內部的能指與所指、名詞與意義關系轉向外部符號間關系時,就不但能夠坦然面對多義現(xiàn)象,而且能肯定“一個符號可以指示某一事物而無須停止指示其他事物”[1]69,至于對詞素或語詞多義現(xiàn)象的澄清,那必須同句子或陳述相關聯(lián)、同上下文相關聯(lián),一方面,在話語中我們實現(xiàn)了意指,當然這只是意指中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則漂浮于語詞的周圍;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對上下文的篩選來把單義的句子和多義的語詞連接起來?;趯υ~匯意義學的考察,利科想表明,象征問題的探討也可以匯集在這個層面,存在的多義性能夠在象征中通過符號的多義性表達出來,因此,“多義性本身并不是病理現(xiàn)象,象征論也不是語言的一種飾物,多義性和象征論屬于所有語言的構成和功能”[1]71-72。
就結構語義學層面看,意素(seme)是關注的重點問題。意素是什么呢?利科認為意素不同于詞匯,“意素就是僅從結構關系中構建的意義單元”[1]74,“意素分析就在于為詞素群栽植那完全由連接和斷離構成的等級譜系”[1]74。為了深入探討結構語義學問題,利科以法國符號學家格雷馬的有關理論作為重要切入點,對格雷馬提出的三種方法論選擇給予了關注,這涉及語言世界封閉性的公理、分析策略層面的變化以及屬于話語表現(xiàn)層次的單元,當然,在格雷馬那里,所有這些方面都試圖表明結構語義學會努力重建那些說明意義效果的關系,對于這一點,利科明確指出,“結構語義學企圖依據一種極其獨創(chuàng)的方法來說明語詞的語義學豐富性,這種方法在于使意義的變換與上下文的等級匹配起來”[1]75,于是,意義的變換就可以在上下文中被分析,詞素分析也就轉向了意素分析。更為重要的是,在結構語義學中,這種上下文理論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確信相同意素的反復出現(xiàn)保證了意義在句子中的穩(wěn)定性,那么就可以界定話語在意義同型層次上的詳細說明,這就是利科所謂的“話語同位素”(the isotopy of a discourse)。話語同位素概念為利科對象征問題的分析拓展了空間,一方面,當把象征問題置身于多義性關系之中,這就不僅僅是詞素問題,也是語言問題,因為象征問題的可能性植根于“詞素展開上下文變換的能力之中”[1]76,毫無疑問,這突顯的是一種功能;另一方面,象征問題與話語關聯(lián),多義性存在于話語之中,話語構成了特別的意義效果,面對象征的多義或歧義,不同的同位素語義學能夠得到展開,由此一來,同位素觀念也就指明了隱喻在語言中的地位。在對結構語義學的評判上,利科認為,通過結構分析得出的意義單元只是組合的可能性,“它們并不言說什么;它們只是連接和斷離”[1]77,對于象征問題而言,結構語義學只是提供了對象征內部構造進行說明的維度,然而,一旦我們要追求象征想言說的東西,則必須超越結構語義學,因為“詞素不只是為了對意素群的分析而存在,而且是為了那些被直接理解的意義單元的綜合而存在”[1]77。
就文本語義學層面看,文本(text)是分析的關鍵范疇。客觀地看,利科本人很少使用“文本語義學”這種表述,但在討論語義學問題時,他會經常在此層面展開有關論述。鑒于此,我們姑且將此層面確定為“文本語義學”。嚴格地說,只有在文本層面,語義學才真正進入了詮釋學領域,這是因為文本涉及系列篇幅,甚至可以把文本觀念概括為意指整體,這是與語言學家所熱衷的特定短小篇幅不同的,文本中意指整體的復雜性遠超語詞和句子,它包含著作品的內在組織與內在關聯(lián)。從詮釋學角度看,這里不僅擺出了“整體-部分”的解釋循環(huán)問題,還暗示著正是因為文本本身擁有多義才產出了多義問題,這種多義問題不再局限在神圣經典中,世俗文本、宗教現(xiàn)象乃至精神分析都可以被納入到多義現(xiàn)象當中,“于是,就存在著一個寬闊的雙重意義領域,這個領域的內在聯(lián)系清晰地勾勒出了詮釋學的多樣性”[1]65。然而,在利科看來,無論是在文本層面語義學內在的門類差別,還是詮釋學內部的解釋沖突,都直接與象征問題牽連,因為“象征學就是表達語言學外的實在之方法”[1]65,這是語義學問題進入詮釋學領域的基本條件,也是突破語言學中符號封閉性的關鍵所在,它展現(xiàn)出了象征的開放性,這種開放性就是語言與非語言、整體語言與具體生活經驗的連接點,各種詮釋學之間的差異可以歸結為整體語言和存在關系之間的相互把握模式,對于此,利科的結論是:“競爭的詮釋學,不是在雙重意義結構上,而是在其開放的模式上、在其顯示之目的性上抵觸著”[1]66。可見,作為雙重甚至多重意義的象征問題,既應當經受語義學維度的考察,又應當經受詮釋學維度的研究。
