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科技博覽文章,既能讓我們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又能積累我們的寫作素材。就內(nèi)容而言,科技博覽文章表達嚴謹、精準、翔實,尤其是體現(xiàn)最新科技成果的內(nèi)容,作為素材運用到作文中來闡述各種社會問題,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這類素材在使用時,要注意不能簡單地羅列、生硬地套用、枯燥地敘述,而要靈活運用,才能讓作文更出彩。
如何在作文中靈活地運用科技博覽中積累的素材,以下幾點可供同學們參考。
善于提取主題,化敘為議
科技博覽文章大多采用敘述和說明兩種表達方式,為的是將某一專業(yè)知識介紹清楚,而我們在使用這些知識作為作文素材時,要根據(jù)文章的主題思想,將一種科技知識或現(xiàn)象遷移到寫作話題中,并將這些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議論的方式,再輔以適當?shù)母星樯?,這樣就能使這類素材發(fā)揮出它的最大作用—既能論證觀點,又能讓文章具有新鮮感。先看這一片段:
法國某園藝所重金懸賞純白色的金盞花,面對如此懸賞,眾多人員中有一位60歲的老太太也想試一試,但這一舉動并沒有獲得她的兒女們的支持,畢竟老奶奶年紀大了,兒女們都不看好她,瞎折騰什么呢,好好休養(yǎng)不好嗎,湊什么熱鬧呢?
老奶奶沒有灰心,也沒太在意,就當自己養(yǎng)養(yǎng)花也好。于是她決定一個人試試看。
她撒下花種,花開時,她精心挑選出顏色最淺的花,種子成熟后就把它們收集好,老奶奶就這般,春種秋收,四季循環(huán),一年又一年,苦心人天不負,老奶奶終于培育出了白色的金盞花。
(摘自畢淑敏《白色的金盞花》)
該片段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介紹了白色金盞花的培育過程—畢淑敏引用這則來自科普文章說明人工選擇對植物發(fā)展進化的意義的故事本是要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同樣,這則科普小故事也被江蘇省一位考生引用到了2020年高考作文中,但其用意和含意都有了根本的變化。請看這篇文章的一個片段:
當抖音、頭條等智能軟件不斷給人類推送同類的信息,甚至跳過“同氣相求”,直接進入到“同聲相應”的交流時,人類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信息塑造。就像我最初因一時的好奇而選擇了白色的金盞花,但智能推送就如同那位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選種培育的老奶奶一樣,讓一次偶然產(chǎn)生了長久的影響,讓我的世界最終變成了“一片雪白”,從此再無姹紫嫣紅。
人之復雜,終其一生都在思考拓展和認識自己之間矛盾卻統(tǒng)一地來回切換,于是帕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我們本希望大數(shù)據(jù)成為加深思考和自我認知的工具,卻在潛移默化中被大數(shù)據(jù)困在了“繭房”中,當主動尋覓變成了被動接收,同氣“相”求變成了同氣“推”求,我們究竟是“更會思考”的蘆葦,還是“被剝奪思考權利”的蘆葦呢?
(摘自江蘇考生《被推送的“白色世界”》)
在這篇作文里,“白色金盞花”成了“我”的“偶然選擇”的象征,正因為“我”的一次“偶然選擇”,“我”的世界從此“一片雪白”。作者借這個故事闡釋了自我選擇對我們未來發(fā)展的影響,揭示了“同聲相求”的弊端:世界豐富多彩,我們也應兼容并包。
注重形象表達,化虛為實
許多科技博覽文章中常常會附有各種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雖然有清晰準確的一面,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深刻地理解數(shù)據(jù)所體現(xiàn)的意義,那么這些數(shù)據(jù)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模糊而乏味的概念。所以,在這類素材的運用中,我們不妨采用化虛為實法,盡量避免枯燥、單調(diào)的數(shù)據(jù)大量出現(xiàn),而用生活中那些普通人可以感知的形象化語言來描述,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
我們還是先來看一篇科普文章中的一個片段,這里面有不少的數(shù)據(jù)運用。請看: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種黑洞?