在詮釋學問題探討中,利科對語義學問題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偏愛,這是毋庸存疑的,他對語義學的考量也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充分展現(xiàn)了其學術視野的開闊以及理論追求的包容,如果考慮到利科詮釋學探索的整個歷程、相關理論的處置方式以及當代詮釋學的理論紛爭等,那么我們就能充分肯定利科的獨到貢獻。
其一,利科明確把語義學層面作為其詮釋學從方法論轉向存在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很明顯文本層面上的語義學之追問不是最終的歸宿,按照他本人詮釋學的謀劃之路,這種探求旨在對存在問題的把握,象征多義性、語義學的迂回都是朝向存在之多義性的敞開,對語義學如何融入存在論層面的問題,利科以反思問題作為接續(xù)點,繼續(xù)推進,形成了整條迂回之鏈,在一定程度上為“糾偏”哲學詮釋學的某些傾向作出了貢獻,然而,利科對象征問題(包括相關語義學問題)的分析難免有抬高了象征在詮釋學領域中的分量之嫌疑。
其二,利科非常重視文本問題,力圖在詮釋學層面來討論文本語義學問題,他把語義學的獨特性與詮釋學的多樣性內在關聯(lián)起來,這樣一來,詮釋學的多義性可以在技術差異上體現(xiàn)出來,也可以在功能差異上體現(xiàn)出來。雖然利科本人沒有明確提出“文本語義學”,或者說,這一提法似乎不夠妥當,但他在詮釋學視野中把語義學研究之門開得更寬,甚至展現(xiàn)了某些分門別類的語義學,如:利科在對弗洛伊德研究時提出的“欲望語義學”(semantics of desire),在《弗洛伊德與哲學:論解釋》中,他指出,“不是做的夢本身,而是對夢進行敘述的文本能夠得到解釋;分析想用另一種文本代替這種文本,而另一種文本可以被稱作欲望的原初話語。于是,分析就從一種意義轉向另一種意義;不是欲望本身,而是它們的語言處在分析的中心”[5],這就是欲望語義學所強調的東西。
其三,利科以詮釋學視野中的語義學來回應結構主義的挑戰(zhàn),既肯定了結構主義的理論建樹,又考察了結構主義的界限,當結構主義熱衷在語言符號學封閉性中進行發(fā)掘時,利科明確以語義學的開放性來展開自己的路徑,從而劃清了自己詮釋學理論與結構主義理論的界限。然而,在應對結構主義的挑戰(zhàn)中,利科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理論考量與后來的詮釋學主張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客觀地說,在前期他還未深入思考如何把結構主義的說明方式綜合到整個解釋環(huán)節(jié)中,這顯然與他后來倡導的“詮釋學之弧”(hermeneutical arc)不同,他后來的主張是:“說明就是闡明結構,也就是,構成文本靜力學的那種依賴性內在關系;解釋就是跟隨由文本開啟的思維之路,將自身置于朝向文本方向的路途上”[6]。
其四,利科以語言問題作為重要的中介,把各種不同解釋理論協(xié)調起來,無論其是否達到了理想目標,但這種努力和嘗試本身就是對詮釋學發(fā)展的貢獻。在當代哲學研究中,語言領域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無法逾越的領域,包括詮釋學在內的各種哲學流派都卷入到了語言紛爭之中,利科大膽借鑒當代語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以語義學層面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謀劃在英美哲學傳統(tǒng)與歐陸哲學傳統(tǒng)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努力促進兩者的對話。就此而言,只要我們撇開學術中那些激進的褒貶,冷靜客觀地對待利科的詮釋學主張,就不得不承認這種嘗試與努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