科學家認為,根據(jù)不同大小可以分為恒星級黑洞、星系中心超質(zhì)量黑洞和原始黑洞。大質(zhì)量恒星在引力坍塌后形成的黑洞就是恒星級黑洞,其質(zhì)量是太陽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那些質(zhì)量是太陽數(shù)百萬甚至數(shù)十億倍的是星系中心的超質(zhì)量黑洞;此外,宇宙中還存在很多小型黑洞,它們被認為是在大爆炸時形成的質(zhì)量很小的原始黑洞。
報道指出,目前的理論普遍認為,在大多數(shù)星系的中心都存在一個超大質(zhì)量的黑洞,還有成千上萬的恒星級黑洞。已知距地球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以外。
(摘自科普文章《黑洞是什么?怎么識別?》)
這段文字以一連串具體的數(shù)字介紹了黑洞的種類、質(zhì)量和已知距地球最近的黑洞與地球的距離,屬于平實的說明。一位考生別出心裁,將這樣一些天文知識運用到了自己的作文當中,巧妙地揭示了現(xiàn)實社會中各種“明星”在“坍塌”后造成的巨大的“負能量”:
在浩渺的宇宙空間,有一種黑洞,它們本由恒星在引力坍塌后形成。當它們還是一顆顆健康的恒星時,光芒萬丈,溫暖慈祥,可是一旦引力“坍塌”蛻變?yōu)楹诙矗鼈儽銜頌橐恢恢回澙返墓肢F,隨口吞沒它們曾經(jīng)的“死忠粉”—那些曾經(jīng)沒日沒夜圍著它們轉(zhuǎn)了許多年的行星、衛(wèi)星,一起墮入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暗夜。
再看社會上,諸如此類的“明星”蛻變?yōu)椤昂诙础?,然后吞沒“行星”“衛(wèi)星”的例子難道還少嗎?想一想,這是一件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我們的追星一族,要警惕??!
(摘自廣東考生《當“恒星”蛻變?yōu)椤昂诙础薄罚?/p>
這位考生將恒星蛻變?yōu)楹诙床⑿纬删薮笠ξ街苓吿祗w這一天文學知識借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中,以此來比喻社會上某些明星在蛻化變質(zhì)之后對其粉絲造成的惡劣影響,進而呼吁追星一族須心存警惕,與明星保持適當?shù)木嚯x。這樣寫,形象生動,發(fā)人深省。
領會知識要義,靈活使用
許多專業(yè)知識對中學生來說難免深奧難懂,而科技博覽文章好就好在能將晦澀生僻的知識用文學的手法加以表達,具有科普性、文學性和趣味性,使之通俗易懂。我們在充分理解了某個專業(yè)知識后會發(fā)現(xiàn),有些知識點甚至還帶有某些哲理的意味,我們完全可以拓寬它們的使用范圍,將完全屬于科技知識的某些定律、原理運用到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上,而且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們來讀一則科普文章的片段,體味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jīng)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為“毛毛蟲實驗”。
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他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zhuǎn)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法布爾在做這個實驗前曾設想: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zhuǎn)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遺憾的是毛毛蟲并沒有這樣做。后來,科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xiàn)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習慣于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jīng)驗,而無法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zhuǎn)向去覓食。后來,科學家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xiàn)象稱為“毛毛蟲效應”。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和毛毛蟲一樣的毛病—亦步亦趨,不思進取,最終山窮水盡。江蘇一位考生由“毛毛蟲效應”想到了社會上固守套路的人,或是由固守套路的人想到了“毛毛蟲效應”: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句話后來被有人“翻新”成了這樣:“其實地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沒了路。”魯迅先生的話強調(diào)的是實踐的重要,只有“走”才會有“路”;“翻新版”的魯迅語錄則強調(diào)的是如果大家都不思開拓,擠在一條路上,只能將路越走越窄,最終無路可走。
這就像法布爾做過的“毛毛蟲實驗”,大家一味堅守前人的套路,縱然最美味的食物就在身邊不遠處也無意顧及。前人的套路,“套”住了人們的腳步,“套”住了人們的目光,“套”住了人們的思維……讓人們無暇他顧,最終路路斷絕!
這就是守舊者共同的悲劇。
(摘自江蘇考生《守舊與創(chuàng)新》)
這位考生看到了“毛毛蟲效應”中蘊含的“社會意義”,所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引用了這則論據(jù),并對它作出了全新的解讀,既有深度,又具新意,達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閱讀科技博覽文章,積累最新科技知識,等于幫助我們探得了一個素材的富礦。想讓自己的作文更有新鮮感和時代感,更豐富多彩,我們不妨多搜集和積累這方面的知識。